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周初年发生了什么?春秋开局的双方博弈,郑国成了最后赢家

东周初年发生了什么?春秋开局的双方博弈,郑国成了最后赢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167 更新时间:2024/1/22 18:30:21

那么周幽王死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小小的一个郑国成了王权博弈的最终赢家呢?

[var1]

【幽王身死】

其实真实的历史中,据《清华简》记载,周幽王是在进攻申国与西戎的联军时兵败战死的。而进攻申国的原因是周幽王选太子时废长立幼,被他废掉的长子姬宜臼就是申国国君的外孙。废太子姬宜臼出逃申国,这就成了周申开战的导火索。

周幽王在出兵攻打申国之前,为了获得诸侯的支持,还在太室(河南省登封市北)召开会盟。但是战争开始后,诸侯们却选择了观望,没有实际支持周幽王的军事行动。

其实整个事件本身就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周王室在西周末年,已经失去了对地方诸侯的掌控力。各诸侯国已经能够撇开周王室,进行独立的政治经济外交了。

【诸侯分裂】

申侯与西戎的联军在骊山脚下杀死周幽王,并作为弑王者攻入镐京,周王室的贵族们却也没有投降。由于周幽王册立的新太子伯服与幽王一起死在了骊山脚下,所以他们拥立了周幽王的弟弟姬余臣为王,向河西地区逃去,是为周携王

而申国则在自己的小集团中拥立了姬宜臼继位,是为周平王,并协助周平王东迁洛阳。如此,周王朝便有了两个王,一个是周携王,一个是周平王。这在历史上又叫二王并立,春秋初期的王权博弈自此而始。

我们之所以说平王东迁标志着春秋时代的开,这不只是周王室换了个首都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从此周朝的诸侯们就迈向了分裂。而且,最初的表现就是,两个王的不同支持者,分立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开始捉对厮杀。

[var1]

【周平王势力】

由于周平王的继位时通过“弑父”手段达成,所以其实周平王的支持者是有限的。《竹书纪年》:“申侯、鲁侯、许文公立平王于申,虢公翰立余臣于携。”

这中间,许与申是同姓,且也是申国所辖管的南部诸侯之一,与申国属于同一阵营。而鲁国就是后世为周平王这一系贴金的了。

因为鲁国是东方封建中最亲近周王室的诸侯国,鲁国的态度很大程度影响着着其政权的正统性,而历史上,在平王去世的时候,鲁国甚至都没有前往吊唁,后来周桓王继位也是极力拉拢鲁国。可见,在周携王身死半个世纪后,鲁国都没有真正承认周平王这一支,更遑论拥立平王了。

【周携王势力】

反观拥立周携王的虢公翰,虢国是西周传统的铁杆支持者。也是周幽王重用的朝臣,历代为周王室掌握兵权。显然虢公翰拥立周携王,是为周王室主持公道,这也证明了周携王的合法性也更强。

于是当时的诸侯国分裂成两个对立的集团,分别是支持周平王的申国,许国等南部诸侯国,以及后来投靠过来的郑国等。

而另一个集团则是虢公翰拥立的周携王,支持他的是一些传统的诸侯国,但由于西周末年,周王室对大诸侯国的打压态度,一些大的诸侯国就如同周幽王在太室会盟后的情况,貌似恭顺,但也只是在道义上支持,并不提供实质性的援助。

在这两者之外,则还有诸如秦国、晋国、卫国等左右逢源,两边讨好的新兴势力。他们在道义上支持周携王,而又在周平王处捞取好处。也正是这些中间派左右斡旋,两个敌对势力才一直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军事对抗。

[var1]

【郑国扩张】

这一阶段,虽然大战没有打起来,但是小摩擦还是不断的。比如郑国就是在这个时候,不断兼并周边的小型诸侯国,才得以崛起,这后面就有着申国的支持。在平王十年,申侯还将女儿嫁给了郑武公,随后给郑武公生下了郑庄公和共叔段,这无疑更是把申郑两国绑定了。

郑国在平王东迁的时候,只拥有自虢国与郐国处贿赂得来的共十座城。虽然有来自关中迁移过来的郑国民众作为填充,但其在中原这样一个地广人稠的地方,仍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国。

可是由于与幽王同时遇害的郑桓公,曾是周王室的司徒,位高权重。所以郑国的态度天然的带有着一种权威性,周平王的王位也急需这种权威给自身背书,以获取他最缺少的正统性。所以,郑国受到周平王和申国的极力拉拢,郑国的扩张是得到了周平王的全力支持的。

相对于周携王以维护封建秩序,遏制诸侯扩张为目的。郑国不可能在周携王身上得到这种支持。所以郑国和周平王的关系,在一开始就有一种交易的味道在里面。

[var1]

