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乱世佳人——春秋五霸之晋文公逃亡路上的三位红颜知己

乱世佳人——春秋五霸之晋文公逃亡路上的三位红颜知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423 更新时间:2023/12/21 15:46:31

骊姬为了让晋献公痛下决心,便设计陷害太子申生弑父夺位,太子被逼自杀。太子去世后,骊姬矛头指向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她所做的一切无非是为她的儿子奚齐即位扫除障碍,就这样公子夷吾逃往梁国,公子重耳带着一批助手逃往生母娘家翟国。

《左传》: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

说来也巧,他正赶上翟国讨伐廧咎如,俘虏了两位姑娘,其中一位叫季隗的姑娘嫁给了重耳,此时季隗只有十三岁,而重耳已有四十三岁,从年龄上面来看他们相差好几轮。但是一位是羁旅之臣,一位是落难公主,两人可谓是同病相怜,因为有着同样的人生经历,他们不由自主的感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此后他们便相依为命。由于年龄的悬殊,重耳对妻子更是百般的呵护和疼爱,他们生活幸福美满,婚后生育两子伯鲦和叔刘。

[var1]

就在重耳在翟国的第四个年头,他的父亲晋献公去世了,晋献公去世后,晋国内部贵族发动政变,先后即位的两任新君相续被杀,晋国处于无君状态。此时秦国帮助重耳的弟弟夷吾回国即位,是为晋惠公。重耳以为从此以后便可安安稳稳的在翟国与妻子白头偕老,可是天不由人,重耳贤名远扬,拥戴之人颇多,晋惠公尤其畏惧这位哥哥,怕将来大臣们拥护重耳为君。就在重耳在翟国的第12个年头,晋惠公派人追杀重耳,重耳不想离开翟国,他舍不得妻儿。重耳手下谋士坚决反对继续留在翟国,他们认为翟国不安全,重耳别无选择,只能选择逃亡。

《史记》:重耳谓其妻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乃嫁。’其妻笑曰:‘犁二十五年,吾冢上柏大矣。

重耳不想让妻子跟着自己颠沛流离,他走时对季隗说一定要等他回来,季隗问重耳要等多久,重耳说:“如果再过25年,我还没有回来接你的话,你就改嫁吧。”季隗舍不得丈夫离去,也不想让孩子没有爸爸,虽然季隗此时只有25岁,但是却是个成熟理智、识大局的女子,他为了让丈夫无后顾之忧,答应丈夫会一直会等他回来,给丈夫吃颗定心丸。季隗陪伴丈夫重耳在翟国走过12个春夏秋冬,他也是重耳成功路上第一位重要的女人。重耳没有食言,他回国即位以后,便将昔日相依为命的妻子季隗接回晋国。

其次来看看重耳是如何与他人生中第二位重要的女子齐姜相遇相守。重耳离开翟国来到齐国,齐桓公盛情款待重耳,送他土地、豪宅,还将齐国宗室之女齐姜许配给重耳,重耳在齐国日子过得很惬意,由此感叹当国君也不过如此。

《史记》至齐,齐桓公厚礼,而以宗女妻之,有马二十乘,重耳安之。

可是好景不长,重耳来到齐国一年后,齐桓公去世了,五公子率领各自党羽争权夺位,齐国陷入混乱之中,此时诸侯也趁火打劫前来骚扰,齐国内忧外患,重耳待不下去了。但是他不想离开妻子齐姜,不愿意走,重耳的贪图安逸让手下的谋士狐偃等人担忧。他们集聚在树下商议如何才能让重耳奋发图强,离开齐国去往大国寻求复国的机会,谋士们的计策被齐姜的侍女听见了,侍女立刻告知齐姜,齐姜怕事情泄露,便杀侍女灭口,随后齐姜找到重耳劝他赶快离开。

重耳却说:“人这一辈子无非追求稳定安逸的生活,管那么多干嘛,我是绝对不会离开齐国的。”

齐姜说:“你贵为一国公子,来到齐国避难,你的随从跟着你颠沛流离,把你看着比他们的生命还要重要,你忍心看着他们跟着你一辈子颠沛流离吗?难道你不想报答他们的恩情?你在这儿贪图安逸和贪恋美色,让人感觉羞耻。”重耳听后只是一笑而过。

