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代两淮盐官对文化教育的建设措施?对扬州地区的影响是什么?

明代两淮盐官对文化教育的建设措施?对扬州地区的影响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968 更新时间:2024/1/22 5:58:04

曾仰丰《中国盐政史》一针见血地指出巡盐御史“其权虽重,但年年更换,贤者不足以有为,不肖者因而营私舞弊”,巡盐御史这样大权在握的中央特派专员尚且“贤者不足有为”,更不用说其他盐官了。明代中后期盐政积重难返,盐法沮坏已成定势,即便颇有才干的盐官,也只能稍作整理,而难以有较大的作为。

在这样的情况下,盐官转而开始留意当地教育与文化事业,不仅仅是出自个人旨趣,更有寄希望于通过文教实现移风易俗、改善盐政的意图。例如两淮巡盐御史朱廷立,有感于“扬俗尚侈,变之自士始”的不良风尚,因而投资扬州府学新置学田,以供养更多贫穷的学子。

弘治十二年(1499)巡盐御史史载德为了改变灶民缺少教育转而贩卖私盐的现象,因而广立诸场社学,教育商灶子弟,又聘学官弟子员辑两淮运司志;嘉靖十三年(1534)巡盐御史徐九皋不仅修复重建了维扬书院,更盛情邀请著名学者湛若水来扬州讲学,为其讲学之地甘泉山馆修建仰宸楼等建筑以示尊崇;万历三十七年(1609)的巡盐御史彭端吾重修维扬书院,“为十一庠,士子会文之所,多所造就”。

由此可见,两淮盐官重视地方文化与教育建设显然并非个例而是普遍现象。学校原本应该是由地方财政拨款,当地政府建设并聘请专人讲学,而在以盐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两淮地区,学校则“皆隶于盐官,藉其财赋之余以为养育人才之地,饩廪之给视他郡为优”,明人董其昌也说“维扬之有书院也,鹾使者创业”。两淮盐官凭借着盐政得天独厚的财力优势,在淮扬地区的文化与教育事业中发挥着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主导的作用。

伴随着大量学院的兴建,一批享有盛誉的名儒也被延请至扬州的学院之中讲学,这其中就包括湛若水、邹守益等知名学者。湛若水,世称甘泉先生,由其创立的甘泉学派是当时可与阳明心学相颉颃的心学派别,嘉靖十三年(1534)前后,湛若水在扬州讲学布道,巡盐御史徐九皋为其建仰宸楼“檄江都王尹惟贤拓址辟墉,仍于自然堂之北创楼六楹,庸广游息,凡三阅月而落成,夏六月徐子問焉,曰惟先生为道宗,盟楼以永教也”。

邹守益师从王阳明,为江右王门的代表人物,嘉靖八年(1529)年,他先后受朱廷立、李佶等盐官所请,为扬州府学、通州儒学撰文作记、并在其中讲授心学,与朱廷立、湛若水等同仁交流切磋学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近代学者柳诒徴说“两淮盐利甲天下,书院膏火资焉。

柳诒徴所举的三所书院,安定书院为康熙元年两淮盐运使胡文学创立,梅花书院是盐商马曰琯在明代湛若水讲学的甘泉山书院基础上出资重建而成,广陵书院前身的维扬书院,由明代巡盐御史雷应龙所倡立,又经过历代巡盐御史的修葺维护,这些书院的建立,可以说都与盐官有着重要的关系。

