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治泰:在晚清的土地上胡作非为,用清朝赔款,在孔子老家建教堂

安治泰:在晚清的土地上胡作非为,用清朝赔款,在孔子老家建教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051 更新时间:2024/1/14 22:01:53

[var1]

熟读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晚清时代发生的大多数战争中,传教士都在其中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

我们不否认,在西方进入清朝的诸多传教士中,的确存在不少有爱心,内心装着关爱和平的,真正的纯粹的宗教人员。

但是他们之中也存在诸如安治泰这样的“宗教败类”、“帝国主义的马前卒”。他们的身上,已经完全看不到了宗教教义中的爱,他们已经完全沦为西方列强入侵清朝的“恶狼”。

[var1]

论恶、论无耻,晚清时代的西方传教士中,安治泰绝对是其中的“优等生”,他的无耻和疯狂让清朝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也给中国普通民众带来了无尽的苦难。

他堪称是清朝最怕最头疼的传教士,在孔子的故乡山东济宁建教堂事件中,我们更是见识到,他的无耻简直是没有底线。

安治泰来到中国

1880年,安治泰怀揣着无尽的野心踏上了中国这块神秘的土地。此时的他是天主教分支机构圣言会在清朝的最高负责人。安治泰从来不是一个按理出牌的传教士,他的野心也绝对不是做一个所谓的主教。

[var1]

在安治泰进入清朝传教以后,只要能够有利于他的“事业扩”,他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手段是非常的野蛮,甚至是血腥。

在他的传教行动中,他煽动教民和官府,和不信教的百姓进行冲突,霸占其他百姓财产,仗着洋人身份鱼肉百姓这些肮脏事,他也是没少做。

为了达到自己的“事业扩张”目的,安治泰甚至和当地贪官恶霸勾结,利益共同体让安治泰的野心一步步膨胀。严格意义上说,安治泰就是一个穿着传教士制服的“殖民侵略的打手”。

[var1]

在安治泰的野蛮扩张下,他的传教成绩越来越好。根据一些历史资料显示,在1885年之前,从他团队里发展的中国成年教徒已经快到700人,这个成绩在中国这个没有丝毫天主教土壤的国度,已经是非常出色了。

安治泰之所以成为清政府最怕最头疼的传教士,一方面是因为他绝对不是一个纯粹的传教士,一方面他懂得在传教过程中,利用当地黑恶势力,利用西方列强的官方势力,利用清政府腐败的贪官集团。

正是因为他懂得借用这些力量,这才给了清政府极大的压力。尤其是安治泰非常善于人脉管理,他甚至是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和奥匈帝国皇帝约瑟夫的“朋友”。

[var1]

当然,安治泰一个传教士能够成为他们口中的“好朋友”,也在于安治泰能够给德国和奥匈帝国带来价值,他们也希望通过安治泰这样的传教士,扩展两国在华影响力。

安治泰的底气

历史上,德国打败法国成为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时候,不管是亚洲还是非洲,德国人已经几乎分不到多少蛋糕了,可以说,德国在世界殖民地的份额连英国的十分之一都没有。

[var1]

因此,此时的德国皇帝急需在古老的清朝取得一些成绩。就这样,安治泰成为了德国眼中的“高级打手”。

当然,安治泰这个人尽管无耻,但也非常识趣,他的做事宗旨始终都是为支持他的德国服务,某种意义上说,他就是德国在华的一个间谍。

安治泰之所以能够让清政府这么害怕,之所以敢在清朝胡作非为,最大的倚仗就是西方列强,而清朝在西方列强一次次捶打中,政府的脊梁骨几乎都断了,他们已经没有丝毫对抗西方列强的勇气和实力。

[var1]

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安治泰领导圣言会开始“攻打”人的圣城-孔子的故乡山东济宁曲埠。

安治泰知道这注定是一场攻坚战,但是安治泰借助列强的公使馆给清政府施加压力,在民间,他通过制造各种教案试图打开曲埠的缺口。

然而济宁始终是中国文人最强大的大本营,哪怕是清政府再腐朽无能,他们也不敢贸然答应。后来,济宁百姓们还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抗教活动。

[var1]

安治泰诸多无耻操作,甚至连德国公使,都在私底下吐槽安治泰“无耻的没有底线”。在安治泰试图在孔子故乡济宁建立教堂这件事上,祖籍就是济宁的清朝军机大臣孙毓汶在其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在他的影响下,清政府也开始强硬起来。

然而十年下来,安治泰始终没有放弃,因为“扬子教案”等诸多教案的发生,在公元1896年,安治泰最终在孔子的故乡济宁建立了教堂。

历史上著名的济宁庄天主教堂就是在安治泰主导下建成的,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个教堂后期的“装修扩建资金”很大一部分居然还是清政府的赔款。

[var1]

安治泰所居住的公寓

在安治泰的“山东曲埠攻坚战”中,德国政府一直非常强硬地支持着安治泰。正是因为如此,安治泰变得越来越无耻和残忍。

需要特别提一句的是,公元1893年,在德国政府的帮助下,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居然还授了,安治泰和清朝巡抚总督一般的官位。

虽然安治泰的官职没有什么实权,但无疑给了安治泰在清朝无耻残酷行事的便利,甚至清政府的这种“怕”和妥协,助长了他更加嚣张的气焰。

[var1]

需要多补充一句的是,公元1897年发生的震惊全国的“巨野教案”,主谋薛田资就是安治泰团队的核心成员,事件发生以后,安治泰远在荷兰居然也是上窜下跳。而且,后来德国强行占领胶州湾等一系列军事行动都有着安治泰的影子。

安治泰成为清朝最“怕”的传教士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它深深地将晚清政府面对西方列强的“奴性”渲染得淋漓尽致。

