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无论用什么方法,只有掌握对方情况才能取得最大利益。
所以打是试探,挨打是试探,求和也是试探。
改变以往简单粗暴的灭国方式,开始玩儿阴谋,是因为熊通身边多了一个人,他属于一类人,对这类人,自古以来有个称呼——谋士!
所谓谋士,官方说法叫做洞悉天地,俯察乾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私底下说就是懂人心的人,既懂敌人的心,也懂自己人的心。
(小贴士1:举例谋士简单介绍)
每个成功君主身边都有这样的谋士,熊通身边的谋士叫做斗伯比。
斗伯比,芈(mi,三声)姓,斗邑人,所以改为斗姓,现湖北郧西县人,楚国令尹,相当于宰相,是中华民族斗姓祖先。
[var1]
斗伯比此时刚刚成为楚国的令尹,第一次陪同楚武王出来作战,希望好好表现自己,然而作为优秀的谋士,斗伯比很懂得自己的心,他不会让立功的冲动掩盖冷静。
面对随国,楚国军营热闹成一片,所有的高级谋士和高级将领都在积极发言。
是发言,不是讨论,所以热烈却不激烈。
因为熊通发现,以往都自视甚高各抒己见的高级人才们这次意见出奇的一致:对随国,必须直接灭掉,不需要讨论什么战术。
真理,往往掌握在多数人手里,
楚国这些高级人才的认识非常正确,随国必须灭掉。
只有一个人,默默的看着所有人,包括熊通,当他们把话说完之后,他开始自己的发言,这个人就是斗伯比。
斗伯比也是发言,原因是没人能够反驳他,只能听他说。
因为新发现的真理,只能掌握在一个人手中。
[var1]
斗伯比说出自己看法:随国必须灭掉,但不是现在直接灭掉。
楚国一直无法占领汉江,是因为汉江周边的小国都团结在随国身边。所以现在并不是吞并随国的好机会。
如果非要简单粗暴灭随国,肯定损失惨重,成败虽定,死生由命,估计在座的很多将军都再没有回家喝茶的机会。
但是如果让随国骄傲起来,那么这个同盟就会瓦解,楚国就会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
古今对照一下,斗伯比的看法和初唐名臣魏征相同,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写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春(水)(池)塘映天光,云影徘徊,水天同景;春秋大唐,春唐也是一脉相承,所以,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总是相通的。
而现在随国是有条件骄傲的,这个条件不是由于经济发达、也不是因为文化繁荣,更不是基于名将辈出军力强大,理由听起来很搞笑,却很真实,是因为一个人,他叫少师,随国国君的宠臣。
自古宠臣都有一个特点:能够让国君相信,因为相信,所以可以影响,也就是说少师的骄傲可以影响到随国国君。
一个人,可以带动一个国家的格调,从这点说,少师也算是拥有骄傲的资本。
斗伯比的计谋就是试探和离间,连续循环进行,合称连环计。
试探,就是试探随国的骄傲的程度,也就是看随国国君对少师的相信程度。
离间,就是离间随国和周天子以及江汉小国之间的关系,各个击破。
[va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