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秦朝大将王翦父子在统一六国后便销声匿迹?

为何秦朝大将王翦父子在统一六国后便销声匿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203 更新时间:2024/2/10 2:55:21

然而,秦一统天下后,王翦父子却基本上销声匿迹了。

其间,大秦北击匈奴,南下百越,一直在用兵,但这对战神父子却没有踪影。

这是怎么回事呢?

很快去世,后期活跃时间短

前219年,为了安抚东方百姓,秦始皇率众人到琅琊,海议功德,刻于石上,是为“琅琊刻石”。

“琅琊刻石”的参与者中,有武成侯王离、通武侯王贲。这两个人的排名分列第一、第二,在李斯、王绾等人之前。

王离,是王翦的孙子,而武成侯,就是王翦的爵位。

此时,距离秦始皇扫平六国只过去了1年多。

显然,在秦始皇灭六国1年多时,王翦已经去世了。

而且,我们都知道,自商鞅变法后,大秦爵位不世袭,如今,王翦的孙子王离能袭其爵,足见秦始皇对王翦的格外推崇和优待。

至于王贲,当时应当是3、40岁,年纪不大。

然而,《史记》明确记载,秦二世即位前,王翦、王贲父子都已经去世了。

也就是说,秦一统天下后,王翦最多还活了1年,王贲最多可能活了10来年(史家没有明确记载二人去世时间),时间都不是很长。

不过,对于位置如此之高的人物来说,他们在这样的时间段,也似乎应该有所作为。

至少···不至于近乎空白,如同消失一般。

微妙的关系

灭楚之战时,王翦的话,已经道出了他与嬴政之间的微妙关系。

王翦对身边人说:秦王怚而不信人···

我们知道,嬴政其实不算是一个特别“不信人”的人。

嬴政没有像后世的刘邦、朱元璋一般干出屠杀功臣事情来。

而且,蒙恬长期统领30万大军在北抵御匈奴,屠睢(后为任嚣赵佗)长期统领50万大军攻百越,似乎都未见秦始皇有什么猜忌。

所以,王翦所说的“秦王怚而不信人”,实际上是不信他,对他有所提防。

灭楚之前,王翦、王贲父子已经灭三国,功业无人能比了,秦王当然要考虑平衡问题!

嬴政一开始,让李信担任灭楚之战的主将,恐怕绝不只是李信要的兵少那么简单。(灭赵之战,约用兵40万;灭燕之战约30余万,其兵力都远远不只李信提出的20万)

其后,父子又各灭楚、齐,功勋更进一步!

虽然史记称秦扫六国,王、蒙功最高,但实际上,王家父子的功勋远在蒙家之上。

所以,始皇帝再要用兵,自然不可能优先考虑王贲(如果王贲还在世的话)。

因此,王贲即便在世,恐怕也不大可能再得到特别大的建功立业机会。

史家不公

当然,还是那句话,地位如此崇高的人物,即便没有大举出征的机会,即便活跃时间不长,也绝不可能销声匿迹,没有什么事迹可记载。

这就要说到太史公了。

王翦、王贲,功勋都非常大。

可是,司马迁给他们的篇幅却很短很短。

王翦与白起同在《白起王翦列传》中,但其篇幅不如白起的一半。

而灭了魏燕齐三国的王贲,则没有单独列传,依附于《白起王翦列传》中,而且,对其事迹只是寥寥数笔,事迹比上古人物还要模糊···

其实,司马迁的时代,距离王翦、王贲父子的时代不过百年,本应是有大量详实资料的。

然而,不知道是不是司马迁看不起王翦“偷合取容”,反正就是不愿详述。

后记

后来,胡亥、赵高要铲除公子扶苏和蒙恬,让王翦的孙子(也就是继承了王翦爵位的这位)王离接替蒙恬,掌管了长城兵团。

此后,天下大乱,王离率军参与了对义军的作战。

最终,巨鹿之战,王离被“天神下凡”的项羽所俘,后事不详。

或许是因为对名将的敬畏、崇敬,王翦、王贲父子的陵园,很长时间内都没有被大量破坏。

直到民国初年,王翦王贲父子的陵园遗迹还有很大的规模。

在今天陕西富平,还有王翦墓,有六座小冢,据说,其中埋着六国诸侯的衣冠、图书和俘虏。

名将的结局,有可能是销声匿迹。

但他们的功绩,则长久为人们所纪念。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防宫女出轨,朱元璋制定了一条无耻的规矩,让无数宫女难以忍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时期有一条法律,凡是百姓觉得某个官员有贪污的嫌疑,他就可以押送对方前往京城。途中任何人不得阻挠,否则一律按照贪污受贿处理。百姓举报贪官污吏还有奖励。这是我们如今社会无法做到的。朱元璋痛恨贪官污吏,跟他早年的生活经历有关系。除此之外,朱元璋还痛恨一种人,那就是出轨的女人。我们知道朱元璋第一位老婆是

