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给朱元璋打工有多惨?一年只有3天假,只要贪污一律杀头抄家

给朱元璋打工有多惨?一年只有3天假,只要贪污一律杀头抄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68 更新时间:2024/1/17 9:09:41

。在古代,大家都奉行着“学而优则仕”的观点,也都觉得能在朝廷当差是光宗耀祖的好事儿。

但在这么一个皇帝手下,做官不仅几乎没有假期,到手的工资也非低,稍不留神就会被查抄满门。说到这里,或许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秦始皇,又或者是清代的字狱,错、错、错,中国古代最惨的官员,生活在朱元璋统治下的

明朝初年

洪武年间的官员,每年只有三天假期,还要提防着会不会被朱元璋杀头,甚至被剥皮。那为什么朱元璋对官员如此苛刻?

贫贱出身的“乞丐皇帝”

朱元璋之所以对待大臣如此苛刻,是由于他小时候的悲惨遭遇。

朱元璋小名朱重八

,在安徽凤阳一个贫苦农家出生,当时正值蒙古人入主华夏,对百姓虐待至极,所谓的地方官也都是只管自己的钱包,不管人民死活的酒囊饭袋。

恰巧此时,又赶上了黄河决堤,瘟疫横行,百姓民不聊生,贫苦农家出生的朱元璋,为了贴补家用,不得不去放牛。

但天灾人祸横行之下,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在一个月里还是全部饿死,为了活命,朱元璋剃度出家,过上了乞讨的生活。

正是这样悲惨的童年,朱元璋深深地感受到,贪官污吏的可恨,他即位后,便对手下官员严加要求。要求有多严格呢?且听我给大家慢慢道来。

没有“双休” 更没有“年假”。

大家总抱怨,单位要求“996”,毫无人性,这是因为人身是肉做的,必须要得到充分休息,不然精神吃得消,身体也熬不住。

在我们这样一个物资丰富的年代,尚且要有充足的休息时间来恢复精力,在物资匮乏的古代,更需要通过休息来平复连日的劳苦。

汉朝官员

就已经有了按时休假制度,汉代官员上五天休一天,其实和我们的双休日差距不大,更不用说,他们还有法定节假日,而且夏至、冬至、春节等节气也放假,当时叫休沐,字面意思就是可以回家好好洗个澡。

而且官员还有祭祀神灵的假期,祭祀祖先的假期,如果有突发情况,甚至还能请三个月以内的长假,这可以说是非常人性化了,这种轮休制度一直维持到隋唐。

唐代之后,官员的假期进一步增加,他们除了每个月规定的三天假,还有中秋、春节、寒食节、立春、春分等假期,可以说,唐代所有的节气都要放假休息,加起来差不多有70天,除了法定假期外,唐代官员还能请15-35天的“

返乡探亲假

”,这个假期长度让大家眼红了吧。

别着急,我们再看看

,宋朝一以“文人治天下”,他们的官员待遇是最好的,全年正规假期加起来就超过了100天,如果再算上各种情况请假,这些官员几乎一年中一半以上都在放假,这也不怪宋代文人能每天游山玩水,写诗填词了。

到蒙古人入主中原后建立的元朝,官员的假期大大缩水,但也至少有16天休息时间,而且蒙古人对官员管理松散,这些官员,基本也就是上班当放假了。

说了这么多,我们来看看朱元璋规定官员一年休息多少天?

三天!对,你没有看错,一年三百六十多天只休息三天,这三天分别是春节、冬至和朱元璋的生日。

官员都不是铁打的啊,这样玩了命的工作怎么行,朱元璋手下的官员也给他上过奏折,想着至少延续元朝的旧制,每年公休16天也行啊。

但是朱元璋是什么人,他是亲眼看着元朝官吏无所作为、贪污腐败,导致民不聊生,他全家人都是在这样的官员治理下活活饿死的。如今坐上皇帝,官员们想在自己面前享清福,没门,他驳斥这些官员,继续实行每年三天假的制度。

加班加点 高效办公。

朱元璋最恨官员无所作为,不顾百姓死活,因此,他对自己手下官员的最大要求是,必须在最短时间,完成任务,朱元璋以身作则,将原来复杂的宰相制度废除,大小政事,都由他自己亲自批阅。

据统计,在这样国事繁杂的情况下,朱元璋还能保持,每天批阅两百多份奏折,处理四百多件事,效率之高,令人震惊。连“老板”都这么拼命,底下的官员怎么敢懈怠。

当然,更重要的是,朱元璋定期会对手下官员进行考核,没有及时、尽快、完美完成任务的,不仅要扣工钱,严重的可能还要人头落地。

在这样沉重的“

KPI

”考核压力下,洪武年间的官员,基本都要凌晨三点多起床干活,一天只能吃两顿饭,就这样还要保持每年三百六十天的高效运转,这些官员真可以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

年薪极低 不敢贪污。

洪武年间的官员,过着几乎“007”的生活,全年几乎无休,KPI考核还严格,那薪资待遇应该很好吧。

如果大家这么想,就太高估朱元璋的“仁慈”了,在朱元璋心里,这些官员饱读圣贤文章,更应该明白孔子说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道理。

