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75年,韩练成遇到特赦后的李仙洲,向他道歉:“对不起你啊”

1975年,韩练成遇到特赦后的李仙洲,向他道歉:“对不起你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258 更新时间:2024/1/8 5:54:16

[var1]

当时社会局势稳定,原先被关押在战犯管理所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大多数被释放了,如杜聿明耀武等,还有少数思想比较顽固,拒绝改造的人还未被释放,如黄维,强等。

李仙洲来到北京后,负责接待他的同志将他安排到了北京的一所饭店里,在那里,他正好碰到了韩练成。

韩练成与李仙洲之间可以说是“上下级”的关系,在莱芜战役时期,李仙洲是副司令,韩练成是他手下的一名军长。

韩练成得知李仙洲也在自己所住的饭店后,特意选了一个李仙洲本人有空的时候,主动前去拜他。一天,见到李仙洲的韩练成连忙向他道歉:“大哥,我对不起你啊”。

那么这到底是这么回事呢?韩练成为何要向李仙洲道歉呢,这一切还需要从莱芜战役说起。

1947年,山东和华中两大野战军合并之后,实力大增,老蒋视其为心腹大患。同年,蒋介石陈诚为总指挥,发动了莱芜战役。

此战,蒋军集结了三十万大军,分两路,一路从北向南进攻,一路从南向北进攻,企图南北夹击,消灭我军。

而此时的李仙洲担任徐州绥靖公署济南第二绥靖区副司令官,中将军衔,是王耀武的副手。在上级的命令下,王耀武将鲁南战役北线是指挥权给了李仙洲,让其率领三个军,辅佐南线大兵团作战。

[var1]

鲁南会战,蒋军采取的是南北夹击的方法,南线集团有二十万重兵,且包含了不少精锐部队,北线集团仅仅只有李仙洲的三个军,六万人,在人数和战斗力方面来看,明显是北线集团更弱。

粟裕一向喜欢打险仗,而且每次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此次鲁南战役,粟裕选择全军北上,不管蒋军南线兵团,用全部的力量来对付李仙洲的北线兵团,破掉蒋介石“南北夹击”的计划。

我军在敌人的飞机侦查下,神不知鬼不觉得将兵力北上运动,将李仙洲包围了。得知自己的部队被包围,王耀武心急如焚,他急忙命令李仙洲向北突围,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韩练成“出手”了。

[var1]

李仙洲得知自己被围后,召集了几位军长商议突围的事情,当时的韩练成是四十六军军长韩练成,他来到李仙洲的指挥部,与几位军长商量如何突围的事情。

李仙洲认为,军队应该立即向北突围,一刻功夫都耽误不得,一旁的七十三军军长韩浚表示同意,可韩练成持反对意见。

韩练成认为,自己的军队刚刚从前线下来,需要一定时间的休整,因此,需要推迟一天时间再突围。

韩练成坚持自己的看法,李仙洲也没办法,毕竟韩练成手中的46军是此次突围的主力,没有他的配合突围成功的概率会大大降低。可在战场上,时间就等于生命,做任何决定都拖延不得。

可让李仙洲万万没想到的是,韩练成的身份是我军的地下党,他故意拖延李仙洲的突围时间,目的是为了让粟裕大军有更多的时间包围李仙洲兵团。

[var1]

到了约定突围的那一天,韩练成没了踪迹,46军群龙无首,顿时陷入了一片大乱。迫于无奈,李仙洲只得率部自己突围,可那时候的他已经是瓮中之鳖了,面对铁桶一般的包围圈,李仙洲没有机会了。

莱芜战役,粟裕指挥大军消灭了李仙洲兵团,并且俘虏了中将司令官李仙洲本人,取得了一场大胜。此战结束后,韩练成的身份还没有曝光,为了取得老蒋的信任,他欺骗老蒋说自己是从粟裕大军中突围的。

老蒋此人向来多疑,但他对韩练成很信任,由于此前韩练成救过蒋介石的命,因此韩练成没有成为老蒋怀疑的对象。

[var1]

莱芜战役结束后,李仙洲在战俘营中没有见到韩练成,得知他已经“突围”成功了。可让他想不通的是,自己六万大军都没法突围,韩练成怎么可能突围出去呢?这个问题一直在李仙洲的心理疑惑了很久了。

直到1975年,李仙洲和韩练成在北京某饭店见面,一见面韩练成就向李仙洲道歉。李仙洲看见韩练成后,问出了自己心中多年的疑惑:“当年莱芜战役,你为何要坚持延迟一天撤退“?

看到自己曾经的上级对自己当年的身份还不知晓,韩练成侧面向李仙洲透露,他说道:

“只有这样,才能将口袋阵完成”。

此话一出,李仙洲恍然大悟,但他脸上并没有表现得很激动,而是友好得向韩练成握了握手,然后说道:“不怪你,没有你我也不会在这里,更不会再次见到老师周恩来,说起来还要感谢你了”。

[var1]

莱芜战役中,除了粟裕指挥有方外,隐形将军韩练成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晚年的李仙洲并没有因为此事而气愤,因为他已经看到了老蒋退守台湾的结局,即便没有莱芜战役,李仙洲自己恐怕也已经在台湾或者被俘了。

