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反腐,杀了15万贪官,为何效率却没有雍正高?

朱元璋反腐,杀了15万贪官,为何效率却没有雍正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303 更新时间:2024/1/26 10:10:59

朱元璋为了反腐杀了15万人,为什么效率却没有雍正帝高呢?

答案只有一个,雍正看透了贪官的本质!

历代反腐皆无成效,那是因为还不够狠,而雍正时期之所以能成为贪官的绝望时代,是因为雍正帝专门为了反腐总结出了三个绝招。

雍正和朱元璋到底谁才够狠呢?

别看这位大明开国皇帝是出了名的“暴戾”,然而在治理贪腐的问题上,朱元璋却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

他曾经为了治理贪腐发明了众多酷刑,甚至对贪官处以剥皮揎草的惩罚,听上去就让人胆战心惊,但仍旧没有彻底杜绝腐败。

不过朱元璋没有做到的时候,却在几百年后让雍正做到了。

康熙为大清创造了一个太平盛世,同时也留下了很严重的后遗症,那就是税收短缺、吏治混乱、国库空虚,因此导致贪官污吏横行。

雍正接手皇位的时候,国库空虚大的吓人,表面上强盛繁茂,内里却早已被掏空,所以他决定用铁血手腕彻底治好贪腐。

用雍正的话说就是:追到水尽山穷处,毕竟叫他子孙做个穷人,方符朕意。

首先第一个绝招:抄家

这是大部分帝都喜欢用的招数,那么为什么别人用不好使,雍正用就好使了呢?其实很简单。

只要发现贪污,不管是一两还是一千万两,只要敢贪污就是抄家的重罪,抄家的时候连墙上的砖块都抄走,连条裤衩都不会剩,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告诉那些官员,不管贪污多少银两都一视同仁。

不过想要拿捏住人,就要先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也不是一旦发现就会直接抄家,为了不引起朝廷混乱、百姓恐慌,他会先给贪官们一个机会。

官员们贪腐了银两不要紧,可以限时还钱,不管多少钱,只要逐年补回来就可以了,如果他们自己畏罪自杀或者因为某种原因无法继续还钱,就由子孙继续偿还,一直到还清为止。

剩下那些拒不归还或还不上的官员,雍正才会下令抄家,绝不容许宽宥。

在雍正继位整整三年期间,抄家之风盛行,很多高官都没有逃过一劫,因此牵扯了不少小官员乡绅,一度让民间朝堂怨声载道。

然而雍正的治理贪腐之路,还只是刚刚开始。

2.

看完雍正治贪以后才明白,高强口中的“围师必阙,穷寇勿迫”到底是什么意思!

雍正想要治理贪腐,但并不是要将人都逼上绝路,历朝历代的改朝换代都会伴随着朝堂动荡,雍正也不例外,盲目的抄家惩罚并不能治本,想要连根拔起还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他认为,官员们贪污的开始就是因为薪水太低,贪污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和子孙过的更好一些。

于是雍正想出了第二个绝招:养廉银

雍正的目的不是要真的将贪官们逼上绝路,所以在下出抄家的命令时,他又推出了一个“养廉银”的制度。

当时清朝的官员俸禄非低,一个县令也才不过45两白银,甚至还不如很多稍好一点的百姓人家挣得多,哪怕是京城的一品大员也才100多两。

这些达官显贵不光是要养家糊口,还要聘请师爷、找门客、养下人等,样样都需要钱,很显然一年百十两的银子肯定是不够用的。

这样一来他们就必须从别处找财路,当时他们最大的收入来源就是增加火耗,也就是百姓们上交赋税以后,民银铸造成官银时有一定的损耗,官员们就会给百姓增加赋税,赚取这个差价。

雍正推出了著名的“火耗归公”的制度,将所有的损耗都征收到国库,直接断了官员们的财路,但是与此同时又开始下发养廉银。

这个俸禄能比他们正常的年俸高10倍不止,这样一来给了他们生路,贪官们也就更愿意配合皇帝,该还钱的还钱、该收手的收手。

这就是所谓的“穷寇勿迫”,雍正的这一招直接抓到了问题的根源,实在是高明。

3.

