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北朝简史-宋文帝的北伐

南北朝简史-宋文帝的北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685 更新时间:2024/1/19 12:57:40

拓跋焘已灭夏,正准备灭北燕、北凉时,宋文帝决意北代,企图收复洛阳、虎牢、滑台等河南土地。

公元430年,宋文帝令右将军到彦之率五万大军,统领安北将军王仲德、兖州刺史竺灵秀北攻,又派骁骑将军段宏率领精兵八千,直指虎牢,豫州刺史刘德武率兵一万跟在他后面,后将军长沙王义欣则将兵三万作为机动部队。并先派殿中将军田奇使于魏。田奇对拓跋焘说,河南原来是宋的领土,被你们侵占了。今我们要收复河南、河北之地。拓跋焘大怒,说:我生下来,头发还没干时,就听说河南是我们的土地了。你休想得到它!你要发兵来抢,我可暂时回避一下。等冬天天寒地冻时,河水冰合时,再把它夺回来。

对宋的这次北伐,拓跋焘采取的是以退为进的作战方针。这个方针是他的得力谋臣汉人崔浩提出来的。

崔浩认为对宋宜“待其劳倦,秋凉马肥,因敌取食,徐往击之,此万全之计也”(《魏书•崔浩传》)。

宋到彦之率部从淮水到泗水,由于水流不畅,一日才行军十里。

从四月到七月,走了三个多月,才到达须昌(今山东东平境内),然后溯河西上。拓跋焘以河南四镇(金墉、虎牢、滑台、碻磝)兵少,命诸军悉收众北渡。于是,碻磝、滑台、洛阳、虎牢的戍兵都撤离了,留下了一座座空城。宋军乘虚而入,到彦之令部将分守诸城,宋军进驻灵昌津(今河南延津县北),前锋直抵潼关。

于是,司、兖两州尽为宋军所据。宋军大喜,以为北伐胜利可望。独安北将军王仲德对大家说:“诸贤不谙北土情伪,必坠其计。胡虏虽仁义不足,而凶狡有余。

今敛戍北归,必并力完聚。若河冰既合,将复南来,岂可不以为忧乎!”(《资治通鉴》卷一二一)

王仲德的话没有引起宋军重视。

果然,八月间,北魏就转退为进,发起反攻。

拓跋焘派冠军将军安颉率领诸军,进攻宋军主力到彦之部。

到彦之令裨将吴兴姚耸夫渡河攻冶坂。两方交阵,姚耸夫大败,死伤甚重。

接着,拓跋焘又遣征西大将军长孙道生与丹阳王太毗屯兵大河北岸,防御到彦之北渡。

到彦之、王仲德沿河置守,还保东平。

魏军从委粟津渡河攻金墉。

不久,洛阳、虎牢皆转手,宋诸军相继战败。到彦之想焚舟步行,引军南还。

王仲德劝阻说:“洛阳即陷,虎牢不守,自然之势也。今虏去我犹千里,滑台尚有强兵,若遽舍舟南走,士年必散。当引舟入济,至马耳谷口,更详所宜。”(《资治通鉴》卷一二一)

这时,军中疾疫流行,无力再战。

到彦之引军到历城,焚舟弃甲,步趋彭城。

竺灵秀部也丢了须昌,南奔湖陆,又被魏将叔孙建打得大败,死伤五千余人。

宋北伐大军全线溃败。

到彦之这次北伐,甲兵资实甚盛。

及败还,委弃殆尽,“府藏、武库为之空虚”,宋在人力、财力上都遭受了重大损失。

北魏北伐柔然,西伐夏,南御宋,虽取得了胜利,但连年作战,国内百姓负担十分沉重,加上水灾,魏国力也有些不支。

所以当魏臣上疏请大举伐宋时,拓跋焘没有接受。

此后,宋与北魏之间暂时没有大的战事。这种相安对峙的局面,维持了二十多年。

更多文章

  • 南北朝简史-北魏建国的历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拓跋氏是鲜卑族部落联盟中的一个构成单位。拓跋氏建立魏国,是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的。据《魏书•序纪》记载,拓跋氏历史的序幕是从拓跋毛开始的。他为“远近所推,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关于这时期拓跋氏的历史,我们知道的很少,所谓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大约都是一个氏族部落联盟中的氏族

  • 盛唐之后弊病丛生的唐王朝,为何能存在一百多年的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王朝一共存在多少年,盛唐王朝,唐王朝的民族政策

    在中国古代王朝更迭的历史中,唐王朝有着将近三百年的国祚。根据史料的记载,唐朝自隋亡唐兴到灭亡,存在了总共达289年的时间,这中间初唐、盛唐时期占唐王朝全部国祚的时间约为137年,同初唐、盛唐时期如旭日东升的国势不同,唐朝中晚期则是衰败的国势。这中间宦官、藩镇、朋党三者之间犬牙一般交错的情况,成为了中

