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对乾隆珍宝,被英军抢走140年,子孙卖回中国,如今价值10亿

一对乾隆珍宝,被英军抢走140年,子孙卖回中国,如今价值10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59 更新时间:2024/1/11 9:59:38

大清乾隆八年(1743年),江西景德镇御窑外一片繁忙,原来今天是为乾隆皇帝送瓷器的日子。督官唐英抱着两只新烧的瓶子,小心翼翼地来到车驾前,双手将这两只瓶子放进了黄绫铺底的紫檀木箱子之中。

“终于成功了!这东西难得啊!”唐大人望着箱子里的两只宝瓶,长长吁了一口气。

作为三朝元老,瓷器领域里的权威,这两只瓶子是唐英的得意之作,其造型采用了六角镂空的技艺,在用料、描金、描银、粉彩、青花等方面都超出了以往水平,而且因为工料过费,所以仅仅造出了一对。

宝瓶送到京城之后,乾隆皇帝龙颜大悦,对唐英大加赏赐,并将宝瓶赐名为“夹层玲珑交泰瓶”,民间多称其为六角套瓶。这一对宝瓶深得乾隆喜爱,将其放置在圆明园之中,时时拿出来赏玩一番。

一百多年后,大清国日益衰落。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窜入了珍藏着无数宝物的圆明园。英法联军大肆劫掠圆明园内的宝物,拿不动的就砸毁破坏,甚至付诸一炬。英国公使额尔金的私人秘书洛克爵士也趁火打劫,抢走了这一对宝瓶。

洛克将宝瓶盗走,放在家中长达120多年。在这120多年的时间里,洛克爵的子孙后代们并不知道这一对宝物的价值,而是将其丢在储物间的一破床下地窖里。

直到1983年时,洛克的子孙在整理储物间时,才发现了地窖里的这一对宝瓶。经过专家鉴定,洛克的子孙们才知道了这一对宝物的价值。

1988年5月,洛克的子孙将一件乾隆六角套瓶拿到香港拍卖。在香港苏富比拍卖场上,台北鸿禧美术馆以170万港币的价格,买下了这只精美的瓶子。

十八年后,洛克的子孙再将另一只宝瓶拿到香港拍卖。同期拍卖的还有圆明园十二生肖中的猴首、牛首虎首。时任北京市物公司总经理的秦公(原名秦旭),目睹被抢的文物被外国人摆在家门口买卖,心情难以接受,决心买下此瓶让子孙记住百年国耻。

参照1988年另外一只瓶子170万元的价格,秦公以60倍的高价准备资金,决心夺下这只瓶子。2000年5月2日,乾隆六角套瓶开始竞拍,起拍价为420万港币,来自日本、法国等地的收藏家纷纷竞拍,价格很快飙升到1000万港币。

到最后一轮竞拍时,台湾大收藏家定乾先生一路加价,不肯放弃,最后在得知秦公竞拍此物的初心,又得知台湾已经有了一只瓶子的时候,王定乾主动退出竞拍。最终,秦公以2094.7万港币的高价买下了这只瓶子。

秦公两千万买下六角套瓶,不少人认为出价过高。但秦公认为,这件宝物远不止这个价格,他原本打算用1个亿来购买的,如今2000多万买下,已经是出乎意料之外了。

事后证明,秦公当年的判断是正确的,参照2006年拍卖的“古月轩锦鸡双耳瓶”1.2240亿的拍卖价格,这件更珍贵、更稀有的乾隆六角套瓶价格至少在5亿元左右。这就是说,当年的这一对乾隆宝瓶价格当在10亿元,而且有价无市,全世界仅有一对。

最难得的是,秦公购得宝瓶后,将宝瓶捐赠给了首都博物馆珍藏,让子孙后代不忘百年国耻,牢记历史教训。

秦公巨金购国宝,又捐赠国家的壮举,令人由衷敬佩,其事迹当为不朽。

如今,这件乾隆六角套瓶珍藏在首都博物馆,每天都会接待着成千上万的人来参观。

参考文献:赵榆《六角套瓶的回归》、阮富春《乾隆皇帝的旋转瓶》

更多文章

  • 真的是太平天国坑死了兄弟小刀会?这口历史的黑锅究竟真相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小刀会与太平天国的关系,太平天国十大奇案,太平天国总兵力实际有多少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李秀成攻打上海前,另有一支队伍对上海发动了进攻,这就是上海小刀会起义。1853年8月——1855年1月,上海的天地会在其首领刘丽川的领导下举行起义。起义军迅速占领了上海县城,击毙了上海知县袁祖德,活捉了苏松太道吴健彰。起义军最初不过千人左右,几天之内发展到万人以上。小刀会

  • 史上巨贪和珅的崛起之路,父母双亡却才华出众,凭借肃贪展现能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和珅是怎么变巨贪的,巨贪和珅的悲惨下场,巨贪和珅受宠之谜

