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星堆问世,神话被证实,山海经里记载的真的不是华夏文明吗?

三星堆问世,神话被证实,山海经里记载的真的不是华夏文明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613 更新时间:2024/1/19 22:32:10

科学尊重事实,服从真理,而不会屈服于任何压力。——童第周

《山海经》是古代记录志怪的书籍,这本古籍记载了许多超现实的事故典籍,像“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都来自于山海经,由于荒诞不羁,书中内容超乎了人们对现实的认知,它也奉为“神话小说”。

司马迁曾在《史记》中这样评论山海经:“《山海经》中记载的所有奇异怪物,不敢轻易言之也。”

[var1]

然而伴随着三星堆遗址的出土,山海经记录的许多现象和三星堆遗物极为相似,这本“神书”未必是想象而来,连专家都不由得感慨:难道山海经记录的不是华夏文明,而是其他文明吗?

三星堆遗址中究竟发现了哪些能够和山海经高度吻合的现象?

一、高度相似的文物,是巧合还是现实

自人类诞生起,历史就在滚滚发展,科技落后的年代,许多智慧结晶在斗转星移中被埋藏地下,后来者通过收集前人的书籍或道听途说将其汇编成册,纵使有记载,也难逃历史断层的问题。

年代久远,谁都无法确定某个时间段会产生怎样的事情。这也是世界未解之谜为何尚存至今的重要原因,像埃及金字塔法老的诅咒、惊马槽阴兵事件、美国蜥蜴人事件等,无一都在督促着人类在发掘文物的时候尊重历史。今天所说的未解之谜乃是困扰专家多年的“外星人”文明。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三星堆遗址迎来了大规模的发掘,在长达二十年发掘过程后,考古专家获得了许多价值不菲、奇形怪状的青铜文物,原本以为这些青铜文物只是蜀汉地区人们单纯为了祭祀而铸,没想到抽丝剥茧后的研究令人直呼不可能。

[var1]

随着国家科技的发展,这些青铜文物的研究也逐一被提上日程,这些青铜器由于过于荒诞,众人原本都将其作为华夏文明一部分,也将其作为古人的想象力。

古人想象制造而成才能解释各种离奇物件,但当它和山海经进行比对时,专家发现:这绝对不是巧合,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星堆文化曾被人称为外星人文化,每个物件都不同寻常,比如这三件惊为天人的三星堆遗物。

二、三件惊世之物,是人为还是自然

第一件:纵目面具

这件文物一经出土就引发了世界关注:在所有出土的青铜物件中,纵目面具是最奇特最威风的一件,这件面具有两双凸出的直柱眼睛,一双向外展开的耳朵雕有精细纹饰,整个造型都威严四仪。

[var1]

这款威凛八方的面具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慑感,许多人分辨不清这是兽具还是神人面具,在上古神话中,这种面目的人乃是直眼球的天神烛龙,神话传说有烛龙,结合古蜀资料,可以推测出这是蜀人始祖蚕丛。

《海外北经》曾这样记载烛龙:“烛龙视为昼,瞑为夜”,凸出的眼睛,一只可以观昼、一只可以查夜。山海经对烛龙的描述同三星堆的纵目面具几乎是完全一致,纵观华夏文明发展史,没有任何一人长成这般模样,考古专家推测:纵目的出现或许是对某个真实物体存在的描述。

第二件:扶桑树

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曾震惊世界:八棵青铜神树中,有一颗修复后的神树高达395厘米,和普通树木不同,这棵青铜树分为三层,每一层都有三个树枝,最高层的树枝上卧有一只太阳鸟。

[var1]

反观世间树木,鲜有三层者,纵使有层层树木堆积者,也不会有如此规范的三个分支,一直以来,这种树都被誉为上古神树。山海经中有对应描述,山海经中的“扶桑树”就是最好的写照:“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

扶桑树有三层,传说是冥、人、神相连之路,也是通往天界的天梯,种种传说都在表现扶桑树的神圣。青铜神树对于古蜀地区的人们来说是一种膜拜,也是一种信仰,将太阳鸟放至最高点,足以看出古蜀人民对太阳的崇拜。

第三件:凤凰

凤凰一直是作为神鸟的形象出现,山海经曾这样记载凤凰:“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除此之外,最令人叹服的是凤凰的翅膀,翅膀锋利如刀。这种鸟本身就是罕见之鸟,三星堆却出土了青铜“凤凰”,青铜鸟的刀翅和凤凰几乎神相似。

