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冠是什么意思呢?道教是唐代的国教,而在道教中也是有许多的道士的,这些道士有男有女,甚至还有后妃公主进入道观修行,因为女道士都是头戴黄缎道冠,所以称为”女冠“。
李季兰从小天资聪颖,根据《唐才子记》记载,在李季兰小时,对着院子里的蔷薇花,张口便来了一首《咏蔷薇》,这本来就是一首带着孩童烂漫的小诗,但是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让他的父亲不高兴了,而最后两句是这样的:“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而当时的唐朝妇女教育繁盛,但是女巡又对女性的行为规范做出了要求,要重上三从四德,希望女性要呈现出积极与保守共存的样子。但是李季兰的诗,让他的父亲感觉到了颜面,因为她看到了蔷薇的“心绪乱纵横”,所以对她十分气恼,认为他小小年纪心虚放荡,长大以后一定不得了,所以就将爱女扔进了道观,让其自生自灭。
他她的父亲就因为这两句孩童做的诗,就将女儿送入道观,让人觉得可笑,太过无情了。但是后来的事情证明,他的父亲还是挺有远见的,刚开始,李季兰天天也只是抚琴做诗,参禅看书,日子过得清净,但随着时间过去,李季兰也一天天的长大,从当初的孩童长成了一位美丽的少女。
在她十六岁那年,李季兰情窦初开,而道观里经常会有文人雅士来道观参观,抚琴作诗。而那些风华正茂的文人雅士听说道观里有一位精通抚琴做诗的才女,肯定会交谈一番,并且趁机挑逗一下,而李季兰并没有拒绝,还暗送秋波。在当时,李季兰和很多的文人雅士都有过交往,他们经常在一起抚琴做诗,谈论诗歌,时间一久,李季兰的名声远扬,在江南一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后来也流传着他的许风流韵事。
但是道观终究不是她心里想要的归宿,她的这一生情感丰富,但是也很坎坷。她渴望情,但是也追了情,最后也看破了情,直至最后写下了“至亲至疏夫妻”的道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