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弘扬商圣文化、传承范蠡精神,范蠡从政经商人生感悟

弘扬商圣文化、传承范蠡精神,范蠡从政经商人生感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826 更新时间:2024/2/10 15:06:53

道商始祖、文财神、商圣范蠡

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秦朝丞相李斯对商圣范蠡的评价:“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虽然范蠡所处的是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时代,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甚至是价值取向和当今社会都不尽相同,但是范蠡身上的很多特质与精辟独到的思想,很值得我们今天的企业家朋友们学习。就在7月22日,在河南南阳举办了“首届中国(南阳)商圣范蠡经济文化研讨会”,研讨交流商圣范蠡思想、范蠡精神、商圣文化。

首届中国(南阳)商圣范蠡经济文化研讨会在河南省南阳市召开

会议在南阳理工学院隆重举行,由南阳市副市长杨曙光主持。河南省范蠡文化研究院院长袁祖亮发来贺信,他在贺信中说,范蠡文化、范蠡精神、范蠡品牌是南阳最突出的资源优势、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大力弘扬和彰显范蠡文化、范蠡精神,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希望河南省范蠡文化研究院、南阳理工学院范蠡商学院能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并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推动南阳市和宛城区经济快速发展,共同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南阳理工学院校长 安士伟

南阳理工学院校长安士伟对莅临首届中国(南阳)商圣范蠡经济思想研讨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及与会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他指出,南阳理工学院作为商圣故里的高校,应以传承范蠡思想为己任,学习范蠡思想,研究范蠡智慧,弘扬范蠡精神,践行范蠡理念,扩大范蠡影响。

商圣范蠡故里

南阳市宛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发祥在致辞中说到,南阳宛城区是范蠡故里,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传承范蠡文化,先后修复了范蠡祠,规划了范蠡故里文化园,成立了河南省范蠡文化研究院,并与南阳理工学院签订协议,对于进一步推动范蠡的精神智慧与当今经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企业报》集团社长、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吴昀国表示,首先南阳要用好范蠡文化、擦亮南阳名片,要从范蠡身上汲取智慧力量、推陈出新,把弘扬商圣文化作为打响南阳城市品牌的一面重要的旗帜;其次要传承商圣文化、培育当代范蠡;最后,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知行合一。

首届中国(南阳)商圣范蠡经济文化研讨会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历史研究所所长、河南省范蠡文化研究院副院长袁延胜作了《范蠡经商中的道家文化及其现代示》的报告。他从道法自然,动善时、因地制宜,居善地、善于用人,与善人及淡泊名利四个方面论述范蠡经商中的道家思想,并阐述了谋势、谦退、乐善好施,天道均衡的范蠡经商启示。

南阳理工学院范蠡商学院教授 范荣华

南阳理工学院范蠡商学院教授范荣华作了《基于范蠡的企业家才能对现代企业提升价值链的启示》的报告,她在报告中强调,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家是其核心和灵魂,企业家的才能是企业家独有的特质,对企业在价值链中的地位攀升至关重要;并分析了商圣范蠡的企业家才能对提升其价值链效益的影响,归纳了范蠡的企业家才能提升其价值链的路径;最后,她总结了基于范蠡的企业家才能对现代企业提升价值链的启示。河南省范蠡文化研究院副秘书长于金献作了《范蠡经济思想的来源基因》的报告,他在报告中说,范蠡的经济思想是我国古代文化的文明智慧,他从人杰地灵的熏陶、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国疲民乏的刺激、志同道合的探索、曲线救国的使命五个方面作了对故里基因的探讨。

首届中国(南阳)商圣范蠡经济文化研讨会

南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曙光表示,举行首届中国(南阳)商圣范蠡经济文化研讨会,通过发掘研究和传承范蠡经济文化,进一步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进一步叫响南阳“范蠡故里”的城市品牌与人文地理IP。南阳市委书记朱是西在致辞时表示,此次会议是一次传承商圣文化、弘扬企业家精神的文化盛宴;是一个展示南阳形象、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是一场共商发展大计、建强副中心城市的诸葛亮会。

牧原集团董事长秦英林

牧原集团董事长秦英林以《传承商圣精神,做大民族企业》为题作主旨演讲。他指出,商圣精神的“三聚三散”诠释了企业发展的终极价值是服务社会,社会的需求就是企业发力的重点。企业为了发展,除了有客户价值、第三方价值,还要有社会价值,即社会责任,这需要靠企业家精神、靠创新来得以实现。通过创新,可以让民营企业、民族企业与国际大企业进行比肩。当代企业家要充分弘扬商圣精神,驾驭不确定性,向确定性进发。

