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伴君如伴虎!朱元璋提出上联,一臣子完美对出下联却惨遭其杀害!

伴君如伴虎!朱元璋提出上联,一臣子完美对出下联却惨遭其杀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878 更新时间:2024/1/20 20:55:29

早年为了维持生计,朱元璋既当过和尚也当过乞丐,后来兵荒马乱实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才选择加入起义军,从此开始自己的戎马生涯。

凭借着自己仗义豪爽的性格与杰出的领导才能,朱元璋吸引无数人才前来投奔,并且在他们的帮助下一步步扩大领土面积,最后成功谋取天下实现草根的逆袭。

不过从草根一跃成为皇帝,文化水平不高就成了朱元璋面临的一大难题。因为小时候没钱读书,朱元璋大字不识几个,所以在他发布诏书时所用的文字都是白话文,虽然诸位臣子不敢说什么,但是朱元璋知道他们一定在心底嘲笑自己的文化水平。

因此,文化水平不高成了朱元璋内心一块无法愈合是伤疤,为了缓解伤痛,他非常重视自己的孩子的文化教育,希望孩子们能够彻底改变老朱家几代都没有什么文化的命运。

有一天,朱元璋和往常一样来到太子宫殿内查看朱标的学习情况,碰巧当时私塾老师正在教授朱标对对子,这时朱元璋忽然来了兴致想要显露一手,一番冥思苦想以后他脱口而出道:“老子天下第一”。

他这句“老子天下第一”一语双关,老子既是指那个留下《道德经》、推行无为而治并西出函谷关的李耳,《道德经》乃万经之王,包罗万象,千古绝唱,称它为天下第一也不为过。

而“老子”又能只朱元璋自己,这就好比平日里有些人会以“老子”自诩一样,朱元璋认为自己从平民百姓一跃成为开国皇帝,戎马生涯几十年几乎所向披靡,如此成就应该也称得上天下第一了吗?

朱元璋话音刚落,私塾老师和手下纷纷拍手称好,他们明白朱元璋是在自吹自擂,不过还必须一个劲地拍他的马屁,毕竟人家是一国之君。看到大家都被自己的上联折服,朱元璋顿时龙颜大悦,满心欢喜地离开了太子寝宫。

越是没有文化的人越是喜欢舞文弄墨,从而让他人认为自己颇有才气。所以第二天早朝,朱元璋又将昨天的对子拿了出来,并且对诸位臣子说道:“谁要是能对出下联就重重有赏”。

说是这么说,可朱元璋心里想的是满朝文武百官都回答不上来,到时候就更能凸显出自己的才华横溢。

而下面大臣们对于朱元璋的心思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他们全都表现出“沉默是金”的姿态,并且随时做好准备拍朱元璋的马屁。

然而这时候只见一个年轻大臣上前一步回答道:“孙子盖世无双”。

孙子即孙武,作为兵家鼻祖并且留下《孙子兵法》这一千古盛典,孙子被誉为盖世无双也合情合理。

“老子”对仗“孙子”,“天下第一”对仗“盖世无双”,似乎一切都非常完美,然而听到这话朱元璋脸上大变,立刻命人将这个大臣拖出去砍了。

为何如此?前面我们也说到朱元璋的“老子”有暗喻自己的意思,而这个年轻大臣来了一个“孙子”不是在辱骂他吗?所以朱元璋才会大发雷霆直接将那人斩首示众。

伴君如伴虎,和帝王相处之时一定懂得察颜观色,不要什么事情都喜欢出风头,谨小慎微才是自保的最佳手段,如若不然就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南明不算是明朝,且未被收录进明史之中?这三点无可反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南明为啥不属于明朝,南明明史,南明和明朝是什么关系

    南明历史短小不足百年我们通过对比发现明朝的历史和宋朝的历史是惊人的相似,两个朝代都是建立在一片荒乱之中,两个朝代都是亡于异族之手。但不同的是明朝整体来说比宋朝更加有骨气,抵抗也是更加强烈,这个是表现在明朝的皇帝身上的,而宋朝的皇帝相对懦弱,手下的大臣则是更加的有骨气,要不然也不会出现南宋崖山海战十万

  • 明朝其实还有个太上“厂”管着东、西厂和锦衣卫,堪称最牛特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东厂西厂锦衣卫哪个权力大,东厂西厂和锦衣卫争斗,锦衣卫属于东厂还是西厂

    你比如说最早,这明太祖朱元璋设立了拱卫司。专门收集情报,附带着缉拿皇帝要捉的人。后来朱元璋给他改了个名字,叫做锦衣卫。并交给锦衣卫了更大的权力,可以行使侦缉察捕的权力。可抓任何人,直接对皇帝负责。由于朱允炆的不争气,被燕王朱棣某了位子。明成祖朱棣就很头疼。哎呀,这老爹留下来的锦衣卫我用着不放心啊。于

