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巅峰时期的宋朝,繁荣的背后离不开良好的城市治安管理措施

巅峰时期的宋朝,繁荣的背后离不开良好的城市治安管理措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578 更新时间:2024/2/3 7:00:13

我们伟大的中国历经沧劫,来到它的文化巅峰时期——宋朝。

《清明上河图》

据记载,北宋都城东京人口超百万,是那时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城市。国家以和平为主要外交政策,对内休养生息,人民生活富足安定。我们今天还能从《清明上河图》中领略到当时的盛世繁华。

宋朝文化传承了唐朝文化的精华,在良好社会风气中逐步发展,达到了有史以来的巅峰。宋朝文学囊括诗、词、散文、话本小说、戏曲剧本,还发展了游记、科学说明文、笔记本小说等等。

这是一个群星荟萃的年代,涌现很多高产作家。其中诗人约有九千多人,词人约有一千四百多人。我们熟知的唐宋八大家中的六位都出生在宋代。

此外,宋代大兴科技,是当时世界上发明创造最多的国家。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等方面都有重大发展,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

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宋代政府对于城市治安管理采取的系列措施。

宋朝管理者在一统天下后,面对复杂的情况,他们采取了些什么治安措施,让国家迅速发展起来?

一、天子改朝换制,百姓安居乐业

西周以来,都城之中,天子宫殿以外,东南西北四门当中各开一条大道。宫门外的街道分别与这四条大道平行,以此划分出一个个豆腐块。

唐朝长安城中的坊市

每个豆腐块四周建起高墙,与外界分隔,这就是坊,坊里只允许市民居住。而都市之中,只允许两三个豆腐块可以开设店铺,这就是市。市是当时的贸易所需。

这是我国古代的城市尤其是都城的城建模式。

不过百姓要想安居乐业,除了设置贸易使得生活便利,更需要安全感。

于是,统治者为了方便治安管理,对城市实行严格的宵禁。大批禁军驻扎在京城内外。入夜,京城的大门由内而外随着钟鼓点关闭,禁卫巡逻不断。清晨,大门再由外而内依次打开。

即使是盛唐时期,一到晚上,也是门户禁闭。

自先秦始,古代劳动人民一直在开挖大运河。至宋朝,大运河得到空前发展。经济越来越发达,人们流动性增加。

随着城市扩容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稳定,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对文化艺术的追逐也达到高峰。一个都城仅有两三个集市显然不适应发展。

宋朝逐渐废除豆腐块四周的高墙,每个坊间只留下一块牌楼。

坊里和坊里之间不再是高墙阻隔,家家户户都可以自由开设店铺。这样就形成了坊里有市,市里有坊,宵禁制度基本形同虚设。

宋朝胶东府平面图

由周朝一直沿袭下来的治理城市的“坊市制度”,在宋太祖的治下变为“厢坊制度”,他把坊里的封闭式管理改为街巷式开放管理。后来宋朝的历代皇帝根据治下实际情况再逐渐调整完善。

“府治前市井充盈,铺席甚多。”是当时对都城东京盛况的描绘。

至此,宋朝都城出现了唐代想也不敢想的城市繁华。街门打开之后,随着繁华而来的,还有各种问题。首当其冲的,是城市治安管理。

这些对统治者的城市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城市发展带来治安困难,且看宋代管理者如何应对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西周以来,对统治者来说,在治安方面,坊市管理的好处显而易见。由于高墙四周设有门户,早晚定时开关,夜间实行宵禁,盗贼无法猖獗。

但这是城市不够发达的产物。

北宋都城东京,不仅是政治文化中心,还是座旅游城市。人多的时候,东京城有人口一百多万。

这个城市行业众多。我们熟知的足球运动,它的雏形就是《水浒传》里的蹴鞠,这是高俅都尉的拿手好戏,他凭借高超的球艺赢得北宋末年宋徽宗的喜爱。

上有所好,下必投其所好。姑且不论历史上有无高俅这个人物,当时东京城里三教九流汇聚,由此可见端倪。

后来金兵南下,宋朝迁都临安,是为南宋。一批流民跟随南迁。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江南富足的生活,南迁的宋人很快适应。

南宋采取了和北宋一致的厢坊式管理。

由于流民的进入,引起社会极大隐患,一时盗贼横行。且有流氓无赖,到处惹是生非。

王安礼画像

这无可避免导致城市公共秩序混乱。据《续资治通鉴长编》里面记载,知青州资政殿学士王安礼,在其任上强买强卖,随意增加差事,偷逃税务,不止一次地掠取厚利。诸如此类事宜颇多发生。

以当时的临安为例,本是佛门善地的寺庙内,竟然扣留上香拜佛的妙龄女子。直到她们被发现时,已被折磨得不成人形。

此外,恶性事件经常可见。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七月时,开封府言,捕得逃卒张兴等,常集同类匿内城前渠中,谓之无忧洞,请修闭京城里外渠口。