【申国衰落】

与郑国的埋头扩张相对应的,是申国的处境堪忧。由于周幽王是申国带头杀死的,那么申国也就成为了平王集团首先被打压的对象。

虽然没有直接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但是面对东方如宋国,鲁国,齐国等大国的打压,申国的日子也是一天不如一天。

而更致命的是,南方的楚国,在楚厉王和楚武王的不断扩张中,又把申国的后院搅了个天翻地覆。而申国却因为北方的压力,无法抽出兵力南下,放任了楚国做大。最后申国也是亡在了楚国手里。

[var1]

【郑国代申】

申国在其面临的困境下,衰落成为了必然,甚至曾经弱小的郑国都很快超越了它。申国最后的挣扎,可能就是《左传》开篇的《郑伯克段于鄢》了。

因为郑庄公代表的是郑武公留下的郑国自主政权。庄公的母亲武姜则来自于申国,也就是说,共叔段的叛乱有可能就是申国在郑国的残存势力所支持的,本质是衰落的申国企图控制郑国。

而郑庄公隐忍不发,也是出于对申国势力的忌惮,毕竟申国是一个瘦死的骆驼。于是郑庄公暗中做局,终于赶走弟弟,囚禁母亲,完成了郑国内部权利整合,祛除了申国对郑国最后的一点影响。而这些都是后话了。

[var1]

【周携王的处境】

再看看周携王,史料记载周携王在位“结好上古唐、虞舜遗族,南通荆楚,北结燕国,东联齐国,西善旧晋”形式一度大好。

周携王的主体朝臣,也是周幽王留下来的西周王室班底。可惜东西二京都不在自己的掌控,而且随着周幽王战败,西周最后一点军事实力也消耗殆尽。

所以周携王结好诸侯,其实也只是空中楼阁,并不能真正的恢复西周王室对地方诸侯的控制。而作为西周王室正统的继承者,周携王又要求自己维护西周传承的礼乐宗法制度。这也是他保持自身正统性的必然要求。

周携王的这种立场和态度,无疑是与地方诸侯的利益背道而驰的。因为地方诸侯需要的是扩张,而周携王要防范的正是诸侯扩张。所以周携王的统治,是一个脆弱的平衡,随时都有可能与地方诸侯闹翻。

[var1]

【双双出局】

一直到平王21年时,晋国终于打破平衡,倒向平王,袭击杀害了周携王。周携王的死,意味着西周保存下来的最后一点力量土崩瓦解。这些力量随着周携王身死,树倒猢狲散,变成了一个个没有多少实力的小国,也大多被晋国所吞并。

这样,二王并立也就剩下了一个周平王,但是随着申国的衰落,面对北齐南楚双重威胁,自顾不暇。不能再控制周王室。而诸如东方大国,如齐国、鲁国、宋国等,都曾是反对周平王的,更是没有主政王室的机会。

最有可能入主周王室的晋国,不久后偏偏发生了内乱,内战一打就是七十多年。于是曾经不起眼的郑国独霸了周平王的朝政,郑庄公甚至玩起了合纵连横,用周平王的名义联合诸侯,攻打宋国,确立了历史上春秋小霸的地位。

[var1]

【总结】

作为主导了幽王死后,王权博弈的主谋,申国与周携王明争暗斗,为的就是一个王位正统。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件,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探究。但是申国的衰落确实实实在在的,这也证明了曾经能够灭掉周王室的强大诸侯,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了多少代价。

可是申国很快就出局了,而周携王又被杀害。到最后这个王权的博弈,竟然是对垒双方齐齐出局,偏偏是那个曾经只有十座城池的郑国摘了桃子。

郑武公在世的时候,郑国军力鼎盛,周平王拿郑国根本没有办法。而郑庄公轻描淡写的消灭了弟弟共叔段的叛乱后,郑国崛起的势头,也已经是周王室不可阻挡的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明知魏延之计可一举灭掉魏国,却为何不采纳,魏延绝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var1]他曾经提出过奇袭子午谷的策略,但是诸葛亮没有采纳,威严的计策是暗度陈仓,明面用大军和曹对抗,自己带精兵从子午谷绕过魏国的防守,直攻长安,威胁曹都。按理说这条计策是可行的,但是诸葛亮的考虑却是太凶险,魏延一直想不通原因。[var1]其实,诸葛亮考虑的远不止如此简单,当时是三足鼎立,蜀国和曹

  • 你知道古代人们是如何过年的,每个朝代怎么过年之夏朝的过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老梁讲夏朝完整版,古代的中国怎么过春节,商朝为何没记录夏朝

