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古代最能忍的5位帝王排行榜,勾践仅排第5,谁排第1?

中国古代最能忍的5位帝王排行榜,勾践仅排第5,谁排第1?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431 更新时间:2024/1/21 1:13:32

第五:越王勾践

[var1]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示意图。(图/翻摄百科词条)

“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就是因越王勾践而来,他的隐忍程度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之后,为了保住自己的一条性命,作为国君他进入吴国给吴王当仆人,每天做牛做马,夫差有病的时候亲自为其尝粪便,如此屈辱勾践就此忍了下来。

[var1]

后来吴王夫差认为此人不足成事,让其归国,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大力发展越国,并招兵买马,战败吴国,成为了春秋时的一大霸主。历史上吃人秽物的帝王,似乎只有勾践一个人。

第四:汉高祖刘邦

刘邦也能忍,尤其是在鸿门宴。按怀王“先入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刘邦应该为秦王。可项羽自恃兵强,设鸿门邀刘邦。刘邦虽占理,但兵弱,只好忍垢受辱,在席间低三下四。

[var1]

▲汉高祖刘邦,画像(图/翻摄百科词条)

刘邦是个有血性的人,这样的屈辱,他是受不了的。但为了大业,必须得忍,最后他成功在垓下之战中,击败项羽,建立大汉王朝,成就一代帝业。

第三:三国刘备。

刘备更不用说了,卖草席的,虽挂着皇族称号,但早沦为最底层。袁术就瞧不起刘备。因为刘备名气大,各路人马对刘备非常尊敬,可暗中也是多加防备。尤其是吕布,趁乱偷得徐州,刘备依然要低三下四讨好吕布。

[var1]

▲汉昭烈帝刘备,画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张飞有气,可以理解,换了谁都受不了吕布的小人行径,可刘备安之若素。青梅煮酒,刘备的忍功到了极致。到了荆州,刘表心实忌之,刘备依然稳如泰山。三顾茅庐,也是大忍。《三国志》曰“先主喜怒不形于色”,说明刘备的内心非常强大。

[var1]

第二:司马懿

司马懿在三国也是出名的“忍者”,多疑的曹操经常防范他,司马懿选择隐忍,曹丕称帝后,仍然对其十分忌惮,当时的司马懿只得处处小心,最终等来了机会,诸葛亮讨伐曹魏时,司马懿领军出征,开始掌管大权,但是一旦战争结束,就被剥夺兵权。

[var1]

▲晋宣帝(追尊)司马懿,画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司马懿选择继续隐忍,曹芳继位后,司马懿被大将军曹爽封为无权利的太傅,司马懿装病继续隐忍,暗地里运筹帷幄,一举发动政变,掌握了魏国。

[var1]

第一:唐宣宗

不过,这四位帝王还不是最能忍的。唐朝有一位皇帝更能忍,此人的“忍功”堪称前无古人,估计也会后无来者。此人就是唐代晚期的一代明君——唐宣宗。

[var1]

▲唐宣宗李忱,画像(图/翻摄百科词条)

唐宣宗名叫李忱,元和五年出生,李忱是唐宪宗第十三子,母亲的身份卑微,所以李忱虽贵为皇子,但实则并没有一个皇子该有的待遇,不光是自己的兄弟姐妹看不起他,就连唐宪宗也对他不理不睬,但就是这样一位皇子,先后经历三个皇帝,最后却装疯卖傻隐忍三十六年而成功登上了皇位,并造就了晚唐盛世

[var1]

参考资料:《旧唐书》《史记》《三国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植的《洛神赋》真是为嫂子甄宓而写的吗?破解他隐藏的心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甄宓高干文,酒后春风一度甄宓误把曹丕当曹植,曹操甄宓1v1

    随行的人员一下子就瘫软在四处,曹植则下车朝河边走过去,他一向习惯让他脑中随时充满景象,以便储备写文章之词库,所以即使身体有些疲惫,他还是执意四处看看。突然间一只灰鹤从山背飞来,在河面上往来盘旋,最后选了一片浅水滩快速拍动翅膀缓缓降落,那水滩距离曹植并不远。由于曹植身躯刚好被草丛挡住,所以灰鹤并没发觉

  • 宋国春秋前末期政治混乱,表面是政权变更,实则是南北争霸的缩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宋国春秋前期的政治变化宋国的内变主要发生在春秋前期和晚期,春秋初期,受君位于兄长宋宣公的宋穆公,为报兄长之德,临死前将君位传给宣公之子与夷,而使自己的儿子公子冯出居郑国。宋殇公与夷上台后重用孔丘的六世之祖、大司马孔父嘉,他们喜好争战,用兵频繁,执政十年与外争战十一次,国人怨情颇大。宋太宰华督曾与公子

