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路过盗泉宁渴死而不饮,孔子:渴死事小,失节事大

路过盗泉宁渴死而不饮,孔子:渴死事小,失节事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482 更新时间:2024/1/11 7:31:22

在古代,在现在的山东省泗水县的东北,有一潭碧泓清冽的泉水,附近的老百姓常到泉水中挑水喝。这泉水喝起来清爽可口,即便是大冬天喝了也不会闹肚子。

[var1]

盗泉边的村民,正在这里洗衣服。

到了夏天,孩子们也在此游泳戏耍,此处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后来,有一伙强盗见这个地方不错,就占据了这个地方。他们驻扎在潭水边,打劫过往的商客和行人,惹得百姓们对他们十分痛恨。

泉水边住了强盗,附近的老百姓谁也不敢到这个地方来饮水了。哪怕是当地小孩子都知道,这个地方的泉水不能喝,喝了有可能被强盗给杀掉。

这事传来传去,传到鲁国国君的耳朵里了,他听说后感到暴怒:在天子脚下,竟然还有这事,反了他们了!

于是,国君就派兵过来捉拿强盗,几个小贼当然不是官兵的对手,轻而易举就被官兵给拿下了。

尽管如此,这个水潭的名字依旧这么叫了下去,当地人人称它为“盗泉”。

有一年夏天,天气十分炎热,孔子带着子路等几个学生坐着马车从曲阜外出办事。马车奔驰了大半天之后,孔子和子路等人都热得汗流浃背,口干舌燥,只好找个树荫休息一会儿。

[var1]

正当他们在树荫下凉快时,子路突然听到有“哗啦啦”流水的声音,就放眼望去,只见远处溪水淙淙,顿时来了精神,就请示孔子说:“老师,前方有一眼泉水,要不我去提点来,咱们饮点水解渴吧。”

孔子这时候也渴得要命,就爽快地答应了他。

子路一路小跑,提着一个木桶来到泉水边,见泉水清澈,真想趴到那儿先喝两口。可他转念一想:老师还在那等着呢,老师没喝,自己怎么能先喝呢?

于是打消了这个这个念头,赶紧把木桶盛满,提着泉水走了回来。他从车上拿了一个钵,舀了一钵捧给孔子说:“老师,请您先饮。”

孔子见泉水十分清冽,如同刚从深水井里提出来的,还带有一股凉气,就顺便问:“子路,这泉水有名字吗?”

其实我认为,这时候的孔子也是多此一举——喝哪个地方的水,还非要打听这个水的出处吗?

[var1]

见师傅发问,子路不敢隐瞒,如实回答说:“泉水有名字,名字就叫盗泉”。

孔子一听,脸色立马变了,把手中的水朝地上一泼,又叫子路把打来的水全部倒掉,说:“记住了,这泉水谁都不能喝。”

弟子们早就口渴难耐,见老师把师兄辛辛苦苦提来的泉水都倒地上了,非常不理解,问他为什么这样做。

孔子耐心地向弟子们解释说:“盗泉,意思就是强盗的泉水,名声肯定不好。我们怎么能因为口渴而去喝坏透了名声的东西呢?记住,我们宁愿渴死也不能喝。”

孔子说完,他忍着口渴,吩咐大家赶紧往前走,一刻也不能在这里停留。

后来,“盗泉宁渴”这个典故,用来表示宁死也不接受不义之物,绝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于是便有了“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谚语。

下图,曾经的盗泉所在地。

[var1]

其意思是指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知廉耻的人不吃施舍的东西。

北宋末期,一位貌美的媳妇搀扶着婆婆外出逃难,被占山为宋江抓住。宋江见这对患难与共的婆媳如同母女,她们互相照顾,互相关爱,顿生怜悯之心,就赠给他们几两银子,放婆媳下山了。

没想到,这位媳妇虽出身清寒,但很有廉耻之心,不耻与强盗为伍,也就不愿意接受宋江的馈赠。下山之后,她经过婆母的同意,就把宋江赠的银子扔到路边了。

“中路遇着强盗宋江获住……因见妇姑恩爱,乃授金帛相赠。自古道:‘智土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特将此非义之物遗弃在路。”

再回到孔子不饮盗泉之水这个话题上来。正值炎热的夏天,一行人饥渴难耐,而孔子宁愿渴死也不饮盗泉之水,并非泉有毒,只是因为泉水名字不雅,他讨厌泉水的名字。

这还只是一处泉水,换作一个人,如果取了一个不雅的名字,那么孔子是不是就不与他结交呢?

一个国家,倘若,名字也让孔子感到讨厌,他是不是一生都不会到那里去呢?

使役外物,却被外物所控制,我怎么觉得他活得那么累、或者说他对自己怎么那么不自信呢!

[var1]

无独有偶,到了晋代,有一位大儒在口渴之时,却没有选择那么做。

晋代人吴隐之是位廉洁的官员,在百姓中口碑极好。他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 ,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他对人说:“难道说古代的圣人伯夷叔齐喝了这里的水,也会变得贪婪吗?”