除入夜防盗,各朝各代都有着严防火灾的需求。

这是因为入夜需要使用火烛;二来木质建筑在当时比较多见,如果一家着火,很快烧成一片;三是宋代夜市,人们劳累之下,火烛乱抛;再加宋朝喜礼佛,家家供奉菩萨,通宵点灯。

历史上东京有记载的大火灾有四十多次。

所以对于城市治安来说,预防火灾和火灾发生后的消防救援也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代统治者没有因为遇到困难就缩掉改革的步伐,他们采用了政府管理和军队巡逻相结合的制度,进行开放式动态管理。

人口管理是治安综合管理的重点。宋代实行户牌制,要求每家门前放一块牌子,上面列明所有居住人员的详细信息。

这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的确是一目了然的人口管理方法。宋代用这种方法安置把大量流民安顿下来,减轻社会治安压力。

摸清人口数量后,根据各地人口密度、经济水平的不同,宋代管理者对治安力量采取不同的分配。以厢为单位作为城市独立一级治安管理机构。

厢的办事衙门,称厢公所,里面设置一位巡检使。吏官有街子、都所由、行官、厢典等。厢下设有巡铺,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是最基层的治安机构。

东京军巡铺兵全由禁军充任。从军巡铺、军员、节级等官员到厢官成为金字塔形状。

“东京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屋一所,铺兵五人,夜间巡警收领公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后来,厢的设置扩展到了城市外围。

作为基层治安人员,军巡捕的职责非常多。小到打扫卫生、调解市民口角,大到抓捕罪犯,在维护社会稳定层面起到不可忽视作用。

在政府管理层面,宋代设置厢公所来负责各厢治安区域的安全。至于跨州跨县巡逻、捕盗、缉私,统治者设置了巡检司,地方设路、州、县三级政府。用军队巡逻的方式,负责各自区域的警治工作。

针对火灾频发,严重危及百姓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问题,除了厢官负责防火救援、安排邻里守望相助之外,宋代政府还设置了专门的消防机构和灭火队。消防机构的器械配备专业,人员专门负责扑救火灾。

这些措施采取后,大大减少了火灾的危害性,增加了救援能力。

三、文化盛世,强唐富宋

宋代各个皇帝针对治下的实际问题,不断补充完善城市管理职能。

统治者在这个朝代实行的开放式动态管理,在今天,对于我们设置警力都有发性。

宋代的户牌制是今天人口管理户籍制的雏形。不仅流民得到安置,宋代的统治者还建立了人口管理的系列法规措施,内容涵括借住、收养等等。

正是宋代统治者随着经济和城市发展需求,不断改进管理,才让我们在今天依然能遥想当初的盛世情景。

在宋朝,“老幼妇孺无有不识字者”。宋朝的皇帝,个个都有绝活,一件宋徽宗赵佶瘦金体《千字文》的书法作品,在深圳拍出1.4亿元天价。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的儿子高宗赵构,书法造诣不在他之下。

宋代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东南形胜》中描写出杭州的富丽和人民安定幸福的生活。富足生活下,涌现出大批才子佳人。李师师王朝云的故事流传至今。

王安石写了首有关变法的诗歌来歌颂宋朝的富足。中国进入“强汉、盛唐、富宋”——宋朝是中国古代王朝中最为富饶鼎盛的时期。结语

随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更加适应经济和城市扩容发展的厢坊式制度取代西周到隋唐以来的坊市制度成为必然。

坊市制度更多考虑的是维护城市治安,对于百姓生活便利和经济繁荣有着负面影响。随着经济和城市发展的需要,它退出了历史舞台。

厢坊制是古代和我们现代的城市管理最为接近的制度。

同时,为了保障治安,宋代对厢坊制采取了补充措施,这种由政府管理和军队巡逻结合的制度是宋代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放式动态管理给宋代带来了朝代的繁荣。宋代的皇帝遇到问题没有因循守旧,他们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完善管理制度。

不论北宋还是南宋,今天对我们来说,研究这个朝代的城市治理以及他们应对问题时的态度对我们的管理都极具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更多文章

  • 历史故事:明代第一猛人常遇春,和他被朱元璋大卸八块的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土匪从良常遇春生于1330年,此时正是元末混乱的年代,百姓流离失所,遍地是土匪强盗起义军,为了生存,常遇春当起了绿林大盗,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没干多久,他就觉得这份营生虽然痛快,但却不长久,大男人应当建功立业才对,于是转头就投奔了朱元璋,而且还毫不客气地对朱元璋说:我是来当先锋的,把先锋印给我吧。

