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帮八旗军救出明朝皇帝,准备反清复明,却被一明朝军队杀个精光

一帮八旗军救出明朝皇帝,准备反清复明,却被一明朝军队杀个精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105 更新时间:2024/1/22 12:49:42

话说在康熙元年(1662年),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帝朱由榔已经被清军追得穷途末路,只能带着剩余的臣子、官兵逃亡缅甸,并被缅甸王看押起来。

为了除掉永历帝,前明降将吴三桂立即上表皇帝,希望亲率满汉铁骑,深入不毛,捉拿朱由榔。不久后,吴三桂便带着旧关宁军与部分满洲八旗军攻入缅甸,直逼其首都阿瓦,并对缅甸王下达最后通牒,要求其立即交出永历帝。

无奈之下,缅甸王发动了“咒水之难”,朱由榔以及太子被缅甸人擒获,并送交吴三桂。正当吴三桂志得意满,准备将朱由榔押赴北京时,却妄生一个事端,那就是吴三桂麾下的八旗军已经要“反清复明”!

据当时投降清军的文人——吉坦然记载:当时永历帝已经被吴三桂押到昆明,并被安置在战车上游街,昆明市民无不为他的悲惨命运落泪。虽然永历帝被擒,但他仍镇定自若、不卑不亢。满洲诸将唱名而入,礼拜如仪。吴三桂从未见过朱由榔,却被他的天子仪态吓得满身是汗,竟不自觉地下跪磕头。

当时,许多满洲兵都看到了永历帝的容貌。据《罪惟录》记载:“(永历帝)面如满月,须长过脐,日角龙颜,顾盼伟如”。虽然深陷囹圄,却仍然一副天子模样。永历帝的奇特容貌和仪态一下子便镇住了满洲官兵,他们纷纷说:“这才是真天子啊!我们之前的确有主公,但他已经死了。我们不如救下他,反清复明,成就万世之功!”

原来,吴三桂麾下的八旗军均来自镶白和正蓝两旗,而这两旗的士兵以前都是摄政王多尔衮的部下。多尔衮当权时,他们风光无限。但当多尔衮暴死后,顺治帝立即对他和他的部下反攻倒算。12年来,这两旗的将士吃了不少苦头,早就对清廷不满了。如今顺治死了,康熙不过8岁,正是造反之时。

据钱海岳的《南明史》记载:一个名叫兀尔特的蓝旗章京高喊:“吴三桂世食明禄,如今做背主叛逆,实是小人。且吴三桂与我等有何恩情,不如奉明帝为主!”随后,有2000八旗兵鼓噪而行,全部割掉辫子,揭竿而起,准备劫走朱由榔,北上重新建立明朝。他们奉军官邵尔岱为平汉王,准备先灭吴三桂,然后攻入四川,从汉中进入陕西,然后重建明朝。

满洲人造反,为何要以明朝皇帝为首呢?其实这很好理解。他们是满洲人,造反的对象也是满洲人,因此必须拉拢汉人为助力。如果不奉明朝皇帝为主,如何能名正言顺地拉拢到汉人?此外,永历帝镇定自若的天子气质也镇住了这些满洲兵将,若他是个窝囊废、怕死鬼,这些八旗兵恐怕也没胆造反。

然而2000八旗军造反的消息却走漏了风声,吴三桂立即带兵前来镇压。八旗军虽然悍勇,但敌不过人数众多的关宁军,最终全军覆没,起头造反的11个章京全被凌迟处死,他们的家人也全被发配为奴。

由此可见,满洲人虽凭借武力入主中原,但他们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团结。如果稍加利用,满清或者根本无法统一中国。然而可惜的是,南明比满清更不懂得团结,分裂和内斗比满清还严重,最终才一一灭亡。

更可恶的是吴三桂,他不仅引满洲人入关,还犯下弑君暴行。他为了防止再发生类似于满洲兵造反的事件,他用弓弦勒死永历帝父子,用他们的人头向自己的满洲主子表功。但是一个叛徒,又如何会真心赢得敌人的信任呢?最终,吴三桂在清廷的逼迫下造反,酿成了三藩之乱。

参考文献:《南明史》(作者钱海岳(1901年~1968年))

《广阳杂记》(作者刘献廷(清初))

《庭闻录》(作者刘健(清初))

《行在阳秋》(作者戴笠(清初))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贡院对面是妓院!朱元璋为何把最大的妓院群,安排在科举考场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科举制度,古代科举贡院,江西贡院科举考场

    “此地有佳山佳水,佳风佳月,更兼有佳人佳事,添千秋佳话(上联)。此间多痴男痴女,痴心痴梦,况复多痴情痴意,是几辈痴人(下联)。”朱元璋此举绝不是“真风流”,而是为了鼓励“商贾之士”的大款们到妓院去“消费”,以增加国家税收。在古代,妓院是合法的,不像今天纯属灰色地带,所以,他们是要照常给国家纳税的。于

  • 此人本是北宋名相,却因情商太低让皇帝御驾亲征,最后结局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四大名相,北宋5大奸臣下场,真实的北宋名相