[var1]

他不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自己的操守,并没有变贪。

随着时光的流逝,盗泉早已干们涸,并被村民盖房子掩埋。那个村子,曾因泉得名名为“盗泉峪”,很早前泉旁有石碑,上书“盗泉”二字。

2924年,本村乡绅觉得这个名字不好听,就将“盗”字改为道德的“道”字,从此,“盗泉”便成了“道泉,一直沿用至今。

个人觉得,孔子此举有点小题大做,不值得提倡。

[var1]

个人观点,文中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指正,谢谢。

更多文章

  • 春秋重要战役“鸡父之战”,吴国击败七国联军,对楚国取得上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吴国楚国,描写吴国灭楚国的小说,兵圣楚国将军在吴国军中当奸细

    吴王僚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君主,他在位时期对楚国取得"鸡父之战"的大胜,陆续攻取州来、钟离、居巢等地,与楚国争夺淮南地区取得绝对上风,为吴王阖闾攻进楚国都城郢都打下基础。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鸡父之战",吴国利用三千罪犯击溃以楚国为首的七国联军。吴楚争霸的历史背景以及吴楚对州来的争夺[var1]吴国本身的

  • 春秋奇葩战争——“邲之战”,楚军战胜晋军后,还教晋军怎么逃跑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晋楚之战楚军帮晋军,楚军vs晋军,楚军大战晋军完整视频

    春秋时期被评价礼崩乐坏,其实照后来的战国时期却淳朴了很多。战国时期的战争多以杀伤、消灭对方为目的,春秋则是为了争霸,以及一些堪称奇葩的理由。楚国和晋国的"邲之战"就是一个例子。楚军战胜晋军之后,还手把手教晋军怎么逃跑,属实是战争中文明的典范了。[var1]"邲之战"的背景"邲之战"发生在晋国和楚国两

  • 孔子的宿敌阳虎:被阳虎羞辱,还因为长得像阳虎被围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孔子和阳虎是兄弟吗,孔子帮阳虎,孔子为什么要给阳虎送礼

    [var1]阳虎羞辱孔子在《史记》与《孔子家语》都记载了阳虎羞辱孔子一事,《孔子家语》的说法更加详细一些。《孔子家语》中记载,孔子的母亲去世,他还穿着丧服。这个时候阳虎跑到孔子家里来吊丧,偷偷跟孔子说:"听说季氏正在宴请国内的士人吃饭,你知道这件事吗?"季氏就是鲁国的一个大家族。阳虎就是季氏的家臣。

  • 赵王为何要接收上党?他难道看不出接收上党的坏处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上党落子铡赵王第二场,赵国为啥不能放弃上党,上党梆子整本戏铡赵王

    而这场标志性的战役,其起因就是上党之争。[var1]上党之争始末上党,乃是战国时期韩国的土地。话说片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国力就日渐强大,并逐渐成为了战国七雄中唯一的超级霸主。是以,秦国的历代君王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var1]秦国要想统一天下,那就必须得想办法东出,而不是龟缩在函谷关之内龟缩不前。秦

  • 战国首霸的魏国,为什么变成了各国的“人才输送基地”?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国魏国出了哪些人才,战国霸主魏国,战国人才输送基地魏国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册封赵、韩、魏三家为诸侯,至此,周王室颜面尽失,而“三家分晋”则拉开了战国时代的序幕。战国时代,群雄争霸,尤以秦、楚、齐、燕、赵、魏、韩七国称最,为战国七雄。而作为“三家分晋”之一的魏国,在魏文侯执政期间,以李悝为相,吴起为将,成为战国首个称霸的国家。[var1]魏国能够

  • 赵国有李牧、田单、乐毅等名将,赵王为何不任用,反而任用赵括?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国赵牧和李牧是同一个人吗,大秦帝国赵括死于长平赵王晕倒,乐毅为什么不代替赵括

    我们都知道,战国四大名将,秦国得其二,赵国得其二,这足以说明赵国的名将并不逊于秦国。那么为何赵王会选择用毫无战斗经验的赵括来替代老将廉颇呢?要知道,当时赵国还有李牧、田单、乐毅等名将,为何偏偏选择赵括呢?我们来看看当时赵国名将的情况:一、李牧如果说,在战国四大名将之中,大家最推崇谁,那么我想大多数人

  • 秦国的白起被誉为战神,手握兵权的他为何不造反,反而被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应侯赐死白起,大秦帝国白起被赐死,白起悄悄接过兵权

    其实,造反并没有你想得那么容易,古人,尤其是这些君王在维护自己的统治上可是绞尽了脑汁。人质从来没有一个时期能够像战国时期那样,如此流行互送质子,也就是所谓的人质。而且各国之间护送的质子,还必须是王孙贵族,也就是身份不能低了。而指派质子进入他国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表达己方对盟约的忠诚。一旦己方违背

  • 长平之战,白起为什么坑杀赵军,留着不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白起长平之战杀死多少赵军,长平之战赵军为什么要杀白起,长平之战后白起为何不攻打赵国

    白起自己的观点,迫使他坑杀这40w秦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史记·白起王翦列传》[var1]白起认为,上党本来就是秦国的,正是因为上党之人反覆无常,才有了这长平之战。如今赵军多达几十万,一旦兵变,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将其全部坑杀,只放了一些

  • 秦赵两国战略决战于长平,成为战国历史转折,加速秦国统一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赵长平之战骗局,秦赵长平沙盘推演视频,秦赵长平之战免费观看

    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爆发过许多流传千古的经典战事,而中国古代传统的军事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也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爆发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战,最为精彩的歼灭战。这场战争发生在周郝王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的时候,是秦国与赵国这两大军事集团之间展开的战略性决战。在

  • 燕国如此弱小,为什么能够入选战国七雄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燕国为什么成为七雄,战国之燕国君王图,战国时期燕国货币

    [var1]燕国来历挺大燕国的始祖,是燕召公,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皇亲国戚。周武王灭商以后,就将燕地赐给了他。不过当时的他并没有前往封地,而是派了他的儿子前往,他自己则是留在了镐京辅佐。[var1]在他辅佐期间,他的权势那是相当的大。我们都知道西周有一个很厉害的人物,名叫周公旦,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