而安治泰能够在孔子的故乡最终建成教堂,他的无耻只是一种表象,往深点挖,尝不是因为晚清政府已经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毕竟,列强主子的“命令”,清政府怎么敢不听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秦岔路口:张仪和司马错,谁掌握了真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错和张仪谁更正确,大秦张仪结局如何,司马错与张仪争辩完整

    要知道敢跟张仪做辩论,不仅仅需要优秀的口才表达能力,还要有过人的勇气才行,因为张仪可不是什么心胸宽阔的人。秦惠文王初年,天下间最顶尖的三个纵横家,张仪、陈轸、公孙衍,全都在当时的秦国混饭吃,本着同行是冤家的原则,张仪硬生生的把这两个人排挤到了敌国。这一次司马错能赢吗? 国运之争 回到当时的辩论,公元

  • 田氏代齐:田氏是怎么取代姜齐,一步步成为齐国的实际掌权者?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引言在春秋与战国时期的交替史上,划分其时代的重要事件有两个,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三家分晋,但是很少有人提到田氏代齐。齐国想必大家都非常了解,是周朝建国之后赏赐给姜子牙的封地,我们一般称之为姜齐,究竟是怎么样一步步的将齐国取代的呢?最让人疑惑的就是,田氏代齐这个历史事件,为什么说是春秋与战国时期的转折点呢

  • 为啥吕后非要将戚夫人做成人彘来解恨?她被做成人彘后活了多久?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吕雉,是西汉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的皇后,也是封建历史上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性。在她统治期间,实行黄老之术、与民休息的政策等,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吕后却被后世之人以心狠手辣著称,原因就是她将刘邦最宠爱的戚夫人做成了人彘,还特意让儿子刘盈同去参观。那么,为什么吕后为什么要将戚夫人做成人

  • 禅让制有多害人?战国一国君学尧舜主动让位给宰相,却被砍成肉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尧舜主动禅让真实故事,六亿神州尽尧舜是什么意思,尧舜与炎黄的关系

    [var1]而世袭制也只是从夏朝开始成立的,在世袭制发展如此长久的过程中,皇家子嗣之间的纷争向来是少不了的。可是就在战国时期有这么一位帝君,他并没有给自己的子女这种世袭机会,他本以为自己的禅让会再次成就历史上一个赞颂传说,却让自己成为了一个笑话。[var1]一种制度的废弃必然是遵循了历史的发展规律,

  • 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帐下5虎上将,谁能守得住?答案没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意指疏忽而造成损失的“大意失荆州”,无论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影视作品中,这一段被描绘得十分引人入胜,是不少军事迷喜欢研究的一个片段。在这个失误中,人们喜欢探讨他为何会丢了荆州,也爱追问镇守荆州的最佳人选,是否可以另有其人。此外,人们也好奇,刘备手下能人武将那么多,又为何偏偏选中了关羽镇守此地,是

  • 古代十万大军到底有多少人,为何曹操每次征战少则十万,多则百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大乔小乔被曹操锁在铜雀台,评价曹操,曹操83万大军实际有多少人

    有句俗话说:“少不读红楼,老不看三国。”虽说是一句带有偏见的批判,认为书籍会影响带坏人的三观,但也足以看出《三国演义》对人们日常生活有重要的影响。《三国演义》流传许久,衍生的书籍和影视作品有许许多多,浩如烟海,也带动了我们对东汉末年三国鼎立这段历史的了解的欲望,对那段烽火连天,权谋对决的兴趣。文学与

  • 秦始皇兼并了六国,为什么又迅速二世早亡?不仅是因为严刑苛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始皇为什么要横扫六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分别是哪六国,秦始皇横扫六国的版图

    01引言在古代历史上,最值得吹嘘的王朝就是秦朝。秦始皇可以说是千古一帝,统一了乱世,兼并了六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是令人惋惜的是,秦朝到了秦二世就将其断送了,这也是很多人比较匪夷所思的问题,秦朝与隋朝成为了一组难兄难弟秦朝到底为什么早亡,成为了昙花一现的景色呢?02秦朝以法治国历代通常将其归咎于

  • 关羽死在马忠手里,刘备为何处死儿子刘封?诸葛亮一句话道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马忠生擒关羽完整版,历史上关羽死后刘备的反应,马忠关羽

    但关羽的败亡却似乎打开了蜀汉失利的潘多拉魔盒,不仅蜀汉在长江中游一带的根据地尽丧,导致刘备集团失去北进和东扩的跳板,而且这之后张飞、刘备等人也先后去世,似乎冥冥之中真应了三兄弟桃园结义的那句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这场军事失利也在蜀汉政权内部引发轩然大波,政治地震在所难免,譬

  • 世人皆知“负荆请罪”,却不知廉颇与蔺相如的下场,结局让人惋惜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var1]想必很多人也十分好奇,在一名身经百战有丰富领兵经验的将领,与一名顾全大局知晓进退的政官的组合之下,秦最后是如何做到大一统的呢?负荆请罪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各国战乱的同时,也涌现出了诸多的名将文臣,齐田忌,秦白起蒙括王翦等,赵国能在纷乱中稳居一隅,廉颇与蔺相如起了很大作用。[var1]

  • 关羽败走麦城后为什么死的这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关羽败走麦城的真正原因,关羽败走麦城老版,关羽败走麦城概括50字

    他被誉为忠义的象征,更是被后世帝王封为“武圣人”享受着人间的烟火,接受着老百姓的供奉。尽管史书《三国志》中对他些许记载,但是更多的人是从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认识他的。小说中描写他身高九尺,二尺长髯,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犹如天神一般。他手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