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国为什么能单挑秦国?只因赵武灵王不顾反对,推行“胡服骑射”

赵国为什么能单挑秦国?只因赵武灵王不顾反对,推行“胡服骑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444 更新时间:2024/1/10 1:24:45

01

引言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一部改革史。在各国历史上基本上都进行了内部的改革,但是在众多改革中,赵国的胡服骑射在其中算是成功的一次改革。

熟悉这段历史的的,大概都了解其来龙去脉。那就是赵国学习胡人的生活方式,其中受到了重重的阻力,但赵武灵王还是不顾一切的推行下去。为什么赵武灵王不顾反对,非要推行这次改革呢?其影响为什么会这么深远呢?

02

推行胡服骑射的原因

赵武灵王可以说是当时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为什么要学习胡人的技术呢?要知道,自古以来要如何应对游牧民族的侵扰,就是一个棘手的难题。而春秋时期的赵国,也同样面对着同样的问题。

赵国与娄烦、东胡、林胡非常非常近。每次赵国在与中原其他国家交战的时候,这些胡人就会趁火打劫,对赵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骑兵非常优秀,装备非常轻便。但是中原普遍是车兵还有步兵作战,很难打得过胡人,这就给赵武灵王有了很大的发。

[var1]

赵国除了三胡虎视眈眈外,周边的形势也是非常严峻。有中山国,向北有燕国,在西面除了胡人之外,还有秦国、韩国这些国家。要想将其劣势转化为优势,只能自强。而其他国家,都在推行变法,像吴起变法、李悝变法,都在这些国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而赵国想要从这些国家中脱颖而出,也必须变法图强。他看到胡人的优势,决心要向其学习,将劣势转为优势。他决意要丢掉赵国原有的兵制,向其学习。

但是这一改革提出来之后,遭到了朝野上下的反对。赵武灵王要求国民穿胡服,很多人不乐意。尤其是赵武灵王的叔叔公子成,直接非暴力不合作,声称自己生病,不来上朝,这给赵武灵王的改革添了重重的阻力。

[var1]

03

改革遇到的阻力

赵武灵王派人向公子成解释,现在要推行变法,要是叔叔做不好榜样,这变法也就进行不下去了。公子成回道:我们是中原地区,是礼仪教化的地方,要学习外族,这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吗?希望赵王能够重新考虑变法的事情。

为什么以公子成为首的这些人要反对变法呢?这还要从观念上说起,华夷之辩自古以来就是民族之间的一道横沟。生活在中原地区的汉人,往往自诩为是华夏人。而还处在氏族部落周边的少数民族就统称为“夷”。

尤其是周朝之后,礼乐文化繁荣,对相对落后的夷狄就产生了鄙视。像“内诸夏而外夷狄”,就是这种观念的体现。在“华夷之辩”的影响之下,中原的民族就对外族非常鄙视。所以当赵武灵王提出向胡人学习,就对其非常反对。

[var1]

当然,赵武灵王并没有放弃,再次登门向其解释了这么做的原因。他和公子成苦口婆心的解释了自己这么做的原因。

从外部的形势上看,赵国是不容乐观的。之前一个小小的中山国,就差点把我国给吊打,这可是奇耻大辱。所以国家要想强大起来,只能是学习胡人的优点。

在说服公子光之后,改革终于得以顺利推行。公元前307年,胡服骑射的改革开始推行。改革的核心以及内容是什么呢?

04

胡服骑射改了些什么?

除了穿胡服之外,还要学习北方民族的军事技术,创建新型的骑兵队伍。在组建骑兵的过程中,就对此进行了很大的改革。首先是招募骑兵,原来赵国招兵的方式就是按照固定的方式,每家每户的男子,到了一定的岁数,就得按时服兵役。

[var1]

但是要组建骑兵队伍的话,一些新兵根本不能在短时间内学习本领。但是有一部分靠近胡人地区的男子,为了抵御入侵,往往就对此非常熟悉。国家为此就以优厚的待遇来将这些士兵吸纳进来。如此一来,就招收了大量的兵员。

