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才能与品德之争,晋朝智瑶的失败,让所有人深思

才能与品德之争,晋朝智瑶的失败,让所有人深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521 更新时间:2024/2/17 20:52:17

我们翻看晋朝后期历史,韩、赵、魏三大家族控制政府,但是我们常忽视还有另一个大家族智姓家族,智姓家族族长智申,指定儿子智瑶当他的继承人,因为智瑶具备了人人称羡的优点:武双全,通晓各种技能,坚决果断,但是有个很明显的缺点是:胸襟狭窄,刻薄寡思。智果预感到族人灾难将至,要求另立门户,最终成功躲避一场浩劫。

当我们看完智瑶韩、赵、魏三大家族之间的战争,不得不感叹于才能与品德之争将会导致国家兴亡的关键,这是无数血淋淋的事例之一。

智瑶之所以灭亡,在于他的才能胜过他的品德,才能和品德是两码的事情,普通人是很难去分辨的,看见一个人能干,我们就称赞他明,但是我们往往就看错人,才能的意义是“聪慧、明察、有魄力、坚毅不拔”,品德的意义是“正直中和”,才能是品德的基础,品德才是才能的主宰。

才能和品德兼备,就是圣人;才能和品德都没有,就是愚人;才能胜于品德,就是小人;品德胜于才能,就是君子!任用一个人担当大事,假如物色不到君子、圣人,那么许其用小人,还不如用愚人。原因在?君子可以把他的才能用在善行上,小人却把才能去做邪恶勾当,愚人想做坏事,智慧不够,力量也不够。自古以来,国家的乱臣贼子,家族的败家浪子,因为才能有而品德不足,促成覆亡的例子,数不胜数,岂止智瑶一人而已

所以品德使人尊敬,才能使人喜爱。

更多文章

  • 西晋:一个平定三国的大一统王朝,为什么却令人唾弃?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上四次大一统,西晋是大一统国家吗,大一统的王朝

    痛之深,恨之切,一切一切都缘于它创造了几个历史“第一”,给民族和文明带来了巨大灾难。第一个前朝未乱而成功夺权的王朝前有王莽的新朝,夺自西汉;曹家的魏国,夺自东汉,都是臣子篡位而建,皆是因前朝(西汉、东汉)异常腐朽,民不聊生,天下离心,刘皇没有了市场,被士民所抛弃。西汉末年,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没有立锥

  • 他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行第二,好色却谦逊,死后李世民痛哭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世民凌烟阁24臣排名,李世民评价历史人物,李世民二十四功臣

    “九天阖闾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隋朝末期,天下大乱,一众英雄豪杰并起,将岌岌可危的隋朝统治霎时推翻。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定都,建立唐朝,一个史无前例繁荣昌盛的朝代自此拉开序幕。01在反隋建唐的过程中,不少心腹忠心耿耿跟在唐高祖李渊身后,哪怕前路漫漫无期,依然没有退缩的念头。而这种万众一心的契

  • 面对愈发猖獗的藩镇节度使,唐朝为何不用推恩令进行削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藩镇节度使制度,藩镇士兵和节度使的关系,唐朝后期藩镇有多强

    安史之乱后,曾盛极一时的大唐迅速衰弱下来,这与当时猖獗的藩镇割据势力有莫大的关联,毫不夸张的说,唐朝后期混乱的藩镇割据局面是大唐走向陌路的罪魁祸首之一。其实,藩镇割据局面出现,是地方势力过重后必然会形成的一种内部势力分割结果,对大一统的中原王朝而言,藩镇割据就宛如深入骨髓的一颗毒瘤,是帝王深恶痛绝的

  • 魏晋南北朝时的墓葬,为何“不封不树不建寝殿,不设神道”?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魏晋南北朝的墓葬特点,墓葬神道是什么,魏晋时期的墓地

