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当皇帝后杀了很多大臣,为何唯独不敢杀程咬金?原因很简单

武则天当皇帝后杀了很多大臣,为何唯独不敢杀程咬金?原因很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51 更新时间:2024/2/3 17:59:46

武则天作为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利,杀起人来毫不手软。根据据林语堂先生《武则天正传》的记载,武则天一生共谋杀了九十三人其中她自己的亲人二十三人,唐宗室三十四人,朝廷大臣三十六人,如果算上被株连的亲属,以及大臣的手下等,几万人都是打底的。

武则天杀了那么多人,为何不敢杀程咬金呢?

简单地说,是时间问题。武则天当上皇帝的时间是公元690年,程咬金死于公元665年,中间相差25年,武则天难道把程咬金从坟墓里挖出来鞭尸吗?这也太丧心病狂了吧?这样来看,武则天似乎完全没有杀程咬金的理由,两个人似乎也没有什么交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武则天在未称帝之前,就已经干预朝政了,这个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655年之前。

武则天的逆袭

公元649年,李世民驾崩,按照惯例,武则天作为皇帝的嫔妃,不得不前往感业寺出家为尼。此时的武则天可谓是身处绝境,毫无翻盘的可能。然而她却靠一首《如意娘》,换回了新皇帝李治的心。诗曰: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李治看后,想起了和后妈武则天那些快乐的时光,不胜感慨。公元650年,李治经常借给李世民上香的机会,来到感业寺,私会武则天。李治的后宫里,王皇后为了打击萧淑妃,同意将武则天接入皇宫。随后,武则天就如同开了挂一般,一路过关斩将,害死萧淑妃,扳倒王皇后,被李治封为为一品宸妃,距离皇后只有一步之遥。

当时的朝廷,李治暗弱,大臣势强。

公元655年,李治为了集权,企图通过“废王立武”来打击大臣的势力,武则天为李治出谋划策,开始干预朝政。时任宰相的褚遂良因为反对“废王立武”被削职,贬出京城。

同一年十一月初一,武则天登上皇后的宝座。

当上皇后后,武则天对朝政的干预更加明显,她和李治商量后,开始打击大臣势力,长孙无忌于志宁韩瑗来济等元老大臣要么被罢免,要么被削职。权利重新从大臣手中回到了皇帝手中,确切地说,是回到了武则天手中。

公元660年,李治因病不能处理政事,政事皆由武则天做主,“二圣临朝”的时代到来了。

此时的李治,已经压不住武则天了。李治死后,武则天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帝,称帝只是早晚的事儿。

武则天为什么不敢杀程咬金

仔细看武则天的经历,我们不难发现,武则天在中央集权的道路上,除掉了许多绊脚石,但是为何没她对程咬金下手呢?酒剑仙认为有以下三点原因:

第一,程咬金是武将出身,经常外出征战(公元656年西征突厥),很少参与朝政。

第二,程咬金年事已高,且官职较低(正三品),对皇权构不成威胁。

第二,程咬金政治立场明确,和李治是一条战线。

李世民病逝后,程咬金自翠微宫奉敕统率飞骑军护卫皇太子李治回朝继位,并在左延明门外连续宿卫三个月。程咬金的后来的官职为左卫大将军。这里提一下隋唐时期的“卫府制度”。隋唐时期,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置了“卫府制”,“卫府制”的高级阶段,称之为“十六卫”,负责宿卫京师。左卫大将军就属于“十六卫”中的高级官职之一。

总结

程咬金根本就是皇帝的打手,是皇权的维护者,而武则天本身也是中央集权的捍卫者,她又怎么可能对自己的小弟下手呢?杀了程咬金,还有谁愿意保卫他们呢?武则天不会蠢到这种地步吧?

作者:酒剑仙,历史学博士在读,古代史研究方向,了解更多历史常识和名著解读,敬请关注!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古代人很重视嫡子?浅析唐代“嫡庶”之别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随着时间的发展,嫡庶观念于东汉的迹象愈发明显,只是到魏晋时开始出现了一些转变,再到南朝时已经不顾庶孽。历史的浪潮永远是波动的,从永嘉之乱到北朝时,再次出现反转,嫡庶观念尤其鲜明,嫡庶之别如天与地,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等等方面嫡庶之别深刻鲜明。然而,到了唐朝时,这种嫡庶之别又开始逐渐缓和。一、统治者

  • 两个帝国的碰撞,大唐王朝与阿拔斯王朝,怛罗斯之战的前因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一、唐王朝退出中亚的开端—恒罗斯之战有关恒罗斯的具体位置至今尚有一丝争议,一说怛罗斯是在今天的江布尔地区,有些人信誓旦旦的宣称怛罗斯位于阿富汗东北部地区。但研究者们普遍认为恒罗斯应该位于今天的哈萨克和吉尔吉斯斯坦边境地带的塔拉兹或者塔拉斯附近,当时玄奘三藏根据其发音将其译为怛罗斯,如果没有错的话应该

