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最牛调解员向戎,使晋国和楚国停战40年

最牛调解员向戎,使晋国和楚国停战40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526 更新时间:2024/1/4 5:16:03

[var1]

各个国家分成了两大阵营,晋国和楚国分别是两个阵营的带头大哥,晋国和齐国结盟,楚国和秦国结盟,其他小国纷纷选择站队,类似冷战时期美苏争霸的北约集团和华约集团。战争最后都要回到谈判桌上,因为战争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最终都是为了利益分配的问题。如果能在谈判桌上把这事说清楚,谁都不愿意打仗,战争狂人除外。

晋楚争霸持续了一百多年时间,一部春秋史,半部晋国史,当双方经过最初的快速扩张,进入相对稳定的僵持阶段之后,再继续打下去很难取得进展,这个时候晋国和楚国都想坐下来谈谈了,但是大国都要面子,谁都不愿先认怂,那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位调解员出面协调,这个时候,戎登场了。

调解这个活可不是谁都能干的,必须是双方都认可的人,跟两边关系都不错。向戎是宋国的执政,和晋国正卿赵武(赵子)、楚国令尹屈建私交甚好,正好这三人又是各自国家的掌政者,所以向戎成了调停的最佳人选。

[var1]

向戎能够斡旋成功,有三方面的因素:

1、双方经过长时间的征战,兵疲民怨,人财物消耗巨大,折腾不起了;

2、双方实力相差不大,晋国略占优势,但这种优势不足以改变局势,停留在拉锯的状态;

3、双方都有停战的意愿,这种意愿不是受到第三方胁迫,而是君主内心的想法。

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搞定晋国和楚国加入和谈,向戎略施小计,就使晋国和楚国都爽快的答应了,并且还很积极。向戎首先找到晋国的赵武,跟他说:“我打算建立一个停战同盟,将召集各个诸侯加入,你们晋国加入吗?我可是第一个告诉你的哦”,这时晋国大夫韩宣子在一旁跟赵武说:“虽然我不看好这次的和谈,但你一定要答应加入,如果我们不加入而楚国加入了,到时楚国就成了诸侯的盟主,我们晋国就后悔莫及了。”赵武一听有道理,马上就答应加入。然后向戎又去跟楚国的屈建说了同样的话,屈建也怕被晋国抢了风头,也答应加入了。两个大国都同意加入了,其他一众小国也都纷纷加入进来。

[var1]

一共召集了大大小小十四个国家,人到齐了,经过几番商讨争论,最后得出了停战罢兵的三条共识:

第一条,晋国和楚国并立为霸主,平分权利;

第二条,除齐、秦外,其国家都要向晋楚纳贡;

第三条,擅自破坏协议者,将遭到其他国家的群殴。

[var1]

关于第二条,齐国和秦国在实力上与晋国和楚国相差不大,让齐国和秦国接受纳贡有伤大国颜面,齐国和秦国当然也不会同意,势必引发新的矛盾纷争,这就与此次和谈的宗旨相悖,所以这份协议并不公平,不过丛林法则仍然是那个时代的主要法则,公平是建立在实力之上的公平,作为小国只能选择接受。

此外,在纳贡的国家中,晋国的属国要多于楚国的属国,霸主接受各自属国的纳贡本没有问题,但这样的话,楚国获得的纳贡就会少于晋国,于是楚国提出,双方的属国都要同时给晋国和楚国纳贡。对于纳贡的小国来说,要受到双份的剥削,而对于霸权国来说,都获得了利益增长。所以这份停战协定,对小国就是个坑,不过相比于战乱对于国家的摧残,多花点钱消灾,小国们也是完全愿意接受的。这也算一种平衡,毕竟和平才是最可贵的。

接着,各国君主都按照这份协约行事。鲁襄公、陈哀公、宋平公、郑简公、蔡景侯、杞文公、许悼公都要分别朝见晋平公楚康

[var1]

停战同盟成立之后,各诸侯国之间的攻伐暂时告一段落,晋国和楚国两个超级强国出现了长达四十年的和平期。得益于向戎的巨大贡献,各国得以休养生息,由乱到治。不过表面上的风平浪静之下依然暗流涌动,战场延续到了东南方向的吴越两国,而中原各国则由外部征伐转为内部斗争,春秋时代进入下半场。

更多文章

  • 桓是美谥还是恶谥,为何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是这个谥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齐桓公的桓是谥号吗,韩桓惠王谥号的意思,桓谥号的含义

    [var1]因此,齐桓公在位时期的功绩是辉煌的,那么其死后的谥号自然也是美谥。至于为什么是桓这个谥号,且听我细细道来。谥号的由来谥号,是人死后,后代根据其生前的功绩作出的一种或褒或贬的评价,一般作用于王侯将相或者名人。而谥号制度的形成,一般认为是《逸周书·谥法解》中所提到的周公制谥。谥号一般有三种,