齐姜与狐偃等人商议好,由齐姜摆好酒菜与丈夫重耳痛饮一番,趁机把重耳灌醉,然后将酒醉未醒的重耳抬上车运出齐国。就这样重耳离开了齐国,齐姜陪伴丈夫重耳在齐国生活了五年。齐姜有胆有识,《烈女传》中对她评价甚高,说她为人公平正直,行事干净利索,不怠慢。齐姜的决绝成就了重耳,重耳最终能成就霸业,齐姜功不可没。

[var1]

《史记》:重耳至秦,缪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故子圉妻与往。重耳不欲受,司空季子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

最后再来看看重耳人生中第三位重要的女人辰嬴。重耳离开齐以后, 四处避难,最后一站来到秦国,秦穆公喜欢结交贤才,他对重耳的贤名早就有所耳闻,加之晋国新君晋怀公抛弃他的女儿回国即位,他深通恶绝。于是秦穆公想帮助贤名远扬的重耳回国即位,他将自己的五个女儿打包嫁给重耳,其中辰嬴地位最高。辰嬴本是重耳侄儿晋怀公之妻,其为晋怀公在秦国做人质之时所娶,晋怀公为了回国即位将辰嬴抛弃,触怒秦穆公。

秦穆公常常教导女儿辰嬴要做个贤妻良母,在父亲的教诲下,她非常谦恭的照顾丈夫重耳。一天早上辰嬴伺候丈夫重耳刷牙洗脸,端着盆给重耳洗手,重耳大大咧咧没有在意她是谁,洗完手还没有等毛巾递过来,就把手上的水甩干,这一甩就把水甩到了辰嬴身上。重耳随意之行为让辰嬴颇为不满。她说:“秦国和晋国是同级别的国家,你为什么这么轻视我?”

重耳听后在琢磨这到底是谁,后来他打听原来是秦穆公的女儿,突然感到畏惧,便脱去上衣把自己关在小房间里面壁思过,重耳经过19年的流亡生活他变得成熟了,知道自我反省。

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国即位,是为晋文公,晋文公即位以后,亲自去接辰嬴,将其视为最尊贵的妻子,虽然之后晋文公都将流落在外的妻子接了回来,但是排场不及辰嬴。辰嬴是晋文公一生中最重要的女子,因为辰嬴,秦、晋成为友好邻邦。

[var1]

更多文章

  • 路过盗泉宁渴死而不饮,孔子:渴死事小,失节事大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孔子盗泉故事,孔子最美一句话,历史人物故事50字孔子

    在古代,在现在的山东省泗水县的东北,有一潭碧泓清冽的泉水,附近的老百姓常到泉水中挑水喝。这泉水喝起来清爽可口,即便是大冬天喝了也不会闹肚子。[var1]盗泉边的村民,正在这里洗衣服。到了夏天,孩子们也在此游泳戏耍,此处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后来,有一伙强盗见这个地方不错,就占据了这个地方。他们驻扎在潭

  • 春秋重要战役“鸡父之战”,吴国击败七国联军,对楚国取得上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吴国楚国,描写吴国灭楚国的小说,兵圣楚国将军在吴国军中当奸细

    吴王僚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君主,他在位时期对楚国取得"鸡父之战"的大胜,陆续攻取州来、钟离、居巢等地,与楚国争夺淮南地区取得绝对上风,为吴王阖闾攻进楚国都城郢都打下基础。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鸡父之战",吴国利用三千罪犯击溃以楚国为首的七国联军。吴楚争霸的历史背景以及吴楚对州来的争夺[var1]吴国本身的

  • 春秋奇葩战争——“邲之战”,楚军战胜晋军后,还教晋军怎么逃跑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晋楚之战楚军帮晋军,楚军vs晋军,楚军大战晋军完整视频

