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最大的原因是在一个父系社会里,女人是没有严格意义上自己的继承人的,武则天的儿子们是李家的后人,侄儿们是武家的后人,武则天即使贵为女皇,也只能从这两家人的后人中选择。这时把皇位还给李家就成了最优解,感觉武则天对武家没多少亲情可言,她曾想过让外甥当武家的家主,只不过后来她姐姐一家想上位,被她给解决掉,才让异母兄弟的儿子回来。
另外,你们应该了解,李治选人的高明,既拥有过人的才干,又没有可以依靠发展乃至篡权的外戚。他虽然没有料到武则天会称帝,但最终大唐还是李家的大唐,武则天称不称帝动摇不了大唐的千秋万代。如果武则天有非常能干的胞兄胞弟,那可能情况就不一样了。武则天若传位给武家,那不是自己的儿子,亲缘上就隔了一层,若传给自己的儿子,皇权就又回到了李家手里,怎么选择都是两难,最好反复权衡,还是还给李家,可惜未等寿终正寝,宫变就发生了。
总之,最大的智慧是务实,是识时务者为俊杰,武则天并非没有想到让武家的人继位,从其诛杀软禁亲生儿子们就可看出,甚至让自己的儿子改姓武,她的想法是逐步消李家的社会影响力和正统位置,为武家登位做准备,但事实确实李家根基太深,武家那几个脓包也压不住台面,自己一旦年事已高,掌控不住朝廷搞不好自己都会被清算,晚节不保,所以只能无奈的默认现实最后让李家继续玩,自己好歹混个死后安宁,也可保全武家,否则吕后就是她的榜样,传位李家只不过是挣扎过后的无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