  • 为什么三国时期的著名人士,都在公元220年左右大规模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至此,历史进入三国时代。同样是在这一年前后,众多良将名士纷纷去世,上演了英雄集体谢幕之场景,而在去世的人中,魏、蜀、吴三方阵营均有。其中,不乏有像曹操、关羽这样的重量级人物。众多良将名士大规模的密集去世,看似偶然,但背后却也有迹可循。名将谋臣集体谢幕以公元220年为中心点,在改年前后去世的名将中,大

  • 太子跳湖被救后朱元璋下令:救太子的侍卫一部分升官,一部分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奇怪奇怪,太子跳湖自尽本已奇怪,救太子侍卫的不同结局,更是奇怪。这个在别人眼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太子,有无数个侍卫保护着、无数个宫女伺候着的皇太子,是什么事情,让他绝望到跳湖自尽呢?原来,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的宋濂,因为才华横溢,满腹经纶,便担任了太子老师一职,从此,他对太子的读书教

  • 奸雄与能臣的称号集于一身,曹操克定天下凭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这号称“先生请出山走位舞”,配上酒醉的蝴蝶那首歌,很魔性。《先生请出山》讲的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故事,巧了,台下坐着的嘉宾于和伟就是古装剧《三国》中刘备的扮演者,刘皇叔当年凭借“接着奏乐接着舞”的蹦迪视频火了。当然,他也是既演过曹操,又演过曹操谋士荀彧的男演员,可谓一人纵横了三国。当三国的历史不

  • 曹操虎豹骑,吕布陷阵营,谁才是三国的最强特种兵?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俗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纵然在这将星璀璨的乱世中猛将如云,不该忘记的是,成就其名将风采的,往往是身后被忽略的军队。尤其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普通士卒,一旦集结起来,就组成了知名的“传奇军团”,在风云诡谲的三国影响着局面的方向。要论其中最强精锐,恐怕要从曹操的“虎豹骑”开始说起。冠绝天下的虎豹骑在《三国

  • 北宋以前还没有种植棉花,冬天没有棉衣棉被,古人是如何扛过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过冬的方式无非就只有两个主要途径,一是靠能源取暖,二是靠衣物保暖。现在我们的能源非常发达,电暖器、空调、天然气、煤炭都非常多;在冬季保暖衣物上,棉衣棉被更是常备,甚至还有貂绒、羽绒等层出不穷。编辑但是即使如此,全球范围内依然有170万人会因为寒冷而死,30万人因为炎热而死,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地区

  • 卧龙、凤雏都隐居荆州,为何刘表不用?真相:看看诸葛亮的关系网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绝大部分侨士很难进入荆州权力中心,一些才俊之士甚至受到冷落。1、刘表何以弃“海内俊杰”而不用呢?这与其经历和修养有关。作为老一辈“党人”,刘表用人重道德、讲礼法,行规蹈矩,故王夫之说:“刘表,文士也”;“表出自党锢,固雍容讽议之士尔”。但汉末大乱,士风亦随之大变,权谋策议和法术论辩之类的“俊杰之士”

  • 文化造极的赵宋,两度与虎谋皮,可谓愚不可及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两宋时期,尤其是北宋,国家既不积贫更无积弱,纵观历朝历代的国祚,唯有两宋是真正超过三百年大关的,而且由于两宋科技的高速发展,在军事武器和装备上都做到了世界领先地位,在常年对外战争中胜率更是高达77%,由此可以看出宋朝在军事上一点都不弱。一、丧权辱国的条约具有两面性那么为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宋朝在大部分

  • 宋仁宗皇后曹氏,老公不爱,一生无子却能稳坐后位二十八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仁宗皇后曹氏简介,宋仁宗吐槽曹氏完整版,曹氏与宋仁宗结局

    1033年,皇后郭氏因善妒无子被废,曹氏入宫,时隔一年,册立为皇后。曹氏入宫时,宋仁宗赵祯身边已有多位嫔妃。那年,曹皇后刚满十六,正是一个女子一生最好的年纪。曹皇后面容清秀,姿色隽逸,眸子中还带着一丝少女的娇羞,初入宫中,她也曾幻想过与夫君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可赵祯却并不这样想,他对曹氏颇为冷淡,有

  •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楚霸王项羽之死,影响中国两千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为什么项羽之死获得尊重,项羽之死为何悲壮,西楚霸王项羽为什么那么厉害

    (一)贵族气质我们都知道项羽是战国名将项燕之后,所以他身上流淌着的不仅有贵族气质,还是武夫气质。因为贵族气质,所以项羽始终有着一种对高尚人格的信仰;因为武夫气质,让他自信地遵守各种战争规则。但是这两点,在刘邦这里却被踩在了脚底,一文不值。项羽的贵族气质体现在这么几点:重视道义有尊严、保护弱小不滥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