除了选择自家优秀的兵员,赵武灵王还将队伍中吸收进来了优秀的胡兵。赵武灵王20年的时候,就在娄烦等这些地区,招收了大量的胡人,加入骑兵的队伍中,可以说是非常大胆的尝试。

骑兵有了,接下来就是要选择先练的场地。赵武灵王除了在赵国都城邯郸设置了训练场,还选择了原阳这个地方,为什么这么选呢?我们来看看原阳的地理位置,大概是现在内蒙古地区,对于训练骑兵来的基地来说,在合适不过了。

[var1]

要想组建骑兵,重要的一个工具就是择优选秀的马匹,像赵国本土的马非常不给力,在作战的时候发挥不出真正的威力。为此必须要适合打仗的马匹,原平这里的马匹就是非常好的选择。除此之外,赵武灵王的军队还打败了林胡,而林胡迫不得已就向赵国提供了许多优秀马匹,极大的促进了作战时候的能力。

05

改革取得的成效

除了良马之外,作战的武器也非常重要。胡人在自作战时往往使用的是弓箭还有长矛这样的武器,为此便大量的使用这类武器。早些年在洛阳出土了一件文物,上面就有骑兵拿着剑战斗的情形,可以看当时骑兵已经使用武器的状态。

除了在骑射方面进行改革,在服饰方面也进行了很大的创新,这也是为了适应马上作战的习惯。像王冠采用的貂蝉冠,是鸟类的羽毛装饰而成。而在武官佩戴的冠上,也是用野鸡的羽毛装饰而成。像平常的士兵帽子就是爪牙帽子,方便作战。

[var1]

鞋子上也将原来的履变为了胡人的靴子。骑兵作战的衣服适应了作战的需要,将原来厚重的盔甲改为减轻,这也方便了骑兵作战。

赵武灵王在进行改革之后,便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这在军事史上,也是一次重大的革新看,原来的车兵逐渐被骑兵所取代。马上作战的习惯,在这时是没有的。

骑马这种风尚也是到了春秋时期才开始出现,也没有被广泛运用在军事上。直到赵武灵王的改革,骑兵才广泛的运用在军事上,极大的提升了作战的能力。

改革才顺利推行一年之后,赵国就抓住时机,狠狠的周边的胡人展开进攻,并且取得了成功。赵武灵王21年,对中山国陆续的发动了进攻。直到赵惠文王继位之后终于将中山国这个国家给灭了。

[var1]

胡服骑射的改革是成功的,赵国的军事实力蹭一下的提升。到了后期,成为了可以与秦国这个虎狼之国相抗衡的地步,也涌现出了像廉颇等优秀的将领。可以说,胡服骑射改革挽救了赵国。

参考文献:

刘向:《战国策》

司马光:《资治通鉴》

司马迁:《史记.赵世家》

金久红:《胡服骑射与华夷之辩》

何清谷:《胡服骑射初探》

作者

锦年,自由撰稿人,历史学爱好者,致力于研究历史。期望用历史垂训鉴戒,塑造集体记忆,鉴往知来。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亡后,为何没有出现长期的分裂割据,反而被汉朝快速统一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统一是大势所趋。 人类社会从猿人时代开始,到氏族社会,再到部落、部落联盟,最终建立国家,这些其实就是小团体不断结合形成大团体,最终的趋势就是形成一个超级大的团体,也就是大一统的国家。这个过程在春秋战国几百年的兼并战争中逐步形成。秦始皇才能用十年的时间统一天下。图片来自网络,侵删所以说,统一天下

  • 长平之战后,赵国40万将士被白起坑杀,该不该怪赵括纸上谈兵?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01引言在春秋战国,乃至战国历史上,影响最大,最为深远的战役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这场战役给当时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也是军事史上重大的战役。长平之战后,在六国之中,竟然没有与秦国相匹敌的一个国家。这场战役的将领就是秦国著名的将领白起,对战赵国的廉颇、赵括。那么,在这场战役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其

  • 刘备临终托孤诸葛亮,为何说“君可自取”,真相被误解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临终托孤诸葛亮,刘备托孤白帝城完整版,刘备白帝城托孤到底有多可怕

