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这位名将力挽狂澜,几乎再造大秦,结果却遇到更厉害的两个战神

这位名将力挽狂澜,几乎再造大秦,结果却遇到更厉害的两个战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24 更新时间:2024/2/9 4:37:17

笔者认为有一位,完全可以提名这个最倒霉的名将。他在短暂的军事生涯中就遭遇了两个BUG级别的对手,还有开创历史的猪队友。这运气堪称霉运爆棚,千古难遇。这个家伙就是差点挽救大秦帝国,改变中国历史发展轨迹的秦末名将章邯。

《楚汉传奇》中的章邯

很多人对于这个名字会有点陌生,很正常,这位仁兄在太史公的《史记》中没有属于自己的传记,哪怕是和他人的合传也没有,完全是作为背景板出现的一个人物。他的本职不是统领军队作战的将领,而是负责为皇室征收税赋、置办物品的少府。不过因为皇室在当时的地位突出,少府的职权很大,掌握相当大的国家财政权,位列九卿。

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极度推崇军功爵制,大多数秦国男子都有过在战场上搏杀的经验。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就证明了这一点:出土的竹简显示,作为基层法务工作人员的喜曾经有过两次从军参战的经验……他的职务很有可能也是因为军功而获得的,类似于现在的优秀军人转业到地方。

作为统一后秦廷的高级官员,章邯估计也有类似的经历,只不过他更大可能在始皇帝统一天下的战争中充当一名军官,而不是冲杀在一线的基层士兵。这种经历为他后来的大放异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泽乡起义

公元前209年,始皇帝去世仅仅一年,震动天下的大泽乡起义爆发。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几百戍卒拉开了秦末乱世的序幕。很短的时间里,起义首领陈胜、吴广就发展出一支庞大的军队,不仅在山东六国故土上大肆攻城略地,还派出大将周章(也有史书记载为周文)、宋留率军进攻函谷关、武关,兵锋直指秦人的腹地关中平原。

一时间,曾经覆灭的六国纷纷复国,诸侯割据的局面在华夏再度出现。与此同时,西进也快速推进。周章所部已经越过当年六国的噩梦函谷关,进至咸阳以西的戏(今陕西临潼东),兵锋直指秦帝国的心脏咸阳。

此时,周章的队伍已经发展到十分惊人的规模:车千乘,卒数十万!仅仅两三个月的时间,这种兵力膨胀的速度堪称惊人!几十万军队,百余里的距离,秦朝的生命似乎进入了倒计时。

因为秦军主力此时要么在北方驻守长城沿线,要么深入南方百越之地,秦廷一时之间竟然无兵将可用。章邯的时机来了。

为了应对张楚大军,秦廷赦免了在骊山服劳役的刑徒,又释放了一批奴产子,临时组建了一支军队交给章邯指挥。章邯也不负众望,率领着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军队大败周章所部,并乘胜追击,最终在渑池追上败逃的敌手。周章兵败自杀,所部瓦解。

接着又在荥阳西北的敖仓,击败了陈胜册封的上将田臧所部精兵后(此前,吴广因久攻荥阳不下,被田臧假托陈胜的命令杀害),直逼陈胜核心所在的陈。史籍记载“章邯已破伍徐,击陈,柱国房君死。章邯又进兵击陈西张贺军,陈王出监战,张贺死”“腊月,陈王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庄贾杀以降秦”。最先起兵反秦的张楚政权至此覆灭。

秦兵

张楚覆灭后,复国的魏国成为了秦军下一个打击目标。章邯在消灭陈胜及其主力后,率军进攻魏地,包围其都城临济。为了挽救局势,魏王咎向齐楚求援。虽然齐楚两国很快就各自派出援军,但章邯运用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以夜战突袭的方式,一举击败齐楚援军,齐王田儋战死。魏王魏咎在章邯做出不屠杀军民的保证后,选择投降接着自杀而死。

