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封神中,姜子牙前妻马氏为何能被封神?其实她功劳也很大

封神中,姜子牙前妻马氏为何能被封神?其实她功劳也很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339 更新时间:2024/1/15 18:26:50

姜子牙破酒戒,是因为宋异人对他说:“酒乃瑶池玉液,洞府琼浆,就是神仙也赴蟠桃会,酒吃些儿无妨。”听闻此言,姜子牙心想连神仙都喝酒,我喝些又妨呢?于是便默默地端起酒杯陪宋异人喝了起来。

姜子牙破色戒,是因为宋异人对他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此时已经七十三岁的姜子牙才想起自己学道不成,以后所要面对的将是无人养老送终的局面,因此对于宋异人提议的说亲之事,便半推半就地说了句:“仁兄,此事且再议。”

宋异人是精于事故的商人出身,对于姜子牙此言自然也是心领神会,于是便跑到领村替姜子牙撮合了一门婚事,其女主角便是已经六十八岁的黄花女马氏,之后,在宋异人的操持之下,姜子牙便和马氏结为连理成就夫妻。

当然,婚后马氏的口碑可以说是非常糟糕,不仅对姜子牙尖酸刻薄,还做出了能同甘而不能共苦之事,也就是姜子牙在商纣做下大夫时,马氏逢人便夸、遇人便讲姜子牙的好,然而当姜子牙得罪纣欲逃离朝歌时,马氏却提出不愿跟随姜子牙一同离去受苦,在这种情况下,姜子牙才会写下一纸休书并恨恨地说道:“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两般自由可,最毒妇人心!”

马氏尖酸刻薄、无情无义,且跟姜子牙早已分道扬镳,按照“根行深者,成其仙道;根行稍次,成其神道;根行浅薄,成其人道,仍随轮回之劫”这一标准,像马氏这样的人,再怎么也不会上榜封神,然而,当姜子牙斩将封神时,马氏却榜上有名,被姜子牙封为扫帚星,虽说这一神位并不受人待见,但好歹也是天庭正神之职。

那么问题来了,马氏能被封神,究竟是何原因呢?对于此,我来说说我知道的吧!

有人说马氏能被封神,是因为姜子牙为她走后门的缘故,毕竟夫妻一场,马氏虽无情,但姜子牙却有义,因此才会给马氏一个天庭正神之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当初姜子牙与马氏离别时所作的诗可以看出,他对马氏可以说是恨之入骨,怎会去为她走后门呢?

还有,马氏在悬梁自缢后,封神原写道:一魂往封神台去了。也就是说,马氏跟阵亡在封神战场上的那些上榜者一样,都是封神榜上有名之人。

至于说马氏能上榜的原因,唐古认为还得从姜子牙和马氏婚后说起。

姜子牙因为学道不成,所以一直耿耿于怀,尽管和马氏婚后,也不愿面对现实,仗着有家大业大的宋异人帮持,于是便选择了“躺平”,若长此以往话,根本不可能有后来的姜子牙投奔西岐、斩将封神。

在这种情况下,马氏便训斥了姜子牙一顿,并为其指了一条做生意的出路,于是便有了姜子牙买笊篱、买面、买牲口、买卦算命等一系列“苦其心志”的行为,当然,也正因如此,才始得姜子牙有进入朝歌为官历练的机会,也为日后到西岐担当丞相一职打下了基础。

可以说,正因为有马氏的鞭策,才让原本胸无大志的姜子牙一步一步走成功,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后来的姜子牙斩将封神,由此可见,马氏对于封神大业也是功不可没的,因此封神榜上有她位置也就理所应当了。而对于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从伯邑考名字的来历出发,看这个悲剧角色背后不为人知的周朝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可是除了上述的这些故事情节外,对于伯邑考的来历小说却很少提及。除了知道他是姬昌的长子外,小说中并没有更多的内容。在小说之外商周历史的文献典籍之中,伯邑考仍旧缺乏详实的资料,就连姓名都引发了不小的争议。那么伯邑考到底是谁?他的人生经历是再怎样的?他真正的死亡原因是什么?小说中情节是否是以历史原型展开的