除扬州外,通州、泰州等盐场区的学院也都是由盐官主持修建,如通州文正书院由巡盐御史陈其学就南宋丞相文天祥祠扩建而成,巡盐御史许三省修葺,始建于嘉靖时期的南沙学院由盐场大使周鑛出资建设。这些盐场地区的社学、书院,为相对于淮扬较为贫瘠的通泰文坛培养出一批有生力量,也为后来王艮、石沆、吴嘉纪等思想家与文学家的出现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不仅是学校等文化设施的建设,两淮盐官还热衷于书籍的编撰、收集、整理和出版。尽管任期只有一年,但几乎每一届巡盐御史在任期间都有撰修整理图书之举。徐九皋的行为,已开巡盐御史搜集整理民间文献逸本的先例。清代盐官延续了这一传统,采进图书成为盐官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根据《四库全书总目》的粗略统计,在纂修《四库全书》的过程中,明确由两淮盐政采进的图书,便有465种以上,两淮巡盐御史对图书的搜集整理,为保存许多民间珍贵逸本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除搜集整理的工作外,盐政官员还刊刻发行多种书籍,其中不仅有盐政书籍如史载德《两淮运司志》、朱廷立《盐政志》,还有文学类书籍如徐九皋《高皇帝御制文集》、冯允中《鲍明远诗集》《杨铁崖集》《晞发集》、陈蕙《广文选集》;学术类书籍如朱廷立《五经白文家礼节要》《本草集要》、李佶《原病式》、刘隅《洗冤集录》、胡植《薛子粹言》、吴悌《古文孝经》等;地方文化风俗类书籍如张珩《惟扬正祀录》、洪垣《维扬乡约》等等。

其中如朱廷立的《盐政志》十卷,汇集先秦至明嘉靖年间上下数千年的盐政史料,书中内容分为出产、建立、制度、制诏、疏议、盐官和禁令七个部分三百九十四条子目,博考古今盐制,对古代盐政典章制度、明代盐商和盐官、灶户政策、盐课发展变化等史料做了大量的考证和记载,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又如巡盐御史杨选倡修,两淮盐运使陈暹主修,史起蛰、张榘撰修的嘉靖《两淮盐法志》十二卷,除了保存大量有关明代制盐产业的资料文献外,还保存了许多明代及明代以前由当地文人创作或当时已经流传较广的盐政诗歌与文章。彭韶《恤灶图八咏》诗及图,正是通过该书得以流传至今。此外,嘉靖《两淮盐法志》还搜集两淮当地大量有关张士诚的传说、故事等写成的《黄巢张士诚外传》,采集资料丰富,可补正史记载之缺略。这些书籍不仅为盐政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也具备相当的文学价值。

文化设施的建设与书籍的出版,极大地促进了扬州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使扬州地区形成了浓郁的文化与学术氛围,促进了地区文学的繁荣,也带来了两淮地区记铭、书序类散文的创作高潮。这些作品大多出自著名文人之手,较少连篇累牍的歌功颂德与枯燥说教,而是表达作者对盐政的认识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针砭时弊,有的放矢,其中不乏文采性与思想性俱佳的作品,如钱谦益的《重修维扬书院记》。

更多文章

  • 明朝并不缺茶,为何却严禁私茶出境?明太祖:控茶能巩固疆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此后,周边少数民族也开始喜欢饮茶,茶叶就此成为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贸易、外交谈判的一种重要物资。正因如此,自唐代开始,政府就开始推行一种“榷茶”制度。所谓“榷茶”,就是指政府利用行政机构实行茶叶专卖,控制茶叶向周边少数民族的自由流通。这种专卖和禁止私茶出禁的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朝,为何从唐朝到明朝,中原王

  • 杀害岳飞的凶手是谁?秦桧只是帮宋高宗干脏活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杀害岳飞的秦桧是哪里人,秦桧与宋高宗的对话,历史上的秦桧是害岳飞的真凶吗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爱国将领之一,被誉为“民族英雄”。他为了抵抗辽金入侵,领导南宋军队多次取得重要胜利,成为南宋抗金战争的重要人物。然而,这位杰出的将领却在忠诚于国家的道路上,遭遇了来自内部的猜忌、诽谤和陷害。在他最辉煌的时刻,却遭到了宋高宗和他的重臣秦桧的冷遇和残害。秦桧在岳飞被害后,成为了

  • 史学家说:“明实亡于万历”,崇祯元年的局面真的很差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万历与崇祯简介,明朝是亡于万历还是崇祯,为什么说大明亡于万历