解决掉魏国之后,章邯遇到了一个强大对手项梁。作为战国时期楚国末代名将项燕之子,项梁的军事能力极高,在楚国旧地尤其是曾经的越国地区也极具威望。

秦兵

陈胜起兵抗秦之后,他与侄子项羽一起击杀秦国任命的会稽太守,召集军队北上,一路不断吸纳各支反秦势力。章邯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他也在多地击败秦军,并扶持楚国王室后裔熊心为楚王。陈胜败亡,魏国覆灭后,项梁控制的楚国成为秦军此时最大的对手。

经过一段时间的较量,项梁麾下的楚军与章邯统领的秦军在定陶形成决战态势。刚开始,楚国联合齐国,优势明显,甚至阵斩了前来增援的秦三川郡守李由。但不久齐国内部发生动乱,退出联军,项梁的优势就此削弱。再加上之前的几次胜利有点轻敌,给秦军创造了有力战机。

得到来自关中补充的章邯趁机再度发起夜袭,大败楚军,项梁战死。楚国不得不收缩兵力,陷入被动防守的境地。更重要的是,以项梁为中心的军政体系平衡被打破,楚国需要时间调整内部。

项羽

楚国削弱之后,章邯把矛头指向复国的赵国。此时,自立为赵王的陈胜部将武臣因内乱被杀,此时的赵王歇为张耳、陈余二人拥立的赵国王室后裔。因为政见不同,张耳和陈余之间矛盾激化,削弱了赵国实力。此时,章邯北上,大破赵军,赵国故都邯郸也被秦军彻底摧毁。赵王歇与丞相张耳退守巨鹿,赵国危在旦夕。

此时的章邯达到其军事生涯的巅峰,只差一步他就能以再造大秦一统的丰功伟绩载入史册。可是,他的克星来了,一个名垂千古的猛人即将以章邯为垫脚石成就自己的大名。这个人就是很多人口中的千古第一勇项羽,也就是后来的西楚霸王。

本来,项羽只是作为项梁的武力担当存在,当项梁战死沙场后,项羽自然成为项氏家族走在台前的人。

章邯北上攻赵的时候,楚国也在寻求方式扭转颓势。楚怀王派出两路大军:一路就是刘邦的率军西进,目标直指关中;另一路则是宋义、范增、项羽率军与其他诸侯一起救赵……

刘邦、项羽灭秦示意图

很多人印象中项羽战力爆表、谋略欠缺,但项羽确实堪称天才级别的战术大师。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骑兵远程奔袭的战例就是楚霸王的彭城之战:以3万精锐骑兵从齐地回援彭城,击破刘邦诸侯联军56万人。

此时的项羽还没有后来名震华夏的霸王之名,不过这并不妨碍他的武勇和军事才华。在火并宋义拿到军队的指挥权后,项羽辉煌的军事生涯就此拉开序幕,大名鼎鼎的巨鹿之战就此拉开序幕。

众所周知,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就来自于项羽的这场成名之战。多数人不知道的是,项羽在此之前,派出英布、蒲将军先行渡河,为全军建立稳定的登陆场,之后才是破釜沉舟的壮举。

《楚汉传奇》中的项羽

这种行为并不是盲目的冲动之举,而是充分考虑了当时情况。此时的巨鹿地区一如当年邯郸之战的战略态势:秦军攻城,诸侯各国派兵救援却慑于秦军徘徊不前……如果有一支队伍敢于突入战场,只要能够小胜秦军,城中守军和其他援军就可以一拥而上群殴秦军取得战役的胜利。

邯郸之战中是信陵君率领的魏军扮演这个角色,这次轮到项羽同龄的楚军了。破釜沉舟,不带辎重、不留后路除了彰显决一死战的的决心外,也加快了行军速度,缩短时间。在战场上赢得时间,很有可能改变一场战争的结局。

