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权谋只是手段而不是目标,张居正10年的变化成就让他彪炳史册

权谋只是手段而不是目标,张居正10年的变化成就让他彪炳史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845 更新时间:2024/1/25 7:03:52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王清斌

欢迎您来到我的专辑,缤纷历史清清讲。

公元1572年,明穆宗隆庆皇帝驾崩,享年35岁,当皇帝也只有6年,基本上可以确定他是伤在女色上的,所以才这么年轻就没了。

明穆宗夹在嘉靖和万历这两个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间,加上他的隆庆朝时间很短,所以在历史上没啥存在感。他本人也是非常普通没什么才能的皇帝,但他把朝政托付的人都很强,当时的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都是非常时尚的官僚,尽管也搞政治斗争,但治理地方的才能,即使放在整个明朝都算是出类拔萃的,所以虽然接手的是个内忧外患的烂摊子,但交出来的却是个情况相当不错的政权。

明穆宗虽然托生在了皇帝家,但没啥幸福感。他爹就是嘉靖皇帝整天想着长生不老,对儿子们的教育问题根本不上心,甚至迷信什么“二龙不能相见”的说法,都不跟儿子见面。到驾崩的时候,4个儿子里就剩下他一个还活着了,就顺理成章当了皇帝。

当了皇帝后他也没啥政治追求,外面有那些能臣顶着,他就呆在后宫专心于自己热衷的娱乐活动。史料记载,他主要的娱乐对象就是后宫的老婆们。由于纵欲过度,加上长期服食春药,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终于支撑不住了。卧床休养了2个多月也没好转,临伤前把10岁的太子朱翊钧托付给了高拱、张居正等人。

朱翊钧就是之后的明神宗、万历皇帝。

当时的内阁首辅是高拱,政治斗争的经验非常丰富,曾经赶走了徐阶,能力也非常强,但他有个致命的缺陷,就是狂傲,谁都不放在眼里,跟谁都不团结,最后到底栽在这上面了。

斗倒他的,就是他的副手,内阁次辅张居正。

张居正是湖北人,神童,15岁中举,22岁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在翰林院学习的时候,受到老师徐阶的赏识,他也跟徐阶学到了很多济世经邦的学问,后来也是徐阶推荐他进入内阁。顺便说一下,徐阶是阳明心学的弟子,他的老师聂豹是王阳明的学生。

张居正比较圆滑,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联系。徐阶跟严嵩斗的时候,很多人害怕严嵩不敢跟徐阶来往,张居正照样跟徐阶交往,但严嵩对他还挺客气。

后来高拱回来当了首辅,开始时候,俩人合作还很顺利,但专横跋扈的高拱眼睛里根本就没有人,张居正看不惯他随意整人的作风,尤其看他连退休的徐阶都往伤里整,自己帮着说几句好话还被一通训斥,他们之间的矛盾就越来越深了。高拱时不时敲打张居正,还不依不饶地拿徐阶给张居正送过钱的传闻说事,这让张居正下决心扳倒他这个顶头上司。

为此,他跟司礼监太监冯保结成了同盟。

在对待宦官方面,高拱和很多大臣一样很清高,特别看不起太监,对太监享有政治权利非常不认可。冯保当时掌管着司礼监,还接管了东厂,高拱对他很敌视,总想利用自己首辅的地位剥夺冯保的权力。

张居正跟他认识不同,他能客观地认同宦官在朝政上起的作用,知道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要保持内朝和外朝的团结,所以一直很注意跟当权的太监搞好联系。冯保本来就跟骄横的高拱有冲突,当然愿意跟张居正结盟。

高拱曾说过“十岁的天子怎么能治理地方”,张居正和冯保就抓住这句话,跟小皇帝和太后说高拱不仅专政擅权,而且有不轨之心。最后治了高拱的罪,把他罢官赶出了北京,6年后伤在老家,20多年后才给平反。

张居正就这样成了首辅,为了创造有利的施政环境,他在内外朝都下足了功夫。外朝方面,他找的内阁帮手都是忠厚老实、小心谨慎的人,根本不会跟他对抗;内朝方面,他大把给冯保送钱,让他支持自己不捣乱。而且据说张居正长得很帅,他利用这点一直和李太后保持着一种说不清的联系,所以李太后也非常信任和支持他。

