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和大臣打赌:大清盛世不可能有饥民!为了不输,皇上公开作弊

乾隆和大臣打赌:大清盛世不可能有饥民!为了不输,皇上公开作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28 更新时间:2024/1/25 6:16:02

乾隆曾写过一篇章叫《古稀说》,文章里说,他是大清国开国以来第一个活到70岁的君主,他是清代寿命最高的皇帝。

他还说放眼整个中国历史,能活到70岁的皇帝也不过6人。分别是汉武帝、梁武帝、唐玄宗,高宗、元世祖、明太祖。但是这6个人的统治都不完美,比如宋高宗是偏安之地,唐玄宗晚年出了安史之乱,而只有他乾隆的统治是完美无缺的。

所以按照乾隆的说法,他应该在中国皇帝排行榜中,他的综合排名可以稳居第一。

乾隆四十九年,这一年他得了第一个玄孙,于是他又创造了一个古往今来第一个五世同堂的皇帝。

于是他写了一首诗:

飞章报喜达行轩,欢动中朝及外藩。曾以古稀数六帝,期今复抱元孙。

到了乾隆五十年他又创造了一个历史第一:活过70岁的7位皇帝中,他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于是他又写了一首诗:

七旬登寿凡六帝,五十纪年惟一人。

到了乾隆五十五年,他八十大寿,更是来劲了。他说古往今来有三个皇帝活过80岁,宋高宗和梁武帝是废物,不值一提。元世祖忽必烈挺了不起,但他还是不如我,因为我乾隆五世同堂。

这一天,刚过完八十大寿的乾隆正在批奏折,这些多半都是贺寿的折子,乾隆虽然看了无数,但依然看得看得津津有味。

不过,当他翻过一篇奏折时,他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虎躯一震,身体挺直,眉头越皱越紧。这封折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清的走

这封折子是内阁学士尹壮图上奏的,他是云南蒙自人,乾隆三十一年的进士,乾隆三十九年升为内阁大学士,一直在北京当京官。

这道折子的内容是说,目前朝廷实行的“议罪银”制度弊端很大,应该废止。

“议罪银”制度是和珅发明的,这个制度就是有些大臣如果犯了错,皇帝想继续用他,就不必罢他的官,只是罚一笔钱就行了。尹壮图说这个制度的弊端很大,助长了大臣们违法乱纪之风。

而且因为这个制度,很多地方出现了巨额的亏空,因为大臣们都不在乎了,如果被发现了就罚点银子赔上就行了。所以亏空越来越严重,大清国库差不多都要被掏空了。

这个“议罪银”制度收来的银子,其实是乾隆的小金库,比如他南巡路上的花费,日常生活中的赏赐等等,都是用这笔银子。如果取消了,他手头就紧了。

但乾隆又不能像个庸主一样听不得批评,所以他回复尹壮图说,凭借自己的英明,能把这个弊端降到最低。而且乾隆觉得大清正值盛世,怎么会有亏空呢?所以他又让尹壮图拿出证据来证明他说的话。

尹壮图也是个耿直人,他把自己看到的一切如实写成了奏折。他说,他前段时间回了趟云南老家,一去一回几千里,路过了很多省,他发现很多省的国库和粮仓都有亏空。大清朝廷从上到下已经烂透了,他经过直隶、山东、河南、湖广、江浙等省,百姓都怨声载道,甚至有百姓直言都快要活不下去了。

乾隆看完之后,气得浑身发抖,他批了一句:“竟似居今之世,民不堪命矣!”意思是堂堂大清盛世,老百姓怎么可能活不下去!乾隆越想越生气,朕继位55年来,每天勤奋工作,好不容易缔造出个盛世来,你竟然在这胡说八道!