    其次,根本原因是崇祯的自我定位不清晰,正所谓“治大国,烹小仙”。历史上改革败多于胜,更何况崇祯还没有王安石这种中枢第一人带着门生故吏一批人帮忙。崇祯一堆问题从不解决,边患,流民,士无古风,都是现象。他不懂什么才叫皇帝,掌不了兵,批不了红,拟不了票,存不了钱,这不叫皇帝,叫傀儡,先拿刀,抢了钱,杀几万

  • 明太祖朱元璋真的长着一张“鞋拔子脸” 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或许在“异相”中,朱元璋那幅丑而奇特的面孔包含了更多的文化内涵,隐藏着几代人的观念与想象。——非鱼说♪ 点击上方图标,即可收听音频在中国人的传统认知里,凡是帝王,长相一定不同常人。都说皇帝是真龙化身,可不就要长得“龙章凤姿”,有着“奇骨”甚至“重瞳”吗?甭管是不是真的,能当上皇帝的人,大多都是管理方

  • 秦朝、汉朝、明朝,都受到了长城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长城是我们历史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同时还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自秦朝始建以来,长城历经数百年的修建和完善,在不同朝代都扮演了新的的角色。长城既是防御新的战略要塞,也是我们文化的象征之一。本文将探讨长城对于秦朝、汉朝、明朝的影响,分析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旨在深入了解长城在我们历史上的新

  • 朱棣叛乱后期,官军屡吃败仗,损兵折将,但实力依旧雄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朱棣叛乱后期,官军屡吃败仗,损兵折将,但实力依旧雄厚。官军和燕军长期对峙,朱棣已经进入绝境。才不得不拼伤一搏,长途奔袭南京。即便如此,朱允炆依然不怕,南京城坚固,有几万禁卫军,加上百万百姓,两万多没有攻城武器的燕军,正常情况根本打不下南京。还会被回援的官军灭掉,老天爷不待见朱允炆啊。削蕃就是削

  • 权谋只是手段而不是目标,张居正10年的变化成就让他彪炳史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王清斌欢迎您来到我的专辑,缤纷历史清清讲。公元1572年,明穆宗隆庆皇帝驾崩,享年35岁,当皇帝也只有6年,基本上可以确定他是伤在女色上的,所以才这么年轻就没了。明穆宗夹在嘉靖和万历这两个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间,加上他的隆庆朝时间很短,所以在历史上没啥存在感。他本人也是非常普

  • 壬寅宫变,十六位宫女密谋刺杀嘉靖皇帝,嘉靖从此不再上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嘉靖壬申,壬寅宫变真实事件,嘉靖的孙子给嘉靖献祥瑞龟

    嘉靖皇帝朱厚熜深夜,明朝皇宫内,端妃曹氏(以下称曹妃)的寝宫。十几名宫女趁着夜色穿过重重宫苑,绕过当值太监,冒着严寒来到曹妃的寝宫窗外。“咚咚,咚咚咚,咚”窗棂传来有节奏的轻轻的敲击声,不一会儿,曹妃寝宫的门打开一个小缝,宫女们立刻围拢过去,开门的正是嘉靖皇帝的嫔妃王氏(以下称王嫔)。王嫔朝领头的宫

  • 巅峰时期的宋朝,繁荣的背后离不开良好的城市治安管理措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治安概况,老梁讲宋朝300年,我们为什么爱宋朝

    我们伟大的中国历经沧劫,来到它的文化巅峰时期——宋朝。《清明上河图》据记载,北宋都城东京人口超百万,是那时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城市。国家以和平为主要外交政策,对内休养生息,人民生活富足安定。我们今天还能从《清明上河图》中领略到当时的盛世繁华。宋朝文化传承了唐朝文化的精华,在良好社会风气中逐步发展,达到了

  • 历史故事:明代第一猛人常遇春,和他被朱元璋大卸八块的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土匪从良常遇春生于1330年,此时正是元末混乱的年代,百姓流离失所,遍地是土匪强盗起义军,为了生存,常遇春当起了绿林大盗,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没干多久,他就觉得这份营生虽然痛快,但却不长久,大男人应当建功立业才对,于是转头就投奔了朱元璋,而且还毫不客气地对朱元璋说:我是来当先锋的,把先锋印给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