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嫁给李世民12年未能生育,为何嫁给李治就有了?原因很简单

武则天嫁给李世民12年未能生育,为何嫁给李治就有了?原因很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470 更新时间:2024/1/2 19:50:40

在我国历史上的曾出现过一位女皇帝,她便是唐朝时期的女皇武则天,作为我国封建王朝社会一个极其特殊的人物,武则天的故事得到了很多人的传颂,毕竟在封建王朝时代女子想做官都是不被允许的事情,当皇帝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简直痴人说梦,所以对于打破规则的武则天,谁都想知道关于她个人的人生故事。

而她能够成为唐朝的一代女皇得益于两个人的帮助,一个是唐太宗李世民,当初因为其颜值看中她,封她为武媚娘,让她可以进入皇宫之中生活,第二个就是唐高宗李治,他在偶然的机遇下也相中了武则天并在后来还将其封为皇后,让她有机会掌控大权,可话说回来,武则天先后嫁给两位皇帝,为何12年没能李世民生下一儿半女,而到了李治这里就生了好几个,原因其实很简单。

武则天复杂混乱的爱情故事

武则天出生于官宦人家之中,说是官宦人家其实本质上是商人出身,早年间因为其父帮过李世民争夺天下这才在后来有机会加官进爵,而武则天也是幸运,在年仅十三岁的时候因为容貌出众被当朝的皇帝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看中,紧接着就被召见入宫封为才人。

不过两人并没有什么感情基础,因为李世民比武则天足足大了二十五岁,巨大的年龄差距难免存在很多的隔阂,李世民相中她也就是一见钟情而已,在得到之后只是把她当做普通的妃子来看待,并没有给武则天太多的荣宠,反而还把她留在后宫之中一个人过着孤独的生活。

可正值青春年华的武则天怎么可能按耐得住心中的寂寞,于是在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她遇见了和自己年龄相仿并且性格还合得来的皇太子李治,两人相见如干柴遇烈火,马上便发展起了地下恋情,这件事哪怕是李世民临死也未曾知晓,或许对于武则天来说李治才是她命中注定的那个人。

后来李世民病逝,武则天身为妃子按照宫中规定要去感业寺剃发为尼为李世民祈祷,不过武则天可不想一辈子与青灯古佛相伴,她还是渴望皇宫之中的尊贵生活,所以时不时就给已经登基的李治写情诗,一来二去,李治也开始怀念自己的旧情人,即便是冒着天下大不违,不顾文武百官的反对,还是执意把武则天接回来,这段感情确实是让人羡慕,当然,对于武则天来说那就是“重获新生”,只不过这样的感情故事确实是人生一大污点。

只为李治一人生儿育女?

要想在皇宫之中立足,得皇帝宠爱,那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就是生下一儿半女,毕竟自古以来“母凭子贵”的道理谁都明白,所以在李治将武则天接回宫之后,武则天为他生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有这六个孩子也算是“高产”了,凭借着这么多的子女,武则天在皇宫之中的地位越来越稳固,就连当时的王皇后萧淑妃都无法与之相比,而武则天更是接二连三的晋升,最后顺利的取代了王皇后的位置。

可能很多人会想武则天为何在嫁给李世民之后没能怀有身孕呢?如果她当时也能为李世民生个孩子,那同样也可以受到重视,又何必在后来与李治相爱,遭受人们的指指点点,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武则天在后宫可是待了长达12年之久,如此漫长的时间,哪怕是李世民不怎么宠爱她,那总有机会怀孕吧。

可事实就是武则天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反倒是到了李治这里非常顺利的生育子女,难不成是李世民有什么隐疾吗?还是说其中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未能生育的原因是什么?

要是武则天为什么没能给李世民生育子女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这第一方面就是两人有着巨大的年龄差距,武则天刚刚进宫的时候才13岁左右,虽然说在古代这是已经可以出嫁的年龄,但是每一个人的生长发育的阶段并不是统一的,可能在这个年龄段武则天还未发育成熟也就不具备生儿育女的能力,就算有的话也不太容易怀孕,更何况当时的李世民已是年近四十的人了,还想要孩子肯定是晚了一些。

所以说两人年龄的差距影响了生育的几率问题,而这第二方面就是李世民只是对武则天宠爱一时,后来因为一个预言对她彻底冷淡,这个预言就是袁天罡提出来的“武代周兴”,简单来说就是在唐代之后会有武姓家族的人取代李氏家族,接管唐朝,虽然李世民半信半疑,但是心中还不免很多的猜忌,平日里没少迫害姓武的,或者是和武这个字沾边的人,惨死在他手下的无辜之人太多了。

而恰好武则天也是姓武,李世民虽不担心这个女子会登上皇位,可他还是会想,如果自己宠幸武则天那她背后的家族就会借势崛起,慢慢的发展壮大,若是像汉朝时期的吕后那就可就惨了,所以思来想去果断抛弃武则天,将她留在后宫之中十余年之久,那在这种情况下,武则天自然不可能怀孕,她连见唐太宗一面的机会都没有,更别提被宠爱,唯一的这一点优势也被一个预言所打破。

结语

不过李世民永远也想不到,自己一直忌惮的那个武姓之人居然就是自己召进皇宫的妃子,其实换做任何一个人同样也不可能想到,毕竟自封建王朝的历史开始就没有女子当皇帝的先例,顶多就是垂帘听政罢了,要想成就皇位既不合礼法,也不合规定,大臣们也不会认可。

