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居正的豪言壮语,反应出了朱元璋构建的权力体系被打破

张居正的豪言壮语,反应出了朱元璋构建的权力体系被打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687 更新时间:2024/1/27 23:44:33

当然了,居正这个人虽然治国才能一流,但他的人设也并非完美无缺,在生活作风上,还是有诸多让后世史学家门诟病的地方,但是,他在私德方面的欠缺依然掩盖不了他治国理政方面的熠熠光辉。

除此之外,张居正这个人在性格上还有他狂妄的一面,他时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吾非相,乃摄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张居正认为他并不是宰相,而是摄政,摄政是什么?《续》云:"摄政者,代行天子之政也”,也就是代替君主处理国政,这绝对是比宰相还牛的,这在当时真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豪言壮语。

因为张居正的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太祖皇帝朱元璋构建的制度体系已经被打破。

想当初,朱元璋在开国之初,生怕丞相权力过大,费尽心思废除了丞相制度,将丞相的权利分别下放到了六部,但就是这样朱元璋还是不放心,又在六部设立了六科给事中,来专门监督六部。这六科给事中虽说只是小小的七品芝麻官,但权力极大,如果觉得六部尚书的政令不对,那他可以直接退回去更改,直到满意为止。因此,六部尚书们每次和这些给事中打交道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被他们抓到什么把柄。

朱元璋就是在这样的制度下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权力监督体系,但是他的后代们显然没有他那么大精力,所以逐渐演变出了一个叫内阁的机构,当然了,最开始内阁的权力还是很小,充其量也就是参谋助手的角色,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内阁逐渐坐大,到后来,内阁的权力已经和丞相没什么区别了,无非就是换了个名称而已。

到了张居正,又更进一步,张首辅明显是不满足于丞相,在他看来,摄政才符合自己的身份,所以才有了以上的豪言壮语。

要是朱元璋还在的话,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构建起来的权力体系被打破,估计早就将这帮人拖出去砍了。

更多文章

  • 明宣宗朱瞻基设立的一个机构,为大明王朝后期的乱政埋下了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宣宗朱瞻基简介,明宣宗朱瞻基时期的忠臣,明宣宗朱瞻基不仁慈的一面

    虽说宦官实质上也是官,但当宦官的代价有点大,除了要割掉点玩意之外,还被人看不起,因此,一般当宦官的都是一些生活窘迫的地痞无赖(比如魏忠贤之流),他们大都是一些知识水平很低的人,甚至于是文盲居多,高级知识分子早就考科举当官去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朝廷的地方也就有内斗,这一直是历朝历代的“光荣传统”

  • 清官衣锦回乡,却没有回家的路费,小小路费被朱元璋处以极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的大臣们,能够数得上是清官的。一般在人们的心中,自然能数出来的,一个是包青天包拯,一个是抬着棺材跟皇帝叫板的海瑞。这两个人因为都曾出现在了历史课本中,甚至是电视剧当中,所以笔者对这个也是十分的清晰。 不过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人物,同样是明朝的清官。只不过是在明朝刚刚建立那会的清官。他的名字就叫

  • 深度解析明英宗被俘虏之后,为什么大臣要拥立朱祁钰上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祁钰个人简介,穿越成朱祁钰刺死朱祁镇的小说,朱祁钰是汉王的儿子吗

    明朝建立起了一个统一华夏大地的政权,着力恢复经济建设从而不断壮大国力,但是来自北边游牧民族的骚扰也是让历代的明朝统治者一筹莫展。被赶往北边的元朝残余势力在经过多年的运筹帷幄之后逐渐成为鞑靼和瓦剌两个厉兵秣马的部落,对南边的大好河山磨刀霍霍企图卷土重来。明英宗期间,瓦剌更是率领大军大举入侵,攻势迅猛。