就这样,善于权谋的张居正把控了朝廷,成为之前和之后整个明朝最有权势的内阁首辅,可以说万历朝的头10年,他是实质上的皇帝。但这并不是他的目的,他这样做,只是为了实现治理天下的理想和抱负。

作为一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张居正 “勇于任事,以天下为己任”,雷厉风行地展开了一系列的变化,史称“万历新政”。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清楚,事是人办的,所以要想治理好天下,首先就是整顿吏治。张居正推行了“考成法”,严格官员的考核制度,淘汰大批冗余的官员,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的职能,把征收税赋也作为考核内容。这样做明显地提升了政府的行政能力,也扭转了地方财政亏空的状况。

其次就是整顿边防。他采取一系列措施把边防军事落在实处,提拔重用谭纶、王崇古等一批有才能的将领全权处理边防事务。在张居正执政期间和之后的2、30年里,明朝都没发生过大的战争,既稳固了地方的统治,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变化的第三方面就是清查土地。明朝中期以来,权贵地主大量兼并土地,但利用特权隐瞒户口和实际的土地数量,以此偷逃田赋,而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却要承担沉重的赋税。所以这项变化措施严厉打击了违法的权贵地主,迫使他们依法纳税,扭转了财政亏损。张居正也因此得罪了很多权贵势力,但他以不惧生伤的家国情怀,坚持推行这项变化。

张居正变化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推行“一条鞭法”。古代社会发展到明朝,征税的方式很复杂,张居正把赋税和徭役合并征收,而且把按户、按人口征收改为按人口和土地征收,还规定很多差役和田赋直接缴纳货币。

一条鞭法简化了赋税制度而且更加合理,由实物税改为货币税,是我们古代赋役制度的一个重大的变化。

张居正掌权时期的10年变化卓有成效,不但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减轻了广大农民的负担,而且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朝的财政收入也从历年的严重亏空,变为绰有盈余。另外,吏治腐败现象有所遏制,边疆防御也大有改观。

张居正以他那种“在明代历史上罕见其匹”的“一往无前的政治家魄力,不尚空谈躬行实践的”实干精神,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彪炳史册,就连对张居正很有偏见的李贽也感叹张居正是“宰相之杰”。甚至有人说,他当政的10年,是整个明王朝276年中最好的10年。

好了朋友们,这一期的内容我们就讲到这里。

历史很精彩,历史很束手无措

我是王清斌,让我轻轻地为您讲述缤纷的历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壬寅宫变,十六位宫女密谋刺杀嘉靖皇帝,嘉靖从此不再上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嘉靖壬申,壬寅宫变真实事件,嘉靖的孙子给嘉靖献祥瑞龟

    嘉靖皇帝朱厚熜深夜,明朝皇宫内,端妃曹氏(以下称曹妃)的寝宫。十几名宫女趁着夜色穿过重重宫苑,绕过当值太监,冒着严寒来到曹妃的寝宫窗外。“咚咚,咚咚咚,咚”窗棂传来有节奏的轻轻的敲击声,不一会儿,曹妃寝宫的门打开一个小缝,宫女们立刻围拢过去,开门的正是嘉靖皇帝的嫔妃王氏(以下称王嫔)。王嫔朝领头的宫

  • 巅峰时期的宋朝,繁荣的背后离不开良好的城市治安管理措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治安概况,老梁讲宋朝300年,我们为什么爱宋朝

    我们伟大的中国历经沧劫,来到它的文化巅峰时期——宋朝。《清明上河图》据记载,北宋都城东京人口超百万,是那时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城市。国家以和平为主要外交政策,对内休养生息,人民生活富足安定。我们今天还能从《清明上河图》中领略到当时的盛世繁华。宋朝文化传承了唐朝文化的精华,在良好社会风气中逐步发展,达到了

