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的第二任皇后为何削发出家?生辰办错事,都怪江南那一夜

乾隆的第二任皇后为何削发出家?生辰办错事,都怪江南那一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002 更新时间:2024/1/25 9:12:12

祭拜孝皇后期间,乾隆更是写下了无数感人肺腑的诗句,由此可见乾隆帝对自己的发妻是用情至深的。

后来因为永琰被乾隆立为太子,其母魏佳氏也水涨船高,被乾隆立为了皇后。魏佳氏孝贤皇后死后,都被葬入了乾隆帝的陵寝中。

除她们二人以外,乾隆帝还曾立过一位皇后:出身镶黄旗的乌拉那拉氏。乌拉那拉氏皇后的遭遇则没有那么美好,甚至曾被乾隆逼得削发打入宫。乌拉那拉氏之所以会落得如此下场,都怪江南那一夜发生的事。

公元1765年,乾隆携太后、皇后(乌拉那拉氏)等人,一同前往江南游玩。途中某晚,乌拉那拉氏突然被乾隆帝训斥了一番,回到京城后,乌拉那拉氏更是被乾隆帝逼得削发,打入冷宫。几年后正值大好年华的乌拉那拉氏抑郁而终。

不管是生前的皇后身份,还是死后被贬的贵妃身份,乌拉那拉氏都理应被葬入乾隆的陵寝中,事实上乾隆却并没有如此做,由此可见乾隆是多么的厌恶乌拉那拉氏。既然乌拉那拉氏曾被乾隆立为皇后,那就说明乾隆也曾钟情于她。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乾隆极度厌恶自己的妻子呢?

史料记载:乌拉那拉氏性格刚烈,谨守宫廷礼仪。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太后才十分喜欢她。但也正是因为乌拉那拉氏过于耿直,才失去了乾隆的宠爱。

对于乾隆,后世人之是褒贬不一的。有人认为他奋发图强,给大清子民带来了康乾盛世。也有人认为他好大喜功,恣意妄为,将清朝国库内的存银挥霍一空。不管怎么说乾隆都算是一位比较强势的君主。

乾隆帝执政的中晚期,曾不止一次耗费巨资巡视江南。康熙和乾隆都曾多次巡视过江南。这是因为江南是清朝的赋税重地,一旦江南生乱,大清顷刻之间就会陷入动荡。

江南地区更是多发水灾,所以清朝大部分防汛工程,也都修建在江南。此外满清统治中原后,天地会的主要活动区域也是在江南地区,所以康熙执政时期巡视江南,便是为了稳定江南。

等到乾隆执掌大清时,乾隆巡视江南可不只是为了稳定江南这么简单了,他还想享受江南地区的繁华。

公元1765年时,乾隆后宫中的妃嫔已经有四十多位。但因满族提倡旗内联姻,所以乾隆后宫中这些妃嫔的长相,实在难以让人恭维。乾隆正是希望借着巡视江南的机会摆脱皇宫礼仪束缚,到江南地区去享受风流生活。

当乾隆帝的銮驾到达杭州时,乾隆便携几名内侍,微服游玩杭州。欣赏完杭州美景后,乾隆更是进入了烟花之地寻欢作乐。等到乾隆享乐完,起驾回到御船上,为了固宠的魏佳氏(令贵妃)又乾隆帝进献了一位江南美女。御船上看着美女轻歌曼舞的乾隆帝,肆意饮酒,好不快活。

就在乾隆帝肆意享乐的同时,他却忘了一件事。这一天恰好是皇后乌拉那拉氏的生辰,乾隆如此作为可是惹恼了乌拉那拉氏。醋意大发的乌拉那拉氏,当即就写了一道劝谏的奏疏。乌拉那拉氏便当着众人的面,以大清皇后的名义向乾隆递上了这份劝谏奏疏。奏疏中,乌拉那拉氏大加指责乾隆帝贪图美色,安于享乐,荒废国事。

奏疏中所写的实为忠言逆耳的良言,但对于兴致正高的乾隆而言,可就有所不同了。当着众人面劝谏的乌拉那拉氏,无疑让乾隆颜面扫地。随即在御船上,乾隆就以无礼为由训斥了乌拉那拉氏。回到皇宫中,乌拉那拉氏依然与乾隆保持着冷战状态。恼羞成怒的乾隆帝随即降旨,命乌拉那拉氏削发进入冷宫中修行。

没过几年,乌拉那拉氏抑郁的病逝在了冷宫之中。事情到这里还不算完,乌拉那拉氏病逝那天,乾隆帝还特意降旨,让其以贵妃的身份下葬,诸公贝勒不用为乌拉那拉氏举行国葬。同时乾隆帝还在旨意中写明:不将乌拉那拉氏的棺椁,葬入自己的陵寝中。

名义上乾隆并没有废掉乌拉那拉氏的后位,实际上对于乌拉那拉氏而言已经是不废而废了。由此可见乾隆对这位结发妻子的恨意是等的强烈。再后来魏佳氏借子得宠,由贵妃身份被乾隆晋升成了皇后。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乾隆和大臣打赌:大清盛世不可能有饥民!为了不输,皇上公开作弊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与九千岁打赌全集,乾隆的统治手段,乾隆微服私访与九千岁打赌