孔子都教导人们要安贫乐道,官员更应该如此,做官是为了造福百姓,而不是发家致富,别说给高年薪了,给他们工资就已经是非常仁慈和大度了。据记载,朱元璋给自己手下大臣的年薪,几乎是中国历朝历代最低的。

洪武年间,一品大员的

俸禄

是一千多石粮食,多少钱呢,按照明朝初年的粮价换算一下,大概就是今天的34万,年薪34万。

如今互联网大厂的高级管理人员,年薪少说也有百万以上,他们还不需要担心随时可能会被上司杀掉。

然而,朱元璋时期,正一品大员还都基本是

皇亲国戚

,真正有实权的官员最高不过从一品,年薪也就大概17万,这些官员拿命换来的就是17万年薪,想想是不是很不值。

别着急,我们来看看

基层官员

的情况。

明朝的官制,最低是七品县令,再往下八品、九品就已经不是官,而是吏了,这些人是没有资格拿国家工资的,七品县令一年的工资不到100石粮食,换算过来也就是年薪不到三万块钱,每个月只有两千多块钱工资,甚至达不到一些地方的低保线。

不仅如此,这些工资不是只供县令自己及家人花,县令手下的这些吏是没有工资的。

因此,县令每次要外出

办公

,或者审理案件时,就必须自掏腰包给这些衙役发工资,还要每年还要支付师爷,也就是秘书参谋的薪水。

这些钱一扣,县令每个月想要养活妻儿老小都难,更不用说在培养点诗词歌赋的业爱好了,饭都吃不饱了,这些官员又怎么可能会再去考虑什么礼义廉耻,吃饱饭最要紧,

腐败

就这样发生了。

但这可撞到朱元璋的枪口上了。这个“乞丐皇帝”,从小就看着贪官污吏是这么迫害百姓的,对官员贪污腐败可以说是深恶痛绝。

朱元璋刚刚即位,就用严刑峻法整顿吏治,规定只要贪污40贯以上的官员就要杀头,40贯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两万块钱,大概也就相当于县令大半年的工资。

即使盯着杀头的罪名,大部分官员也要铤而走险,欺上瞒下,克扣税收,收受贿赂。

朱元璋知道后,大发雷霆,决定彻底整顿,连两万块钱的限度都取消了,只要贪污,不管多少一律杀头、抄家。仅仅如此,朱元璋还是觉得达不到震慑目的,他发明了各种手段。

有侮辱贪官人格的,每年

述职考核

时,将贪官污吏的恶劣行径,写进家乡的“公告栏”和地方志,让这些官员和他们的家族,受到天下人的唾骂。

有鼓励百姓

举报贪官

的,朱元璋发给天下百姓的法令中,请求各地百姓看到贪官就举报,还能一起将贪官污吏绑了带到京城,算是“帮他朱元璋一个大忙”。

百姓一想,自己一介草民,能够铲除为害一方贪官,还能帮皇帝的忙,无不主动举报,一时之间,吏治为之一新。

惩罚贪官污吏的手段中,更为常见的是酷刑,朱元璋让这些官员知道,贪污就是在他朱元璋这个太岁头上动土,发明了各种针对贪官的酷刑,抽筋、挑膝盖骨、剁手指、剁脚等。

朱元璋仍嫌不够,对那些巨贪大恶,会下令剥去贪官的皮,套在草人上,或者挂在城墙上警告世人。

这样多重手段之下,洪武年间的官员基本被杀,被换了三分之一,剩下的即使再穷,也不敢打贪污腐败的主意了,毕竟,吃不饱饭和活着,是个人都知道选哪个。

朱元璋看到自己的防贪污手段起作用了,便将这么多年贪污腐败的案例和后果,编制成一个小册子,发给官员和百姓,不断强化不能贪污的思想。

朱元璋雷厉风行的手段,确实使得元代以来,贪污成风,效率低下的官场风气得到极大的改善,老百姓也终于过上了平稳的日子。

朱元璋的各种措施,确实起到了

改善官场风气,造福百姓的目的。

但过于严苛和辛苦的工作条件,让洪武年间很多官员不堪重负,选择辞官或活活累死,这也使得朱元璋这些措施难以延续下去。

果然,等朱元璋驾崩后,原本贪污腐败的不良风气又一次兴盛起来,官员不顾百姓死活的做法,在明朝后期同样严重,最终造成了

明朝灭亡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代两淮盐官对文化教育的建设措施?对扬州地区的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盐政弊端,两淮是今天的哪里,明朝时期蒲台县教谕

    曾仰丰《中国盐政史》一针见血地指出巡盐御史“其权虽重,但年年更换,贤者不足以有为,不肖者因而营私舞弊”,巡盐御史这样大权在握的中央特派专员尚且“贤者不足有为”,更不用说其他盐官了。明代中后期盐政积重难返,盐法沮坏已成定势,即便颇有才干的盐官,也只能稍作整理,而难以有较大的作为。在这样的情况下,盐官转