更多文章

  • 2002年,工人意外挖到西汉陵墓,棺中女尸却突然“叹气”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些盗墓题材的小说当中,古墓当中不仅有各种稀奇古怪的生物,巧妙害人的机关,还有随时会“尸变”的古尸。总之在作者的笔下,古墓中的世界可谓是凶险奇异,迷雾重重。小说中的古墓自然是经过作者“加工”过的,真正的古墓、古尸究竟是什么样,还得看考古学家们的发掘。近些年来,多处具有重要意义的古墓被考古学家们发掘

  • 魏国的劳模,平蜀的功臣,司马家的忠狗,为何死于司马氏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司马家是怎么控制魏国的,司马懿的3000死士最后都去哪儿,魏国后期最厉害的武将

    谁是杀邓艾的真凶?讨伐蜀汉的两位主帅,邓艾和钟会,一个被封太尉,一个被封司徒,结果都以“谋逆”的罪名被杀。其中,钟会的叛乱是铁板钉钉的;邓艾则不同,他是被冤枉的。如果说他是被钟会陷害,那么钟会被诛杀后,邓艾应该被解救才是,但其结果是被监军卫瓘继续派人追杀身亡。如果说邓艾是被卫瓘杀人灭口的(因为告发邓

  • 赵王请求楚国出兵抗秦,楚王不愿相助,毛遂怒道:看你那熊样吧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魏楚联军攻秦,毛遂与赵王的故事,赵王的简介

    此去楚国请求救兵事关重大,所以平原君在出发前必须做足准备。而且为了能成功说服楚王,平原君在自己的幕僚中挑选了十多名说客。(在过去是给府中主人出谋划策的角色)这个时候有个人站了出来,表示:“我也可以一同去楚国。”平原君远远望去却不认得此人,便问道:“你是何人?在幕府呆多久了?”此人回复道:“小人毛遂,

  • 曹操架空汉室的利刃-霸府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霸府,曹操与刘备谁忠于汉室,曹操主要城池

    考察这一制度,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理解曹操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深谋远虑,更具体的认识曹魏政治运行的方式。1、霸府制度及其前身霸府"一词并不是官方称呼,而是三国时期及后人对曹操建立的一种政治体制的特殊称谓。简单而言,霸府指曹操建立的以自己为核心、代替正常政府机构职能、管理统治区内各项军政事务的府属机构。霸

  • 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看战国时游说家孟子与张仪本质上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国时期的张仪,张仪个人简历,喻恩泰张仪

    在公元前3世纪,那个恍如隔世的时代。当时处于“烽烟四起”的战国时期,群雄割据,分裂出秦、楚、赵、齐、燕、魏、韩七个国家。这七个国家君主都无时无刻想着吞并其他六国,从而达成统一。然而统一六国,需要的不仅是军事上的强大,更需要无穷的智慧。而一国之君并不一定是最有智慧的人,反而需要有人才在身边出谋划策。而

  • 解析东汉战争:窦宪出征北匈奴,收降20万匈奴兵,大获全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窦宪破北匈奴之战,东汉汉明帝时曾被谁北击匈奴,西汉武帝三次反击匈奴

    北匈奴再闹饥荒,偌大的草原到处哀鸿遍野,不断有北匈奴士兵南下,选择投降南匈奴。及至此时,南匈奴已经投降四十余年,汉文化的超强同化能力,渐渐让他们忘记了自己是匈奴人。至少,在短期内他们内心的那股狂悍,不会重新被点燃。南匈奴单于屯屠何上书汉和帝,想要出兵攻打北匈奴,彻底让自家的兄弟们臣服于汉朝。其实,这

  • “完璧归赵”看外交,赵国看似赢了实际上输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完璧归赵时期赵国的背景,完璧归赵细思极恐,完璧归赵的故事简介50字

    [var1]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外交其实非常频繁的,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互通有无使节频频来往。各国国君继位,丧事都要通过外交手段来向他国通报。就如开战准备也要向他国先行告知,在那个注重礼仪制度的春秋战国,出现了一场著名的外交“完璧归赵”。[var1]完璧归赵大家耳熟能详,讲的是一个赵国蔺相如不辱使

  • 陕西发现柳公权真迹!写的那年他71岁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记者:杨一苗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记者12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市长安区清理发掘了3座唐墓,其中一座墓葬里出土的一方墓志是由 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柳公权撰文并书写。 这是此次考古发现的柳公权撰书墓志。这一考古项目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凤林北路与文苑南路交接处东部,发现这方墓志的墓葬平

  • 李世民想要对李渊动手,幸好李渊说了10个字,才逃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建立之后,李渊登基,同时嫡长子李建成也被册立为太子。受后代史书的影响,历史上很多人对他的评价都不正面,比如“建成残忍,岂主鬯之才”,但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得知,比起李世民来,李建成固然是差了很远,但客观评价的话,其实也没有他们说的那么不堪,毕竟一来南征北战多年,李建成也曾立下赫赫战功;二来手下既然有

  • 明朝最大谜团:靖难之役后朱允炆去了哪里?《建文皇帝遗迹》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万历为什么承认建文,建文皇帝下落之谜,朱棣建文

    这一天,谷王朱橞和曹国公李景隆开城迎接;这一天,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宣告结束。十七日,朱棣前往孝陵拜谒父亲朱元璋,之后返回奉天殿一一群臣早已为他备好法架和玉玺,接着山呼万岁,就这样,朱棣半推半就地登上皇位。从此,明朝迎来了铁血柔情的永乐时代;与此同时,另一个悬疑将困扰朱棣一生一一前任皇帝朱允炆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