  • 凡事和曹操相反,才能成功-刘备与曹操的行为相反,本质却相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偷玉米曹操赎人完整版,曹操和刘备哪个死得早,学刘备做人学曹操做事

    虽然曹操最后为了留点名声给外人探听而收容刘备,但曹操亲自领兵擒伏吕布,夺回刘备妻小,事后上表刘备为左将军,并且和刘备出则同车、坐则同席,一副他们俩才是结拜兄弟似的,算是给足了刘备面子。然而刘备清楚,他不过是曹操礼贤下士的样板。一山难容二虎,留在曹营,早晚出事,能跑最好赶快跑,更何况到了后来不跑也不行

  • 阴晋之战:魏武卒的巅峰时刻,50万秦军倒在魏国称霸的路上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阴晋之战为何秦军惨败,魏武卒和秦军谁更厉害,马陵之战后魏国的实力

    [var1]大秦帝国剧照而当时驻守河西的正是大名鼎鼎的魏国名将吴起,当初齐国进犯鲁国,身在鲁国的吴起为求得功名,不惜杀死了自己来自齐国的妻子,以求得鲁国国君的信任。后来吴起率领鲁军大破齐军,但其为求功名不惜杀妻的行为也受到了鲁国人的声讨,万般无奈之下吴起只得只身逃亡魏国。当时的魏文侯虽然对吴起杀妻的

  • 吕布的失败,真因为红颜祸水?这是大男人主义的观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领导法则相反,有些领导者对部属全然不信任,疑神疑鬼,总担心部属内神通外鬼,担心部属夺权、造反、搞钱,不敢授权,于是,就像“防弊重于兴利”的施政态度,人才再多,也是徒然。有些领导者和干部之间,平日看似合作无间,实则互信基础不稳,一旦患难危急,信赖感便破裂了,终至铸下悲剧。三国

  • 刘表昏聩无能?武夫割据、大族盘踞,3年他让荆州成为三国"乐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在政局迭荡、群雄纷争的东汉末年,刘表曾是一位声名卓著之人物。他一度控辖荆州,保境息民,颇有治绩,但因其割据终归于失败,故后人或讥其不通机变,或斥其昏愦无能。然而,刘表在荆州究竟干了什么?为何能控辖荆州

  • 《山海经》里有两条关于“地狱门”的记载,这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地狱门”三个字,向来都是一个不好的代名词。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流传着各式各样的传说,直到现在也有“十八层地狱”的说法。在中国人的传统认知里,每一层都对应着掌管的阎罗,十八位罗汉们各司其职,掌管民间百姓的生离死别。包括一些经典书籍和电视剧里,也都有过对它的描写。[var1]回归到现实中,每个人

  • 曹操因误会而杀了伯父全家,他痛苦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杀过一个人,足以让大家咬牙切齿,不是崔琰,不是荀彧,更不是杨修,而是吕伯奢。吕伯奢是谁?曹操要叫他伯父,在他刺杀董卓失败后,和私自释放他的陈宫成为了国家的通缉犯,吕伯奢收留了他们,可是曹操恩将仇报,是因为误会杀了吕家一家八口,在逃跑的路上碰见正拿着酒往回赶的吕伯奢,也被曹操一剑斩杀。翻开史书,版

  • 作法自毙?自作自受?不,这绝不是对商鞅的正确理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作法自毙的商鞅,孙膑评价商鞅,商鞅车裂图片

    有几个成语与此相关,如立木为信、作法自毙;或是徙木立信、做法自缚。[var1] 无论是“自缚”或“自毙”,似乎都在表明一个结果,是商鞅自作自受,也就是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 这种说法可以找到权威的出处,据传,“作法自毙”最早出自于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商君喟然叹曰:“嗟

  • 从华佗预知死亡的本领,讨论青史留名重要,还是著作传世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佗临终遗言,医圣华佗,孙尚香落入黄巾军被华佗用刑

    《三国志.方技传》记载了华佗许多不可思议的行医事迹。他诊病开药,几种中药材,简单搭配,药效强大;他抓药,不必称重,一把抓起,从无偏差;他针灸,穴位不过一两处,病患针到病除,一扎见效。如果需要动外科手术,华佗会让病人喝下他发明的麻沸散,麻醉病人后再开刀,而麻沸散自然也是目前所知世界最早的麻醉剂。即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