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安石得到宋神宗支持,主持变法,为何最终被罢相?

王安石得到宋神宗支持,主持变法,为何最终被罢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778 更新时间:2023/12/7 20:54:08

一、阻力重重

王安石在变法之初,提出了许多改革时弊的政策,但是遭到了朝中守旧派的强烈反对,他们纷纷上书,不仅攻击新法,甚至攻击王安石本人,说他“以富国强兵之术,迪上心,欲求近功,忘其旧学”。御史中丞吕诲“论安石过失十事”,结果被宋神宗外放;翰林学士范镇“三疏言青苗,夺职致仕”;“富弼以格青苗解使相”。

司马光是王安石的好友,他先后三次给王安石写信,对新法提出批评,结果也惹怒了王安石。此外,“史刘述、刘琦、钱顗、孙昌龄、王子韶、程颢、张戩、陈襄、陈荐、谢景温、杨绘、刘挚,谏官范纯仁、李常、孙觉、胡宗愈皆不得其言,相继去”。1070年,宋神宗又任命王安石为宰相,但是朝中依然还是有不少人反对变法。

二、首次罢相

1074年,北宋境内爆发了严重的旱灾,饥民流离失所,引发了宋神宗的忧虑。与此同时,宋神宗与王安石之间也发生了矛盾,他不再对王安石言听计从。原因也很简单,王安石及其党羽提出了一些加强相权的建议,但都遭到了宋神宗的严词拒绝。比如,有人提议将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二为一,这就引起了宋神宗的不满。

王安石的性格比较强势,“素刚直,每议事于人主前,如与朋友争辩于私室,不少降辞气”,即使在宋神宗面前也是如此。换言之,宋神宗与王安石之变的问题就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随着旱灾的爆发,人们纷纷攻击新法,“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就连太皇太后、皇太后都对宋神宗说:“安石乱天下。”于是在这年四月,王安石被罢相。

三、再次罢相

王安石虽然被免去宰相,但新法仍在推行之中。不过变法派内部却发生了斗争,被王安石一手提拔起来的吕惠卿忘恩负义,居然想利用一些案件来对付王安石。韩绛得知此事后,秘密奏请宋神宗召回王安石。于是在1075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但是此时,变法派内部的斗争非常激烈,新法的推行更加困难。

另外,王安石也感觉到宋神宗的对他信任大减,许多事情都不再听他了,“只从得五分时也得也”。所以第二次拜相后,王安石多次提出辞职。1076年,王安石的独生子病死,这对王安石的打击很大,“尤悲伤不堪,力请解几务”。宋神宗对王安石也感到厌烦,同意了王安石的请求。1085年,宋神宗病死,新法尽废。第二年,王安石病死于南京,终年66岁。

参考资料:1.《宋史》;2.《续资治通鉴长编》

更多文章

  • 81岁的武则天为什么还要养男宠?原因很简单,3点揭露背后的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则天一生的四个秘密,武则天一生做过一件最傻的事,武则天的四大宠男叫什么

    特别在文化上更是多姿多彩,不仅仅“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宁静淡泊,也有天生我才,散金复来的豪迈自信,也有多病登台的沉郁顿挫。不仅限于文化上的繁荣多样,在制度上,更是出现了唯一个千古女帝,相较于其他朝代的后宫擅权,外戚攀附,这些并未在其身上发生。甚至更进一步,贞观之治的承继,对于开元盛世的开启,宛

  • 朱棣兵临南京城下,建文帝尚有二十万守卫军,怎么最后不战而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棣建文,建文四年朱棣攻破应天府,朱棣最后一战打赢没有

    在封建王朝时期,谋权篡位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可能是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样杀兄逼父退位,也有的可能是像清朝时期的九子夺嫡一样,兄弟之间兵戎相见,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情况,那就是叔侄相争,比如明朝燕王朱棣征讨建文帝朱允炆,强行夺取政权。虽然说建文帝资历尚浅,确实不是朱棣的对手,但是要知道他是朱元璋亲封的继承

  • 苏轼新婚当晚,写下一首洞房诗描述场景,流传至今成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苏轼洞房诗全文,苏轼50首必背古诗,肥水不流外人田苏轼诗句

