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只因诸葛亮一句话,他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昏君

只因诸葛亮一句话,他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昏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075 更新时间:2024/2/2 21:12:00

汉桓帝刘志

汉桓帝的谥号“桓”,很多人都以为是恶谥,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根据谥法云:辟土服远曰桓。以武正定。克敬动民曰桓。敬以使之。辟土兼国曰桓。兼人故土。

这样看起来,用桓作为谥号,多偏向于一些开疆拓土、建立战功的男人,历史上除了汉桓帝以外,其他有桓这个谥号的有齐桓公、长沙桓王孙策、蒙哥(桓肃皇帝)等等。

因而历史上的汉桓帝虽然说不上明君,但绝对不是一个昏君,其政治能力至少在两汉的皇帝在其能力属于中等以上的存在,只是因为后面继位的是汉灵帝,汉灵帝后一个少帝一个献帝,不久灭亡,所以桓灵并称一起,对于汉桓帝来说,着实有点背锅的感觉。

前出师表

继位之初

东汉对于大家来说,要不是后面三国,存在感都不是很强,加上幼帝继位的很多,所以整个东汉的历史就是外戚和宦官专权的时代,从汉章帝驾崩(88年),汉和帝继位,窦太后开始临朝称制开始,开启了外戚专权的开始,到后来和宦官轮流专权,直到中平六年(189年)袁绍彻底诛杀宦官,才彻底结束外戚和宦官轮流专权的时代。

东汉初代外戚窦宪

东汉国祚195年,前有外戚宦官专权101年,后有汉献帝傀儡30年,因此整个东汉历史就是外戚和宦官的历史,虽然不是汉桓帝造成的,但是在汉桓帝刚即位的时候达到了顶峰。

汉桓帝继位之初专权的是著名的大将军梁冀,梁家从汉顺帝开始就把持朝政,后来梁冀的权势进一步扩大,毒杀了只有九岁的汉质帝,只因为汉质帝说他是跋扈将军。

梁冀毒杀汉质帝

要知道汉朝虽然有废立皇帝的权臣,比如霍光,但第一个直接杀皇帝的,梁冀可是第一个。权臣嘛,废立是常事,杀了汉质帝后,要迎立新帝,这时候要找一个听话、不闹且年纪小的皇帝来继承,这个可不好找,选来选去,就选中了当时只有15岁的刘志。

刘志是汉章帝的曾孙,是汉章帝第六子刘开这一脉的,原本没有继承帝位的资格,运气好,被大权臣拥立了,但拥立的是有弑杀皇帝前科大权臣梁冀。

权臣梁冀

刘志被也就是后来的汉桓帝,因为有拥立之功,汉桓帝给他的待遇极高,是萧何、邓禹、霍光三个大臣加起来的总和。

《后汉书》记载:元嘉元年,帝以冀有援立之功,欲崇殊典,乃大会公卿,共议其礼。于是有司奏冀入朝不趋,敛履上殿,谒赞不名,礼仪比萧何;悉以定陶、成阳余户增封为四县,比邓禹;赏赐金钱、奴婢、采帛、车马、衣服、甲第,比霍光;以殊元勋。每朝会,与三公绝席。十日一人,平尚书事。

这待遇,可以说是截止到梁冀为止待遇最高的了,但是梁冀却不满意“冀犹以所奏礼薄,意不悦”。面对权臣,汉桓帝也没有办法,只能忍着,可以说继位之初的汉桓帝面临着极难的开局。

飞扬跋扈

隐忍多年

面对有前科的梁冀,汉桓帝只能忍着,毕竟在梁冀眼中,他才是老大,管你是当朝天子还是谁,只要不服的,全部得死,在梁冀强权压制下,汉桓帝硬是忍了十三年,不知道是不是汉朝皇帝都有隐忍的功夫,上一个这么能忍的还是中兴西汉的汉宣帝。

汉宣帝

不过汉桓帝能在残暴的梁冀下隐忍十三年,没有被抓住小辫子,可见其韬光养晦的功夫深厚,绝对不是偶然或者是懦弱。

弹劾梁冀

然而面对权臣,汉桓帝也不是什么没有做,只是在梁冀眼皮子底下逐渐掌握内廷的势力。

延熹元年(158年),汉朝出现了日食,根据天人感应,出现一些奇异的天文现象,肯定是上天警示,当权者要下罪己诏或者解释一下的,这时候太史令陈授说是因为梁冀导致的,公然弹劾梁冀。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

梁冀是谁?敢弑君的主,小小的太史令还不放在眼里,直接让洛阳令抓了陈授,不久就杀了陈授,不过这一次导致汉桓帝非常愤怒,为什么呢?

