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秦之变!从“百家争鸣”到“一法独大”

周秦之变!从“百家争鸣”到“一法独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657 更新时间:2024/2/18 15:48:55

于是,他秉着“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精神,开了一

场新的统一“化”的战争——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化……

其中最核心的,就是统一文化。

[var1]

以“礼”治国的周,包容时尚下的“百家争鸣”

周灭商后,周公等统治者吸取殷商灭亡的教训,认为应该在尊天的基础上重视人民,从而确立了“敬天保民”的统治思想。以此为指导思想,制礼周礼乐,形成了一套分别尊卑贵贱的礼仪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近乎“自治”的社会运行体制。

正是在这种包容时尚的社会环境下,在春秋战国时期,为挽救礼崩乐新,士人百家争鸣提出了不同的治国理念——

道家的无为而治,儒家的仁义礼信,墨家的兼爱、非攻、节用,法家的严刑峻法,纵横家的阴谋权术……

[var1]

以“法”治国的秦,苛政酷法之下的“焚书坑儒”

秦统一六国,客观地说,法家的治国策略起了很大作用。

因为法家主的严刑峻法,在这种高压之下,确实可以把地方和百姓潜力最大程度地挖掘出来。比如地方动员能力,秦国以500万的总人口数,居然能动员近100万的军队,这种吸取式动员在今天也是不可思议的。

所以,以法家夺天下的大秦,自然要延续法家的主导地位,也自然要压制其他各家的学说。这种“独尊法家”的行动实施到极端,就是“焚书坑儒”,将“百家”之书焚毁,“六国”之学禁断。然后,全天下只有大秦之法、大秦之学,再无争论,大秦也就可以万世一系了。

[var1]

从历史上到今天有不少学者为秦始皇“平反”,说他“焚书坑儒”只是焚毁不利于统治的书、坑杀的是欺世盗名的方士。实际上,这些论断多是掩耳盗铃,因为对于“愚民、弱民、疲民”的大秦,几乎所有百家之书都是有毒的,几乎所有有学问能思考的人都是不利于其统治的,所以,“焚书坑儒”恐非后世杜撰!

更多文章

  • 秦国郡县制对文化“大一统”格局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郡县制是我们历史上一项新的的地方行政制度,它上承皇帝与朝廷,下接基层的乡亭里制,直至普通百姓之中,直接将西周时期的“层”状结构,变成“网”状结构。并将与之相应的上计制度、俸禄制度、选官制度,还有户籍制度、乡亭什伍组织等纳入其中。就是这种“网”状结束将整个阶层“緾”在一起,成为地方民族整合的工具。[v

  • 荆轲因何手持淬毒匕首而未成功,只因一个失误,断送了刺秦大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var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两千年前易水河畔,那个毅然决然的白衣身影慷慨激昂地吟唱之声,犹在人们耳边回荡,可勇士却早已命丧秦王乱剑之下。荆轲是武功何等高强的刺客,不像秦舞阳只是个害人犯。在经验和心理素质上荆轲自然也差不了,号称“天下第一勇士”。况且手里拿的匕首又是淬了巨毒的名剑

  • 大秦赋:赵姬与嫪毐私生子的事,终于被嬴政知道了,他咯噔了一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嫪毐和赵后的故事,嫪毐如果当了秦王,嫪毐和嬴政年纪

    第一个知道此事的是成蛟的母亲韩霓,不过她已经死了,第二个知道此事的是李斯,不过时机不对,李斯并没有告诉嬴政,而将此事散发出去的却是当事人嫪毐,他封侯之后,日渐膨胀,还经常大摆筵席,某天他与大臣作乐,酒后失言,说出自己乃秦王假父。嬴政听到消息,愤怒异常,与前两次不同,这次他行色匆匆来见太后,给太后一个

  • 人物传记:参见“五霸”谋春秋,再看“战国”出七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春秋战国四大名人传记,七雄五霸斗春秋还是闹春秋,日本战国时期的七雄

    [var1]因为周朝建立时采用分封制,各诸侯各领一方,再加上平王东迁以后,西土为秦国所有。它吞并了周围的一些戎族部落或地方,成了西方强国。在今山西的晋国,山东的齐、鲁,湖北的楚国,北京与河北北部的燕国,以及稍后于长江下游崛起的吴、越等国,都在吞并了周围一些小国之后,强大起来,成了大国使得周朝实际控制

  •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帮助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何突然急流勇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有七雄并立,哪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国时而连横合纵、时而彼此对抗,各有所得,也有所失;各有兴盛,亦有衰败,结果谁也不服谁,谁也灭不了谁,两百多年间,一直处于分庭抗礼的局面。直到其中一个诸侯国经过历代君主的魄力、野心及对各国人才诚意的招揽、重用,终慢慢崛起成为了一个有实力

  • 因为一个女人讨伐楚国,齐桓公是不是冲动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齐桓公怎么压服楚国,齐桓公伐楚详解,齐桓公伐楚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上一集讲到,蔡哀侯被楚文王囚禁到楚国,他没能学老祖宗周文王翻点,却挂在了楚国。蔡哀侯的儿子是蔡穆侯。蔡穆侯看到当时天下的霸主是齐桓公,出于傍大腿的需要,便把小妹妹蔡姬嫁给了齐桓公。前657年,齐桓公与蔡姬乘船游玩。蔡姬是个小调皮,熟悉水性,就摇晃船只颠簸齐桓公,故意逗齐桓公。齐桓公是个旱鸭子,怕掉到

  • 吕不韦那么厉害,为何看到秦始皇的30个字,就吓得饮鸩自尽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var1]我认为,如果吕不韦能够善终,那么我们的商圣就不是陶朱公范蠡,而是姜子牙23世孙,大秦吕相邦吕不韦!吕不韦以毒辣的眼光、极大的勇气、超人的胆识,散尽千金、摇唇鼓舌,让一个遗忘角落的落魄王孙成为了大秦之王,让自己一个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外地客商成为了一代相邦!这种逆袭让人惊叹,可他的人生好好就是

  • 30,秦国上演帽子戏法,赵、魏、韩终究没能重现晋国的辉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七雄归一系列27】呈上,欢迎关注我的系列合集秦王政继位时,秦国西面已吞并了巴、蜀、汉中;南面越过宛城到达郢都,设置了南郡;北面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并且吞灭了二周,在其故地设置三川郡。嬴政掌权后任用尉缭和李斯等人,公元前236年,秦国先后攻取赵国阏与(山西和顺)、河间(河北沧

  • 战国第一支成建制重步兵——“不败”魏武卒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烧脑战国残魏60年后记,秦之锐士魏之武卒,魏战国

    [var1]魏武卒何谓“魏武卒”《荀子﹒议兵篇》记载:“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这里精确记载了魏武卒的配备,装备之精良,几乎是当时战国之最。魏武卒以5人为一伍,两伍为一什,5什为一屯,2屯为百,5百为主,2个五百团成千团,

  • 春秋末期,吴国大将伍子胥被吴王的儿子赐伤 伤前他叮嘱手下:“若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子胥野渡,伍子胥和吴国丞相,春秋时的吴国人物简介伍子胥

    这时,他回头对家人留下遗言:“把我的眼睛挖出,挂在东城门上。”伍子胥出生在楚国,父亲是让人尊敬的太师,教授年轻的太子建,哥哥伍尚跟伍子胥从小习练武术、研读兵法,春秋时期连年的征战给两人提供了博取爵位的广阔舞台,两人年岁不大便已经晋升为将士。如果没有后来的变故的话,伍家三人定会为楚国尽忠,奈何帝王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