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为什么李自成没能让大顺朝成为第二个明朝,成功复制朱元璋的模式呢?对于这个问题,个人觉得:
1、定位不同
一开始的李自成和朱元璋自己本身并没有很大的不同。
元末,乡村起义席卷整个元朝。朱元璋参加农民起义,逐渐发展成为韩宋朝廷的一方军阀。在当时他们对推翻元朝以后如何治理天下没有什么概念,只考虑如何推翻元朝。事实上,很多农民起义的失败,往往是因为没有拿出明确的治国方案才导致失败。
不过好在当时的大环境给朱元璋的发展提供了时间窗口。朱元璋听取了刘伯温等人的意见,设计了长远的规划:建立一个可以全方位与元朝角力的政权。当时元朝忙于与其他农民军作战,无暇顾及朱元璋,这给了朱元璋发展政权的机会。
在元顺帝在位后期,部分农民军队被朱元璋吞并(比如陈友谅、张士诚),一部分被元朝消灭。同时元代也因为一系列的内乱消耗了自己的实力所以,朱元璋可以十分从容的打败元朝。
而李自成不一样,起初李自成是明朝的一个小官吏,根本没打算加入农民军。要注意的是,早在李自成加农民军之前,明朝的农民进行起义就已经开始如火如荼、野蛮社会发展了。
李自成因为失去了工作而参加了农民军。事实上,对李自成来说,他同千千的数万农民军一样。只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起义,并没有设定长远的规划,李自成从始至终没有考虑过打下大名以后要怎样治理国家,甚至在李自成大军包围整个京城的时候,李自成考虑的还是如何和崇祯帝讲和,让崇祯帝招安自己。没想到崇祯皇帝想不开自杀了,这才觉得赶鸭子上架,导致李自成不得不硬着头皮做了皇帝。而不知如何治国的李自成,又能在哪里能指挥一个庞大的帝国呢?所以很快,在南明和清朝的夹击下,大顺朝灰飞烟灭。
2、背景不同
当然,朱元璋和李自成所面临的不同背景也造成了明顺两朝截然不同的命运。
前面说过,朱元璋收拾天下残局的时候,其他农民军已经基本消灭,元朝经历内耗导致自身实力衰弱。因此,朱元璋不费吹灰之力就成功了,把元朝变成了北元。但李自成的情况与朱元璋的情况大不相同。
李自成来京时,南方发生了张献忠的农民起义,但是,在江南地区依旧有明朝统治的制度。南明也是因此成立的。与此同时,境外的建州女真人也完成了对自身的封建变革,并与明朝崇祯时代形成了事实上的南北朝局势。
这意味着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朝,至少是面对南方的南明和北方的清朝。这个基本盘,也远远不能和当年朱元璋所面对的局面相比较的。
因此,朱元璋与李自成在主观上和客观上都不具有可比性。当然,李自成不可能成为第二个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