    乾隆曾写过一篇文章叫《古稀说》,文章里说,他是大清国开国以来第一个活到70岁的君主,他是清代寿命最高的皇帝。他还说放眼整个中国历史,能活到70岁的皇帝也不过6人。分别是汉武帝、梁武帝、唐玄宗,宋高宗、元世祖、明太祖。但是这6个人的统治都不完美,比如宋高宗是偏安之地,唐玄宗晚年出了安史之乱,而只有他乾

  • 太平天国末期,为何会册立2千多名“王”?专家:你看他们的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太平天国时期为什么死了2亿人,太平天国历史事件顺序,太平天国历史的变化

    《清史稿》中记载,洪秀全告诉大家:“上帝召我,有大劫,惟拜上帝可免。”于是召集众人,发起了金田起义。洪秀全建立政权后,起义军称为太平军,五军主将都封为王,除了自封为天王,还有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位列诸王。在这个时候太平天国的“王”是真正掌握实权的领导者,并且只有他们几个。自从清文宗

  • 粮食不但可以拿来吃,也可以用来做衡量标准,衡量清朝的鼎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一年收多少粮食,清朝鼎盛地图,清朝管粮食的官

    考察康、雍、乾三朝时,便发现这一历史时期耕地与粮食产量不断增加,已经展现出盛世的繁荣景象。在具体考察前,首先应解决对粮食总产量的估算方法。目前学术界有两种估算方法:一种是按每个历史时期的人口乘以人均每年占有的粮食来估算这一时期的粮食总产量;一种是把估算的亩产量乘以当时粮食作物的耕地面积这种估算方法可

  • 清朝的一品大员,享受什么样的待遇?薪酬折算成人民币合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一品大员年俸多少,清朝二品大员邢家良,清朝一品大员名单吴琠

    通过查阅史料得知,按照清朝的官吏制度,清朝官品主要分为“九品十八级”,这是由汉朝就一直延续下来的,九品为官吏中的最低一级,一品为最高等级,在每个等级官品中又分为正职与副职。虽说一品官员之上还有王爷、贝勒、君王……此类爵位,可是这些都属于皇室宗族,因此不在今日的薪酬讨论范围之内。我们经常在影视剧中听到

  • 清朝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学政、提督相当于如今的哪个级别?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学政提督,学政相当于什么官,清朝提督学政几品

    在听到这些事迹时,也同样好奇,所谓尚书,所谓太守是何等官衔呢?首先,我们从最高统治领导来看,内阁和军机处一定是核心。史书记载,雍正七年以前,内阁拥有绝大部分的决策权。大学士则是梁柱般的存在,就像我国国务院层面的职位,当然,大学士也有等级之分,首席大学士就相当于现在的总理。好景不长,军机处的设立,迅速

  • 清朝妃嫔穿的“花盆底”,不单单只是为了美观,而是为了方便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妃嫔为什么穿花盆底鞋,清朝长颈花盆,清朝的花盆底鞋穿着舒服吗

    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列夫·托尔斯泰在古代的封建王朝,男人们是可以三妻四妾的,尤其是站在权力巅峰地位的皇帝,后宫佳丽三千让人很是羡慕。现如今我们也经常会在影视剧中看到这样的场面,后宫妃子们为了争宠那可真是耍尽心机,用尽手段,可以说后宫女人们的战场无异于真实的战场,这里面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真的

  • 从海禁到闭关锁国,明清统治者怎样走入绝境,导致国家落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清闭关锁国怎么回事,康熙闭关锁国,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是清朝时期关闭自我,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根据国家要求,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这样一来使得中国的综合国力以及发展情况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从明朝时期开始,就已经实行了海禁政策,并于中国北方修建了明长城,这便是明朝锁国的一大表现。后来到了清朝时期,由于与罗马教廷之间的矛盾,

  • 努尔哈赤真的有七大恨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对努尔哈赤的评价,努尔哈赤经历了哪些事,如何评价努尔哈赤的七大恨

    于是积极进行各项战争的准备工作,二月他认为“欲伐木治攻具,恐为众所觉,乃以缮治诸贝勒马厩为名,遺七百人伐木以备攻具”。三月传令八旗将士“治甲胄、修军器,豫畜牧”。四月十三日,努尔哈赤公开宣布“七大恨”,起兵反明。临行书告天曰:“我父、祖未损明边一草寸土,明于边外,无故起衅,杀我父、祖,此其一也。虽杀

  • 清朝百万军队,在大清灭亡后藏在了哪里?有的直到1987年才被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135万军队去哪了,清朝最后的军队去哪了,清朝几百万军队都去了哪里

    清朝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两百多年,曾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达到了发展的顶峰时期。在这些时间阶段里,清朝百姓生活富足,出现了很多的商业城市,国家经济得到空前增长。 但在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朝就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成为了中国最后的封建王朝。当清朝统治被推翻后,还遗留下了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其中还有百万清军,那

  • 乾隆不仅打击鄂尔泰,甚至连张廷玉也不放过,他有何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经过几年的内修外治,乾隆的统治根基已稳,完全可以着手解决鄂、张朋党问题了。乾隆五年(1740年)四月,他发布上谕,指责臣下逢迎结党,从侧面对鄂、张提出了警告。他说:“鄂尔泰、张廷玉,乃皇考与朕久用之好大臣,众人当成全之,使之完名令节,永受国恩,岂不甚善。若必欲依附逢迎,日积月累,实所以陷害之也。”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