这还得从梁皇后说起,汉桓帝的第一任皇后是梁冀妹妹,这位皇后长相平庸,无才无德,只会依仗哥哥和姐姐梁太后的权势而专制内宫,是梁冀用来监视汉桓帝的。

汉桓帝自然也知道梁冀的心思,早些年还因为梁冀的原因宠幸她,随着梁太后的去世,内廷梁氏权力有所下降,开始冷落梁皇后,并且抓住机会的汉桓帝慢慢恢复在内廷的势力,随着势力的复苏,汉桓帝自然不会看到自己大权旁落,于是借着日食的现象,暗中指使太史令前来试探,同时也是向百官们释放自己的政治信号,清算梁冀的时机差不多要到了。

邓猛事件

坚定汉桓帝诛杀梁冀的时期是邓猛事件,邓猛是梁冀老婆安排进宫的女人,被汉桓帝宠幸,为了可以继续控制内廷,梁冀要求邓猛改姓梁以便控制,但又怕邓猛家里人改变心意,竟然派人去刺杀邓猛的姐夫和母亲,最终人没杀反而败露刺杀的事情,令汉桓帝第二次对梁冀发怒,这是隐忍多年中第二次对他发怒,当然也是试探并且发动政变前的节奏(此时梁皇后已死,宫中已经没有梁冀亲信的耳目了)。

邓猛

联合宦官

为了扳倒梁冀,汉桓帝找来了的东汉皇权好帮手——宦官,不过周围都是梁冀的眼线,这种要掉脑袋的时期自然不能在明面上说,于是他们选择了一个隐蔽的地方——厕所,谁没事喜欢在臭烘烘的厕所待那么久。

《三国演义》汉桓帝漏了个脸

汉桓帝在厕所首先找来了自己认为最为信任的宦官唐衡,实则拿捏不准要试探一下说,让他找和梁冀不和的人,这话说的是非常有水平的,如果唐衡不是自己人,那么可以找个借口说关心梁冀,帮他“除去”不爽的人,如果唐衡是自己人,那么可以继续下面的诛梁计划了。

密谋诛梁

果然唐衡是自己的人,并且帮汉桓帝找来几个帮手,为了夺权,汉桓帝居然和宦官歃血为盟,诛梁计划就这么开始了。

诛梁计划

当然梁冀也不是吃素的,在宫中一直有眼线的,不过因为失去了太后和皇后作为内应,不知道内廷的准确情况,于是派人前往宫中打探,结果一进宫就被宦官具瑗关押,要知道一旦扣押了梁冀的人,就意味着彻底和梁冀撕破嘴脸了,这场政变再无退路了,于是汉桓帝亲自部署:

首先,封锁调兵权,第一时间内把可以调动军队的虎符之类的掌印都收归宫内,令梁冀想造反也没兵,当时的尚书令是内廷最高的官员,此时能够听命于汉桓帝,说明汉桓帝在之前已经完全掌握内廷权力。

其次,迅速派兵控制梁冀,在短时间内就集结了千余名武装在梁冀眼皮子底下包围梁冀府,彻底切断梁冀与外界的联系。

随后,派近臣削去梁冀的封爵,由光禄勋持节去没收象征大将军权力的大将军印,确保万无一失。

最后,将梁氏一族一网打尽,彻底剪除掌权多年的梁氏一族。

得以掌权

汉桓帝用了几天就将掌握东汉政权将近三十年的外戚梁氏就此终结,一系列的操作,干净利索,堪称完美,这就是汉桓帝的真实政治水平,估计梁冀自己也没想到,装了十几年孙子的汉桓帝突然有一天一鸣惊人,将其彻底剪除,估计要是知道汉桓帝有如此能耐,早就废黜了他,另立一个听话的皇帝了。

厕所夺权

制衡宦官

诛杀梁冀后,五位宦官单超、左倌、徐璜、具瑗、唐衡被封了侯,史称五侯,似乎开启了我们常说的宦官干政时代,然而古代君王讲究的是制衡之道,利用各方势力互相制衡来强化皇权,之前梁冀一家独大,汉桓帝自然联合宦官诛杀梁冀。

东汉宦官

梁冀去世后,宦官联合独大了,汉桓帝也没有一昧的宠幸他们,受封车骑将军的单超第二年就莫名其妙地死了,其他四位则在被弹劾的时候遭到汉桓帝的贬斥,虽然当年一起在厕所共谋大事,但事成之后,还能指望汉桓帝和以前一样推心置腹吗?