[var1]

随着三星堆文物的不断出土,像青铜金杖、直立铜人等,都能从山海经的记载中找到出处,看似天马行空的山海经竟然蕴藏着些许不为人知的“上古秘密”。

三、疑问重重的古蜀文明

通过高科技推算,三星堆距今已有四五千的历史,中国的发展史也不过五千年,墓葬中的许多文物无法判断出是哪个朝代,三种不同的青铜面貌代表着三期不同的考古文化,之所以能将山海经和股数文化联系起来,大概有三种原因。

一是认为,山海经是一部上古合成集神话小说,它是战国中后期的巴蜀人所做,后人根据流传的经典传说将其整理成书,作为先秦古籍,距今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

但关于它和三星堆文明的成立先后时间无法确定。如果“山海经”出现的时间早于三星堆,就不难理解古蜀地区的人为何如此崇拜太阳、眼睛、凤凰,在山海经的描述中,太阳鸟、千里眼、火凤凰都是象征着无限能力的存在。

[var1]

部落一般都有信仰,古蜀之人也不例外,他们希望通过信仰这种图腾以此达到成仙修道的效果,通过山海经对神通广大的描述,他们搬照这种形象铸造青铜,将其作为殉葬用品,搬书照抄的铸造品自然会和原书籍有相似之处。

二是现实,专家将三星堆遗址称为“三星堆文明”,这种文明超乎了华夏文明的范畴,无法从青铜文物中追溯到它的来源,尽管专家推测这是和外来文化的融合物,但由于迷雾重重,专家并不敢确定它是否独立存在。如果三星堆文化先诞生于山海经,那就不难理解山海经是根据现实记载而来。

艺术来源于生活,如果在五千年前的三星堆文明中,真的有异于常人的存在,山海经对此悉数记载就能对应得上它所出土的文物。

[var1]

时隔数年,这些文物依然存在种种谜团,古蜀国真的存在吗,存在多久,青铜铸造又是如何达到巅峰的…一系列的疑问让三星堆文明成为了“七大千古之谜”。

结语

华罗庚曾说:探索学问没有平坦大道,真理的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考古亦是如此,考古之路道阻且长,需要工作人员为之不懈努力。考古不仅是对历史的重新发掘,也是对先人智慧的抽丝剥茧,只有具备足够的耐心、细心、恒心,才会有突破和收获。

三星堆文明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众人都希望揭开五千年前的历史,相信在不久的未来,科技一定会给出最新的突破点,这些文物也再次验证了古人的勤劳智慧,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够作出千年不腐的青铜器实在是令人诧异。

[var1]

中国历史悠久,三星堆文明只是其中一个,在科技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相信专家学者会给出更多的解答和揭秘。

这同时也在提醒众人:要有文物保护意识,一件小小的文物可能就会还原一段空白历史。不轻易下结论是对历史的尊重,不轻易做揣测是对古人的敬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曹操不称帝是忠君爱国,还是一种策略考量?这问题李渊能回答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渊和杨坚的关系图,关陇集团为何选了李渊,为什么曹操到死都不称帝

    李渊的做法虽然与曹操类似,最终却有所区别,咱们今天就说说这里面的门道。李渊的做法是,另立隋炀帝的孙子,13岁的杨侑为帝,逼使隋炀帝变成太上皇。这相当于自行把隋炀帝给废了。表面上,李渊没推翻隋朝,也没推翻隋炀帝。实质上却是大权在握。和当年的董卓不同,李渊没有把现任皇帝拉下来,另立新帝,更不同的是,李渊

  • 吴王多次拒绝听从伍子胥的劝谏,终究把自己灭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吴王不听子胥劝,子胥和吴王的关系,伍子胥反过吴王吗

    伍子胥原籍楚国。他叫元,吴舍的父亲,吴尚的弟弟。他祖上有个叫吴举的人,是楚庄王的大臣。他能言善辩,名声在外,他的子孙在楚国也很有名。[var1]后因群臣奸诈,其父兄被楚王所杀。伍子胥逃往吴国。这一时期,在伍子胥、孙吴的指点下,吴国西破楚国,北震齐晋,南破越人。之后,吴国进攻越国。越王勾践率残部五千退

  • 假如项羽当年没有在乌江自刎,那么历史只多了一个糟老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项羽为何宁愿自刎也不过乌江,小学生讲项羽自刎乌江的故事,项羽自刎乌江事例50字