  • 周公旦是为侄子摄政还是“称王篡位”?出土金文见端倪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武王发自克商以来,寝不安席,天天想着如何采取措施来巩固周人对天下的统治,甚至还向以前的敌人箕子讨教“洪范九畴”。故宫乾隆御笔“建极绥猷”隐含何种治国思想?虽然几年间武王总结了很多治国安邦的经验教训,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老天却不再给他实施的时间。在武王问箕子“洪范九畴”这一年,也就是文王受命第十三年

  • 周幽王出兵汉中,娶褒姒,为何引发秦人的灭顶之灾?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秦人自宗主秦其向周宣王借兵七千,赶走入侵的犬戎以来,一直得西周王朝照应,他们多次配合西周大军讨伐各路西戎,打出去的秦人自己领地秦邑也获得了几十年的安宁。周宣王时期的文治武功,让一直在走下坡路的西周王朝触底反弹,史称“宣王中兴”,依附于周朝的秦人在这一中兴时期也沾了光。不过西周王朝的衰败,却不是一个周

  • 周朝的分封制是如何走向终结的,梳理从礼乐崩坏到变法图强的脉络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宗法制度、分封制的完善,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和井田制的执行,使得周朝建立了一整套社会礼法制度。然而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进步,周朝所确立的这套封建社会开始出现礼乐崩坏的迹象,并最终走向了终结。中国古代这场从周朝分封礼法为核心的社会制度向秦朝大一统郡县制社会模式转型的变化,被称为周秦之变。那么

  • 商汤周武之仁值得怀疑,殷末三仁之微子启更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王者之军,应该建立怎样的制度?青铜钲荀子侃侃而谈道:将军以金(即钲,一种敲击乐器,一般在战场上用于下达撤退命令)鼓号令三军,至死不弃金鼓;御者驾车冲锋,宁死不松缰绳;百官各司其职,至死不擅离职守;士大夫浴血奋战,死于战阵之中。众人协调一致,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要把服从命令看得比建功立业更重要。不

  • 殷商时期有着政教合一的鲜明特征,宗教观念是如何形成发展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搜图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居于统治地位地王及负责宗教事务的官员才“管得天下的事情,把群神的命令集中起来,传达下来,此外无论何巫全不得升天,妄传群神的命令。”大禹对各氏族说明征伐三苗的理由:“非惟小子,敢行称乱,蠢兹有苗,用天之罚。”(《墨子•兼爱下》引《禹誓》)他讨伐三苗不是横行作乱,

  • 殷商时期,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政治体系,确保了商王统治的稳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搜图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他们通过对“帝”、祖先神的信仰将各方国、部落紧密地团结在了一切,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政治体系确保了商王统治的稳固。殷商末期,周人逐渐强盛,为了给自己扩张势力、争夺权力找寻合理性解释,为政权提供合法性来源,打破殷商长久以来凭借宗教形式对周人自身实力增长的禁锢,并在

  • 西周八个公爵诸侯国,都没成为春秋大国,原因可归纳为四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随着周王室的子弟日益增多,诸侯国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到了春秋初期竟然有千百八国的说法。虽然这些诸侯国的地位平等,都直属周王室管辖,但是国君的爵位却有高有低,周王朝将诸侯国君的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级别。在如此多的诸侯国里面,只有八个公爵诸侯国,分别是炎帝后裔的焦国、黄帝后裔的蓟国、唐尧后裔的祝

  • 周朝延续八百年,为什么如今姬姓却非常少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实际上,如果按照人口数量来说的话,国内的大姓主要是李姓、王姓与张姓,这三个姓氏的总人口加起来有将近两亿的规模,身边随处可见这三个姓氏。张、李、王三大姓很多姓氏的繁荣,都跟古代王朝时期的大族兴衰有关,比如刘姓,两汉时期刘姓宗室遍布天下各地,人丁繁衍,就算汉朝已经过去了上千年,现在的刘姓依旧非常常见;再

  • 申公豹实力远胜姜子牙,为何元始天尊却不喜欢他?两点原因是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起初,姜子牙谨记南极仙翁之言,直顾赶路并不予理睬,然而,当姜子牙听到喊他之人大骂其薄情、忘旧时,便转头观看,原来喊他之人乃是其同门师弟申公豹,而申公豹之所以会一而再地喊停姜子牙,其目的就是想说服姜子牙放弃辅保西岐、放弃封神榜,并与他一起前往朝歌辅保商纣,当然,申公豹说服姜子牙的底气便是,虽然他入门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