乾隆还分析了尹壮图这样说的意图,他肯定是官升不上去,想着借这道奏折出名,获得一个为民请命的名声。

于是乾隆想和尹壮图公开打一个赌,看看大清的仓库是不是真正的亏空。如果真的亏空,那我就承认我55年白干了,大臣都在骗我。如果没有亏空,那尹壮图也逃不了欺君大罪。

乾隆派户部主管各地仓库事宜的大臣庆成,带着尹壮图到各地盘查。本来尹壮图建议是“密往查访”,但是被乾隆一句“无此政体”给拒绝了。而且乾隆不仅不允许密查,还规定尹壮图每到一处,朝廷要先派快马提前500公里通知地方。

乾隆这么做是因为他也有些心虚,因为一旦个别省份出现亏空,那岂不是朕很没有面子?乾隆自始自终都认为,大清盛世不可能出现普遍的亏空。但是在如此明查之下,结果可想而知。

他们第一站去了山西,山西大臣好几天前就接到了通知,做了充足的准备,检查的结果是,仓库银两、所储粮食都丝毫不少。尹壮图也意识到,这样查自己肯定会输。于是他投降了,他向皇帝上奏说,之前说的都是自己道听途说的,实在是丧心病狂,希望立即回京治罪。

乾隆听了尹壮图的汇报心满意足了,尹壮图欺君罔上的大罪肯定是跑不了了。

但是乾隆还是觉得给他定个欺君大罪,不以服众,不足让天下百姓认为以尹壮图是个坏人。

于是他派人继续调查尹壮图的过错,经过严密的调查,乾隆发现尹壮图有个70岁的母亲,仍然生活在云南,他并没有把母亲接到京城来养老。

这尹壮图是大不孝啊,他无君无亲还算个人吗?罪过还有比这个更大的吗?

于是乾隆召集大臣给尹壮图治罪,大臣们都说应该判处死罪,立即执行。

此时,乾隆皇帝却说,虽然他犯的罪很大,但自己很开明,要从轻处理,因此让尹壮图去当了内阁侍读。

但尹壮图也是十分知趣,一同感激涕零后,以侍奉老母为由,辞职回家了。

其实当时的大清正如尹壮图所说,已经烂透了。从乾隆45年开始,盛世就已经开始走上衰落。乾隆晚年只喜欢听好话,听奉承话,大臣们越来越报喜不报忧。所以乾隆一直沉浸在盛世的大梦中,觉得自己是十全皇帝,大清在他手里只会越来越好,不可能衰落。

结语:

我们回顾乾隆的一生,他早年间确实非常勤政谦虚,可到了晚年他变得越来越自大,他的盛世早已经是徒有其表了,他还毫无察觉地沉浸其中。

如果这一次乾隆正视尹壮图的奏折,如果他能够虚心一点,认真的盘查各地仓库,或许还能够揭开乾隆盛世的漂亮外衣,看到败絮其中的实质;或许还能改变大清的走向。

不幸的是,历史没有如果,乾隆晚年已经自大到失去了反思的能力,他错过了这次机会。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末期,为何会册立2千多名“王”?专家:你看他们的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太平天国时期为什么死了2亿人,太平天国历史事件顺序,太平天国历史的变化

    《清史稿》中记载,洪秀全告诉大家:“上帝召我,有大劫,惟拜上帝可免。”于是召集众人,发起了金田起义。洪秀全建立政权后,起义军称为太平军,五军主将都封为王,除了自封为天王,还有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位列诸王。在这个时候太平天国的“王”是真正掌握实权的领导者,并且只有他们几个。自从清文宗

  • 粮食不但可以拿来吃,也可以用来做衡量标准,衡量清朝的鼎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一年收多少粮食,清朝鼎盛地图,清朝管粮食的官

    考察康、雍、乾三朝时,便发现这一历史时期耕地与粮食产量不断增加,已经展现出盛世的繁荣景象。在具体考察前,首先应解决对粮食总产量的估算方法。目前学术界有两种估算方法:一种是按每个历史时期的人口乘以人均每年占有的粮食来估算这一时期的粮食总产量;一种是把估算的亩产量乘以当时粮食作物的耕地面积这种估算方法可

  • 清朝的一品大员,享受什么样的待遇?薪酬折算成人民币合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一品大员年俸多少,清朝二品大员邢家良,清朝一品大员名单吴琠

