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太祖朱元璋真的长着一张“鞋拔子脸” 吗?

明太祖朱元璋真的长着一张“鞋拔子脸” 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205 更新时间:2024/1/16 7:22:35

或许在“异相”中,朱元璋那幅丑而奇特的面孔包含了更多的文化内涵,隐藏着几代人的观念与想象。

——非鱼说

♪ 点击上方图标,即可收听音频

在中国人的传统认知里,凡是帝王,长相一定不同常人。

都说皇帝是真龙化身,可不就要长得“龙章凤姿”,有着“奇骨”甚至“重瞳”吗?

甭管是不是真的,能当上皇帝的人,大多都是管理方面的天才,一眼看过去,气质就和普通人不一样。

史书为了凸显他们的身份,给些适当美化,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可是太祖朱元璋绝对是一个最大的例外。

为什么呢?

因为他的存世画像太多了,而且不统一,基本分为“正相”和“异相”两种。

图|朱元璋异相画像之一

在最出名的“异相”画像里,他长着一张长长的鞋拔子脸,脸颊上都是大大小小的黑痣,双眼上吊,粗眉倒竖,嘴唇上方留着一撮八字胡,下颚处也长着杂草似的胡须。

这样的样貌,好听一点儿是“险奇怪异”,说直白一点儿就是“丑陋不堪”。

现在的人教版历史教科书里,编辑人员采用了稍温和一点儿的、美化版的异相画像,脸上的黑痣和胡须没有那么多了,但仍然保留着一张鞋拔子脸。

另外,这一版画像还把朱元璋的耳朵画得巨大无比,几乎有大半张脸那么长。

乍一眼看过去,还是一个字,丑。

图|人教版历史教科书朱元璋画像

然而,明太祖朱元璋真的长这个样子吗?

这就不得不提到朱元璋的“正相”画像,完全回归了正常人的长相,和“异相”画像简直是两个人。

朱元璋的“正相”画像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对于同一个人,历史上会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画像呢?

是画师水平的差距,还是有人刻意为之?

两版画像,究竟哪一版才更接近真实的朱元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继续为您带来趣话帝王史系列第五十七讲,明太祖朱元璋的画像之谜。

01

“异相”的由来

有人说,朱元璋的异相画像是他自己炒作的。

异人生异相,长成这副千年难遇的样子,当然就是个千年难遇的奇人,有资格当皇帝,统治全天下。

但只要仔细研究史料就会发现,这种说法实在是冤枉了朱元璋。

首先是一个最简单的道理——谁会愿意后人把自己传成一个丑八怪?

虽然说历代帝王都会在画像里融入一些符合面相学的特征,就跟我们今天拍完照片要修图,把脸修瘦一点、眼睛放大一点一样,再怎么修改,最终的大方向是要符合大众基本的审美观的。

汉高祖刘邦就是一个例子,他也有黑痣,司马迁说是“七十二黑子”。

但在画像里,他就是个“隆准而龙颜,美须髯”的美男子。

图|刘邦的画像

你看看,正常人追求的不光是“奇”,后面还要跟个“伟”,奇伟,才是真的帝王之相。

更不要说朱元璋的偶像就是刘邦,并且自恋意识膨胀,常常觉得自己比刘邦还厉害。

这种心态下的朱元璋,怎么可能接受自己的画像丑成那个样子呢?

其实,最早记录朱元璋长相奇怪的,是永乐年间官方编撰的《明太祖实录》。

根据这本书的记载,朱元璋这幅怪模样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明太祖实录》卷二八上有这样一段话:

“上梦人以璧置于项,继而项肉隐起微痛,疑其疾也。以药傅之,无验,后遂成骨隆然,甚异。”

也就是说,朱元璋是某一天睡觉做梦,感觉脖子一凉,好像有人在上面放了一块儿玉,那块儿玉渐渐就融了进去。

等他醒过来,脖子就开始疼,敷了药也没有效果,之后脖子上的骨头竟然渐渐隆起。

从此,朱元璋的长相就开始变样。

后来,《明太祖实录》的二修本、三修本中更是极力渲染朱元璋的“奇异”长相:

“(上)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

看看,那块“奇骨”从微微隆起,已经发展到通达头顶了。

要知道,《明太祖实录》这本书可是朱元璋的儿子朱棣下令编撰修改的,而朱棣身份特殊,他是一个靠造反篡位的人。

正因为皇位是用非法手段得来的,朱棣很怕引人非议,想出了利用“相术”来稳固人心。

相术,也就是面相学,算命先生看看你的长相,就能推测出你这个人的性格、命运等等。

朱棣极力强调朱元璋长相不同寻常,所以才能当上开国皇帝。

等大家都相信了这一点,再让谋士也对外宣扬自己的相貌是“龙行虎步,日角插天”,所以自己当皇帝也是命中注定,是太平天子。

因此有人说,朱棣是朱元璋的第一位整容师。

但是为什么到了后来,朱元璋的画像变得越来越奇、越来越丑呢?

这都依赖强大的民间集体力量,换今天的话说,靠的是“同人二创”。

一方面,抛开开国皇帝的传奇身份,在很多野史、口传、戏剧里,有大量描写朱元璋无知、猜忌、多疑、滥杀的故事。

这些故事情节或真或幻,或虚或实,但越是半真半假的东西,越能得到疯狂的病毒式传播。

朱元璋在百姓心里的另一面,是一个超级嗜血的暴君。

暴君应该长什么样子?

反正绝对不是一脸正气,雄姿英发。

于是在口口相传里,百姓们你勾勾我画画,一会儿给他添点儿黑痣,一会儿给他拉高眉毛,要么再给他做个下巴提拉术。

渐渐,朱元璋就变得不成人样儿了。

这种民间的自由创作,已经超出了官方的控制范围。

02

“正相”的真貌

那么,朱元璋的“正相”到底长什么样子呢?

清宫南薰殿里藏着历代帝后的画像,其中关于朱元璋的,有12幅之多。

其中第十二幅绢本画像,高四尺八寸,被历史学家们认为是朱元璋真正的“正相”画像。

图|“正相”画像

在这幅画像中,朱元璋坐姿端正,眉目清秀,目光如炬,脸型柔和饱满,胡须也没有长到夸张的地步,脸颊上更没有遍布的黑痣,与民间流传的“异相”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图|“正相”老年画像

此外,在明代帝后页册中,还有一幅朱元璋老年半身像,和上面那幅中年画像五官气质相似,规范精致,是典型的宫廷帝王肖像画。

画像上,老去的眼袋清晰可见,胡须也变得花白稀疏,如果朱元璋真的有奇骨或黑痣,这样追求高写真的宫廷画不可能不对其表现一二。

有趣的是,就连后来的明朝官方都没有否定民间的“异相”创作,而人们也更乐意接受朱元璋的怪异之像,或许在“异相”中,朱元璋那幅丑而奇特的面孔包含了更多的文化内涵,隐藏着几代人的观念与想象。

文字丨非鱼

音频|泽龙

排版|非鱼

配图来自网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朝、汉朝、明朝,都受到了长城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长城是我们历史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同时还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自秦朝始建以来,长城历经数百年的修建和完善,在不同朝代都扮演了新的的角色。长城既是防御新的战略要塞,也是我们文化的象征之一。本文将探讨长城对于秦朝、汉朝、明朝的影响,分析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旨在深入了解长城在我们历史上的新

  • 朱棣叛乱后期,官军屡吃败仗,损兵折将,但实力依旧雄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朱棣叛乱后期,官军屡吃败仗,损兵折将,但实力依旧雄厚。官军和燕军长期对峙,朱棣已经进入绝境。才不得不拼伤一搏,长途奔袭南京。即便如此,朱允炆依然不怕,南京城坚固,有几万禁卫军,加上百万百姓,两万多没有攻城武器的燕军,正常情况根本打不下南京。还会被回援的官军灭掉,老天爷不待见朱允炆啊。削蕃就是削

  • 权谋只是手段而不是目标,张居正10年的变化成就让他彪炳史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王清斌欢迎您来到我的专辑,缤纷历史清清讲。公元1572年,明穆宗隆庆皇帝驾崩,享年35岁,当皇帝也只有6年,基本上可以确定他是伤在女色上的,所以才这么年轻就没了。明穆宗夹在嘉靖和万历这两个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间,加上他的隆庆朝时间很短,所以在历史上没啥存在感。他本人也是非常普