    刘备托孤之时,刚刚经历了人生最大的失败,夷陵之战的失利对他打击很大。此时的蜀汉,外有曹孙虎视眈眈,在内部关羽、张飞两个最重要的将领相继死去,加上夷陵的损兵折将,黄权投降曹魏,然而对蜀汉来说,相比起内部可能的分裂而言,外部的危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刘禅尚且年幼,一旦蜀汉的内斗闹起来,刘

  • 草船借箭,曹操为什么不放火箭?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史载孙刘濡须口之战,孙权玩过一次草船借箭。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孙权这么玩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向曹操挑衅,你到底敢不敢打,曹操的回答是不敢打,我就射你;另一个是孙权借机踏勘一下曹军阵地,了解了解曹军的虚实。 他真的没想去借什么箭,

  • 一口气看懂赵国历史!历史上真实的赵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武是赵国创始人吗,赵国历代君王顺序表,赵国起

    [var1]对于那场坑杀四十万降卒的战争,哪怕是千年之后的后人,依然会觉得非常震撼。以至于有关长平之战的争论,上千年都没有停止。那么,历史上真实的赵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呢?如果赵国在长平之战当中胜出了,是否真的有机会取代秦国,彻底统一天下呢?[var1]想要说清楚这些问题,我们还得从赵国的出现开

  • 曹魏在曹丕登基时就已经注定灭亡,三个昏招,曹丕轻松把江山交给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曹丕向陈群打听司马懿,曹丕当魏王多久后死的,曹丕送司马懿一个女人

    司马懿 在曹丕建立魏国之前,国家的权利主要掌握在他的父亲曹操手中。说起曹操这个人,人们并不陌生,三国枭雄之一,挟天子以令诸侯,南征北战,最终打下了大片土地,成为三国最大的割据势力。曹操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一方面靠自己的本领及曹氏亲族的支持,另一方面就是他不拘一格的用人制度。在曹操眼里,只要这

  • 诱杀韩信后,萧何望着他的遗体冷冷说了四个字,被人诟病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韩信被杀后萧何说了四个字,老梁讲张良萧何,萧何个人简历

    [var1]有了平台之后,韩信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军事才能,他率汉军渡陈仓,战荥阳,破魏平赵,收燕伐齐,连战连胜,并最终迫使霸王项羽在乌江自刎,为西汉的建立立下了不世之功。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功高震主的韩信先是由齐王改封楚王,后又降为淮阴侯,但刘邦对他还是不放心,将他带回长安软禁。[var1]刘

  • 2300多年前的战国玻璃,惊呆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长沙战国墓出土,玻璃璧是战国时期出现的典型仿玉玻璃器。[var1]在玉石资源较为匮乏的湖南地区,玻璃璧作为玉璧的替代品而被广泛使用。[var1]此组玻璃璧装饰纹样简单,多饰云纹或谷纹,其外形和纹饰具有典型的战国时代特征。[var1]此类玻璃璧集中出土于湖南地区尤其是长沙楚墓之中,发现有数

  • 曹魏四朝元老,两次击败孙权倾国之兵(司马懿最强大的对手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司马懿和孙权谁更强,军师联盟司马懿见孙权,司马懿是怎么架空曹魏的

    孙权这次学聪明了,他参考了陆逊的战法,分兵两路,一路由全琮领军进攻六安;一路由孙权领军进攻合肥。 孙权信心满满,看你满宠这次如何应对? 吴军按熟悉的路线出巢湖、走施水,一路来到了合肥旧城下后,全军傻眼了。。。。。。原来的合肥城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废墟。新的合肥城在哪呢?还得再往西走三十里,注意是

  • 楚怀王为什么会被秦国软禁?真不是张仪惹的祸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按说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楚怀王就该默默地潜伏起来舔舐伤口,以后有机会再报仇。可楚怀王偏偏不走寻常路,他再一次回到了被张仪反复欺骗的死循环中,最后成功被秦国软禁。正因为楚怀王表现得过于差劲,所以后世很多读者都不理解:这个人为什么会反复掉进同一个陷阱里呢?实际上,后世读者之所以会不理解,主要是因为具体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