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史说三国:三九九 三国归晋

史说三国:三九九 三国归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049 更新时间:2024/1/17 17:18:36

又引来滍水和淯水两江之水,浇灌田地一万多顷,开凿了从扬口到巴陵的运河一万余里,使夏水和沅、湘两水直接沟通,既解决了长江的排洪问题,又改善了荆州南北间的漕运。

杜预武艺不精,连骑马都不会,射箭不能透甲,但每有军事行动,朝廷都要召他参谋规划。

他知彼知己,善于同敌人斗智,常常给敌人以致命打击。

在灭吴战争中,吴人最痛恨的就是杜预。

杜预有大脖子病,吴人就给狗脖子上戴个水瓢,看见长包的树,就写上“杜预颈”,然后砍掉,借以发泄对杜预的仇恨。

杜预的政绩,受到了当地人民的赞扬,百姓称他为“杜父”,并歌颂说:“后世无叛由杜翁,孰识智名与勇功。”

功高绩显,杜预却不得不提防京城中的权贵对他的陷害,在镇守襄阳期间,多次向京都的权贵要人馈赠。

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作,杜预回答说:“我只怕他们会加害于我,并不是指望他们能给我什么好处。”

晋太康五年(285年)闰十二月,杜预被征调到中央政府任司隶校尉,途中行至邓县,突然病故,终年六十三岁。

司马炎甚为哀悼,追赠他为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成侯。

司马炎对伐吴有功的其他大臣,都大加封赏。

尚书张华由关内侯进爵为广武县侯,增加食邑至万户。

荀勖因为专门掌管诏命的功劳,一个儿子被封为亭侯。

其余各位将领以及公卿大臣以下的官吏,受到的赏赐各不相同。

司马炎询问散骑常侍薛莹孙皓为什么会亡国。

薛莹回答说:“孙亲近小人,任意地施行刑罚,大臣和各位将领,人人都不能自保,这就是孙灭亡的原因。”

一天,司马炎又用同样的问题问吾彦。

吾彦回答说:“吴君王才智出众,辅佐的大臣贤能聪明。”

司马炎笑着说:“要是这样,为什么会亡国?”

吾彦说:“天赐的福禄永久断绝,天道却有归属,所以才被陛下所擒。”

司马炎见他回答得体,很是赞赏他的话。

这一年,晋朝廷以司隶所统领的郡设置司州。

自此,全国一共有十九个州,一百七十三个郡国,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四十户。

司马炎下诏说:“从前自汉末开始,四海之内分崩离析,刺史对内亲自处理民事,对外统领兵马。如今天下一统,应当收藏起兵器,把刺史的职权区分开,全都依照汉时的制度行事。把州郡的兵都去掉,大郡设置武官一百人,小郡设置五十人。”

交州牧陶璜上书说:“交州、广州,从东到西有几千里,不归顺的有六万多户,至于服从官府劳役的,只有五千多家。两个州唇齿相依,只有靠军队才能镇守住。另外,宁州各蛮夷,与上流地区接壤,他们据守在那里,水路陆路都通。所以,不应该减损州兵,那样会显出官府的力量单薄虚弱。”

仆射山涛也说:“不应当去掉州郡的军事守备。”

司马炎不听。

到了永宁以后,盗贼群起,州郡由于没有军队和武器,没有办法捉拿制止,于是天下大乱,正像山涛所说的那样。

从这以后,刺史又兼管兵民的政务,地方的军事力量更加强大了。

汉、魏以来,羌、胡、鲜卑等投降的部落,大多居住在关塞之内的各个郡里,以后多次因为不满和怨恨,杀害郡县的长官,逐渐成为百姓的祸患。

侍御史郭钦上书说:“戎狄强暴蛮横,自古以来就是祸患。魏初期,百姓人数少,西北各郡,都被戎人居住,内地一直到京兆、魏郡、弘农,也往往有戎人居住。现在虽然服从我们,但如果百年之后,发生了战乱的危机,胡人的骑兵从平阳、上党地区,用不了三天就能到孟津,那么北地、西河、太原、冯翊、安定、上郡这些地区,就都成为狄人的占地了。应当趁平吴的威势,谋臣猛将的谋略,逐渐迁徒内地各郡居住的胡人到边境地区去,加强夷狄经常出入地区的防卫,以彰明先王所制定的使戎狄远离都城的制度,这是千年万代的长远的策略。”