朱元璋杀了15万贪官都没治好贪腐问题,雍正却能让官员们个个胆战心惊,雍正反腐狠到什么程度?

别的皇帝抄家斩首都是为了以儆效尤,但是雍正还要杀人诛心,他比历代的皇帝做的都要狠。

雍正的第三个绝招:观刑

在他登基的前三年,大力治理贪腐问题虽然有了一些成效,但同时也引发了很多怨言,最终导致治贪并没有达到预期。

甚至后来光是警告和抄家已经无法解决问题了,还受到了不少官员的抵制,不过雍正却没有退缩,事实上官员之间的结党营私彻底激怒了他。

于是他终于发飙了,开始了第二个“三年治腐”,从雍正四年开始,凡是查出来的贪腐官员先判处绞监候,并且将之前下发的养廉银全部收回。

之前力度如此之大都有人铤而走险,不过是想给自己的子孙留下一些钱财,在雍正的眼里看来,只要是他的家人、子孙受过这些赃银的惠,那就全部都要牵连。

因为官员贪污不是一个人的事,家人和亲信必然会有不同程度的参与,就算他们没有受惠,也是犯了知情不报的包庇罪。

所以这些贪官的家人亲信中,动过赃银的一律处死,没动过赃银的全部流放,一个都不能放过,这还不算完,什么才叫做杀人诛心呢?

那就是将“以儆效尤”做到极致,等到了贪官们公开行刑的那天,雍正就下令让武百官去现场亲眼观刑。

尤其是那些沾亲带故、同僚旧友,统统都要去,不去都不行,观刑的时候不准闭眼、不准逃跑,要眼睁睁看着贪官们人头落地,这可比朱元璋将人头挂在城门示众狠多了。

很多官员前两天还与同僚同桌饮酒听戏,转眼他们就惨死刑场,但凡心里有点鬼的人都要做一场噩梦不可。

这才是真正的杀一儆百,绝不姑息手软。

雍正在位十三年,直接将康熙都没能解决的问题给解决了,虽然他的雷霆手段也留下了不少骂名,但是不得不承认,雍正时期应该是治贪效果最好的一个时期。

看来比起狠,朱元璋远远不如雍正,所以朱元璋杀了15万人都没治好的贪腐问题,最终雍正做到了,只能说雍正看透了贪官的本质,这大概就是对症下药、斩草除根吧。

更多文章

  • 强汉!盛唐!弱宋?宋朝其实比我们想象的都要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霸秦强汉盛唐富宋霸气语录,强汉盛唐弱宋历史上真的很差吗,强汉盛唐弱宋下一句

    说起唐朝,更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朝代。唐朝之盛,盛在综合国力——军队强大,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物产丰盈,国泰民安,边疆稳固,物华天宝。唐朝开元时期宰相张九龄所写的: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以及唐朝著名诗人韦应物的《登高望洛城作》: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都描述了大唐盛世,万国来朝的景象。至于后期唐朝的衰

  • 万历皇帝算昏君吗,作为张居正的弟子,万历帝有何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张居正死后被鞭打万历帝恨他,万历张居正cp同人文,万历首辅张居正带字幕

    有一点值得关注一下,万历三大征之中,重启了不少铜钱制造厂,万历是真的重视搞钱,而且他非常确信他的直属太监系统比文官搞钱清廉+有效......,万历缺官不补其实是好事,缺的主要南京的和一些方面大员,基层的县州府并不缺,对百姓来说,正常税役并不是负担大头,两百年形成的科派常例规矩才是百姓负担大头,没有这

  • 李自成被杀后,他的妻子高桂英下场怎么样?说出来你或许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这恐怕就连李自成,这个曾经的快递小哥也难以预料的。有时候,历史的耦合性非常耐人寻味。就比如说,李自成的造反早一年晚一年都可以,绝不会引发外族入主中原。甚至于李自成可以在北京城待得更久一些,这种可能性很大。然而,就在李自成攻陷北京的时候,满清的多尔衮,却从关东硬生生插一杠子。直接把崇祯帝送上歪脖子枣树