  • 历史故事:明代第一猛人常遇春,和他被朱元璋大卸八块的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土匪从良常遇春生于1330年,此时正是元末混乱的年代,百姓流离失所,遍地是土匪强盗起义军,为了生存,常遇春当起了绿林大盗,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没干多久,他就觉得这份营生虽然痛快,但却不长久,大男人应当建功立业才对,于是转头就投奔了朱元璋,而且还毫不客气地对朱元璋说:我是来当先锋的,把先锋印给我吧。

  • 北宋有一虎将,多次保护赵匡胤,被诬陷谋反时赵匡胤只说了2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那就是每一个朝代的皇帝,一旦坐稳江山之后,便会对功臣进行大清洗,有些巧立名目,有些假借有人举报,深有甚者连理由都懒得找,比如说,西汉的刘邦,明朝的朱元璋等。但是也有好的,又如唐朝的李世民,宋朝的赵匡胤。大家都知道赵宋江山,是历史上少有的和平演变而得的天下,虽然当时是兵不血刃

  • 秦桧把岳飞谋害致伤,千古奇冤,连蒙古人都看不下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元朝是个奇葩的朝代,一是从建立到灭亡,仅一百年时间,真正的“其兴也勃,其亡也速”;二是国土面积大,大到无法统计;三是史书编得不错,在元代,共编写了三部史书,分别是《宋史》、《金史》和《辽史》。特别是《宋史》,是所有二十四史当中最为宏大的一部,超级大部头,古人称为“卷帙浩繁”。庞大到什么程度?简单说,

  • 朱元璋反腐,杀了15万贪官,为何效率却没有雍正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为什么治不了贪官污吏,朱元璋杀贪官都是满门抄斩吗,朱元璋到底对贪官有多狠

    朱元璋为了反腐杀了15万人,为什么效率却没有雍正帝高呢?答案只有一个,雍正看透了贪官的本质!历代反腐皆无成效,那是因为还不够狠,而雍正时期之所以能成为贪官的绝望时代,是因为雍正帝专门为了反腐总结出了三个绝招。雍正和朱元璋到底谁才够狠呢?别看这位大明开国皇帝是出了名的“暴戾”,然而在治理贪腐的问题上,

  • 强汉!盛唐!弱宋?宋朝其实比我们想象的都要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霸秦强汉盛唐富宋霸气语录,强汉盛唐弱宋历史上真的很差吗,强汉盛唐弱宋下一句

    说起唐朝,更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朝代。唐朝之盛,盛在综合国力——军队强大,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物产丰盈,国泰民安,边疆稳固,物华天宝。唐朝开元时期宰相张九龄所写的: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以及唐朝著名诗人韦应物的《登高望洛城作》: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都描述了大唐盛世,万国来朝的景象。至于后期唐朝的衰

  • 万历皇帝算昏君吗,作为张居正的弟子,万历帝有何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张居正死后被鞭打万历帝恨他,万历张居正cp同人文,万历首辅张居正带字幕

    有一点值得关注一下,万历三大征之中,重启了不少铜钱制造厂,万历是真的重视搞钱,而且他非常确信他的直属太监系统比文官搞钱清廉+有效......,万历缺官不补其实是好事,缺的主要南京的和一些方面大员,基层的县州府并不缺,对百姓来说,正常税役并不是负担大头,两百年形成的科派常例规矩才是百姓负担大头,没有这

  • 李自成被杀后,他的妻子高桂英下场怎么样?说出来你或许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这恐怕就连李自成,这个曾经的快递小哥也难以预料的。有时候,历史的耦合性非常耐人寻味。就比如说,李自成的造反早一年晚一年都可以,绝不会引发外族入主中原。甚至于李自成可以在北京城待得更久一些,这种可能性很大。然而,就在李自成攻陷北京的时候,满清的多尔衮,却从关东硬生生插一杠子。直接把崇祯帝送上歪脖子枣树

  • 秦桧是否真的通金,历史上的宋朝三大悬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了976年撒手归西,正史中无他伤亡的明确记载,《宋史 太祖本纪》中有关记载也只有简单的:“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为太宗。”宋太祖伤后,其弟弟晋王赵光义即位,改年号元年。不久,其另一亲弟赵廷美被流放至伤,其儿子赵德昭离去,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