    十六国时期,入居中原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为防止坟墓被盗掘,大多沿用本族流行的“潜埋”而不起坟的葬法,所以他们的坟墓也不易被发现。但是,帝陵以外的一般魏晋十六国墓葬,并不受此限制。1915年,英国斯坦因盗掘新彊阿斯塔那古墓群,从已发表的资料看,至少有六座墓属于十六国时期的墓葬°。本世纪上半叶,日本人鸟居

  • 唐朝时期蕃镇节度使在大唐的权力如何?了解起源和诞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燕赵节度使,节度使相当现在什么官,大唐的长公主权力很大吗

    总有一个较大的事件或者因素成为这个王朝的导火索,潜伏在国家上下,待到时机成熟,由各种矛盾点燃,颠覆王朝。像我们熟知的汉朝,强悍如它,也会因为外戚势力的增强而被各种问题所压垮。再如宋朝,经济实力强悍,最终也灭于自己武力值过低的事实。而我们最为好奇的唐朝,其各种矛盾根源于什么地方呢?熟悉历史的人知道,唐

  • 宋哲宗赵煦:北宋最后的黎明曙光,但却在二十四岁时突然陨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哲宗赵煦在位多少年,疯皇子赵煦完整版,主角赵煦

    (梦归秋辰:第510期)公元1085年,一代强人宋神宗去世,年仅8岁的宋哲宗赵煦成为北宋最靓的崽。客观来说,赵煦之所以能够成为北宋的大哥大,不仅仅是因为其才能,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年纪小。历朝历代,小皇帝总是能成为权臣和后宫进行干政和夺权的借口,同样北宋也不例外,在高太后的眼里,自己的孙子赵煦也就是一个

  • 苏轼的文学作品能够胜过同时期的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苏轼的文学成就,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苏轼,苏轼对文学发展的贡献

    熙宁变法改革的主将主安石,诗学杜甫,前期诗作关心民间疾苦、国家安危,以诗言志,如《河北民》、《兼并》、《省兵》等名篇。晚年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政治失意之后,寄情山水,所作小诗清新淡雅,精美工致,尤为后人所称道。叶梦得《石林诗话》称:“王荆公晚年诗体尤精严,造语用字,间不容发。然意与言合,言随意遣

  • 成吉思汗为何突然猝死?四种说法,第三种最有理有据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成吉思汗玩法技巧,元太祖是成吉思汗还是忽必烈,成吉思汗全30集免费版

    公元1226年,铁木真亲率十万大军远征,再次叛变的西夏。公元1227年正月,元蒙大军包围西夏王都中兴府。攻城战持续五个多月,中兴府依然没有被蒙军攻陷。不堪忍受西夏酷热天气的铁木真当即下令大军,继续包围中兴府,另一边的他则带着部分亲卫前往六盘山避暑。铁木真在六盘山临时大营避暑后不久,中兴府地区发生了强

  • 教科书上学不到的知识,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别再死读书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庆历新政是哪三个人提出的,庆历元年是哪一年,北宋庆历

    北宋的著名学者,被后世称为“宋初三先生”之一的石介,时任国子监直讲,认为宋仁宗专心求治,范仲淹等积极进行改革,感到革新政局有望,遂作《庆历圣德诗》以抒发内心的喜悦,诗中称颂仁宗召用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是“躬览(揽)英贤”;而“手锄奸栌”,则是暗指刚被罢职的新任枢密使夏竦。夏竦因此对石介和

  • 朱文正被朱元璋囚禁而亡后,朱元璋为何还要封其子为靖江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很对不起朱文正,朱元璋为什么背叛朱文正,朱文正为啥叛变朱元璋

    朱元璋投靠郭子兴后不久,朱文正就携其母王氏前来投奔朱元璋。此时朱元璋认了无数义子,但和朱元璋血脉关系最近的子侄,无疑还是朱文正。因此朱元璋开始大力栽培朱文正。朱元璋自领吴王时,也将朱文正封为明军大都督,此时的朱文正就是除朱元璋以外,明军的最高统帅。不久后南方各路起义军开始自相残杀,陈友谅亲率六十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