《中国企业报》集团企业文化研究院院长 王唯

《中国企业报》集团企业文化研究院院长、北京伟业智胜智库董事长王唯在做题为《范蠡文化与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发言时表示,范蠡因富甲天下且富行其德而成为中国商人的“图腾”,被后人尊为“道商始祖”,成为人人敬重的财神。南阳宛城区作为范蠡的故里与共同的精神家园,吸引全国的政商精英前来研学、交流。下一步,南阳应进一步发展“商圣故里,诚信高地”城市品牌IP,弘扬范蠡“爱国、担当、诚信、好德”的品格与风范,为当代中国商人找魂,为南阳打造“商圣故里,财智之城,诚信圣地”文旅IP而奋斗。

商圣范蠡

作者感悟】商圣范蠡虽然距离我们已经两千多年了,但是范蠡思想依然深深的影响着我们。商圣范蠡有个最大的优点和特点就是:居贫不卑、居功不傲、临危不惧、遇险不躁,从容淡定,懂得适可而止,进退适时有度。纵观范蠡的一生,这位旷世奇才,至少有三点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一、饱读诗书,博学多才,重义重德。二、能审时度势,顺势而为,有勇有谋。三、淡泊名利,知足心态,不好功贪财。纵观历史多少能人不得善终,而范蠡能做到这三点已是了不起。唐朝大诗人李白曾为范蠡写诗“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赞叹大功告成的范蠡,不贪名利,急流勇退,此乃为人生大智慧。

范蠡的师父是春秋时期著名谋士、经济学家计然(字文子),史载计然博学无所不通,尤善计算,南游越国时,收越国大夫范蠡为徒。计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弟子,为老子门下“玄元十子”之一。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在撰写我国最早的史志目录《汉书》时,明确写到:文子(计然),乃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北京大学哲学系陈鼓应教授是享誉国际的道家文化学者,陈鼓应教授认为范蠡的师父计然是“上承道家创始人老子,下启道家黄老学之先驱范蠡, 其思想是早期道家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范蠡作为老子的徒孙,范蠡一生奉行老子道学思想,其进退取予无不洋溢着道家风范,可以说道家思想成就了范蠡。纵观范蠡一生,两次官至极品(越相、齐相),三次富过千金,每次富达千金又都施济天下,但不久后又迅速再至千金。范蠡从政时,奉行的是做臣子的忠义;为商时,又尽的是商人的良心;无论是做官还是经商都能体恤穷苦百姓,尤其是三散家财,救济穷人,史记说他是“富而好施”,我们从中也能感受到范蠡高尚的人品和道德。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撰写《世说新语》时点评到:“小富靠勤,中富靠智,大富靠德;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范蠡可谓是一个宏略于胸的智者,也是悲悯于天下的德者,所以范蠡被世人尊为商圣,世代敬奉他为财神爷,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与他同时代的文种、伍子胥,虽然都是经世治国之才,但是最后都落得自刎而死,范蠡劝好友文种的那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也成为千古名言。我国历史上涌现出很多商业奇才,比如秦国丞相吕不韦、明朝巨富沈万三、清朝红顶商人胡雪岩,最后都落个家破人亡、被逼自尽的结局。尤其是吕不韦,和范蠡一样,不仅是商业奇才,更是政治奇才,吕不韦由商业进军政治,先商后政成为秦王嬴政“仲父”,担任秦国丞相,但是最后结局是罢相归国、饮鸩自尽;而范蠡先从政后从商,功成身退,最终颐养天年,享年88岁高龄无疾而终,所以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称赞他为“春秋以来,用舍进退,未有如范蠡之全者。”