  • 南宋“中兴四将”,后两位入选有点勉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金军北撤前后,遇到宋军将士的奋力抵抗。而南宋初年四支大军的主帅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张俊被称为“中兴四将”。其中岳飞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其部队纪律严明,深受民众爱戴。公元1134年,岳飞出兵北上,一举收复六州,使金兵畏惧,但最终还是落个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公元1130年,金兵主力北撤,韩世忠率8000

  • 明朝最有气节的3位皇帝:第1位,完爆清朝所有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最杰出的五位皇帝,明朝最伟大的三个皇帝是谁,明朝时期最有能耐的四位皇帝

    第一位、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布衣,见多识广,从一个小兵奋斗到开国皇帝,自然具备一个统帅应有的气节。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决战时,曾经被陈友谅大将张定边围困,朱元璋为保存实力,决定自刎于船头,但被其部下韩成阻止并代替朱元璋自杀。都说开国皇帝或初期皇帝往往决定了一个王朝的气象,比如汉高祖刘邦决定了汉以孝治天下

  • 明朝时期,山东六府之东三府、西三府,你属于哪个府?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时期的山东省东三府与西三府,三府十七县,东三府与西三府

    建省之初,山东下辖六府,分别是济南府、东昌府、济宁府、青州府、莱州府、登州府,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降济宁为州,兖州升为兖州府,仍为六府,其中,济南、东昌、兖州为西三府,青州、莱州、登州为东三府。济南府府治历城县,且为山东布政使司衙门所在地,下辖4州及15直隶县,4州为泰安州(新泰、莱芜)、德

  • 明朝冷知识,老朱家的想象力我们想象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老朱家的那些事,老朱的八个姨太太,明朝知识问答

    神吐槽:真要这么规定估计一半人都得关起来,比方说评论区应该就有应该判刑的。2.明代朱元璋规定严禁普通百姓畜奴,但是明朝到了中晚期这种问题其实十分严重,他们很多名义上不是奴隶,是义子身份。但是收义子的手续和收奴隶是一样的。神吐槽:这就是所谓的上有对策下有对策,老朱这么多规矩,没几样后代遵守。3.海瑞是

  • 所谓的永乐大阅兵真的存在吗?帖木儿是否真的向明朝称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伯颜帖木儿后代今何在,帖木儿和明朝的战斗,帖木儿大帝完整版

    这个所谓“阅兵说”的完整版大约是这样:帖木儿不知天高地厚,死在了征讨明朝的途中。若干年后,永乐皇帝在北京举行大阅兵,邀请了包括撒马尔罕在内的西亚二十个国家的使节参观。因为阅兵场面震撼,充分展示了明朝的强大,撒马尔罕的使者被震惊到了,然后就是所谓的使者将帖木儿生前的战马送给朱棣,帖木儿的副史盖苏耶丁在

  • 世人皆知司马光砸缸,可被救出的孩子是谁?为何课本没告诉我们?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故事司马光在哪砸的缸,司马光砸水缸救人视频,司马光砸缸民国课本

    古往今来有诸多关于君子的定义,其中《诗经》上最有名的是"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君子当学问精深品德高尚,显然,司马光正是这样一位君子,学问方面从《资治通鉴》中可见一斑,至于品德要数他最为人所熟知的"司马光砸缸"了。为着突出机智勇敢忽略了知恩图报偌大的庭院在盛夏里散着热气,一群孩子玩耍其间,

  • 朱元璋严防死守,打压宦官,为何明朝还是经常出现宦官乱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为啥不重用宦官,明朝秦升冤死朱元璋悔过,王立群说明朝朱元璋

    但,终明一朝宦官群体在政治舞台上仍然扮演重要角色。那么明朝宦官群体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权力中心的?本篇文章将从宦官出现在明朝政治格局中的必要性出发,浅析明朝宦官乱政的滥觞与影响。一、奴婢的逆袭——明朝宦官如何走上政治舞台?0.皇帝的有利开局公元1368年,这一年有很多的名字,在北族贵戚口中它是风雨飘摇的

  • 皇帝点赞司马光同意,苏轼这篇文章,赞美了他们的对头王安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安石司马光苏轼对谁的影响最深,司马光王安石苏轼800字作文,司马光赞赏苏轼

    1消息传到了北宋政治中心汴京,听到报告的司马光竟然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这个政治上最强悍的对手终于死了,他终于不用担心他卷土重来了。这一生中,司马光没有瞧得上第二个人,苏轼在他的眼里也不过是能写写诗填填词的文人,但是,这个刚刚离世的人,在他心里就是一座高峰,一座令人崇敬又害怕又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