司马炎也没听从。

晋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中国重新统一。

晋武帝司马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逐步使百姓摆脱战乱之苦,国家走上了发展之路。

据推测,到永康元年(公元300年),中国人口已恢复到3500万人,形成“太康盛世”的局面。

然而,好景不长,司马炎出身世族,其家族经过长期发展,枝叶蔓延,盘根错节,早就形成庞大的权贵集团,在和平的环境下,司马炎也日益骄奢淫逸起来,西晋皇室逐步腐朽。

世家大族也跟着贪暴恣肆,奢侈成风。

何曾日食万钱,还说无处下筷。

司马炎的舅舅王恺与大族石崇互比奢侈,司马炎不但无动于衷,不加制止,还资助其舅争富。

不仅如此,一些官吏甚至公开抢劫、杀人,如石崇在做荆州刺史时,就公然抢劫远使商客,以此发财致富。

西晋很快陷入政风黑暗,贪赃枉法,贿赂风行,奢侈腐败的气象之中。

在外,则是大量的游牧部落内迁,关中和凉州的外族已占当地人口一半。

这些外族被世族收作奴婢,残酷压榨,民族关系非常恶劣。

司马炎及其后继者始终未能解决政风腐败、党派乱起、宗室权力扩张与外族内迁等问题,种下了日后八王之乱与永嘉之祸的种子。

八王之乱后,西晋元气大伤,内迁的各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

永嘉之乱,宣告了西晋的灭亡,中国再次走向分裂。

西晋皇族南迁,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建立东晋政权,史称“衣冠南渡”。

中国北部进入五胡十六国时代,战乱不休,直到前秦苻坚统一北方。

从晋武帝司马炎建国开始,西晋王朝传承四帝,国祚51年(从灭东吴统一全国开始计算,则只有37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昙花一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关羽宣称“虎女焉能配犬子”,那虎女最终嫁给了谁?结局又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羽虎女不嫁犬子历史,老三国虎女岂能嫁犬子,虎女岂能嫁犬子有历史依据吗

    关羽性格耿直,义薄云天,当年孙权曾派遣使者向关羽女儿求亲,他闻听后大骂虎女焉能配犬子,那么虎女是谁?她最后嫁给谁了?结局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当年刘关张三人为了共同的理想组成了蜀汉创业三人组,在蜀汉三巨头中义薄云天的关二爷一直都是历朝历代不遗余力颂扬的代

  • 西周古国-随国,“汉阳诸姬”大家长,楚国崛起第一个障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周王室与楚国的关系,汉阳诸姬,战国后期楚国疆域扩张图

    [var1]出土于随州市文峰塔“曾侯舆编钟”随国的来历史籍缺载,但考古为我们解开了它的起源之谜。出土于随州文峰塔墓地的春秋晚期铜器“曾侯舆编钟”,有铭文“王遣命南公,营宅汭(ruì)土,君庀(pǐ)淮夷,临有江夏”的记载,这是器主曾侯舆在追述先祖“南公”时的记事,说得是当年南公追随文、武,讨伐殷商,

  • 荆轲是山东大汉,刺杀秦始皇并非单纯替太子丹复仇,还有更大使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荆轲刺杀的是秦始皇吗,荆轲刺秦王秦王是秦始皇吗,荆轲为什么要刺杀秦始皇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嘘气兮成白虹!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流传千古,但也可能被误读了!太子丹和荆轲的终极目的并不是暗杀秦王,而且荆轲刺秦的基本目标已经达成,并未完全失败。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很多都知道,荆轲刺杀未遂,而且死的很惨,以至于苏轼还写诗批判燕太子急于求成,不能忍耐,

