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桓是美谥还是恶谥,为何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是这个谥号?

桓是美谥还是恶谥,为何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是这个谥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166 更新时间:2024/2/3 18:02:50

[var1]

因此,齐桓公在位时期的功绩是辉煌的,那么其死后的谥号自然也是美谥。至于为什么是桓这个谥号,且听我细细道来。

谥号的由来

谥号,是人死后,后代根据其生前的功绩作出的一种或褒或贬的评价,一般作用于王侯将相或者名人。而谥号制度的形成,一般认为是《逸周书·谥法解》中所提到的周公制谥。

谥号一般有三种,即上谥,下谥和平谥。

上谥,顾名思义,是对死者生前的赞扬,即美谥。比较典型的就是汉武帝的谥号孝武。西汉以孝治国,因此谥号都会带着孝字。同时,汉武帝在位期间开拓西域,击溃匈奴。武之谥号,应该是对其最好的诠释。

[var1]

下谥,则是对死者生前的批判,典型的则是周幽王。周幽王宠信褒姒,任用佞臣,导致西周灭亡。幽之谥号,他“当之无愧”。

平谥,大多表示对死者生前的同情。典型的就是楚怀王,楚怀王生前屡次为秦所骗,最后被囚禁咸阳,孤独至死。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史记·楚世家》)。

桓之谥号的意思

辟土服远曰桓,克敬勤民曰桓,辟土兼国曰桓。——《逸周书·谥法解》

大概意思是说,开疆扩土并使远方臣服地称为桓,恪尽职守使百姓勤劳地称为桓,开辟疆土吞并方国的称为桓。

齐桓公的功绩

辟土服远之桓:

於是分沟割燕君所至与燕,命燕君复修召公之政,纳贡于周,如成康之时。诸侯闻之,皆从齐。——《史记·齐太公世家》

齐桓公在位期间,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匈奴,南征楚国,恢复了周成王时期的秩序,平息了天下纷争,使得周天子称赞,诸侯臣服。

克敬勤民之桓:

桓公既得管仲,与鲍叔、隰朋、高傒修齐国政,连五家之兵,伸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说。——《史记·齐太公世家》

[var1]

齐桓公在位期间,不计前嫌,任用管仲,鲍叔等人,励精图治,使得国内能臣各司其职,百姓安居乐业,国力大增。

辟土兼国之桓:

齐侯之出也,过谭,谭不礼焉。及其入也,诸侯皆贺,谭又不至。冬,齐师灭谭,谭无礼也。——《左传》

齐桓公在位期间,不只是无谓的推行所谓的霸业,尊崇周成王时期的秩序。对于那些不听从齐桓公或者对齐桓公不敬的国家,齐桓公还是会消灭的,谭遂两国就是例子。

结语

桓是美谥还是恶谥,为何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是这个谥号?

桓,在谥号中属于美谥,而齐桓公之所以获封这个谥号,皆与其生前经历有关。可以看到,齐桓公生前所做的事,无论是尊王攘夷还是任用管鲍之,亦或是消灭小国,都与桓之谥号的意思完美贴合。因此,齐桓公的这个谥号是实至名归的。

更多文章

  • 农民挖水沟挖出20多公斤战国金器,纯度高达99.99%,获300元奖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老农挖出40公斤黄金,古墓出土107件金器视频,考古发现金器真相

    1982年2月10日上午,江苏淮安市盱眙县南窑庄村里面发生一件大事传遍了全村,怎么回事呢?原来,刚刚结完婚的年轻小伙万以全去村外积满淤泥的小水沟挖渠时,他用锹子向下挖了30多厘米的时候,意外发出清脆的声音,他定睛一看,只见金光灿灿的东西露了出来,当他用手挖出来后,又发现下面还有绿光闪闪的东西,[va

  • 春秋霸主之楚庄王,看熊旅怎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故事,一鸣惊人说的是齐威王还是楚庄王,一鸣惊人楚庄王完整视频

    [var1]早在之前齐国于中原称霸之后,楚国就因为受到齐国的打压而停止了向北进攻的步伐。无奈之下的楚国只好向东扩张自己的势力,吞并了一些实力较小的诸侯国,国力才逐渐旺盛起来。直到齐国的势力逐渐衰退以后,楚国便继续向北扩张,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和强大的晋国一争高下。公元前598年,楚庄王率领军队在河南