  • 壬寅宫变,十六位宫女密谋刺杀嘉靖皇帝,嘉靖从此不再上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嘉靖壬申,壬寅宫变真实事件,嘉靖的孙子给嘉靖献祥瑞龟

    嘉靖皇帝朱厚熜深夜,明朝皇宫内,端妃曹氏(以下称曹妃)的寝宫。十几名宫女趁着夜色穿过重重宫苑,绕过当值太监,冒着严寒来到曹妃的寝宫窗外。“咚咚,咚咚咚,咚”窗棂传来有节奏的轻轻的敲击声,不一会儿,曹妃寝宫的门打开一个小缝,宫女们立刻围拢过去,开门的正是嘉靖皇帝的嫔妃王氏(以下称王嫔)。王嫔朝领头的宫

  • 巅峰时期的宋朝,繁荣的背后离不开良好的城市治安管理措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治安概况,老梁讲宋朝300年,我们为什么爱宋朝

    我们伟大的中国历经沧劫,来到它的文化巅峰时期——宋朝。《清明上河图》据记载,北宋都城东京人口超百万,是那时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城市。国家以和平为主要外交政策,对内休养生息,人民生活富足安定。我们今天还能从《清明上河图》中领略到当时的盛世繁华。宋朝文化传承了唐朝文化的精华,在良好社会风气中逐步发展,达到了

  • 历史故事:明代第一猛人常遇春,和他被朱元璋大卸八块的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土匪从良常遇春生于1330年,此时正是元末混乱的年代,百姓流离失所,遍地是土匪强盗起义军,为了生存,常遇春当起了绿林大盗,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没干多久,他就觉得这份营生虽然痛快,但却不长久,大男人应当建功立业才对,于是转头就投奔了朱元璋,而且还毫不客气地对朱元璋说:我是来当先锋的,把先锋印给我吧。

  • 北宋有一虎将,多次保护赵匡胤,被诬陷谋反时赵匡胤只说了2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那就是每一个朝代的皇帝,一旦坐稳江山之后,便会对功臣进行大清洗,有些巧立名目,有些假借有人举报,深有甚者连理由都懒得找,比如说,西汉的刘邦,明朝的朱元璋等。但是也有好的,又如唐朝的李世民,宋朝的赵匡胤。大家都知道赵宋江山,是历史上少有的和平演变而得的天下,虽然当时是兵不血刃

  • 秦桧把岳飞谋害致伤,千古奇冤,连蒙古人都看不下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元朝是个奇葩的朝代,一是从建立到灭亡,仅一百年时间,真正的“其兴也勃,其亡也速”;二是国土面积大,大到无法统计;三是史书编得不错,在元代,共编写了三部史书,分别是《宋史》、《金史》和《辽史》。特别是《宋史》,是所有二十四史当中最为宏大的一部,超级大部头,古人称为“卷帙浩繁”。庞大到什么程度?简单说,

  • 朱元璋反腐,杀了15万贪官,为何效率却没有雍正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为什么治不了贪官污吏,朱元璋杀贪官都是满门抄斩吗,朱元璋到底对贪官有多狠

    朱元璋为了反腐杀了15万人,为什么效率却没有雍正帝高呢?答案只有一个,雍正看透了贪官的本质!历代反腐皆无成效,那是因为还不够狠,而雍正时期之所以能成为贪官的绝望时代,是因为雍正帝专门为了反腐总结出了三个绝招。雍正和朱元璋到底谁才够狠呢?别看这位大明开国皇帝是出了名的“暴戾”,然而在治理贪腐的问题上,

  • 强汉!盛唐!弱宋?宋朝其实比我们想象的都要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霸秦强汉盛唐富宋霸气语录,强汉盛唐弱宋历史上真的很差吗,强汉盛唐弱宋下一句

    说起唐朝,更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朝代。唐朝之盛,盛在综合国力——军队强大,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物产丰盈,国泰民安,边疆稳固,物华天宝。唐朝开元时期宰相张九龄所写的: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以及唐朝著名诗人韦应物的《登高望洛城作》: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都描述了大唐盛世,万国来朝的景象。至于后期唐朝的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