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本是明朝重臣却降了清朝,其妻劝其跳水殉节,他却说:水太冷!

他本是明朝重臣却降了清朝,其妻劝其跳水殉节,他却说:水太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314 更新时间:2024/1/27 22:59:09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明万历三十八年探花,更为重要的是钱谦益是当时最大文人团体——东林党的领袖之一,他曾一度官至礼部侍郎,可谓是风光一时。

说起钱谦益的仕途也算是一波三折。他考中探花的那年被授翰林院编修,但不巧的是,当年他的父亲钱世杨去世,按照明朝的官场制度他不得不回乡为父亲守孝。

元年也就是1621年,出任浙江乡试主考官,当年浙江发生了科场舞弊案,受到牵连遭到处分。第二年,因病告假,回归故乡,1624年他再度复出,同年就受御史弹劾,再次被革职回乡。直到明崇祯元年(1628),才复出任直至礼部侍郎。

崇祯十七年(1644),闯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缢身亡,钱谦益等东林党人暗中推举潞王称帝,这与当时的大佬马士英意见不同。等到马士英支持的福王即位后,钱谦益害怕获罪,身为“东林党魁”的钱谦益就不知羞耻的上书给马士英歌功颂德,马士英也就投桃报李,推荐钱谦益任南明朝廷的礼部尚书。等到之后东林党预谋立潞王的事被揭发出来,马士英杀尽了东林党,但唯独放过了参与人钱谦益,这不可谓不是一个讽刺。

1645五月,清兵兵临南京城下时,其妻柳如是劝钱谦益与其一起投水殉国,一表忠贞,但钱谦益这么怕死的人岂会答应,他装作沉思,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竟恬不知耻的说出了一句令他“名载史册”的话:“水太冷,不能下”,听到这句话后其妻柳如是气愤难当,自己决然的“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谦益硬给救回来了。

他的妻子柳如是乃是当年的秦淮八艳之一,一代名妓。柳如是身世凄惨,多遭坎坷,最后嫁给钱谦益。柳如是虽然出身卑微,但是性情刚烈,有着深厚的爱国情怀,徐天啸曾评价“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

大学者王国维也曾为她题诗“幅巾道服自权奇,兄弟相呼竟不疑。莫怪女儿太唐突,蓟门朝士几须眉?”

在国破家亡的危难时刻,包括柳如是的丈夫、时任南明礼部尚书钱谦益在内的那些在屈膝变节的士大夫们,在气节和操守方面是远远不如柳如是这个身份“下贱”的妓女。一夫一妻,一个是身份尊贵的“东林党魁”,一个是身份下贱的妓女,身份尊贵的丈夫却要投降清军,贪生怕死,身份下贱的却要为国殉节,这么一对比,不得不说是一个天大的讽刺。

五月十五日,钱谦益率诸大臣在滂沱大雨中开城向清军统帅迎降。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与钱谦益交好的河南巡抚越其杰和河南参政兵巡道袁枢都发誓决不仕清,两人相继绝食而死。1664年6月17日,钱谦益八十三岁高龄去世,葬于山南麓。

更多文章

  • 明朝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是什么?对当时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张居正的故事,历史上张居正的鞭法,明朝首辅和张居正的关系

    明朝中后期皇族宗室数量已经十分庞大,他们不事生产,奢靡成风,渐渐成为国家蛀虫。加上东南沿海倭寇入侵,明朝在军费上开支浩大,朝廷财政常常入不敷出。在这种情况下,税收制度迫切需要改革。“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时任顺天府巡抚欧阳铎和苏州知府王仪针对税收问题提出了“以田为母,以

  •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朱允炆的后代有没有留下血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建文后代,建文帝朱允炆后代,万历为什么承认建文

    据老人说,当年靖难之后,建文帝朱允炆带着皇太子朱文奎,逃出皇宫,逃进了深山老林,之后就没有再离开。皇太子朱文奎与当地的苗族姑娘成亲,生下了孩子。老人自己,就是朱文奎的后代。这枚印章,就是朱允炆留下来的。印章上用九叠文篆书雕刻着9个字:大仃国王都行省之印。所谓“大仃国”,意思是国家遭难,皇帝流离失所。

  • 戚继光曾用大竹竿杀倭寇,是因为没钱造武器吗?原来竹竿也是武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戚继光抗倭寇武器,戚继光在哪里打败倭寇,戚继光用了多少年消灭倭寇

