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末最厚道的邻居,帮助朱元璋埋葬父母,明朝建立后下场如何

元末最厚道的邻居,帮助朱元璋埋葬父母,明朝建立后下场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699 更新时间:2024/1/14 8:26:51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皇帝当中最为自力更生的一位,他出身贫寒,要过饭,进过寺,挨过打,偷过牛,然而他有着一股不向出身屈服的劲头,从小就立志要做皇帝,这才有了后来的大明朝。

十六岁对于许多人来说,是非常美好的,但是对于朱元璋,这却是一段最为痛苦的记忆。这一年的春天开始,朱元璋的家乡遭受了罕见的大灾难,自从春耕之后天气就一直十分干旱,一滴雨都没有下过,农民们苦苦支撑,等到的不是天降甘霖而是紧接而来的严重蝗灾,蝗灾过后又来了瘟疫,这一下人们是真的活不下去了。

接连苦难,幸得贵人

朱元璋的家庭在当地是出了名的贫苦,就算是收成正常的年代,他们家也时常有亲戚吃不上饭,这一年之前家里还刚刚饿死过亲属,而现在灾情严重,朱家就更加难过了。四月初到五月这短短的二十余天,朱元璋的父母,哥哥和侄子就都相继去世了。原本人口众多的一个大家庭,转眼之间只剩下朱元璋一个能挑起大梁的人。

安顿好家中琐事,朱元璋和二哥计划出走逃荒,因为此时呆在家里就是坐等饿死。随后才有了从皇觉寺到郭子兴麾下的传奇之旅,也才有了中国历史上的乞丐变皇帝这段著名历史。而埋葬父母这一段经历,是让朱元璋感触最深的,因为当时家徒四壁,棺材寿衣没有一样能够置办得起,可是就算再穷也不能看着父母被扔到乱葬岗去吧?

所以朱元璋实在是没有办法,前去找当地的地主刘家。然而那个年代富人多半冷血,刘德并不想搭理这个举目无亲,还要出去逃荒的穷小子,这时候刘家的二儿子刘继祖动了恻隐之心,让出了一小块地皮给朱家人做了坟墓,朱元璋又讨要了两张草席,连同父母生前的一些破衣一同下葬,也算是入土为安了。

以上便是元朝末年,百姓们生活的真实写照,虽然许多元朝史书都描写元末税赋不高,可那是针对士大夫们,而非平民百姓,百姓们面对苛政和天灾,只得默默忍受,直到活活被逼死在田地边。

《明史·卷一·本纪第一》里人刘继祖与之地,乃克葬,即凤阳陵也。

惨淡年间,人心淡漠

元朝的统治大致思路就是,只需富了自己,平民怎样都行。国库的储备是越来越多,可是老百姓的粮仓里面可没有了粮食,如果天灾导致收成不好,老百姓依旧要照常交税,不交的话就要把家里的东西变卖,甚至仅有的口粮也要拿走。

所以当时元兵和百姓起冲突已经是常态,多半后果都是百姓家破人亡,长此以往,起义其实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这才有了后来的“挑动黄河天下反”,一人举旗,一呼百应,元朝统治的时代就此结束了。

后来大战结束,朱元璋一统天下衣锦还乡之时,回到自己当初埋葬家人的地方的时候,他把手下大小官员悉数叫来,给大家一一讲述当年的困苦,手下听得,无不掩面落泪。也正是因为经历过此等苦难,朱元璋才有了后来坚韧不拔的性格。说到这里,可能大家就想起来了,当初那位善人刘继祖,后来在朱元璋当皇帝之后的下场又是什么样子呢?

根据一些史书的记载,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自然不会忘记那位帮助过自己的好邻居,他找来刘继祖家人入京,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封他为惠义侯,从此家人世世代代为爵。可见朱元璋也是一位感恩图报之人,而行善也是的确能够为人带来好报的。

《抚安东夷记》:洪惟我太祖高皇帝膺天眷命,奄有万方,以西、北密尔胡戎,乃设陕西行都司于甘州,山西行都司于大同,万全都司于宣府。

一次善举,影响深远

再说说这一事件带来的积极影响,朱元璋深感穷人生活不易,因此把社会保障设施做得十分完善,首先对于公共墓地的数量,朱元璋十分看重,随后朱元璋还设立了大量的养老院和孤儿院,让元末的那些惨象不再重现,后来,明朝的养济院发展到了每个州府都有的程度,对那些买不起药品的平民,朱元璋也下令各大药局,需要适当地周济穷苦人民,不得私自提升药价或者垄断药品。

这种强大的惠民制度,让当时来明朝考察的许多西方传教士惊奇不已,他们称大明是十六世纪对人民最为关注的国家之一,确实,明初的时候,由于朱元璋的大力建设,明朝的各种基础设施都十分完善,人民的幸福度也十分高。

总结

朱元璋年少时候的这些事情,让他在登基之后对粮食问题十分关注,他规定各地州郡赈灾的时候严禁贪污克扣,对于贪官他会采取十分极端和残忍的手段去处置。对于粮食收成他更是亲自过问,让天下各处都是富庶的良田,这才使得万历年间,即便是一次次大灾过后,明朝依旧有着厚实的粮草储备基础。也许刘继祖当时只是无心之中完成了一次行善,但他的举动却是实实在在地影响了整个大明。

参考文献

《明史》《抚安东夷记》

更多文章

  • 最有争议的皇帝,听“谗言”杀良将,南宋国主赵构究竟为哪般?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构为什么要杀南宋国主,赵构的历史功过,如何评价赵构的历史