  • 春秋霸主之晋景公,如何继承先辈遗愿,续霸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晋景公妹妹,帝王晋景公之死,晋景公为什么灭赵氏家族

    [var1]晋景公是一位颇为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曾经多次亲自率领着军队打败其他诸侯国的入侵,在战场上屡立功劳,展露出了出色的军事天赋。在他的带领下,晋国发展的越发强大,重新回到了实力的巅峰。[var1]对于晋景公而言最为重要的一件事便是积极的训练军队,提高军队战斗力,早日实现先辈遗愿,再次振兴晋

  • 长平之战,赵括替廉颇背了千年的黑锅,“纸上谈兵”纯属无稽之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长平之战廉颇和赵括,赵王派赵括代替廉颇成语,小说赵括廉颇

    文|刘叔叔众所周知,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有名的战争,那是一段极具悲剧性的、波澜壮阔的但是又具有转折性的历史。秦与赵的长平之战相持了三年,最终赵军落败,五十万赵国将士的生命也被坑杀了,从此赵国由盛转衰而秦国达到了鼎盛,但是历史却把这样的责任推到了赵括身上。但其实我们正视这段历史时会看到,赵括是一个这样一

  • 从六世明君与六国君主对比,分析为何秦国能统一天下?富强到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国七代明君简介,秦六世明君,深度分析秦国明君

    然而就是这个马夫所建、在周平王东迁后才跻身诸侯国俱乐部的小国,却在549年后一统天下。就让我们把秦国六世明君和六国君主进行对比,看看秦国是如何做到由弱到强并最终六王毕、四海一的吧!六世明君,多的是坚守“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这是《过秦论》里对秦始皇的评价,其中“六世之余烈”有五个来自六世明

  • 被贵族把持的楚国,为何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灭亡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楚国是如何灭亡的,芈月传楚国灭亡,思美人楚国是怎么灭亡的

    作为战国七雄中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楚国是最有实力能与秦国一较长短的国家,但终整个战国时期,楚国的发展都是中规中矩,从偶尔会出现那么一两位雄主,但也只是昙花一现,过后的楚国还是会回到原来的发展轨道。[var1]吴起变法,楚国崛起的最后机会公元前十一世纪,楚人首领熊绎册封为子爵,楚国建立。楚国建立伊始,

  • 论雍正: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雍正之死,雍正剑侠图1-13部全本,雍正对联俯仰无愧天地

    [var1]很多人对他的评价不是很好,为什么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杀了他爹当上的皇帝。不过我认为这不大可能,你想,他爹多精明啊,他肯定看出来了这个孩子的沉稳,野心,以及将来能成的大业,但他的态度是真的狠,他的兄弟中能活着出来的没有几个,好像是十弟活着出来了,还有老九的孩子(忘了叫什么了),野史上说

  • 在春秋时期,手把手帮助敌军逃跑的“仁义之战”——邲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邲在哪,邲地怎么读,邲之战发生背景

    [var1]战争背景春秋时期,强大的诸侯国开始竞争霸主地位,弱小的诸侯国大都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国,成为强国的助力,也保护了自身。北方的晋国和南方的楚国都是强大的诸侯国,这两个国家之间隔着一些弱小的诸侯国,自然是双方争夺、讨伐的对象,其中就有郑国。所谓“弱国无外交”,郑国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当墙头草

  • 制度总揽全局,可战国时代却出现制度上的奇葩,盘点战国畸形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国时期旧的制度,日本战国vs中国战国,战国四君子与战国四公子

    [var1]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核心就是这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如果一个国家不能寻找到适合这个国家发展的制度,那么无论做多少努力都只不过是在走弯路而已。因此,很多时候选择要比努力更加重要,有一个合适本国发展的政治制度,才能够让本国的国情与人民相结合,才能让这个国家融合到时代的潮流当中去,尤其是像春秋战

  • 如果吴起,白起,韩信,李靖生在同一时代,最后能活下来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韩信白起吴起谁最厉害,吴起李靖,李靖评价韩信

    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在13任封建王朝中,涌现出了极多冠绝天下的盖世将才,他们全部凭借着高深的谋略和不败的战绩,给自己的君王打出了一片威名远扬的显赫江山,那么,如果吴起,白起,韩信,李靖这四大全方位的名将生在同一时代,谁能笑到最后?吴起,他的人生经历可分两个阶段,一是在魏国的时候,建立了魏武卒,以五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