    一提起大文豪苏轼,相信很多人都对他十分熟悉。毕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没有几个文人能像他一样出色,诗写的和他一样好的未必会写文,文写的和他一样,好的未必能有他会做菜,菜做的和他一样好的未必有他懂朝政。关于苏轼的传奇故事,三天三夜都讲不完。人们熟知的关于苏轼的故事,莫过于他是如何在朝堂上和王安石针锋相对

  • 唐朝女子究竟有多开放?袒胸装女扮男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官职品级一览表,唐朝女性高清图片,唐朝女子服装复原

    女子也可袒胸露乳,胸口前春色仅仅用薄纱罩住,若隐若现,性感逼人。光是着装就这么开放,那么私生活和社会地位方面,与传统认知当中的女性形象,又有着怎样的不同呢?先说服装,从服装来看,唐朝女性的着装就算是现代来看也是十分奔放。从隋朝进入唐朝以来,我国服饰也发展到了全盛时期。我国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达使得纺

  • 朱元璋的家世:大姐被送人,大哥不孝,只有二姐夫被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因朱五四是佃农,靠租种地主的土地为生,生活异常艰难,大姐又是女儿,因此,很小的时候就被送给了一户姓王的人家,长大后同王姓的儿子王七一成了亲。大哥朱重四,是朱五四的长子,从小就受到父母的溺爱,因此,惯出一身坏毛病,不爱劳动,对父母也不是很孝敬,朱元璋做了皇帝后,曾在《御制纪非录》回忆自己的大哥,说他“

  • 五大霸气侧漏皇帝,朱棣、嬴政上榜,杨广屈居第二,榜首毫无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杨广评价嬴政,朱棣和杨广,嬴政和朱棣谁厉害

    TOP5 ?李世民。尽管他上位的过程并不光彩,但他当上皇帝后的表现,却很是让人佩服不已。其实他之所以能够随着父亲起兵,与他之前镇守地方,经常要与突厥作战不无关系。经过争夺天下的磨砺,使得他对于开疆拓土有着极大的兴趣,帝国的版面也随着战争的胜利一再拓展,他也被周边各国称为了“天可汗”。TOP4 ?朱棣

  • 郭靖全家最后真的都是心甘情愿为大宋而死吗?这里告诉你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射雕中郭靖与母亲偷拆密信,密室里黄蓉给郭靖疗伤,金轮法王评价郭靖

    有点秀逗,脑子不大好使的郭大小姐,携其夫君耶律帮主,也在最后没逃出襄阳,估计是迫于老爸和老泰山的威压,走不成!他们的思想觉悟,估计还没有达到他们老爹的那高度吧?郭巨侠也是,就算不疼女儿吧,女婿好歹也是天下第一帮派的老大,教父级的,保了性命,换个地方再打蒙古人嘛,守城也好,退入深山打游击也好···留得

  • 五代十国人物志南唐的开国皇帝,借鸡生蛋的徐温养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徐知诰在被徐温收养之后,开始了一段辉煌的创业之路,如果当初杨行密不把他送给徐温,也许历史上就不出现歌舞风流的南唐帝国了。徐知诰在少年时代就已经显示出与众不同,史称“喜书善射,识度英伟”,跟杨行密那几个窝囊废儿子以及徐温那些纨绔子弟完全不同,是吴国官场第二代中的佼佼者。虽说徐知诰直接窃取了他养父的篡位

  • 朱元璋请客吃饭,刘伯温立刻辞官,徐达不解,他:你看桌子上的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为了大明江山的稳定繁荣,朱元璋只好把他们杀了。有一次,朱元璋请功臣吃饭,皇帝请客吃饭,大臣们谁敢不去。朱元璋和群臣坐下之后,宫女们开始上菜。上来的三道菜分别是燕窝、兔肉与狗肉,大臣们看到之后,急忙动筷子开始吃。刘伯温看到这三样菜之后,却不敢吃。刘伯温决定立刻辞官,就对朱元璋说臣年事已高,要辞官回家,

  • 为什么李世民当上皇帝后,没有杀秦琼这些握有兵权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封建历史上,皇帝杀那些帮助他建功立业的功臣,基本上成了一个惯例,比如汉朝有刘邦杀韩信,明朝有朱元璋杀蓝玉。而在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却打破了这个惯例,纵观他的一生,几乎没有拿功臣开刀的案例。不管是善于谋略的长孙无忌、房玄龄,还是手握兵权的李靖、秦琼,总之他们一个个都活得好好的,并且最终还都得以善终。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