更何况项羽采用的并不是莽撞的直冲秦军大营,而是攻击连接章邯大营和攻城秦军王离所部的运粮甬道,九战九胜,终结了秦军无敌于天下的传说。秦军大败,大将苏角战死,王离被俘虏,涉间自杀,对巨鹿的围困被打破。楚军的强大战力和不惧生死的勇气震撼了那些作壁上观的诸侯军队,项羽因此折服各路人马,实际上成为诸侯联军的统帅。

虽然连败数场,秦军的主力未损,依然有强劲实力,双方进入对峙状态。如果此时秦廷及时给予物资和增援,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可是,此时掌握秦朝实权的不是始皇帝当年那支高效有力的班底,而是指鹿为马的奸臣赵高。

这位仁兄不仅没给前线送来急需的东西,还猜忌起了主帅。赵高敢矫诏杀始皇长子扶苏、大将军蒙恬,连曾经与他有过合作的丞相李斯也被他腰斩于市、全族被诛……被他惦记上,章邯的未来会怎样?权衡利弊之后,章邯率领这支秦国最后的主力归降项羽,秦朝灭亡的结局已无挽回了。

秦兵

好在项羽还是有一定的度量,宽恕了这位杀害自己叔父的凶手。后来项羽分封天下诸侯的时候,册封章邯为雍王,与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一同防范被赶到汉中的刘邦。

后来的事情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了,退据汉中的刘邦并没有满足于称孤道寡的生活,在丞相萧何的建议下用了被后世尊为兵仙的韩信。在兵仙“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神操作下,军事素质不差的章邯被按在地上狠狠摩擦。这个过程比巨鹿之战还要痛苦。至少在巨鹿,章邯还有翻盘的可能性,可是被身后的猪队友拖累了。

韩信,非写实画作

这次他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不仅仅因为对面是兵仙韩信,更因为他的雍王宝座是拿被项羽坑杀的二十万秦军将士的累累白骨换来的,那可是秦地百姓的血肉至亲。相反,刘邦在进入关中的时候靠着“约法三章”赢得了老秦人的支持。可怜的章邯再一次因为“人和”输得一塌糊涂。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载: “前 205 年 5 月, 汉杀章邯于废丘。”此时距离章邯被册封为为雍王,仅仅过了17 个月,他辉煌、坎坷、苦逼而又短暂的一生就此画上句号。

此后几年中,楚汉相争成为中原大地的核心问题。兵仙韩信的各种神级战法,楚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乌江自刎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而章邯这位差点救回大秦王朝的悲情人物,则被湮没在史册中,充当历史风云人物传奇中的点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为何能统一六国?这3件东西,或许不该出现在2000多年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是嬴政,也就是人们熟知的秦始皇。他励精图治,建立了一个强盛的秦国。之后又凭借雄厚的军事实力将中国彻底统一起来。不过对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那段历史,很多人都存在这样一个疑问:秦始皇究竟为什么能够统一六国呢?[var1]秦国之后的君主却一直沿用着商鞅主持制定的律法。正是因为不同于其他

  • 魏国风雨之挣扎求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面对强势的秦国,魏国与赵国等国家时常会盟。然而,这种会盟往往是并不牢靠的。待到秦军真得来攻魏国,赵国等盟友往往会为了一己之利而袖手旁观。随着魏国的实力逐渐衰弱,这些曾经的盟友甚至还会一窝蜂地近乎同一时间段对魏国发起进攻。公元前274年,在秦国的白起、胡阳等将领的进攻下,魏国惨败于华阳,魏国

  • 17岁一战成神,22岁统帅天下兵马,他让关羽二字黯然失色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霍去病做到的不仅是名震华夏,他和匈奴畏惧的“飞将军”李广也不一样,霍去病根本不给敌人闻风丧胆的机会,他是一支箭,不是号风穿云的鹰兽,箭身是血的红,箭头是冷的目,劲马如弓,踏敌如草,没有匈奴见到他还会后怕,都只是死前的惊恐。我想见识见识匈奴元朔六年,十七的霍去病向汉武帝请求“让我跟着舅舅去见识见识匈奴