范蠡继承老子道家之学,追求的是和谐的天道、地道、人道,将天、地、人三者并列起来进行整体性的思考,并把“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作为他将道家哲理应用于社会实践的总体指导思想。他说:“天道要求我们盈满而不过分,气盛而不骄傲,辛劳而不自夸有功。”他在数十年的的政治、军事以及后来的商业活动中加以应用和创新发展,终于形成了道家思想成功指导社会实践的新局面,开辟了道家学说发展的新领域和新方向。范蠡在政治和商业上取得巨大的成功,无疑也是老子思想最完美的诠释者和践行者!作为一名商圣范氏子孙,弘扬商圣思想、传承范蠡精神,也是吾辈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文作者、商圣范蠡后人范贵宾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魏蜀吴“四雄称雄”,其中的代表人物为蜀汉、魏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魏蜀吴“四雄称雄”,其中的代表人物为蜀汉、魏国。蜀汉以孙权为代表,魏国以曹操为代表。蜀汉是当时最强的大国。而魏国是当时的最弱的大国,当时的蜀汉是四大强国中最强的。公元96年春正月,刘秀带领十多万大军征讨东吴,结果被十余万曹军围困于白马山,刘秀手下的谋士荀攸和贾诩都很担心这场战事。当时,孙权已向刘秀

  • 秦灭六国,刘邦做了哪国的“亡国奴”?他为何从不提“亡国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秦灭六国,刘邦做了哪一国的“亡国奴”呢?这个问题并不容易搞清楚。《史记·高祖本纪》交待有刘邦的出生地,说:“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必须说明一下,东汉学者应劭曾解释说:“沛,县也;丰,其乡也。”《史记集解》中孟康也称:“后沛为郡而丰为县。”即沛原先是一个县,而丰是一个乡;后来沛改为郡,丰改为县。据说

  • 曾经的周边最大诸侯国宋国,为何最后活成了一个笑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其实在春秋时期,宋国才是最大的诸侯国。宋国版图包括今天河南东部,还有江苏西北部,以及山东西南部的广阔区域。其国土面积约有10万平方公里,而且都是非常富饶的地方。中国国土面积那么大,宋朝那么大点面积为什么称其为大国?因为当时的周朝并不包括东北和岭南一代,面积跟统一后的秦汉不可同日而语。而且

  • 战国七雄的都城,是今天哪些地方?且有4座城从未改名并沿用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六国虽然灭亡,后来秦国也灭亡了,但是它们的名字却留了下来。我们现在就有许多人自称“秦人”、“楚人”、“齐人”等等。这也是战国七雄给大家留下的抹不去的痕迹,因为“秦”、“楚”、“齐”等名称早已经超越了单纯的

  • 周室封了那么多姬姓诸侯,到了战国时代为何只剩燕国撑门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周人推翻殷商后,为了统御广阔的新领地上,大封诸侯国。诸侯的来源有前朝的遗老遗少,有历史悠久的部落方国,有功臣后裔,但更多是姬姓子弟。比如周武王立国后,给自己的十几个弟弟都封了国,周公当政后,将自己的儿子们也都立为诸侯。周室稳定政局后,历代周王几乎都会册立王族新成员为新诸侯,加入姬姓诸侯国的行列,而异

  •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为思想文化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var1]搜图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先秦诸子的生态智慧。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为思想文化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了寻求治世之道,构建适应新形势下的统治秩序,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扬自家的“主义”,并且相互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与辩难,出现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百花齐放

  • 中国易经文化馆馆长冯志亮教授解析孔子“富民”与“教民”之间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孔子政治思想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

  • 秦灭六国以后,六国的末代君王们,他们的下场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秦灭六国中,首先灭掉的是韩国。韩国的实力在当时的六国当中比较弱,韩国末代君主是韩王安,在他投降之后,秦始皇便把他带到陈县软禁了起来。不过4年之后,韩国旧贵族发动了暴乱,在秦攻打其他国家的时候想要推翻秦国统治复国,而秦始皇为了把韩国的旧贵族势力斩草除根,便将韩王安处死了。韩国被灭了之后,接下来就是赵国

  • 历史解密:为什么说长平之战是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没有之一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其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是战国历史的重要转折,也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古时候的中国非常的贫穷落后,总是被人挨打,当然了,也有很多的国家侵略我们,说到中国古时候的战争小编看到最近有不少的网友在问小编,为什么说长平之战是历史上最惨烈

  • 老子和孔子的对话,流传百世的千古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的两位圣人,老子和孔子,曾有过一次相会,他们的畅言,留下了千古美谈。让我们细细倾听,在研读和品味中,感知古圣先贤的胸襟和才智!孔子周游列国,处处宣传行仁慈、复周礼、施仁政,但诸侯国群起纷争,个个都想称雄称雄,巴望高人献计献策富国强兵,而孔子却通知他们不要争斗称雄,而要善待大众,善待其他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