  • 秦桧是否真的通金,历史上的宋朝三大悬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了976年撒手归西,正史中无他伤亡的明确记载,《宋史 太祖本纪》中有关记载也只有简单的:“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为太宗。”宋太祖伤后,其弟弟晋王赵光义即位,改年号元年。不久,其另一亲弟赵廷美被流放至伤,其儿子赵德昭离去,另

  • 略论南宋时期的权相问题:以秦桧为核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宋能与秦桧抗衡的人,宋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措施,南宋丞相秦桧家书

    高宗对议和之事有着极高的热情,但朝中大臣却有着不同的意见。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博弈之后,反对议和的宰相赵鼎离开了相位,秦桧一跃成为朝中宰相。一、高宗朝政局与秦桧独相一旦成为惟一的宰相,秦桧便盘算着促成和议,平息朝廷上的反对意见,条件是皇帝必须毫无保留地信任他,毫不动摇地支持他。他十分谨慎,不要求立即答复

  • 秦桧等人被铸成铁像任人唾说,为何不将赵构跪像摆在岳飞像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现在为什么不让赵构跪在岳飞墓前,赵构在秦桧死后说了啥,赵构从什么时候开始防秦桧

    历史上,岳飞曾经四次北伐,多次收复失地,郾城之战和颖昌府之战,更是以少胜多,大败金军主帅金兀术率领的主力,一直追击金兵直到距离汴京只有40多里的朱仙镇,留下了““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的豪言。但岳飞的节节胜利,特别是“迎二帝”的主张,却可能动摇宋高宗赵构的统治基础,于是,听信了秦桧、万俟卨(因

  • 朱棣很厌恶这个胖子,甚至因为造反想对他动手,他以行动证明,自己有资格参政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身死后,朱高炽即位称帝,史称明仁宗。他是明朝第四位皇帝,上位后定制了很多,对老百姓对朝廷有利的政策,去除了朱棣朝的痹症,让明朝实现了短暂的兴盛。说他做皇帝不错,也是正确的选择,可惜身体太差了。不过换句话说,能当皇帝的人除了运气,还真要靠自己的实力。朱高炽也是有这样有能力的人,他生性端重仁厚,喜好

  • 西夏皇族基因类型确定是D-Y14813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西夏基因,明皇族基因序列,古羌人基因单倍体

    一、党项拓跋西夏的开国皇帝,李元昊,出身党项人八大部落之一的“拓跋”部,他的本姓是“拓跋”。西夏拓跋家族的历史,根据2013年的《青海民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发表的《元昊改姓考》一文的研究,这个部落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初期,“李彝兴,夏州人也,本姓拓跋氏。唐贞观初,有拓跋赤辞者归唐,太宗

  • 「满江红」秦桧铁铸跪像曾被隐入西湖,孰料第二天西湖水臭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桧跪像为什么在杭州,满江红秦桧说的是什么,满江红秦桧全军复诵bgm

    岳飞词《满江红 怒发冲冠》秦桧曾来绍兴镀金当知府,之后被拜为宰相。南宋王朝定都临安(今杭州),因绍兴是“京畿要地”“帝陵在所”,所以一直被视作“陪都”。历任绍兴知府,多由能臣干吏担任,其中不乏像辛弃疾、汪纲这样耀眼的文化巨匠或政治明星。绍兴六年(1136),秦桧(1090-1155)出任绍兴知府,半

  • 岳飞被害究竟谁是罪魁祸首?是宋高宗赵构还是大奸臣秦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岳飞为什么被赵构赐死,赵构和秦桧为什么要杀死岳飞呢,岳飞为什么死于秦桧

    岳飞擅长打仗,与汉朝名将韩信一样,他们是牛逼哄哄的军事家,他们不是圆滑的政治家,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打起仗来那是一个行云流水,那是一个天下无敌,但是他们不懂政治,更不懂帝王的驭人之术,帝王住往需要的是朝廷各方势力的相互制衡来达到自己皇权的稳固。宋朝皇帝因得位不正,而重文轻武,以致整个宋朝那简直是文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