  • 北宋有一虎将,多次保护赵匡胤,被诬陷谋反时赵匡胤只说了2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那就是每一个朝代的皇帝,一旦坐稳江山之后,便会对功臣进行大清洗,有些巧立名目,有些假借有人举报,深有甚者连理由都懒得找,比如说,西汉的刘邦,明朝的朱元璋等。但是也有好的,又如唐朝的李世民,宋朝的赵匡胤。大家都知道赵宋江山,是历史上少有的和平演变而得的天下,虽然当时是兵不血刃

  • 秦桧把岳飞谋害致伤,千古奇冤,连蒙古人都看不下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元朝是个奇葩的朝代,一是从建立到灭亡,仅一百年时间,真正的“其兴也勃,其亡也速”;二是国土面积大,大到无法统计;三是史书编得不错,在元代,共编写了三部史书,分别是《宋史》、《金史》和《辽史》。特别是《宋史》,是所有二十四史当中最为宏大的一部,超级大部头,古人称为“卷帙浩繁”。庞大到什么程度?简单说,

  • 朱元璋反腐,杀了15万贪官,为何效率却没有雍正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为什么治不了贪官污吏,朱元璋杀贪官都是满门抄斩吗,朱元璋到底对贪官有多狠

    朱元璋为了反腐杀了15万人,为什么效率却没有雍正帝高呢?答案只有一个,雍正看透了贪官的本质!历代反腐皆无成效,那是因为还不够狠,而雍正时期之所以能成为贪官的绝望时代,是因为雍正帝专门为了反腐总结出了三个绝招。雍正和朱元璋到底谁才够狠呢?别看这位大明开国皇帝是出了名的“暴戾”,然而在治理贪腐的问题上,

  • 强汉!盛唐!弱宋?宋朝其实比我们想象的都要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霸秦强汉盛唐富宋霸气语录,强汉盛唐弱宋历史上真的很差吗,强汉盛唐弱宋下一句

    说起唐朝,更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朝代。唐朝之盛,盛在综合国力——军队强大,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物产丰盈,国泰民安,边疆稳固,物华天宝。唐朝开元时期宰相张九龄所写的: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以及唐朝著名诗人韦应物的《登高望洛城作》: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都描述了大唐盛世,万国来朝的景象。至于后期唐朝的衰

  • 万历皇帝算昏君吗,作为张居正的弟子,万历帝有何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张居正死后被鞭打万历帝恨他,万历张居正cp同人文,万历首辅张居正带字幕

    有一点值得关注一下,万历三大征之中,重启了不少铜钱制造厂,万历是真的重视搞钱,而且他非常确信他的直属太监系统比文官搞钱清廉+有效......,万历缺官不补其实是好事,缺的主要南京的和一些方面大员,基层的县州府并不缺,对百姓来说,正常税役并不是负担大头,两百年形成的科派常例规矩才是百姓负担大头,没有这

  • 李自成被杀后,他的妻子高桂英下场怎么样?说出来你或许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这恐怕就连李自成,这个曾经的快递小哥也难以预料的。有时候,历史的耦合性非常耐人寻味。就比如说,李自成的造反早一年晚一年都可以,绝不会引发外族入主中原。甚至于李自成可以在北京城待得更久一些,这种可能性很大。然而,就在李自成攻陷北京的时候,满清的多尔衮,却从关东硬生生插一杠子。直接把崇祯帝送上歪脖子枣树

  • 秦桧是否真的通金,历史上的宋朝三大悬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了976年撒手归西,正史中无他伤亡的明确记载,《宋史 太祖本纪》中有关记载也只有简单的:“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为太宗。”宋太祖伤后,其弟弟晋王赵光义即位,改年号元年。不久,其另一亲弟赵廷美被流放至伤,其儿子赵德昭离去,另

  • 略论南宋时期的权相问题:以秦桧为核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宋能与秦桧抗衡的人,宋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措施,南宋丞相秦桧家书

    高宗对议和之事有着极高的热情,但朝中大臣却有着不同的意见。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博弈之后,反对议和的宰相赵鼎离开了相位,秦桧一跃成为朝中宰相。一、高宗朝政局与秦桧独相一旦成为惟一的宰相,秦桧便盘算着促成和议,平息朝廷上的反对意见,条件是皇帝必须毫无保留地信任他,毫不动摇地支持他。他十分谨慎,不要求立即答复

  • 秦桧等人被铸成铁像任人唾说,为何不将赵构跪像摆在岳飞像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现在为什么不让赵构跪在岳飞墓前,赵构在秦桧死后说了啥,赵构从什么时候开始防秦桧

    历史上,岳飞曾经四次北伐,多次收复失地,郾城之战和颖昌府之战,更是以少胜多,大败金军主帅金兀术率领的主力,一直追击金兵直到距离汴京只有40多里的朱仙镇,留下了““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的豪言。但岳飞的节节胜利,特别是“迎二帝”的主张,却可能动摇宋高宗赵构的统治基础,于是,听信了秦桧、万俟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