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翻脸无情,连同行都不放过,印度和尚:我只是写了首颂诗

朱元璋翻脸无情,连同行都不放过,印度和尚:我只是写了首颂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004 更新时间:2023/12/13 18:24:13

他杀开国大臣、杀和尚、杀贪官、杀文人……在那个时代,没有他不能杀的,只有他不想杀的!

从一个放牛娃到一位开国大帝,朱元璋是如何走上“嗜杀”之路的呢?

自卑让他以杀立威

开国大臣胡大海的儿子因为犯了禁酒令,别人求情他不也理睬,当他看到胡大海也跪在地上貌似求情状时,再也气愤不过,自己抽刀把胡大海的儿子直接砍了。

胡大海连眼泪都不敢流,伏在地上大赞皇上杀得好!

对朱元璋来说,从小做放牛娃被人打骂欺辱,一朝得了权势,最见不得有人违抗自己的命令。而元朝施政中原期间,也以暴虐杀人为主要立威手段。没有什么学问的朱元璋,自然也学会了以杀立威,以用这种巨大的权力欲来平衡着儿时的自卑感。

猜忌之心让他杀功臣

救命恩人傅友德在他请客时没吃完菜,朱元璋让他把两个儿子带来,转身却让侍卫传语让傅友德把儿子的脑袋带来。傅友德回家后把两个儿子杀了,提着脑袋献给皇帝,朱元璋却故作惊讶骂他太狠心。

气愤填膺的傅友德骂道:“你不就是想要我的头吗?”,说罢,自刎于朝堂之上!

朱元璋以“炮轰红楼”而名闻诸帝王,比起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不可同日而语。做了皇帝的人,大部分都有一种“总有刁民想害朕”的妄念,所以,凡是有一点实力可能威胁到他位置的,都必杀之而后快。

童年阴影让他杀贪官

朱元璋自己是贫苦出身,对老百姓就比较同情,为了防止贪腐要求制定严厉的法典,并对胡惟庸等人制定的法令一条条审核,直到满意为止。朱元璋之所以恨贪官,因为他的亲人就被元朝的官吏欺辱过。

所以,在明朝开国时期,官员们被一批批地杀,不够用的时候,甚至曾出现过白天官员戴着镣铐上堂审案,晚上再回到监狱里待罪的现象。据悉,朱元璋一朝,杀的贪官超过15万人!

对朱元璋恨贪官的心理,史学家一致认为这是他童年阴影的反射。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爷爷朱初一本是淘金客,因为交不够官府所需要的黄金,最后不得不卖房子卖地补上窟窿,导致他们加从有产者变成了赤贫的无产者。这其中,始作俑者就是那些上下其手的官员。

畏惧之心让他杀文人

吴中四杰之一的高,又被誉为南方文宗,在修了《元史》后拒不接受户部侍郎一职,也对做太子的老师不屑一顾。朱元璋认为他看不起自己的出身,心怀大恨,终于抓住一个把柄大兴“文字狱”,把高启腰斩于市井之中,而其他三杰也陆续株连。

经此一杀,明朝开启了“文字狱”的血泊之路,锦衣卫存在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监察天下文人。只要朱元璋和当权大佬认定诗文有谋反和不满的痕迹,这些文人就逃不脱被杀头株连的命运,有朱元璋在,不知折了多少士林骨气!

朱元璋对文人“杀人不见血”的手段害怕到了极点,因为他就是一个没学问的放牛娃、和尚,所以常常把“朕乃布衣”挂在嘴边。按照现代心理学的逻辑来分析,这就是“我就是流氓”开打之前的招牌语言,说完就要上去一顿捶,根本不管什么礼义廉耻、文风文胆!

老朱不只杀明人,国外人也一样杀

因为老朱自身也曾是和尚,印度高僧释来复闻讯前来,为朱元璋讲佛法。朱元璋开始对他十分尊重,并在他临回国前赠送了一大笔珠宝财富。可是,好死不死的是,外来的和尚哪里知道“经好念,诗不能写”啊,他竟然写了一首汉字诗。诗中有句“殊域及自惭,无德颂陶唐”,顿时惹怒了为他送行的朱元璋!

释来复的诗意是:“我很惭愧没出生在明朝之域,哪里有德才称颂像帝一样的您啊?”可是,朱元璋则天马行空地理解为“这个姓朱的皇朝应该自形惭愧,因为只有无德的人才会称颂你为尧帝”。

朱元璋对被人提到“朱”很敏感,“殊”不就是歹朱么?既然你个外国和尚变着花样骂我,就不要怪我这个曾经的中原和尚不客气了。于是,本来欢欢喜喜带着感恩之心打算回国的印度高僧,就这样在出发前被朱元璋给咔嚓了!

朱元璋的嗜杀之谜

对于朱元璋的这种嗜杀心理,史学家有三种声音。

一种说法是,老朱嫌太子朱标太软弱,可朱标对他滥杀大臣很反感,朱元璋就扔给太子一根荆棘条让他握住。太子见上面都是刺,无处下手。朱元璋告诉他那些刺就是这些骜不驯的开国大臣,只有我替你拔了,你才能坐稳江山!

另一种说法则是,老朱从一个无产者突然成长为一国之大帝,成功让他的心理急剧膨胀,可内在修养又没提升上来,自卑心理也就随之壮大。这样的人一旦遇到忤逆或者反对,挂不住面子就开始杀人,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最后一种说法是,老朱出身贫民,不像历朝历代皇帝都出身名门,身边没有真正的自己人可以驱使。所以,他对大臣猜忌,对贪官坏他的江山痛恨,对文人的文字煽动力恐惧,对任何指点他出身的人仇视……这才是造成他嗜杀的真正原因。

总之,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保护自己,只是手段太残暴了!