    楚霸王因何不肯过江东,大概只有楚霸王才知道,甚至可能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不过我相信,项羽能迷倒后人,让后人津津乐道之处,不在于他怎样生,而是在他怎样死。项羽本就是一个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的人;概括项羽一生勇则勇矣,但有勇无谋、生性残忍,优柔寡断,不得民心,众将离叛,唯一擅长的就是打仗,你不服我我就打

  • 孟子说,七十可以食肉矣:古人吃一次肉为何这样难?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孟子说老者食肉,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出处,孟子经典35句解析

    说清代有两个少年,一个是县学教官的儿子,一个是县丞的儿子,某天二人打架,县学教官的儿子打输了,回家哇哇大哭。县学教官的夫人抱怨道:“咱家儿子天天吃豆腐,县丞的儿子却天天吃肉,咱儿子哪里是人家的对手啊?”教官听了这话很不以为然,安慰他们娘俩道:“不要着急,等祭祀完了孔子,咱吃了祭祀用的猪肉,我儿就有劲

  • 中国古代最能忍的5位帝王排行榜,勾践仅排第5,谁排第1?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第五:越王勾践。 [var1]▲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示意图。(图/翻摄百科词条)“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就是因越王勾践而来,他的隐忍程度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之后,为了保住自己的一条性命,作为国君他进入吴国给吴王当仆人,每天做牛做马,夫差有病的时候亲自为其尝粪便,如此屈辱勾践就此忍了下来。[

  • 曹植的《洛神赋》真是为嫂子甄宓而写的吗?破解他隐藏的心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甄宓高干文,酒后春风一度甄宓误把曹丕当曹植,曹操甄宓1v1

    随行的人员一下子就瘫软在四处,曹植则下车朝河边走过去,他一向习惯让他脑中随时充满景象,以便储备写文章之词库,所以即使身体有些疲惫,他还是执意四处看看。突然间一只灰鹤从山背飞来,在河面上往来盘旋,最后选了一片浅水滩快速拍动翅膀缓缓降落,那水滩距离曹植并不远。由于曹植身躯刚好被草丛挡住,所以灰鹤并没发觉

  • 宋国春秋前末期政治混乱,表面是政权变更,实则是南北争霸的缩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宋国春秋前期的政治变化宋国的内变主要发生在春秋前期和晚期,春秋初期,受君位于兄长宋宣公的宋穆公,为报兄长之德,临死前将君位传给宣公之子与夷,而使自己的儿子公子冯出居郑国。宋殇公与夷上台后重用孔丘的六世之祖、大司马孔父嘉,他们喜好争战,用兵频繁,执政十年与外争战十一次,国人怨情颇大。宋太宰华督曾与公子

  • 凡事和曹操相反,才能成功-刘备与曹操的行为相反,本质却相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偷玉米曹操赎人完整版,曹操和刘备哪个死得早,学刘备做人学曹操做事

    虽然曹操最后为了留点名声给外人探听而收容刘备,但曹操亲自领兵擒伏吕布,夺回刘备妻小,事后上表刘备为左将军,并且和刘备出则同车、坐则同席,一副他们俩才是结拜兄弟似的,算是给足了刘备面子。然而刘备清楚,他不过是曹操礼贤下士的样板。一山难容二虎,留在曹营,早晚出事,能跑最好赶快跑,更何况到了后来不跑也不行

  • 阴晋之战:魏武卒的巅峰时刻,50万秦军倒在魏国称霸的路上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阴晋之战为何秦军惨败,魏武卒和秦军谁更厉害,马陵之战后魏国的实力

    [var1]大秦帝国剧照而当时驻守河西的正是大名鼎鼎的魏国名将吴起,当初齐国进犯鲁国,身在鲁国的吴起为求得功名,不惜杀死了自己来自齐国的妻子,以求得鲁国国君的信任。后来吴起率领鲁军大破齐军,但其为求功名不惜杀妻的行为也受到了鲁国人的声讨,万般无奈之下吴起只得只身逃亡魏国。当时的魏文侯虽然对吴起杀妻的

  • 吕布的失败,真因为红颜祸水?这是大男人主义的观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领导法则相反,有些领导者对部属全然不信任,疑神疑鬼,总担心部属内神通外鬼,担心部属夺权、造反、搞钱,不敢授权,于是,就像“防弊重于兴利”的施政态度,人才再多,也是徒然。有些领导者和干部之间,平日看似合作无间,实则互信基础不稳,一旦患难危急,信赖感便破裂了,终至铸下悲剧。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