  • 最终埋葬强大的大唐王朝的人是谁?“五代十国”第一代是哪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唐被埋葬的皇帝,隋唐五代又十国全文,五代和十国的关系

    唐懿宗死后,他儿子唐僖宗李儇(862-888年,唐朝的倒数第三个皇帝)即位时才12岁,贪玩游戏,委政于宦官田令孜,田令孜纳贿贪残,政治益加腐败了。上行下效,官吏无不贪赃,吏治坏到了极点,人民痛苦不堪,广大人民生活贫困悲苦在死亡边缘挣扎。人民再也无法照旧生活下去了。波澜壮阔的唐未农民大起义爆发了。乾符

  • 杨玉环集唐玄宗三千宠爱于一身,为什么当不了皇后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唐玄宗从儿子李茂手中夺走了杨玉环,尽管唐玄宗想要他,但还是得先让他做了一段时间的女道士,但毕竟杨玉环,确确实实嫁与寿王为妻。等这段时间过去以后,在地位上会发上变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玄宗没有任命杨贵妃为皇后的原因是从万寿王的角度来看的。带走皇妃给万寿王留下了情感创伤。与此同时它还安放了一枚不合时

  • 百姓爱戴狄仁杰为其建生祠,之后又亲手砸毁,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狄仁杰死后为啥身败名裂,历史上建生祠的都有谁,武则天为什么爱戴狄仁杰

    到了当地之后因为契丹人员作乱攻陷了翼周,使得当地老百姓的日子很不好过,狄仁杰通过各种办法周旋了乱军,同时也保证了农作物能够一直种植下去,也使得每个人有口饭吃有好日子过了,正是因为这样的变化才使得人们特别的拥戴狄仁杰,不管是治理魏州事项还是支援前线,狄仁杰都是做的非常到位的,也因此赢得了比较好的名声,

  • 武则天的手段有多狠?升级版“人彘”吓坏皇帝,吕雉都要甘拜下风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吕雉和武则天的政治手腕,武则天与芈月吕雉,武则天最狠毒的下场

    女皇帝武则天手段之狠辣,使人闻风丧胆,升级版的‘‘人彘’’就连吕后都要甘拜下风,那这到底是什么刑罚?又是为了惩罚谁呢?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王皇后 很多人听说过人彘,相传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发明的,是为了惩治威胁到自己的戚夫人,这种刑法简单来说,就是砍去人的四肢,割掉耳朵和鼻子,用药物使人耳聋、摧毁

  • 狄仁杰贵为宰相,却被表弟看不起,他不明原因,他小姨一语道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狄仁杰是不是宰相,武则天封狄仁杰宰相,梁王张柬之狄仁杰谁的宰相权力大

    狄仁杰有德有能,忠诚直谏,对安定武则天时代的天下和保护李氏宗族起了重大作用,并且,武则天对他也信任有加,两度拜他为相,重大国事常将他的主张作为依赖,欣然采纳。在狄仁杰去世后,武则天还痛哭着说:“朝堂空矣!”以后,每当朝廷有大事不能决断时,武则天都会想起狄仁杰,常感叹地说:“老天为什么要这么早夺走我的

  • 黎阳童山之战,秦琼从宇文化及兵锋下救了李密和瓦岗军,徐世勣单雄信哪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黎阳童山,徐世勣离开过黎阳吗,李密为啥打不过单雄信

    唐朝最高军衔为天策上将,那是李世民的专属称号,基本相当于大元帅,秦琼受封十六卫大将军和上柱国、开国公,已经达到异姓功臣的巅峰了。小说把秦琼描写为“双料大元帅”也不是没有历史依据,秦琼不仅武艺高强,在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而且指挥能力超强,他曾在最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救了瓦岗(大魏)之主李密,也

  • 为什么唐代,吐蕃的势力如此强大?最主要的一点是地形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代时吐蕃很强吗,吐蕃到底读fan还是读bo,吐蕃族

    了解我们国家古代史的人都知道,大多数都王朝都是由汉族人建立起来的。就像是十分的鼎盛的汉代和唐代。相对来说,这两个朝代的存在还是比较的有实力的。不过在历史上,以和亲的名义嫁公主的,好像也是只有这两个朝代了。汉代是与匈奴和亲,而唐朝则是与吐蕃和亲。 其实按理来说,匈奴是因为自身是游牧民族,本身的能力也是

  • 诸葛亮的“野心”:看看管仲乐毅就明白了,难怪不投靠曹操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比管仲乐毅强吗,管仲与乐毅,管仲乐毅过人之处

    论文,除了管仲之外,历史上还有名相蔺相如、萧何、曹参等人,名气不下于管仲。论武,孙武、孙膑、吴起、白起、韩信等战功显赫,青史留名,比乐毅名气还要大。那么,诸葛亮为何偏偏推崇管仲、乐毅?其实,诸葛亮推崇这两个人,不是因为忠诚,不是因为才华,而是因为他们的功绩。搞清楚诸葛亮的真实追求,就能明白诸葛亮的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