但是对于武则天来说,这都不是问题,她借李治之手逐渐掌控政权,而后又亲自废掉自己的儿子李显,重用宰相狄仁杰,尽管太多的人反对她,但她还是在逆境中立足,而且还继唐太宗之后开创了“贞观遗风”,不失一位有作为的君主。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武则天退位时群臣皆喜,只有一人低头痛哭,一年后没哭的人全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则天是被逼退位的吗,京都疑云武则天退位,刘晓庆版武则天退位

    武则天建立的大周是唐朝历史上一段插曲,可是这段历史却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先不说武则天的功过得失,光是一个女性能够登上黄皇位这件事就足以让人对其刮目相看。而且她在位期间举行多次改革,惩治腐败,还算是有作为的皇帝。可她终究不是李氏家族成员,很多人对武则天也不服,所以在她晚年时,有人发动了政变逼迫武则

  • 颠覆传统认知:隋朝好大喜功?大兴土木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朝有没有大兴土木,好大喜功的来历,隋朝灭亡的教训

    缩减官僚体系杨坚推行了很多重大的改革,开皇三年,他把从西汉开始延续了几百年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二级制。隋文帝杨坚画像西汉末期,在“郡县”的基础上增设“州”。最初,全国分为十三个州、一百多个郡、一千五百多个县;580年,北齐、北周、南陈共有二百多个州、六百多个郡、一千五百多个县。在此

  • 颠覆传统认知:若无北魏则无隋唐?孝文帝迁都汉化背后有何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五个原因,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故事,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好处

    “均田令”解决土地分配北魏统治中原后,底层的经济体系迅速从游牧向农耕过渡。推动北魏经济体系农业化的重要历史事件,是太和九年(485年)孝文帝颁布的“均田令”。拓跋氏虽然在长城北部生活了很长时间,在农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统治中原的时候,由于不理解汉人的社会制度,他们对统治汉人还是一筹莫展。孝文

  • 颠覆传统认知:犹豫不决还是胸有成竹?聊聊两个版本的玄武门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玄武门之变为什么能成功,玄武门之变旧电影,单田芳玄武门之变全集

    那么,玄武门之变背后的真相到底如何呢?万不能把此事当成“家庭伦理大戏”看待,只顾着关注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沦丧,而忽略事件的历史背景以及对唐初政治格局的影响。秦王凯旋武德四年(621年)七月,俘虏了王世充和窦建德的秦王李世民凯旋长安,他身着金色战甲,宛如战神下凡,数万士兵齐声呐喊,《秦王破阵乐》此起彼

  • 颠覆传统认知:唐玄宗统治的盛唐给中唐和晚唐埋下了怎样的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杜甫是在盛唐还是晚唐,盛唐中唐晚唐的划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诗歌的特点

    初唐的门第初唐时期,门第的地位极高,能否从初唐发展到盛唐,关键就看如何处理好门第的问题,打破这个制约国家人才选拔与任用的制度。唐太宗曾命人编撰《氏族志》以确定各世族的排名,《氏族志》由山东名门的高士廉、关陇世家的韦挺、河西大族的令狐德棻、南方侨姓的岑文本进行编撰,结果是山东博陵崔氏排在了第一位。唐太

  • 颠覆传统认知:从女皇武则天的悲哀中探究大唐四个阶段的核心脉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统治下的大唐,大唐秘史武则天刘晓庆,大唐女皇武则天免费阅读

    唐朝十道图“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天宝十四年(755年),唐玄宗仓皇出逃,其子即位为肃宗,奉其为太上皇,实际上是强行剥夺了他的皇位。这次政治巨变,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得以平定,并且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即节度使掌握实权,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武人势力范围越来越大,政治越来越不稳定,最终导

  • 颠覆传统认知:五代真的能算朝代吗?聊聊“五代十国”那些事儿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五代和十国的关系,穿越五代纵横十国,隋唐五代又十国全文

    五代十国时期全图但从延续时间来看,朱温建立后梁是在开平元年(907年),而赵匡胤在建隆元年(960年)灭亡后周,这五个王朝加起来也不过五十多年而已,五个王朝的名字也都是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所以在后人的称呼中都要加个“后”字,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样的王朝实在是太小了点。难称朝代的“五代”总

  • 颠覆传统认知:乱华的真的是“五胡”吗?聊聊五胡乱华那些事儿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五胡哪五胡,乱华,老梁谈五胡之乱

    “五胡乱华”的说法在东晋时期就出现了,隋唐之际广泛流传。从字面上看,这种说法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那就是把“五胡”看成是外来异族,将“五胡乱华”与灭亡西罗马的“蛮族入侵”联系起来,认为当时中国也出现过一次外族入侵,打破了原来的统治秩序。匈奴人刘渊是“五胡”中重要的一支,也是最早“乱华”的一股力量。刘渊

  • 武则天晚年放弃酷吏决定还政于唐,是良心发现,还是厌倦了争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则天昏庸重用酷吏,武则天晚年作风令人诟病,武则天建立的酷吏机构

    圣历元年(698),在狄仁杰、吉顼、张昌宗、张易之等人的劝说下,武则天决定立李显为太子。并让李显、李旦、太平公主与武攸暨、武三思等武氏诸王一起盟誓罢斗。长安元年(701),武则天回到阔别二十年之久的长安,这一李唐的龙兴之地,这一行为向世人传达了一个信号,女皇决定还政于唐。武则天不断为酷吏造成的冤假错

  • 朱棣为何不学李世民一样逼父退位,而是要去抢夺侄子的皇位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棣能和李世民比吗,朱棣与李世民的差距,朱棣的一生真实事迹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为了自保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全国统一后,在唐朝内部存在皇位继承问题,李建成是太子,但是李世民军功显赫,握有实权,双方为了争夺皇位进行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李渊也想调节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矛盾,但是没有作用,当时李世民处于劣势,李建成拥有合法的皇位继承权。李渊这个人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