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千古一帝统一六国之路,灭韩易如反掌,亡楚损兵折将

千古一帝统一六国之路,灭韩易如反掌,亡楚损兵折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497 更新时间:2024/2/10 13:25:22

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

1、韩

2、赵

3、魏

4、楚

5、燕

6、齐

[var1]

速记是:喊赵薇出演去。秦始皇就是那种比你优秀还比你努力的人,他握有一手好牌,而有能力精图志,一扫六合可谓水到渠成。他的时代是牛气冲天,明君、贤臣、猛将、战略(范雎的“远交近攻”很给力)、天时、地利、人和,秦国悉数占尽!统一六国是必然趋势。秦始皇的统一之路,先从三晋的韩赵魏开始。

一、秦始皇先灭的韩国

本来韩国可以再延续下国命的。

韩国面积最小,实力最弱,距秦国又最近,简直就是兔子的窝边草,随时都能吃掉。更何况秦国按照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这个具有战略远光的总方针,韩国有排名第一了。所谓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嘛!

韩国地处中原,处于四战之地,周边大国虎视眈眈。北有魏赵,东有齐,南有楚,西有秦。它没能力往外扩张,经常被其它六国打的体无完肤。例如前265年,秦之锐士猛攻韩国的上党郡,上党不乐意改降于赵,引发秦赵争夺上党的长平之战,秦胜。可见韩国在列强争斗中很悲惨,加上改革图强失败;过外交依附强国失败,这唯一能活命的两条路还都堵死了,秦灭它将不费吹灰之力。

[var1]

韩非子

韩王为了延续国命,就让韩国宗室韩非去秦国说服秦王嬴政。韩非是荀子最出色的弟子,和李斯是同学,精通“帝王之术”。

嬴政非常喜欢韩非的著述,几乎可以说得上是崇拜,他还发出“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的感慨。看景不如听景,在人方面也是这样。可当嬴政见到梦里都想见到的高人韩非时却有些失望。韩非子才冠于世,竟然是个结巴嘴,说话都不利索。韩非投其所好,发挥特长,上书来陈述秦纵横天下的大计。当他第二次上书阐明先伐赵缓伐韩时,他的悲剧来临了。他的同学李斯妒忌他的才能,向秦王谗言,说什么韩非有私心,为的只是存韩。结果韩非被投入大牢,让李斯逼着喝毒而亡。妒忌真可怕,庞涓也因妒忌加害自己的同学孙膑,最终死于孙膑之手。韩非一死,韩国很快就亡国了。

公元前230年,享国200多年的韩国被灭,秦国遂在韩地设置颍川郡,建郡治于阳翟。这一年,秦国的华阳太后去世。

二、第二个被灭的国家赵国,也是最难打的国家。

这要归功于赵武灵王改革的胡服骑射,战国时的赵国以骑兵和弓弩兵为主,从“步战”走向“骑战”,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轻松灭了中山国,使赵国成为秦国之外国力最强的国家。

[var1]

赵武灵王

赵国又是出产名将最多的国家,赵奢、廉颇、李牧、扈辄、庞煖等,战国四大名将有两名(廉颇和李牧)就出在赵国。另外一些名人,乐毅,田单从他国跳槽来到赵国助力,所以说赵国是最有实力与秦抗争的国家。不说以前,就从长平之战后说起,长平之战赵国虽然战败损失40多万兵马,但也让秦损兵折将20多万。邯郸之战,赵国发起山东诸国合纵抗秦,大胜,让秦国损失近20万人。诸国重新夺回魏之河东郡以及安阳、汾城,赵之太原郡以及皮牢、武安,韩之上党郡等被秦侵吞之地,挫败了秦国的锐气,推迟了秦统一六国的步伐,就连以后的多次战争赵也让秦国费了很多周折。

例如,宜安之战,李牧在败军之际受命,率赵军在肥(今河北石家庄藁城区一带)击退秦军10万余人,重创秦军。

再一个,公元前232年,王翦(周灵王太子晋的第十八世孙)让一部分秦军袭扰邯郸,他亲率秦主力由上党郡出井陉,被李牧打败,退兵回国。

可是赵国缺少政治家,北部又遇到地震和大面积饥荒,给了秦可乘之机。

公元前229年,秦国派将军王翦率兵,仍由上郡出井陉。与杨端联军,共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直逼赵国。赵幽缪王派李牧、司马尚率军抵抗。秦使用反间计,重金收买曾诬陷过廉颇的赵王宠臣郭开,让他诬陷李牧通敌叛国。赵王迁昏聩无能,直接中计,夺了李牧的兵权,不久杀死李牧、废了司马尚,用赵葱和齐人颜聚代之。唉!李牧死,赵国亡!