朋友们,你觉得朱元璋嗜杀的真正原因是哪个呢?

更多文章

  • 书生路遇盗贼,被千金小姐所救,10多年后成为大明朝最顶尖的富豪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50万两白银抓海盗,明朝书生惨死,朱元璋落难被一女子救

    后来,书生和这个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喜结连理。而最令人称道的是,书生成了富甲天下的富翁后,一直没有娶妾,而是和妻子白头偕老,变成宠妻“狂魔”。因为妻子年纪大,看书不清晰,他就耗费十年、不惜万金打造铜版活字;因为妻子喜欢桂花,他就买下一座山,在山上种满名贵的桂花!可令人遗憾的是,这套史上最精美的铜活字,

  • 明朝灭亡的时候,皇帝和大臣们都在忙什么?败类比异族更让人心寒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最后一个皇帝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朝灭亡后建立的小岛国,明朝灭亡视频完整版

    引子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朱德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封建王朝,每个朝代都有他们自己的故事与传奇,不过人们常说“明朝之后再无华夏”,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说在明朝灭亡之后,华夏民族便不再主宰历史的进程,反而因为腐朽的统治让国人被迫成为自己土地上的奴隶,而之后的清朝也

  • 朱元璋小时候偷吃地主家的牛,把牛尾塞进石缝,地主为何拉不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帝王出世公元1328年的一天,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朱家,一位婴孩呱呱坠地,并无什么异象,一切都很普通。“生了,老朱!生了,是个男孩儿!”中年女子的喊声,不仅没有给整个家庭带来欢快的氛围,相反,家里的空气一下子变得凝固起来。确实,对于这样一个贫困的家庭来说,生女儿才是他们所希望的,因为至

  • 高粱河之战,北宋为什么会失败?这其中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我们中国古代历史上半路登基的皇帝,我们经常会想到很多很多我们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皇帝,这些半路登基的皇帝在他们登上皇位的过程中,一般都离不了一些战争。而每一场战争的发生,往往会带来一些流血的事变,这些事变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但是,有一个朝代的建立过程中,却并没有发生流血事变。这个朝代就是我

  • 没有他,王安石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安石简介,王安石40首诗,王安石与儿媳惠儿的结局

    韩维其人说起韩维这个人,宋仁宗时就出仕做官,当时王安石高中进士,跟韩维互有来往。韩维是父荫为官,也就是靠父亲荫庇当上官的。王安石是进士及第,才名在外,韩维对王安石几乎有了崇拜心理,认为他是人间奇才。韩家当时是望族,韩维的兄弟中韩绛韩镇,都是朝廷大员,韩绛后来跟王安石一起拜相,是王安石的坚定支持者。宋

  • 50岁梅开二度,新婚3个月告发丈夫,李清照:唤醒南宋士林荷尔蒙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清照的三段婚姻,概述一下李清照的爱情和婚姻情况,李清照的婚姻得到了什么启示

    此时,逃难回来的赵构“新仇旧恨”涌上心头,授意杭州府把李清照投进大牢,押后待审。宋高宗赵构为何如此憎恨李清照呢?原来,自宋神宗一朝绵延下来的“朋党之争”从未停歇,到了徽宗、钦宗时期,依旧牵连到李清照的父亲和公公和丈夫,并有传言其丈夫赵明诚生前是金人的奸细。为了证明丈夫的清白,李清照独自带着夫妻二人积

  • 北宋名臣王安石,如何劝导皇帝改革图强,实现自我抱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雪梅王安石,王安石简介个人资料,王安石40首诗

    作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这王安石可谓是拥有多重身份。但无论是在哪个领域他都闪闪发光,对其都有所贡献。与其他人一样,王安石也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朝堂为官,最开始担任扬州签判等官职,不管处于哪个位置他始终为民服务,将当地治理得井井有条,因此得到了皇帝的看重,不久之后就被调入京城为官。

  • 徐达的岳父叛变,被朱元璋处死,但明朝13位帝王却流淌着他的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开国元勋徐达个人资料,被朱元璋杀掉的功臣徐达,明朝徐达的真实身份

    在封建时代,皇帝最担心的就是臣子有谋反之意,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皇帝会有着各种各样的做法。比如会给予臣子们高官厚爵的赏赐,让他们明白,待在自己这里,可以得到最大的好处,又比如制定各种严刑峻法,让臣子们不敢谋反。就比如明朝时的蓝玉等人,朱元璋觉得自己死后,这些人肯定要造反,于是就把这些人全部做杀,顿时血

  • 成吉思汗能打到欧洲,为何征服不了眼前的印度?原因在于这种武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吉思汗攻打过印度吗,成吉思汗征服女人的名言,成吉思汗追到印度的人是谁

    成吉思汗的一生几乎都是在马背上度过的,戎马征战是他最大的乐趣,他有着极高的统帅能力和军事谋略,先后统一自己的部落,攻下当时被汉族统治的各国,建立元朝,之后训练兵马、锻造武器,将火药投入战争的使用,开始了四处扩张之路,是当时令人闻风丧胆的一支奇兵。 成吉思汗统领中原的之后,中原幅员辽阔,为后来明清的

  • 张居正晚年曾想为身后事做出安排,但却一一落空,最终导致被清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居正死后被清算的教训,免费听有声小说张居正,百家讲坛郦波张居正

    一、张居正的安排 乞求提前致仕其实从万历八年(1580)开始,张居正便自觉身体不好,上疏请求万历皇帝允许他提前退休。他在《疏乞休》中讲到:现在一切都步入正轨,皇帝大婚已举,外患已除,内忧稍定,天下升平,且高位不可以久居,大权不可以久握;而自己身体素来羸弱,又兼任重力微,积劳过重,形神俱疲,血气早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