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越王勾践。
[var1]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示意图。(图/翻摄百科词条)
“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就是因越王勾践而来,他的隐忍程度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之后,为了保住自己的一条性命,作为国君他进入吴国给吴王当仆人,每天做牛做马,夫差有病的时候亲自为其尝粪便,如此屈辱勾践就此忍了下来。
[var1]
后来吴王夫差认为此人不足成事,让其归国,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大力发展越国,并招兵买马,战败吴国,成为了春秋时的一大霸主。历史上吃人秽物的帝王,似乎只有勾践一个人。
第四:汉高祖刘邦。
刘邦也能忍,尤其是在鸿门宴。按怀王“先入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刘邦应该为秦王。可项羽自恃兵强,设鸿门邀刘邦。刘邦虽占理,但兵弱,只好忍垢受辱,在席间低三下四。
[var1]
▲汉高祖刘邦,画像(图/翻摄百科词条)
刘邦是个有血性的人,这样的屈辱,他是受不了的。但为了大业,必须得忍,最后他成功在垓下之战中,击败项羽,建立大汉王朝,成就一代帝业。
第三:三国刘备。
刘备更不用说了,卖草席的,虽挂着皇族称号,但早沦为最底层。袁术就瞧不起刘备。因为刘备名气大,各路人马对刘备非常尊敬,可暗中也是多加防备。尤其是吕布,趁乱偷得徐州,刘备依然要低三下四讨好吕布。
[var1]
▲汉昭烈帝刘备,画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张飞有气,可以理解,换了谁都受不了吕布的小人行径,可刘备安之若素。青梅煮酒,刘备的忍功到了极致。到了荆州,刘表心实忌之,刘备依然稳如泰山。三顾茅庐,也是大忍。《三国志》曰“先主喜怒不形于色”,说明刘备的内心非常强大。
[var1]
第二:司马懿。
司马懿在三国也是出名的“忍者”,多疑的曹操经常防范他,司马懿选择隐忍,曹丕称帝后,仍然对其十分忌惮,当时的司马懿只得处处小心,最终等来了机会,诸葛亮讨伐曹魏时,司马懿领军出征,开始掌管大权,但是一旦战争结束,就被剥夺兵权。
[var1]
▲晋宣帝(追尊)司马懿,画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司马懿选择继续隐忍,曹芳继位后,司马懿被大将军曹爽封为无权利的太傅,司马懿装病继续隐忍,暗地里运筹帷幄,一举发动政变,掌握了魏国。
[var1]
第一:唐宣宗
不过,这四位帝王还不是最能忍的。唐朝有一位皇帝更能忍,此人的“忍功”堪称前无古人,估计也会后无来者。此人就是唐代晚期的一代明君——唐宣宗。
[var1]
▲唐宣宗李忱,画像(图/翻摄百科词条)
唐宣宗名叫李忱,元和五年出生,李忱是唐宪宗第十三子,母亲的身份卑微,所以李忱虽贵为皇子,但实则并没有一个皇子该有的待遇,不光是自己的兄弟姐妹看不起他,就连唐宪宗也对他不理不睬,但就是这样一位皇子,先后经历三个皇帝,最后却装疯卖傻隐忍三十六年而成功登上了皇位,并造就了晚唐盛世。
[var1]
参考资料:《旧唐书》《史记》《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