  • 巨鹿之战:四十万大军兵败巨鹿,秦朝轰然倒塌,这个责任该谁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巨鹿之战秦军全军覆没,巨鹿之战的巨鹿是现在的巨鹿吗,秦朝巨鹿郡资料

    在赵高的作祟之下,秦二世对混乱的局势一无所知,仍然在歌舞升平的幻梦中醉生梦死。随着起义大军势力的不断壮大,农民军甚至于攻破函谷关,将战火烧到了秦王朝的老家关中。这时候,秦二世终于回过神来,开始组织军队对起义军队进行镇压。在少府章邯率领的刑徒军的打击之下,局势终于有所缓和,陈胜吴广归于覆灭,楚将项梁兵

  • 秦朝末年,起兵反秦的六国贵族,为何几年后到了汉朝就不再复国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末六国贵族复国,为什么汉朝能够复国,秦朝灭亡后的百万大军去哪了

    尤其是在陈胜吴广失败后,以为项梁、项羽为代表的六国旧臣们成为了天下反秦的主力,他们纷纷拥立原先六国的王族后裔,以此收聚人心,扩大势力。[var1]项梁和项羽起义所以,与其说是秦亡于秦末的农民起义,不如说是秦亡于六国贵族们的复国运动。然而神奇的是,短短几年后,刘邦也效仿秦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汉

  • 刘备错过的名将,实力不输赵云,投靠曹操后大放异彩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张飞赵云怎么用最强,刘备曾错过的十大猛将,赵云刘备姜维

    这个将军叫做田豫,他也是频繁跳槽,后来遇到了能赏识自己的主公。第一次跳槽是因为个人的家庭原因,本来田豫在刘备手下做事,刘备此时依附于公孙瓒,当初刘备的班底也是仅有关羽张飞等人,所以对田豫比较看好,后来田豫母亲病重,刘备也在此时调任豫州,两人不得不分别。后来回来之后,田豫跟着公孙瓒做事,但是公孙瓒没有

  • 皇帝克星-匈奴呼韩邪,连续三任汉朝皇帝死在匈奴单于的进京朝拜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呼韩邪单于为了加强与汉朝的联系,前往长安去朝见大汉天子刘询,刘询亲自到甘泉宫迎接呼韩邪,呼韩邪待遇非常之高,并且刘询赏赐了大量财物,其中就包括匈奴单于玺,呼韩邪与刘询的顺利谈判,让北匈奴的郅支单于与呼韩邪的关系更加破裂,以至于呼韩邪不得不第二次再度前往长安,寻求庇护。双方之间终于停止了战争,呼韩邪的

  • 刘备进位汉中王的奏表中,诸葛亮仅排名第五,前四位大臣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对诸葛亮说过可自立为王吗,诸葛亮驻守汉中,刘备在三顾诸葛亮时的身份地位

    一、马超首先,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人,马超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的儿子。马超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征召马超入京为官,但都被马超拒绝。而后马腾入京被封为卫尉,马超就统领了马腾的部队。对于马超来说,出自名门,而且有东汉王朝册封的官职和爵位,比如操担任丞相时

  • 这个考古发现,告诉你秦始皇如何排兵布阵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2022年度陕西重要考古发现秦始皇帝陵考古发掘取得了多项突破!2009年考古工作者开始对秦始皇帝陵园外围的大型陪葬坑——一号坑进行第三次考古发掘此次发掘面积约430平方米目前共清理陶俑220余件陶马16匹战车4乘以及车马器、兵器、生产工具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员申茂盛介绍一号坑的建筑结构为框架式与厢

  • 游离在秦汉之间的历史-楚国,诠释了“亡秦必楚”的真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哪个省是正宗楚国人,楚国47位君主列表,楚国vs秦国

    就像后来范增游说项羽的叔叔项梁时所说: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 亡秦必楚”也。话中所说的南宫是楚国的一位智者,善于阴阳预言之术。这句话代表了一种被情绪化了的楚国民众坚定信念,又不可思议地与历史演进的过程吻合,我们就来看看这句“亡秦必楚”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