  • 农民挖水沟挖出20多公斤战国金器,纯度高达99.99%,获300元奖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老农挖出40公斤黄金,古墓出土107件金器视频,考古发现金器真相

    1982年2月10日上午,江苏淮安市盱眙县南窑庄村里面发生一件大事传遍了全村,怎么回事呢?原来,刚刚结完婚的年轻小伙万以全去村外积满淤泥的小水沟挖渠时,他用锹子向下挖了30多厘米的时候,意外发出清脆的声音,他定睛一看,只见金光灿灿的东西露了出来,当他用手挖出来后,又发现下面还有绿光闪闪的东西,[va

  • 春秋霸主之楚庄王,看熊旅怎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故事,一鸣惊人说的是齐威王还是楚庄王,一鸣惊人楚庄王完整视频

    [var1]早在之前齐国于中原称霸之后,楚国就因为受到齐国的打压而停止了向北进攻的步伐。无奈之下的楚国只好向东扩张自己的势力,吞并了一些实力较小的诸侯国,国力才逐渐旺盛起来。直到齐国的势力逐渐衰退以后,楚国便继续向北扩张,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和强大的晋国一争高下。公元前598年,楚庄王率领军队在河南

  • 春秋霸主之晋景公,如何继承先辈遗愿,续霸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晋景公妹妹,帝王晋景公之死,晋景公为什么灭赵氏家族

    [var1]晋景公是一位颇为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曾经多次亲自率领着军队打败其他诸侯国的入侵,在战场上屡立功劳,展露出了出色的军事天赋。在他的带领下,晋国发展的越发强大,重新回到了实力的巅峰。[var1]对于晋景公而言最为重要的一件事便是积极的训练军队,提高军队战斗力,早日实现先辈遗愿,再次振兴晋

  • 长平之战,赵括替廉颇背了千年的黑锅,“纸上谈兵”纯属无稽之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长平之战廉颇和赵括,赵王派赵括代替廉颇成语,小说赵括廉颇

    文|刘叔叔众所周知,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有名的战争,那是一段极具悲剧性的、波澜壮阔的但是又具有转折性的历史。秦与赵的长平之战相持了三年,最终赵军落败,五十万赵国将士的生命也被坑杀了,从此赵国由盛转衰而秦国达到了鼎盛,但是历史却把这样的责任推到了赵括身上。但其实我们正视这段历史时会看到,赵括是一个这样一

  • 从六世明君与六国君主对比,分析为何秦国能统一天下?富强到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国七代明君简介,秦六世明君,深度分析秦国明君

    然而就是这个马夫所建、在周平王东迁后才跻身诸侯国俱乐部的小国,却在549年后一统天下。就让我们把秦国六世明君和六国君主进行对比,看看秦国是如何做到由弱到强并最终六王毕、四海一的吧!六世明君,多的是坚守“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这是《过秦论》里对秦始皇的评价,其中“六世之余烈”有五个来自六世明

  • 被贵族把持的楚国,为何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灭亡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楚国是如何灭亡的,芈月传楚国灭亡,思美人楚国是怎么灭亡的

    作为战国七雄中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楚国是最有实力能与秦国一较长短的国家,但终整个战国时期,楚国的发展都是中规中矩,从偶尔会出现那么一两位雄主,但也只是昙花一现,过后的楚国还是会回到原来的发展轨道。[var1]吴起变法,楚国崛起的最后机会公元前十一世纪,楚人首领熊绎册封为子爵,楚国建立。楚国建立伊始,

  • 论雍正: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雍正之死,雍正剑侠图1-13部全本,雍正对联俯仰无愧天地

    [var1]很多人对他的评价不是很好,为什么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杀了他爹当上的皇帝。不过我认为这不大可能,你想,他爹多精明啊,他肯定看出来了这个孩子的沉稳,野心,以及将来能成的大业,但他的态度是真的狠,他的兄弟中能活着出来的没有几个,好像是十弟活着出来了,还有老九的孩子(忘了叫什么了),野史上说

  • 在春秋时期,手把手帮助敌军逃跑的“仁义之战”——邲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邲在哪,邲地怎么读,邲之战发生背景

    [var1]战争背景春秋时期,强大的诸侯国开始竞争霸主地位,弱小的诸侯国大都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国,成为强国的助力,也保护了自身。北方的晋国和南方的楚国都是强大的诸侯国,这两个国家之间隔着一些弱小的诸侯国,自然是双方争夺、讨伐的对象,其中就有郑国。所谓“弱国无外交”,郑国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当墙头草

  • 制度总揽全局,可战国时代却出现制度上的奇葩,盘点战国畸形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国时期旧的制度,日本战国vs中国战国,战国四君子与战国四公子

    [var1]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核心就是这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如果一个国家不能寻找到适合这个国家发展的制度,那么无论做多少努力都只不过是在走弯路而已。因此,很多时候选择要比努力更加重要,有一个合适本国发展的政治制度,才能够让本国的国情与人民相结合,才能让这个国家融合到时代的潮流当中去,尤其是像春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