    历代朝廷,丞相宰相之职皆属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职,他们跟皇帝的接触时间比较多,所以风险相对高,比如北宋年间,有一个较知名的宰相名叫寇凖,据说他的下场就很可悲。寇凖这个人生出在公元961年,老家在陕西渭南,自小爱好读书智商过人,于太平兴国5年,考中进士,从而开始踏入北宋官场。有人评价寇凖实则为一个聪

  • 朱元璋深谋远虑,制定一“自私”政策,从胡人手中拯救了汉家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有胡人血统吗,朱元璋铁腕治国,朱元璋铁腕恢复汉家文化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却不吸取前人的教训,大封自己儿子为诸侯,而且让他们掌握一定兵权。对于朱元璋的行为,很多人都表示不以为然,认为他不过是个没见过世面、只知维护自己“家天下”利益的土包子。朱元璋之所以分封诸侯,其实质其实等同于老农民给儿子们分财产,不过希望自己的儿子们威风一点、日子过

  • 考了进士当驸马,拉了50辆车茶叶走私,朱元璋大怒:抓起来斩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查驸马案,朱元璋派钦差大臣查贪官,朱元璋捉拿贪官

    给后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朱元璋的强力反贪,因为朱元璋从一个放牛娃起家的,他知道老百姓的疾苦,对那些贪宫污吏痛恨无比。另外,朱元璋也可以通过反腐把那些隐患排除。当时比较有名的反腐案有郭桓案、空印案以及驸马案,杀了几万人。对于驸马欧阳伦的案子,很多后人不理解,朱元璋宁可让女儿安庆公主守寡也要杀掉,可以

  • 清朝1100万领土,明朝只有350万,没有清朝就没有现在的960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失去的300万领土去哪了,清朝和明朝谁的领土最大,清朝国土面积与明朝国土面积

    ▲清朝疆域地图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朝代的更替,我国的领土面积也在不断变化着。清朝,作为我国历届朝代中领土面积较大的一个朝代,在我国疆土的开阔与巩固方面有着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在收复了台湾,加强了对蒙古、新疆、西藏等地的控制之后,面积更是达到了1300多平方公

  • 崇祯杀魏忠贤,嘉庆杀和珅到底是对还是错?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嘉庆杀和珅的真实原因,崇祯皇帝后悔杀魏忠贤吗,魏忠贤和和珅谁厉害

    要说魏忠贤和和珅,得分析不同的情况,一个内忧外患的明朝末期,一个是刚过盛世的清朝中期。魏忠贤是明末权倾朝野的人,他从一个贫穷小人物,一点点爬到了权力的顶层,为了自己的利益,靠天启皇帝的母亲客氏上位。因为他一直经历着社会的黑暗、官场的黑暗和无数人的鄙视,毕竟是太监,心理肯定和正常人不一样,所以他的人品

  • 魏忠贤只不过是一个小太监,为何他被杀后,大明朝就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为何他被杀后,大明就灭亡了呢?首先,这个说法不太对,魏忠贤死后,大明也没有马上灭亡,而是过了十来年,所以,并非他死了,大明就灭亡了。但如果要说魏忠贤的死与大明的灭亡一点关系都没有,那么也不太客观。魏忠贤是依靠着皇帝起家的,他能够成为后来的九千岁,存粹是因为皇帝。魏忠贤权倾朝野后,虽然做了很多坏

  • 朱元璋为预防朱棣造反,临终前做了周密的部署,但最后以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为何死前不把朱棣杀掉,朱元璋为何处置朱棣,朱元璋是怎么对付朱棣

    朱元璋也意识到太孙朱允炆威望不够,根本镇不住野心勃勃的朱棣,因此朱元璋在临终前下遗诏限制朱棣等藩王权限,而且朱元璋派遣一位外戚领兵四十万预防朱棣造反,替朱允炆保驾。但朱允炆没有利用好此人,此人也辜负的朱元璋的对他的信任。对于靖难之役,采取了首鼠两端和骑墙的态度。最后也导致自己死于非命。朱元璋在临死前

  • 最早称秦始皇为千古一帝的李贽,其实还评过一位“千万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贽称秦始皇,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李贽对秦始皇的评价

    时至今日,尽管仍然饱受争议,但许多人提到秦始皇时还是会用“千古一帝”这一重量级的头衔来称呼。不过,其实最早发明这一称号的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本人却并没有将其当做一种盛赞。非但如此,他甚至还评过一位“千万古一帝”,可见所谓的“千古一帝”在一开始并不是个含金量很高的称号。将秦始皇称作“千古一帝”的最早记载

  • 张居正:一己之力为明朝续命60年,死后被学生清算,家眷下场惨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居正不死明朝会亡吗,张居正死后明朝结局,明朝时期张居正能活多少岁

    这个被称为明代第一首辅的男人,到底有什么故事?又有什么样的魅力值得后人如此称赞呢?今天我们就来浅浅地说上一番。 张居正,湖广江陵人,降生于江陵县一个穷秀才家,并没有任何显赫的家世。出生前,他的祖父曾经做梦梦见过一只白乌龟,于是就给他取名叫“白圭”,与龟字谐音。 说来不得不浅夸一下张居正祖父的预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