    为秦桧平反的历史观点,现在已经有很多了,我们知道秦桧其实并不是一个小人,他也有他自己的主张。很多时候历史的面貌,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望眼欲穿,没有轻微的历史,只有轻浮的我们。本文不对秦桧进行更多的评价,我们想说一说当时的皇帝宋高宗。宋高宗在接受秦桧的建议之后,处死了岳飞,这在青史上留下了一个很重的污

  • 王阳明:天才的光环下面,其实是一个苦行者的踽踽前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阳明预言,央视5集纪录片王阳明,梁宏达谈王阳明完整版

    在中国历史上,对于一些伟人、名人的出生的记载,总会伴有一些异相,要么就是天有奇兆,要么就是梦有奇缘。就比如说关于王阳明的出生记载中,就有这样一段话,“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明史王守仁传》)。而这样的一些记载很明显地就给人以一种错觉,以为天才伟人皆是“天选之子”,他们

  • 朱标早逝,朱棣在靖难之役胜利后,朱标的妻子和儿子们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标妻子吕氏害死朱标,朱标的死与朱棣有关吗,朱棣起兵靖难历史

    朱元璋最看好的皇位继承人是他确立的太子朱标——惠帝朱允炆的父亲。如果不是朱标意外死亡的话,朱棣应该没有登上皇位的机会。也正是因为朱标的死亡,才让朱棣有了登上皇位的图谋。在朱元璋死去之后不久,早已准备就绪的朱棣就借用着藩王的名义,发动靖难之变。这场战役的最终获胜者是明成祖朱棣。作为失败的一方,朱允炆以

  • 金国灭亡后,南宋独自面对蒙古的45年,宋廷都在干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南宋灭亡金国,金国为何不与南宋共同抗击蒙古,南宋和蒙古之间的金国

    公元1234年,金国被蒙古灭亡后,南宋皇帝决定于当年六月发起收复三京之战。宋军挥师中原后不久,很快就光复了汴梁、洛阳两座重镇,史称:端平入洛。眼见宋军企图染指中原,忽必烈急命蒙古大军南下,清缴攻入中原腹地的宋军。中原宋军被蒙古大军击退的同时,也意味着宋蒙之间的战争正式爆发。1235年蒙古汗王之一的窝

  • 朱元璋围困南昌久攻不下,陈友谅虽勉强解围,却离溃败越来越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6月19日明军出击,打垮了陈友谅对新城门的一次进攻。6月24日,对水门的攻击无功而罢。围城还在继续时,季节性的江湖低潮时期即将到来,战略主动权正在从陈友谅手中滑走。可是,损耗和饥饿削弱了南昌的守军。即令他在1363年不再做任何努力,下一年南昌的收复也会使陈友谅在极其有利的条件下重开战端。7月24日,

  • 朱元璋治国之道为何与大多数皇帝不一样?网友:看看他的出身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治国有多好,朱元璋治国之道完整版,朱元璋成功的几大原因

    朱元璋出生在一个极其贫困的家庭,按照元朝的贵贱分化(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朱元璋作为南人,所以他的家庭也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以至于朱元璋在早期的时候没有自己的名字,只有编号,因在家族中排行第八,故名朱重八。他在年幼的时候以为地主家放牛为生,生活十分的艰苦。那年淮河流域发生了严重的旱灾、蝗灾和瘟

  • 朱允炆真的如朱棣所说自焚而死?专家找到其墓地,揭开百年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允炆死亡真相揭秘,朱棣老婆的墓地,朱棣穿允炆的衣服

    朱允炆一直清楚明朝当时所处的局势,看到朝中各藩王的势力不断增大,已经逐渐危及到他在中央的权利,于是朱允炆开始将重心用于削藩之上,与此同时朱允炆的叔叔朱棣对其皇位一直虎视眈眈,为了稳住朱棣,朱允炆下令给叔叔“清君侧”的口实。于是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而在战役中朱棣假借保护皇帝朱允炆的名义,带领大军攻

  • 历史上最牛的两个乞丐,一个是朱元璋,另一位被后世尊为大贤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最出名的乞丐是哪个,乞丐朱元璋和马秀英,朱元璋为乞丐报恩完整版

    因为武训在家中排行第七,所以熟悉他的人都称呼他为武七。和朱元璋一样,武训也出生在一个穷苦家庭。起初武训还能凭借自身有把子力气,挣钱谋生养活自己。但是后来武训却发现,自己效力的东家总是以各种名义克扣自己的工钱。仔细一算,一年下来自己反倒欠了东家许多钱。于是武训便决定不再给东家打工,自己可以沿街乞讨自食

  • 明朝三才子之首杨慎,父子轮流与皇帝叫板,充军30年不知悔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杨慎简介资料,杨慎是明朝第一才子吗,明朝状元杨慎图片

    自古虎父无犬子,杨慎的父亲是明朝东阁大学士,自己则位居明代三才子之首。明明可以靠背景,非要靠知识。杨慎出身官宦人家,其祖父就是有名的大儒,专攻教育方面,而其父亲杨廷和位列内阁首辅更是位极明代的四朝元老。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都是榜上有名的重臣,可以说杨慎出生就是掌中宝,受到了极好的家庭环境熏陶。

  • 宋真宗继位之谜,到底隐藏了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真宗继位前是什么王,宋真宗在位多少年,宋真宗为什么子嗣不旺

    次子赵元禧被命为继承人,却于淳化三年(992年)九月突然病死。这才确定第三子赵元侃为继承人,并于至道元年(995年)八月,立为皇太子,改名赵恒。然而,赵恒继承帝位也是一波三折。至道三年三月,宋太宗终因高梁河之战的箭伤复发,不治身亡。当太宗病危时,当年乘太祖病危时帮助太宗夺位的宦官王继恩,此时又与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