  • 明朝并不缺茶,为何却严禁私茶出境?明太祖:控茶能巩固疆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此后,周边少数民族也开始喜欢饮茶,茶叶就此成为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贸易、外交谈判的一种重要物资。正因如此,自唐代开始,政府就开始推行一种“榷茶”制度。所谓“榷茶”,就是指政府利用行政机构实行茶叶专卖,控制茶叶向周边少数民族的自由流通。这种专卖和禁止私茶出禁的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朝,为何从唐朝到明朝,中原王

  • 杀害岳飞的凶手是谁?秦桧只是帮宋高宗干脏活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杀害岳飞的秦桧是哪里人,秦桧与宋高宗的对话,历史上的秦桧是害岳飞的真凶吗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爱国将领之一,被誉为“民族英雄”。他为了抵抗辽金入侵,领导南宋军队多次取得重要胜利,成为南宋抗金战争的重要人物。然而,这位杰出的将领却在忠诚于国家的道路上,遭遇了来自内部的猜忌、诽谤和陷害。在他最辉煌的时刻,却遭到了宋高宗和他的重臣秦桧的冷遇和残害。秦桧在岳飞被害后,成为了

  • 史学家说:“明实亡于万历”,崇祯元年的局面真的很差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万历与崇祯简介,明朝是亡于万历还是崇祯,为什么说大明亡于万历

    其次,根本原因是崇祯的自我定位不清晰,正所谓“治大国,烹小仙”。历史上改革败多于胜,更何况崇祯还没有王安石这种中枢第一人带着门生故吏一批人帮忙。崇祯一堆问题从不解决,边患,流民,士无古风,都是现象。他不懂什么才叫皇帝,掌不了兵,批不了红,拟不了票,存不了钱,这不叫皇帝,叫傀儡,先拿刀,抢了钱,杀几万

  • 明太祖朱元璋真的长着一张“鞋拔子脸” 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或许在“异相”中,朱元璋那幅丑而奇特的面孔包含了更多的文化内涵,隐藏着几代人的观念与想象。——非鱼说♪ 点击上方图标,即可收听音频在中国人的传统认知里,凡是帝王,长相一定不同常人。都说皇帝是真龙化身,可不就要长得“龙章凤姿”,有着“奇骨”甚至“重瞳”吗?甭管是不是真的,能当上皇帝的人,大多都是管理方

  • 秦朝、汉朝、明朝,都受到了长城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长城是我们历史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同时还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自秦朝始建以来,长城历经数百年的修建和完善,在不同朝代都扮演了新的的角色。长城既是防御新的战略要塞,也是我们文化的象征之一。本文将探讨长城对于秦朝、汉朝、明朝的影响,分析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旨在深入了解长城在我们历史上的新

  • 朱棣叛乱后期,官军屡吃败仗,损兵折将,但实力依旧雄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朱棣叛乱后期,官军屡吃败仗,损兵折将,但实力依旧雄厚。官军和燕军长期对峙,朱棣已经进入绝境。才不得不拼伤一搏,长途奔袭南京。即便如此,朱允炆依然不怕,南京城坚固,有几万禁卫军,加上百万百姓,两万多没有攻城武器的燕军,正常情况根本打不下南京。还会被回援的官军灭掉,老天爷不待见朱允炆啊。削蕃就是削

  • 权谋只是手段而不是目标,张居正10年的变化成就让他彪炳史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王清斌欢迎您来到我的专辑,缤纷历史清清讲。公元1572年,明穆宗隆庆皇帝驾崩,享年35岁,当皇帝也只有6年,基本上可以确定他是伤在女色上的,所以才这么年轻就没了。明穆宗夹在嘉靖和万历这两个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间,加上他的隆庆朝时间很短,所以在历史上没啥存在感。他本人也是非常普

  • 壬寅宫变,十六位宫女密谋刺杀嘉靖皇帝,嘉靖从此不再上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嘉靖壬申,壬寅宫变真实事件,嘉靖的孙子给嘉靖献祥瑞龟

    嘉靖皇帝朱厚熜深夜,明朝皇宫内,端妃曹氏(以下称曹妃)的寝宫。十几名宫女趁着夜色穿过重重宫苑,绕过当值太监,冒着严寒来到曹妃的寝宫窗外。“咚咚,咚咚咚,咚”窗棂传来有节奏的轻轻的敲击声,不一会儿,曹妃寝宫的门打开一个小缝,宫女们立刻围拢过去,开门的正是嘉靖皇帝的嫔妃王氏(以下称王嫔)。王嫔朝领头的宫

  • 巅峰时期的宋朝,繁荣的背后离不开良好的城市治安管理措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治安概况,老梁讲宋朝300年,我们为什么爱宋朝

    我们伟大的中国历经沧劫,来到它的文化巅峰时期——宋朝。《清明上河图》据记载,北宋都城东京人口超百万,是那时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城市。国家以和平为主要外交政策,对内休养生息,人民生活富足安定。我们今天还能从《清明上河图》中领略到当时的盛世繁华。宋朝文化传承了唐朝文化的精华,在良好社会风气中逐步发展,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