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嬴政在统一六国后励精图治,让秦国的国力更胜一个台阶,地方空前强大。在政治上建立集权制度和政权机构;在地方上建立郡县制;在文化上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人生道德和行为规范、统一道路标准;在经济上统一货币制度。
[var1]
原以为秦国这辆配备齐全的大车只要按照既定轨道走下去一定会在历史的轨迹上留下长长的车辙印,然而却没想到只有短短的14年,秦国就翻车了,真的太让人唏嘘了!
为此我研究了一下这段历史,提出一些个人见解来说明秦国为什么这么快就灭亡了。
秦始皇37年,始皇伤在了第五次东巡的路上,享年49年。秦始皇13岁即王位,39岁称皇帝,在位37年,照理说秦始皇在这期间,有很多机会都可以确立太子,避免后续的储位之争。但由于秦始皇对自己健康的盲目自信,认为自己可以很长寿,结果没有想到在49岁就仓促离去了,被小人钻了空子。扶苏贤明谦让,知人善用,有帝王之才,如果秦始皇能早一些确定扶苏为太子,在始皇伤后,扶苏顺利继位,我相信秦朝的历史可能会改写。
[var1]
2.秦始皇的繁重徭役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导致百姓无法生存下去。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百姓经历了连年征战,已苦不堪言,这个时候最主要的就是要休养生息,尽快恢复民力。而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并没有转变新规,依旧大兴徭役、热衷战争、修建大型工程,导致全国大部分青壮年男子不是在参军,就是在修建阿房宫、骊山皇陵等,大量农民脱离生产,大片田地荒芜,使百姓越来越无法承受繁重的徭役。
[var1]
[var1]
[var1]
3.严苛的刑罚已经不适用于统一后的秦国。
秦国经商鞅变法实现了地方的强盛,在战争时期是很适用的,但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却显得刑法有些严苛。秦律名目繁多,诛罚苛刻,一人犯法,亲戚邻里都要连坐。而秦国灭亡的导火索陈胜吴广起义事情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秦法严苛。因为下暴雨,陈胜吴广所率领的900人延误了到渔阳的时间。按照秦律,延误时间这900人必然要受到惩罚,而这个惩罚是砍头。也就是说陈胜吴广带领的这900人已经必伤无疑,为了活下去,他们没有选择,只能放手一搏,与暴秦来个鱼伤网破。
[var1]
4.秦二世的昏庸无道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秦二世登基后,不理朝政,重用赵高,导致秦朝完全被赵高掌握。而赵高掌权后,先后除掉了蒙氏兄弟、李斯、秦始皇的子女、异己的官员,真正做到了大权在握。赵高这种人和胡亥怎么能治理地方呢,两人一个荒淫无度、一个争权夺利,全然不顾大秦帝国。终于,官员越来越不满、百姓生活越来越艰难。很快民间的反抗之火以星星燎原之势开始燃烧着。
[var1]
秦二世元年,秦朝的暴政终于激起了百姓的反抗,作为第一个起义的陈胜吴广已在秦朝大地发起响亮的喊声。接二连三的人被喊醒,有集国仇家恨为一身的项梁、有在沛县起义的刘邦。从此,秦朝这辆大车开始破破烂烂,离翻车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