    说到戚继光,人人都知道他是抗倭名将,也知道他是一个英雄,但很少人知道,他和他麾下的戚家军,到底厉害到什么程度。这么说吧,在戚继光所处的十六世纪,戚家军属于是名副其实的“东亚地表最强战神军团”。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我们去看下戚继光以及他所率领的戚家军打下的辉煌战绩,就知道这个“东亚地表最强战神军团”的称

  • 清军打不败明军,李自成打败了明军,为何李自成打不过清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自成打不过明军,明军和清军联合攻打李自成,李自成和明军谁更强

    然而,随后与清军作战时,李自成却每战皆败,几乎没有打过一场像样的胜仗。从战无不胜到战无不败,这个转折大得惊人!这是怎么回事呢?起义军的战力本就与清军有相当差距其实,李自成能发展壮大,并最终攻取北京,还得感谢八旗。李自成自参加起义以来,多次遭遇挫折。甚至一度被打得只剩下十八骑,被迫蛰伏商洛山。李自成之

  • 有人说乾隆皇帝的金丝楠木棺材的原料是从朱棣陵墓上偷来的,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棣的长陵用多少根金丝楠木,朱棣墓里有多少根金丝楠木柱,朱棣墓里的金丝楠木

    永乐五年,朱棣皇后徐氏在南京病故,并没有下葬,而是放置在皇宫内。同年,朱棣派礼部尚书赵羾(ɡònɡ)、钦天监、江西的风水大师廖均卿等六人,前去北京郊区选陵区。廖均卿先祖廖三传师从唐代著名风水大师杨筠松(人称“杨救贫”)和卜则巍。选择皇陵也是机密大事,所以这事也仅在廖氏族谱上有记载。廖均卿到北京后,勘

  • 明朝的“红丸案”是什么情况?真相到底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大明朝的红丸案,明朝三大案之红丸案下,红丸案简介

    《起居注》是一本记录皇帝言行的册子,其中特别详细地记录了皇帝何时何地临幸了哪位女子。王氏又拿出万历帝临幸后赠给她的饰物。万历帝虽然嫌弃王氏身份卑贱,百般不情愿,却也不得不认下了王氏腹中的孩子。可是,经此一事,万历帝对王氏更为嫌恶,一眼也不想看到她。虽然提升了她的位份,却将她打发得远远的。1582年,

  • 明朝“红丸案”究竟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大明朝的红丸案,明朝三大案之红丸案下,红丸案是明朝哪位皇帝

    而他的死,源自于八个美女。由于在此之前的万历将近三十年不上场,群臣早就对新君翘首以盼,巴不得万历早点死。而作为新君的明光宗也不辜负他们的期望,一上位就做了三件关乎国家发展的大事:第一件、将辽东以及北方各个军区的欠饷补齐,杜绝了发生兵变的可能;第二件、召回万历用来敛财,而引起官愤民怨的矿税太监;第三件

  • 据说土木之变中,有三百名锦衣卫在明英宗朱祁镇的身边保护他到最后,真是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英宗朱祁镇夺门之变,朱祁镇锦衣卫,土木堡之变锦衣卫战死

    在明朝的所有政治系统中,“锦衣卫”是最为神秘的,就算是东西厂,明朝的史料都对其职能有着明确的记载,对其主要组成群体有着记载,可是锦衣卫,从朱元璋建立起,一直到明朝灭亡,关于他们“啥事都做”的传闻不绝如缕。正因为众说纷纭,这才让锦衣卫显得神秘,所以才有了朱祁镇御驾亲征的时候,一直有“三百锦衣卫”保护着

  • 展昭是包拯的左膀右臂,包拯为何却忍痛处死展昭?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包拯死后展昭去哪了,包拯斩展昭完整版,展昭怎么决定跟随包拯的

    展昭去了哪里?包拯又为何要将展昭处死?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来梳理展昭和包拯之间的关系。展昭是包拯的忠心护卫。他侠肝义胆,能力不凡,几次救下包拯的性命,多次助力包拯判案、断案。只可惜,这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在真实的历史上,包拯确有其人,但展昭却没有。他只存在于《三侠五义》的记载之中。《三侠五义》

  • 西辽、金和西夏被蒙古按在地上摩擦,而南宋为何坚持这么久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1218年蒙古灭西辽,1227年蒙古灭西夏,1234年蒙古灭金国,1252年蒙古灭吐蕃,1253年蒙古灭大理,1279年蒙古灭南宋。南宋估计就打得过大理,那么为什么南宋能够坚持这么久呢?我们来分析一下。一:南宋占了地利优势纵观蒙古灭国之战,似乎是先北后南的。北边的金和西夏,西边的西辽吐蕃,南边的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