    春秋时期被评价礼崩乐坏,其实照后来的战国时期却淳朴了很多。战国时期的战争多以杀伤、消灭对方为目的,春秋则是为了争霸,以及一些堪称奇葩的理由。楚国和晋国的"邲之战"就是一个例子。楚军战胜晋军之后,还手把手教晋军怎么逃跑,属实是战争中文明的典范了。[var1]"邲之战"的背景"邲之战"发生在晋国和楚国两

  • 孔子的宿敌阳虎:被阳虎羞辱,还因为长得像阳虎被围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孔子和阳虎是兄弟吗,孔子帮阳虎,孔子为什么要给阳虎送礼

    [var1]阳虎羞辱孔子在《史记》与《孔子家语》都记载了阳虎羞辱孔子一事,《孔子家语》的说法更加详细一些。《孔子家语》中记载,孔子的母亲去世,他还穿着丧服。这个时候阳虎跑到孔子家里来吊丧,偷偷跟孔子说:"听说季氏正在宴请国内的士人吃饭,你知道这件事吗?"季氏就是鲁国的一个大家族。阳虎就是季氏的家臣。

  • 赵王为何要接收上党?他难道看不出接收上党的坏处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上党落子铡赵王第二场,赵国为啥不能放弃上党,上党梆子整本戏铡赵王

    而这场标志性的战役,其起因就是上党之争。[var1]上党之争始末上党,乃是战国时期韩国的土地。话说片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国力就日渐强大,并逐渐成为了战国七雄中唯一的超级霸主。是以,秦国的历代君王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var1]秦国要想统一天下,那就必须得想办法东出,而不是龟缩在函谷关之内龟缩不前。秦

  • 战国首霸的魏国,为什么变成了各国的“人才输送基地”?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国魏国出了哪些人才,战国霸主魏国,战国人才输送基地魏国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册封赵、韩、魏三家为诸侯,至此,周王室颜面尽失,而“三家分晋”则拉开了战国时代的序幕。战国时代,群雄争霸,尤以秦、楚、齐、燕、赵、魏、韩七国称最,为战国七雄。而作为“三家分晋”之一的魏国,在魏文侯执政期间,以李悝为相,吴起为将,成为战国首个称霸的国家。[var1]魏国能够

  • 赵国有李牧、田单、乐毅等名将,赵王为何不任用,反而任用赵括?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国赵牧和李牧是同一个人吗,大秦帝国赵括死于长平赵王晕倒,乐毅为什么不代替赵括

    我们都知道,战国四大名将,秦国得其二,赵国得其二,这足以说明赵国的名将并不逊于秦国。那么为何赵王会选择用毫无战斗经验的赵括来替代老将廉颇呢?要知道,当时赵国还有李牧、田单、乐毅等名将,为何偏偏选择赵括呢?我们来看看当时赵国名将的情况:一、李牧如果说,在战国四大名将之中,大家最推崇谁,那么我想大多数人

  • 秦国的白起被誉为战神,手握兵权的他为何不造反,反而被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应侯赐死白起,大秦帝国白起被赐死,白起悄悄接过兵权

    其实,造反并没有你想得那么容易,古人,尤其是这些君王在维护自己的统治上可是绞尽了脑汁。人质从来没有一个时期能够像战国时期那样,如此流行互送质子,也就是所谓的人质。而且各国之间护送的质子,还必须是王孙贵族,也就是身份不能低了。而指派质子进入他国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表达己方对盟约的忠诚。一旦己方违背

  • 长平之战,白起为什么坑杀赵军,留着不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白起长平之战杀死多少赵军,长平之战赵军为什么要杀白起,长平之战后白起为何不攻打赵国

    白起自己的观点,迫使他坑杀这40w秦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史记·白起王翦列传》[var1]白起认为,上党本来就是秦国的,正是因为上党之人反覆无常,才有了这长平之战。如今赵军多达几十万,一旦兵变,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将其全部坑杀,只放了一些

  • 秦赵两国战略决战于长平,成为战国历史转折,加速秦国统一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赵长平之战骗局,秦赵长平沙盘推演视频,秦赵长平之战免费观看

    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爆发过许多流传千古的经典战事,而中国古代传统的军事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也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爆发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战,最为精彩的歼灭战。这场战争发生在周郝王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的时候,是秦国与赵国这两大军事集团之间展开的战略性决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