    通过查阅史料得知,按照清朝的官吏制度,清朝官品主要分为“九品十八级”,这是由汉朝就一直延续下来的,九品为官吏中的最低一级,一品为最高等级,在每个等级官品中又分为正职与副职。虽说一品官员之上还有王爷、贝勒、君王……此类爵位,可是这些都属于皇室宗族,因此不在今日的薪酬讨论范围之内。我们经常在影视剧中听到

  • 清朝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学政、提督相当于如今的哪个级别?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学政提督,学政相当于什么官,清朝提督学政几品

    在听到这些事迹时,也同样好奇,所谓尚书,所谓太守是何等官衔呢?首先,我们从最高统治领导来看,内阁和军机处一定是核心。史书记载,雍正七年以前,内阁拥有绝大部分的决策权。大学士则是梁柱般的存在,就像我国国务院层面的职位,当然,大学士也有等级之分,首席大学士就相当于现在的总理。好景不长,军机处的设立,迅速

  • 清朝妃嫔穿的“花盆底”,不单单只是为了美观,而是为了方便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妃嫔为什么穿花盆底鞋,清朝长颈花盆,清朝的花盆底鞋穿着舒服吗

    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列夫·托尔斯泰在古代的封建王朝,男人们是可以三妻四妾的,尤其是站在权力巅峰地位的皇帝,后宫佳丽三千让人很是羡慕。现如今我们也经常会在影视剧中看到这样的场面,后宫妃子们为了争宠那可真是耍尽心机,用尽手段,可以说后宫女人们的战场无异于真实的战场,这里面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真的

  • 从海禁到闭关锁国,明清统治者怎样走入绝境,导致国家落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清闭关锁国怎么回事,康熙闭关锁国,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是清朝时期关闭自我,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根据国家要求,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这样一来使得中国的综合国力以及发展情况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从明朝时期开始,就已经实行了海禁政策,并于中国北方修建了明长城,这便是明朝锁国的一大表现。后来到了清朝时期,由于与罗马教廷之间的矛盾,

  • 努尔哈赤真的有七大恨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对努尔哈赤的评价,努尔哈赤经历了哪些事,如何评价努尔哈赤的七大恨

    于是积极进行各项战争的准备工作,二月他认为“欲伐木治攻具,恐为众所觉,乃以缮治诸贝勒马厩为名,遺七百人伐木以备攻具”。三月传令八旗将士“治甲胄、修军器,豫畜牧”。四月十三日,努尔哈赤公开宣布“七大恨”,起兵反明。临行书告天曰:“我父、祖未损明边一草寸土,明于边外,无故起衅,杀我父、祖,此其一也。虽杀

  • 清朝百万军队,在大清灭亡后藏在了哪里?有的直到1987年才被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135万军队去哪了,清朝最后的军队去哪了,清朝几百万军队都去了哪里

    清朝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两百多年,曾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达到了发展的顶峰时期。在这些时间阶段里,清朝百姓生活富足,出现了很多的商业城市,国家经济得到空前增长。 但在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朝就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成为了中国最后的封建王朝。当清朝统治被推翻后,还遗留下了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其中还有百万清军,那

  • 乾隆不仅打击鄂尔泰,甚至连张廷玉也不放过,他有何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经过几年的内修外治,乾隆的统治根基已稳,完全可以着手解决鄂、张朋党问题了。乾隆五年(1740年)四月,他发布上谕,指责臣下逢迎结党,从侧面对鄂、张提出了警告。他说:“鄂尔泰、张廷玉,乃皇考与朕久用之好大臣,众人当成全之,使之完名令节,永受国恩,岂不甚善。若必欲依附逢迎,日积月累,实所以陷害之也。”并

  • 清朝皇帝和王爷妃子为何都长得不好看?原来他们都要遵循一条铁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现在许多人看宫廷剧,以为长得漂亮就可以和王爷来次邂逅,还幻想入宫当妃子啥的,那皇帝或者王爷选妃子是啥标准呢?真的是长得漂亮就行了吗?看宫廷电视剧,其中宫中或者王府的各大妃嫔都长得很有气质,大多姿色出众,不过这也存在一个极大的误区,古代皇帝挑选妃子,并不是看她长得有多漂亮,而是看家世决定的,这也导致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