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军队如何防止杀良冒功?难道不怕用良民的头颅来充当功劳吗

秦国军队如何防止杀良冒功?难道不怕用良民的头颅来充当功劳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974 更新时间:2024/1/23 0:09:44

[var1]

当时商鞅规定:

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甲士”(敌军的军官)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公士”、田一顷。宅一处仆人一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证据是敌人的人头(首级)。就是说在战后把敌人的人头砍下来带回军营,作为证据。

不过这里面有一个疑问,这里面如鉴别秦军士兵是否残杀普通的老百姓,如果秦国士兵用良民的头颅来充当杀敌的功劳,不就乱套了吗?

其实秦军斩首时要齐着脖子根切下,露出喉结,防止军队拿小孩跟妇女充数。然后要在战胜后三天内将首级交给官吏验明,以防止假冒充数。

可是即使如此,也一定还是有杀良冒功的。秦简中曾记载过这样一件事:

有个秦国士兵深夜交给官吏一个首级,这首级的致命伤一看是用短剑而不是戈矛或者弩杀死的,官吏立刻意识到两军交战致死伤应该是矛戈弩居多,短剑杀人实在罕见,所以他立刻知会下级军官清点自己士兵的人口,如果有失踪人员,来认领这枚首级。

[var1]

其实官吏能做出这种判断,本身就说明之前不乏有杀死自己人然后冒领军功的事情,否则不会这么敏感了。所以为了防止士卒杀良冒功,秦军采取了一些办法:比如五人编成一伍,相互监督,相互连坐,这样城池里平民虽多,不轨之人很难有机会单独出去杀人。战争结束后立即暴首三日,在军法吏的监督下,俘虏,各部秦军还要分别验首,看里面是不是有秦军,敌军的首级。在这样的验首下,妇女,老弱的首级你斩了也没用,还要受处罚。

当然这里面还是有一些漏洞的,比如你被分配去砍柴,侦探,打水可能碰到居住在野外的平民,这样你杀了也能混个首级,不过一般来说两军交战,野外的平民早就跑了,几率不是很高。

[var1]

...........................................................

对于秦国而言,杀良冒功肯定是有的,只是看找不找得到机会罢了,攻城战时候不杀良冒功岂不是秦军秋毫无犯了?这怎么可能?

...........................................................

所以人治社会真正保证士兵秩序的不是制度,而是人。如果朝初期法度森严,人们士气高昂,自然杀良冒功较少。

...........................................................

说白了,负责鉴别谁说了算?前线将官说了算,他说你砍了几个就是几个,他说你杀良冒功你就是杀良冒功。你有啥办法?你没有任何办法。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战国时代秦国被群殴了几次?秦国三次被打到认怂,统一六国好艰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把时间倒回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时,那时候的秦国并不知道自己能否真的建成“罗马”,不知道自己真的能统一六国,成为霸主。那时候,每个诸侯国皆有可能统一天下,只不过是秦国越战越勇,最后一统天下。[var1]在一统天下的过程中,秦国自然不可能战无不胜,也有被其他国家围殴的时候,也有失败落魄的时候。那

  • 商鞅变法,商鞅是如何成为一代伟大的改革家,又是如何陨落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国人对商鞅不会陌生的,这几年的《大秦帝国之裂变》剧中详细讲述的商鞅出身、在魏国怀才不遇,秦、魏在河西之战中,秦献公为争夺河西故土,连续多年征战,结果受伤败退,最后抑郁遗憾而终,当时继承秦国大位的是年轻的秦孝公,秦孝公面对河西之战战败,割地赔款的丧权辱国耻辱,秦国被赶回陇西大山,永无东出之日。国内面对

  • 勾践卧薪尝胆20年,打败了霸主吴国,为何越国却因此走向没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var1]从小我们就被告知: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后,勾践整日睡在薪草上,品尝蛇胆之苦,以此警醒自己要勤于治国、一雪前耻。《史记》如此描述勾践的勤政: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越王勾践世家》勾践、范蠡、文种君臣一心,如此披肝沥胆20年,终

  • 孟子为何被称为“亚圣”?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当我们提起中国历史上第一圣人时大家自然而然想到的是孔子历史上,并不只有这一位圣人还有一位与他齐肩的人,就是孟子孟子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儒家思想成为孔子之后的一代儒家宗师因此被后世称之为“亚圣”同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的仁政思想孟子主张"仁政",这一思想在它诞生之后的很多个朝代

  • 庞涓对孙膑残忍?山东出土孙膑竹简,原来孙膑也是个狠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孙膑与庞涓剧照孙膑与庞涓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二人是同门师兄弟,都师从鬼谷子。因为孙膑的才能在庞涓之上,所以一直为庞涓所忌惮。庞涓是孙膑的师兄,在兵法有所成后,投身魏国为将。为了防止师弟孙膑下山后投奔敌国,庞涓派人监视孙膑的一举一动。之后孙膑下山,庞涓假意许给孙膑高官厚禄,将他诱骗到了魏国。孙

  • 《中华战争通史》纵横之战:公孙衍跑断腿敌不过张仪的一张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在群雄并起的逐鹿之战中,如何才能富国强兵、谋求生存?成为当时各诸侯国迫在眉睫的问题。严峻的形势催生出一批特殊人才,他们以口才学为立身之本,通过游说来谋取成功,史称“纵横家”。[var1]《中华战争通史》时长:25分钟×104集画质:高清类型:大型历史战争系列纪录片发行机构:京商传媒发行中华战争通史·

  • “天下第一王陵”熊家冢墓主是谁?学者:或为楚国中兴之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期,《湖北日报》等媒体也陆续刊文关注被誉为“天下第一王陵”的荆州熊家冢。 [var1]一号车马坑文保技术人员对车马遗迹进行“日常保养”。 本文图片 湖北日报全媒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官方微信公众号8月29日刊文《一座从楚国故都“挖”出来的全新展览馆即将登场!》介绍了熊家冢出土文物概

  • 战国时期的秦昭襄王,做了41年的秦王,为何不敢夺取宣太后的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嬴稷生于公元前325年,去世于公元前251年,在位时间达到了五十六年,继承大秦国祚的时候是在公元前306年,退位的时间也是在公元前251年。[var1]秦昭襄王其实很早的时候就被派出去当了赵国的人质,这也是惠文后的主意,奈何秦武王自讨没趣,认为自己力大无穷,力能扛鼎,真去举了个鼎,后来被鼎砸死了,秦

  • 商鞅和王安石:搬起石头砸的都是自己的脚!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商鞅帮助秦孝公变法后,秦国国富民强,凭借这个功劳,商鞅很是牛了一阵子。尽管他的变法,惹恼了太子身边的一些人,然而,有秦孝公这棵大树靠着,别人再咬牙切齿,也奈何不了他。秦孝公一死,他的灾祸便来了。[var1]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太子的党羽们告他谋反,于是,新秦王举天下之力追捕他。商

  • 吕不韦有恩于两代秦王,为何后来被清算?看《吕氏春秋》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吕不韦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大商人,他经过邯郸的时候结识了质子赢异人,发现他“奇货可居”。于是吕不韦携三千金西入秦国,先是通过五百金拜访了华阳夫人的姐姐,让她传话给华阳夫人,你没有儿子,那你以后你老了该怎么办呢?[var1](吕不韦剧照)吕不韦的一番话,打动了膝下无子的华阳夫人,赢异人成功回国,被当时的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