皇权之争

历来汉桓帝被黑的最大的原因就是党锢之祸,毕竟笔杆子掌握在文人手里,党锢之祸主要针对文人,自然被文人们大肆渲染,然而党锢之祸的本质还是皇权之争。在诛杀梁冀之后,汉桓帝自然也是怕宦官做大的,找了借口处置了五侯。

延熹九年(166年),前有南阳太守成瑨逮捕与宦官关系好的张汜,当时朝廷已经大赦,但他为了打击宦官,不顾朝廷大赦,诛杀张氏一族以及宾客两百多人,先斩后奏,诛杀完才上疏朝廷,后汝南太守刘质逮捕宦官赵津,同样不顾朝廷禁令,拷打致死随后才上报,这下子令汉桓帝非常愤怒。

表面上看一位为民除害的好官,但在汉桓帝看来,这是地方官违抗朝朝廷的命令,这还得了,于是决定处置这些地方官,没想到朝廷中央的官员陈蕃等人居然反对汉桓帝处置,维护地方,这在一个皇权至上的时代令汉桓帝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

东汉名士

在外戚和宦官轮番遭到贬斥的情况下,豪强士族们决定站出来争夺权力真空,名士就是他们的代表,汉桓帝作为一个政治嗅觉敏感的人,果断处理,罢免陈蕃等人,利用和自己交好和能控制的内廷官员充当太尉、司空等外廷要职,加强皇权。

党锢之祸

在此次党锢之祸中,汉桓帝只是贬谪,没有杀害这些人,可以说将危险性降到了最低,至于后面第二次党锢之祸血流成河,完全是汉灵帝低下的政治能力造成的。

功过是非

汉桓帝的政治能力仅次于东汉前三个皇帝,帝王的几大要素,隐忍、果断、制衡,他都有极强的素养。隐忍多年,诛杀汉朝最强大的外戚梁冀,加强皇权。

平定羌乱

东汉时期的羌族先后五次叛乱,困扰了汉朝边境数十年,甚至朝廷一度放弃雍州。汉桓帝任用段颎张奂皇甫规,不断打击羌族叛乱,最终在汉桓帝去世不久迅速平定了羌族叛乱(黄巾之乱的时候羌族再度叛乱,但已不成气候),这也是汉桓帝的谥号“桓”的主要原因。

羌汉战争

可惜汉桓帝的时候,门阀士族已经形成了,第一次党锢之祸就是门阀士族开始威胁皇权,但历史的走向是门阀士族的统治,后面的魏晋南北朝都是门阀士族的的活跃时代,直到唐末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著名的五姓七望

身处这个时代,只能在皇权名义下暂缓进程,可惜汉桓帝死得太早,三十四岁就驾崩了,15岁继位,真正掌权的只有九年左右,其驾崩后,没有留下子嗣,没有培养继承人,皇位落在了汉灵帝刘宏这个暴发户手里,直接导致东汉王朝的统治崩溃。

汉灵帝

更多文章

  • 汉光武帝刘秀:也许是中国历史上最“秀”的皇帝,没有之一的那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汉光武帝 刘秀)刘秀同志人如其名,是个秀儿。并且,刘秀的家世十分显赫。当然,是他的祖上比较显赫,刘秀本人混得倒是很一般。他的先祖刘发,听名字就很豪横。发哥是西汉景帝的儿子,受封长沙定王。定王这个爵位不大,但也不小,而且还是个世袭爵位。但比较尴尬的是,西汉朝廷从汉武帝开始就搞推恩令,导致到了刘秀出生

  • 历代开国皇帝都雄才大略,为何唯有唐代的平庸无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在历史上,大一统的王朝开创者都是雄才大略的英雄,秦始皇千古一帝,刘邦虽然个人才能不突出但用人一流,朱元璋、赵匡胤、铁木真、皇太极等也都是一代豪杰。相比之下,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就显得平庸无能,在历史上是一个贪图享乐、好色的那么一个印象,为何会这样?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之一,唯有汉朝能与之相比,当