    达官贵族的宫廷过年 其实,过年是否是从夏朝开始的,还是存在很多争议的,但众多争议中,认可夏朝开始的还是比较多的,那我们就从夏朝的宫廷过年说起,宫廷的过年是和达官贵人一起的,帝王会在大殿安排舞蹈、美酒等,传说夏朝的乐器以石头雕刻而成的,称之为石馨,为打击乐器和礼器,众人以乐器舞蹈为乐,以月亮形状来确定

  • 古代战国七雄的首都,如今都怎样了?只有两国都城至今辉煌依旧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var1]首先是战国时期的比较弱的燕国,它势力范围大约在如今河北北部,辽林和吉林的一部分,都城为蓟,随着时间的推进,在公元前221年,蓟城被秦军攻破,这座古城也消失在人们的眼中,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考古学家才在北京房山区发现了蓟城的遗址,并且发掘出150多座陶井。[var1]接着来说说楚国,楚

  • 战国七雄:打仗不需要理由,彼此间不存在友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个时期,无论谁强大,都能得到更多的权力和土地,所有的国家领主都宣称自己为国王,他们的目标是毁灭其他王国,统一整个国家。战国时七大国有: 齐、楚、燕、汉、赵、魏、秦。由于王国之间的等级制约较少,交流较多,在七国之间有交好有摩擦,当然在改革与发展中各国也有“怨恨情仇”。[var1]战国时期的“百家思

  • 纣王死后发生什么,周朝为何背骂名也要刨殷商祖坟?考古揭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殷商纣王是怎么死的,殷商时期是纣王时期吗,纣王的历史真相

    而在夺取权力之后,掌权者通常会将历史按照有利于自己统治的方向来书写。因此,才有了“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样的说法。然而即便如此,人们还是在一些蛛丝马迹上,不停地探寻着真相。以仁义礼制著称的周朝,无疑是一个充满光辉的朝代,其对于商朝的讨伐也是因为纣王残暴不仁。然而在建立政权之后,商朝却不顾一切代

  • 从曹县走出来的战国名将,76战无败绩,却有一大污点让人难以启齿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然而有这么一个人,他的军事才能不输于这四人中的任何一个,一生大小72战无一败绩,武能带兵攻伐城池,文能当宰相主持变法,是战国时期的全才,他就是吴起,作为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却有一个大污点至今为人所诟病。吴起出生于卫国左氏城,也就是今天的曹县,家中比较富裕。年轻的武器希望能够建功立

  • 妲己做了什么?为何商亡后周武王要辱尸泄愤,考古揭秘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要我说,应该是苏妲己。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还是在动画片《哪吒传奇》中,在这个动画片中,妲己是一只九尾狐,在一次偶遇中爱上了纣王,而后就开始寻找可以变成美女的药草,在耗费了几条命之后终于成功摘得药草,成为美人,也得到了纣王的爱。很多传奇神话中说妲己是九尾狐变化的,但是其实并不是,甚至在周军攻破商之后,妲

  • 诸葛亮一共有五位好朋友,三个在魏国当官,一个战死,一个失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几兄弟谁在魏国,诸葛亮北伐魏国,诸葛亮北伐一共杀了多少魏国人

    在魏国当官的三人:徐庶、孟建、石韬[var1]第一个:徐庶徐庶,本名徐福,他早年是一个侠客,游历江湖,后在荆州居住。刘备被曹操击败,投奔刘表,在新野驻扎。此时,徐庶仰慕刘备,认为刘备是汉室宗亲,是一个仁德之君,于是前去投奔刘备,成为刘备手下的一个谋士。诸葛亮就是徐庶向刘备推荐的,还再三叮嘱刘备,要亲

  • 玛雅人原来是商朝时期的中国人迁移过去的!这其中有什么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玛雅人是商朝人的后裔,商朝女人长相复原图,商朝灭亡后商人去哪了

    关于玛雅人的印象,最出名的就要属世界末日的预警,当然最终证明这种说法不过是无稽之谈。传闻玛雅人早已经消亡,但从根本上来说这个种族并没有完全消失。一些学者经过研究之后发现在世界某个角落依然留存着玛雅人的后裔,他们继承了先祖的外貌特征,有着丰满的嘴唇和宽阔的额头,这和玛雅人所留下了雕像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 晋国羊舌氏覆灭记,“晋国无公族”的受益者,后代大富大贵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var1]羊舌氏,这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姓氏,反正和羊的舌头有关,后来演变成了现在的杨姓的一部份。羊舌氏在晋国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兴衰成败呢?且看本章。晋献公的有个弟弟叫姬伯侨,姬伯侨有个儿子叫姬文,姬文有个儿子叫姬突,这个姬突后来被封于羊舌邑,其后称羊舌氏,羊舌突就是羊舌氏的开基祖。算起来,羊舌突是晋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