  • 诸葛亮为何没有统一天下,从《隆中对》开始,他就已经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曾经在哪些事上立下了大功,赞颂诸葛亮身居隆中的五言诗,新三国诸葛亮隆中决策

    历朝历代,诸葛亮的形象一直是正面的,在各类文学作品的描绘下,他如同一个十全十美的完人。论能力,诸葛亮军政全能,是一个全才,这在古今中外是罕见的。论人品,诸葛亮是道德的楷模,他选贤举能,以身作则,忠心耿耿。刘备逝世后,诸葛亮身上的使命是匡扶汉室,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然而,就是诸葛亮这样一位能力全面的大

  • 赤壁之战大败曹操,斩关羽气死张飞熬死刘备的吴国最后为何被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即“曹魏”,次年刘备在成都为延续汉朝称帝,史称“蜀汉”。223年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为了维持蜀汉的安全与吴再次合作,而吴在229年孙权称帝,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孙吴”。在此后的数年里,诸葛亮数次率军北伐,但是始终都没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263年,已经基本被司马氏

  • 理想甚美,现实很酷—王莽的改革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对“王莽篡位”这一说法争议很大,甚至在历史上都不承认王莽所建立的新朝,尽管新朝只维持了14年。西汉史学家班固将王莽定性为篡汉的奸臣,是乱臣贼子,然后被后世史学一直沿用,不愿称其为新朝,而称新莽。直到近2000年后,人们才重新审视这位新朝皇帝。胡适和其他近代学者,开始认同王莽改革中的王田制

  • 问答:长平之战的中赵国为何不能选择退让?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问: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一直被认为是秦国崛起、彻底凌驾于其他六国的标志性事件。因而备受后世关注,不断复盘他们的战略战术决策,并视之为非常正确的案例范本。作为配角的赵国就很难引起足够重视,基本都拘泥于廉颇的严防死守和赵括的轻敌冒进,以及国君的用人失误。 那么,倘若赵国坚持执行廉颇的防

  • 秦朝灭亡时,一位将军的后代分家自保,结果造就了2个千年豪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时代的变迁往往是令人无可奈何的,同时也更是人类无法改变的残酷现实,因为一个时代被改换并非是一个人能做到的事情,而是一群人凝聚成一股力量才能实现的目的。如此情况下势力单薄的人们要如何去与他们抗衡,当时代走到尽头关乎于君臣忠义、以及家族兴旺等等事情都会成为羁绊,或许就连生命也会因此变得而渺小起来。一个朝

  • 楚怀王(义帝)熊心的“怀王之约”真的让刘邦占了便宜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义帝熊心大结局,楚怀王熊心简介,义帝是楚怀王的儿子吗

    [var1]后世很多人都认为楚怀王(后被尊为义帝)熊心的“怀王之约”委屈了项羽便宜了刘邦,某些腐儒更是拿“怀王之约”当做刘邦“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证据大肆鼓吹,搞得很多人都为屠城害民的独夫项羽抱不平。那么楚怀王(义帝)熊心的“怀王之约”真的让刘邦占了便宜吗?[var1]楚怀王立“怀王之约”的时候

  • 父亲被张飞杀害,母亲被曹操关羽争抢,长大后成为名将,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飞杀了关羽的家人,张飞关羽古城相会视频,曹操第一猛将被谁杀的

    人生没有永远的幸运,也没有永恒的不幸,走运背后往往会隐藏着祸患,而人生跌至低谷或许也是奋起的开端,祸福相依,莫不如是。历史上很多例子都证明了这一点,秦时国相吕不韦以区区低贱商人的身份位极人臣,最终却落得个饮鸠自尽的下场;越国勾践国破家亡,在吴国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最终却通过卧薪尝胆,使得越国光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