  • 少年被判杀头,不仅不哭还非常高兴,获朱元璋欣赏免罪封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当了皇帝之后,朱元璋并没有像别的皇帝一样骄奢淫逸,他开始考虑国家如何治理。这时候他的军师刘伯温给了他一个非常好的建议:“宋元以来,宽纵日久,当使纪纲振肃,而后惠政可施也!”朱元璋虽然暴躁,但是很识时务。他经刘伯温一提醒,方才明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律法是当务之急。《大明律》是一项非常严明的律法,

  • 王磐虽是汉人,为何得到忽必烈的看重?后来官至宰相,十分风光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别看王磐后来那么风光,其实他一开始在朝廷上也只是一个小透明,直到囚犯事件才开始崭露头角。原来,当时因为律令严苛,因此囚犯很多。皇帝一看,这样不行啊,囚犯太多,监狱不够了,因此他就下令,让这些囚犯除了犯死罪的,都回到家去休养一段时间,明年秋天再到京城里接受审判。当时许多人都觉得皇帝这是异想天开,囚犯被

  • 洪承畴临危降清,让明朝子民成满清奴才,难怪乾隆将其列入贰臣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洪承畴简介,美人计劝降洪承畴,皇太极收服洪承畴

    所以洪承畴在被抓了的时候,心底早就有了投降的想法。但是他要表现的大义凛然,当然是坚持不投降,而且为此还绝食。这场戏算是演的十分出色了,一直等到了范文臣来到他身边,两个聪明人没有多说什么话,就明白了彼此的心思。范文臣放心地告诉皇太极,洪承畴一定是可以投降了,他连自己身上的衣服都那么爱惜,怎么可能不爱

  • 在明朝,海瑞名声很大,却为何得不到重用?其实这是必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海瑞为什么被重用,海瑞清廉在明朝的地位,明朝海瑞为什么没有死

    要说古代官场的生存准则,不外乎这几个词:“圆滑、变通、左右逢源”,当然了,这几个词照现在看来,似乎都不是什么褒义词,但在法治极度不健全的古代官场,要想在官场混下去,这些可以说是必备的技能,我们只要稍微分析一下历史上那些大名鼎鼎的官吏,大都是身怀“圆滑、变通、左右逢源”“绝技”者,唯一的区别:有些将“

  • 大明王朝党争时代的起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了,嘉靖皇帝也没亏待张璁等人,在大礼议事件之争后,就对张璁、桂萼等干将委以重任,张璁也得偿所愿,在杨一清的帮助之下,顺利进入内阁,之后再进一步,将首辅杨一清挤出内阁,成为内阁首辅,最终登上权力巅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张璁新的挑战也开始出现,首先是和老盟友桂萼关系破裂,紧接着分道扬镳。随后就是来自

  • 这位南宋名将名气不大,但中国人一定要记住这个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南宋十大名将名单,历史上真实南宋名将,南宋名将杜杲

    大浪淘沙,总有些英雄埋没于历史的尘埃中。说起南宋,人们似乎只记住了岳飞,然而南宋的天下不是岳飞一个人守护住的,还有很多的英雄为此付出了毕生的努力。今天要讲的人,名叫余玠,似乎是一个很陌生的名字,但是,中国人一定要记住这个名字。少年时的余玠,是个十足的穷小子和疯小子,他老爸老妈砸锅卖铁把他送进了白鹿书

  • 这位北宋名将战功无数,却因长得太丑,被皇帝嫌弃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北宋战功赫赫却晚景凄惨的武将,北宋十大隐藏名将,历史上真实北宋名将

    这个倒霉蛋,名叫王德用。说起来,王德用的出身非常显赫,老爸乃是北宋名将鲁国公王超,典型的官二代。俗话说虎父无犬子,王德用完美地继承了老爸的战斗基因,年仅17岁就可以在战场上独当一面了。据说,王德用的战场首秀,就拿下了十三颗人头的光荣战绩,连他久经沙场的老爹,都忍不住在同僚面前夸:俺老王家有了个出息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