    乾隆为遏制满人汉化,用人实行满人至上原则满清入关以后,面对数量庞大的汉人,为了防止满人迅速汉化,满清统治者一直以来都在强调满人在语言、风俗、婚姻等方面的独特性,但为了稳固统治,他们却也不得不向现实妥协,从顺治帝开始一直到雍正帝时期,都在不断强调满汉一家。清朝初期,为了迅速稳定统治,确保江山稳固,从顺

  • 明朝为解决蒙古问题耗费了巨大精力,为何清朝却处理的很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与蒙古乃是天然敌对态势,清朝与蒙古则为天然友邻明朝与蒙古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处在了敌对之中,大明毕竟是在推翻蒙古统治后建立的,自然而然便将其视为了敌寇,因此在大明建立之后,除了对已经投降的蒙古诸部采取笼络之外,洪武帝和永乐帝都选择了多次北伐,意图彻底摧毁蒙古残余势力,这种态势至少在明初的百年之内是

  • 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的方伯谦究竟表现如何,是否为临阵脱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甲午战争方伯谦之死,甲午战争方伯谦是哪里人,方伯谦在甲午战争中逃跑的视频

    方伯谦生平简介方伯谦,字益堂,于1854年生于闽县(今福州)。早年入私塾读书,后于同治六年(1867年)考入福建船政学堂第一期,毕业后上“建威”练船实习,巡历南洋新加坡、槟榔屿,及渤海湾、辽东半岛各口岸。同治十三年(1874年),牡丹社事件后,日本出兵台湾,因其在台湾积极备战,获得五品功牌,任“伏波

  • 清朝爵位中的入八分和不入八分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八贡是清朝什么官,清代官职分九级,清朝爵位是怎么划分的

    清朝宗室爵位制度清朝宗室爵位一共分为十二个等级,分别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三等)、辅国将军(三等)、奉国将军(三等)、奉恩将军。而清朝世袭爵位实行的是降袭制度,分为恩封和考封两种方式(十二个铁帽子王除外):1、恩

  • 如果吴三桂不投降清军,李自成能阻挡清军入关吗?显然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吴三桂和李自成一起能阻挡清军吗,吴三桂归降李自成满清会入关吗,吴三桂与李自成合作清军能入关吗

    漠南整体沦陷,清军全面威胁中原地区在我们的固有印象中,清军似乎只是从东北对中原地区形成威胁,其实这种局面早已改变,随着蒙古诸部的接连战败和投降,整个漠南地区都已经被清军占领。在山海关难以攻破的情况下,盘踞于东北的清廷自然也在积极想办法,他们的办法就是向西扩张,将一盘散沙的蒙古诸部逐个击破,进而从整个

  • 顺治皇帝如何严刑惩治考试舞弊案?每一个处罚都令人恐惧!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顺治科考舞弊证据,顺治年间的科举舞弊大案,康熙烧掉顺治御批

    这两场科场舞弊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顺天府科场舞弊案首先爆发。这是一次乡试,考试官李振邺、张我朴公开受贿。结果,京官三品以上的子弟全部被录取。但也有个别人花了银子,没有考上,于是投状叫冤。状子告到了顺治皇帝那里。经过查实后,顺治皇帝下旨,将李振邺,张我朴、蔡元禧等七人全部斩首,家产没收,父母妻子一起发

  • 民国借牛杀人案:儿媳妇谋害婆婆,最终自食恶果,人心应该向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民国偷牛案,民国奇案两女害死一男,民国电视剧婆婆杀害儿媳妇

    玉娇除了一日三餐让婆婆烧火做饭当保姆外,还把家里养的那头大牯牛交给她养。婆婆身材瘦小,年纪又大,那头牯牛身高力大,脾气倔强难以驯服。婆婆每次放牛就像在受苦刑,牯牛拖着她跑,非常危险。婆婆实在受不了这种折磨,于是就跑去老屋子里一个人生活。玉娇见婆婆跑去老屋,依旧不依不饶,她将牛继续牵到老屋,玉娇心想:

  • 清朝和宋朝在言论管控方面的差距,苏轼、欧阳修在清朝必死无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乌台诗案如果发生在清朝,便足以团灭苏轼、司马光、王诜等人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因上书谈论新法弊端触怒王安石,故而遭到于是谢景的弹劾,苏轼只得请求出京任职,被任命为杭州通判,此后又先后被调任密州知州、徐州知州和湖州知州。按照惯例,官员在调任之后,不论升降都要上谢表,于是元丰二年(1079年),四

  • 此人是民国的大军阀,却因一重要功绩,死后得以安葬在八宝山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唯一入葬八宝山的军阀,军阀为什么葬在八宝山,国军哪些将领安葬在八宝山公墓

    然而,在这无比光荣的地方却埋了这么一个人。他既不是我们国家的领导人,也不是为了革命事业而牺牲的前辈。反而,他曾经还是我军的敌人,他就是民国时期有名的大军阀龙云。按照常理来看,这样一个人是没有资格在去世后被埋在八宝山的,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他为中国做了些什么呢?据说,龙云出生时就天生异象,他的母亲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