  •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仅仅两百余天,为何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却很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仁宗朱高炽一生简介,明仁宗朱高炽纪录片,朱棣评价明仁宗朱高炽

    一是平反了明朝以来的许多冤狱。明成祖朱棣登基后,对那些忠于建文帝朱允炆的臣子给予了严厉的处罚,大量忠臣被杀,其家属要么被流放,要么被贬为家奴,到教坊等场所工作。明仁宗登基不到两个月,就命令内阁会同司法官员复查案件,颁布诏令免除冤案家属为奴的惩罚,归还他们先前被没收的家产。同时,他下令将建文帝时期的奸

  • 宋朝官员的帽子上为什么有两根长翅?起了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帽子为什么有两根翅,宋朝男士帽子,宋朝禁军帽子

    据说,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一天上早朝时,正在听某位大臣汇报政事。突然,他听见站在两侧的官员有不少人在窃窃私语。对此,他非常生气。朝堂是商量政事的地方,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地方,怎么能做出如此不礼貌的行为呢?他们的交谈声,分散了别人的注意力,已经影响到自己听汇报了,肯定是要不得的。虽然赵匡胤很生气,但没有表

  • 北宋灭亡,王安石为何成了千古罪人?他只不过是个替罪者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一个国家的灭亡,我们往往会想到当朝统治者,毕竟,一个君主于一个江山而言,要负主要责任。但靖康之乱的爆发,有人将罪名加在了王安石身上,并称他是导致北宋灭亡的千古罪人。翻开资料,王安石一度被评价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以及文学家,改革家。为何会成了导致北宋灭亡的千古罪人?源于他坚持主张的变法改革运动

  • 靖康之耻后,赵构的母亲韦太后生活有多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构登基时太后是谁,赵构妻子受金人欺负,赵构晚年有多厉害

    靖康二年春,金军北宋都城汴京,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北宋就此灭亡。此后金开始以胜利者的姿态多汉人朝廷进行疯狂洗劫,他们不但将北宋国库里的金银财宝全部搬空,还顺便带走了无数的妃嫔公主。这些往日里养尊处优的公主妃嫔到了金国后就变成了地位卑贱的俘虏,任由金人奸淫凌辱。这些人当中,有的人不堪受辱选择自尽;有的

  • 郑和下西洋带回两只麒麟,骗的朱棣稀罕不已,今画像公开逗笑众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棣为啥派郑和下西洋,郑和跟朱棣的关系,郑和下西洋朱棣哪一集登基

    郑和下西洋的初衷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初衷问题在今天其实已经是一个说不清楚的谜团了,一般有这几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说郑和下西洋其实是带着政治任务前去的,据说朱棣当年靖难之变打进南京城时候并没有发现自己的侄子建文皇帝,很多人便认为建文皇帝已经逃到了海外,毕竟哪个时候的明朝海船事业十分发达,再加上有南宋高中赵构

  • 柴荣提拔赵匡胤是陈桥兵变的诱因?不,这是场套路与反套路的对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匡胤陈桥兵变完整版,陈桥兵变是赵匡胤的预谋吗,赵匡胤陈桥兵变的主要内容

    文丨舞雩大家好,国学趣谈看栏目又和大家见面了。自晚唐始,近百年军阀割据、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局面,十分混乱。后周世宗柴荣,继承义父郭威的大统,以“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这一宏伟目标,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揭开了结束分裂,统一天下的序幕,是为“天子”。然”降年不永,美志不就“,柴

  • 宋朝以前没棉被,那么古人在冬天是如何御寒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朝以前没棉被怎么御寒,哪里有御寒棉被,没棉花的古人如何御寒

    但是在古代,这种生活对于黎民百姓来说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奢望,很多人连吃饱穿暖这一要求都无法做到,更别提娱乐消费了。就拿保暖衣物来说,一直到宋朝以后才出现棉被,那么问题来了——在此之前古人又是如何御寒的呢?虽然没有棉被的加持,不过古人凭借着自己的智慧熬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寒冬,下面笔者就来介绍一些古人所发

  • 锦衣卫首领在朝堂上太嚣张,被一个大臣活活打死,从此名震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锦衣卫最冤大臣,锦衣卫之朝堂争斗,锦衣卫和御林军大战朝堂是哪一集

    王竑,湖北江夏人,26岁时中进士,授户部给事中,开始了为官生涯。他为人豪迈,敢于直言不讳。“土木之变”后,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在众臣的推举下负责处理朝政。大宦官王振在瓦剌大举入侵时,极力劝说明英宗御驾亲征,途中又邀请他到蔚州自家宅第参观,耽误了全军的行程,导致明英宗到达土木堡后被瓦剌军俘虏,王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