  • 雍正身患绝症,却杀了唯一能救自己的神医,难怪曹操非得杀了华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易中天评价雍正,雍正为什么杀了13个兄弟,雍正如何发现乔引娣是他女儿

    可为何曹操会杀了唯一能够给自己治病的华佗呢?其实,雍正皇帝晚年时期也身患重疾,找了无数个医生之后,才找到一位神医为自己治病。但这位唯一能给雍正治好病的医生,最终也惨遭杀害。看完雍正杀神医的原因,我们就能够知道为什么曹操宁愿痛死也要杀华佗了。雍正身患重疾,神医妙手回春却惨遭杀害雍正皇帝的故事想必已经家

  • 如何面对输赢胜负,看看杜牧怎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杜牧个人简介,杜牧十首必背诗,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

    杜牧写过一首诗,名为《题乌江亭》。乌江亭位于乌江浦,传说楚汉相争,项羽自刎于此。后人建造一座亭子,纪念项羽。杜牧寻访古迹,来到这里,望着乌江水奔流不息,感慨万千。这首诗很有意思,杜牧没有描写乌江亭周边的风景,一上来就直抒胸臆,发表议论。从这个细节能够推测出,他有多么激动,多想和大家分享他的心得体会。

  • 贞懿王高保融:服了,我爸爸比刘邦还无赖,我爷爷比朱元璋出身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枭雄并起的五代十国时期)时间不算长,遍地是大王。如果说起五代十国时期声名最为狼藉的皇帝,我想大多数人可能会想到的是朱温,或是石敬瑭。朱温之奸诈,不亚于曹操,并且,他比曹操更为狠辣。悖主弑君,覆灭大唐,他的权力之路沾满了罪恶的鲜血。这是一个狠人,也是一个坏人。而拱手将燕云十六州奉送给契丹的石敬瑭同志

  • 南北朝北魏皇帝列表,从拓跋珪开国到拓跋焘一统北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北魏十六个皇帝世系表,南北朝历史讲解拓跋焘,大魏拓跋王朝的历史

    自东晋灭亡后,替代它的依次是宋齐梁陈,北朝替代苻坚的,则是北魏、北齐、西魏和北周。其中北朝第一个王朝北魏的皇帝很多,对后世的影响力很大,咱们要聊的,就是北魏最关键的从开国到一统北方的前三代皇帝,他们分别是拓跋珪、拓跋嗣和拓跋焘。当初苻坚灭鲜卑人的代国之后,把一个小孩放在了家中寄养,他就是拓跋珪。后来

  • 马未都:宋朝是唯一超过三百年的朝代,连汉朝都不能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到今天已经有了五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五千多年中,各个朝代都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传奇,形成了自己朝代的文明,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添砖加瓦。比如说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留下了浩瀚伟大的工程成果——秦始皇陵;再比如说唐朝涌现出的很多著名的诗人,留下了无数的文化瑰宝。在上下五千年的各个朝

  • 刘宋诸帝:不被承认的短命皇帝刘劭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潘淑妃(?-453年)于是每次羊车到了门口,羊儿总是舔着地面不肯离去,刘义隆终于感动地说:“羊尚且为你徘徊,何况人呢!”这样,潘淑妃“爱倾后宫”。可是,皇后袁齐妫却不高兴了,她在刘义隆还是个宜都王时就嫁给了他,先替他生了长女刘英娥,即东阳公主;后来又生下长子刘劭。由于娘家比较穷,皇后经常向皇帝请求资

  • 如果五虎上将全被曹操生擒,受封的官爵,能否高于五子良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将军并不一定都是忠于国家和人民的,在残酷的战争中。如果将军兵败被俘,在面临诱惑和威胁的时候,保守估计至少有一半的人都会投降。在人尽皆知的三国演义中,要是闻名于世的五虎将被曹操生擒。应该会有这么三个人会投降,那他们被曹操收入帐中后,获得的地位是否会高于五子良将?被俘虏过的五虎将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

  • 刘宋诸帝:刘昱与刘准,又是两个小皇帝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七月初七是乞巧节,刘昱带着一班侍从乘着露天无篷车,先往宫城内的一个小山岗比赛跳高,接着又逛了一座尼姑庵,夜晚再到新安寺偷了一只狗,杀掉煮熟后吃狗肉、喝美酒,玩得好不开心。及至醉醺醺地入睡前还吩咐杨玉夫:“替朕细细观察,织女什么时候渡过银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观察到了,就立即叫醒朕;观察不到,明天就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