赵王临战冤杀忠诚良将,军心涣散等于自毁长城。三个月后,前228年秦军杀入邯郸,杀了赵葱,打得颜聚落荒而逃,俘虏了赵幽缪王,赵亡。秦把赵国的所有土地并入为秦郡。

[var1]

代王嘉

赵王的哥哥赵公子嘉逃到代城称代王,在前222年被王翦之子王贲俘虏,赵国残余势力被灭。

三、第三个被灭的国家魏国

在嬴政还没有正式灭赵时,赵大量的城池就已被秦收入囊中。

秦通过反间计,让魏王安釐王猜疑自己的亲弟弟信陵君,他是魏国的顶级人才。魏王的猜疑导致信陵君心灰意冷,堕落而死。公元前243年,秦趁机伐魏,夺得酸枣、燕邑、虚邑、长平、雍丘、山阳城等20座城池,设置为东郡。接着夺魏国的朝歌、汲地、垣邑、蒲阳、衍邑。

秦王政十六年(公元前231年),在秦发兵攻打赵国时,魏景湣王增吓破了胆,赶紧向秦国献丽邑求和。秦忙着打赵,无暇顾及魏,就接受了献地,让魏国暂且延续国命数年。

公元前225年,赢政派王翦的儿子王贲,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魏军紧闭城门拒降,大梁城高坚固,秦军强攻不下。王贲看着夯土所造且位置低洼的大梁城,灵机一动来了个水到渠成淹大梁。

[var1]

水淹大梁

他派士兵在大梁城的北面挖渠道引来黄河水,引灌到大梁,渠水日夜奔流不息,3个月后,大梁的城墙轰然倒塌,(至今仍被埋在开封市的地下十几米处),秦军涌入城内活捉魏王假。魏王假请求投降,被秦军杀死,魏亡。这个曾在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竟然如此不堪一击就亡了,享国170多年。

“秦灌大梁,虏王假,遂灭魏以为郡县。——《史记·魏世家》

魏国国君昏庸无能而且一直留不住人才,吴起、商鞅、孙膑、范雎一个个跳槽为他国效力,魏王就连自己的亲弟弟这样的人才也容不下,国灭也是必然。

以上三晋国被灭加速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步伐。

四、第四个被灭的国家楚国,楚国是让秦吃大亏的国家

楚国在春秋时期是一个强盛的国家,曾一度称霸中原。

可是在嬴政灭六国,楚燃眉之际其统治集团搞内讧。楚幽王熊悍死,他的同母弟熊犹即位。两个月后,哀王熊犹就被异母兄熊负刍的门徒杀死。就在楚国内部乱成一锅粥的时候,秦于公元前226年攻楚,夺取10余城池。

两年后,嬴政决定派兵灭了楚国。

当时嬴政问血气方刚的李信:“拿下楚国需要多少兵马?”

李信回答:“不超20万”。

连灭三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嬴政回头又问老谋深算的王翦:“老将军打楚国需要多少兵马?”

王翦回答说:“非得六十万人不可。”

嬴政就说:“王将军老喽!胆子也小了,还是年轻人有气势”。于是就发兵20万让李信指挥,派老将蒙武与其配合。

[var1]

王翦

王翦面子挂不住请病假回老家了。

李信刚开始打的挺顺手连连取胜,殊不知中了楚军的计谋,楚军故意示弱,使李信掉以轻心,好让项燕的精锐在后面突袭。项燕尾随李信大军三天三夜,攻入2个军营,杀死7名都尉,败逃回国,这次的失败是秦灭六国中败的最惨的一次,2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嬴政不得不放下面子请王翦出山。

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秦国的这次吃亏,让嬴政在一定程度上失了颜面,也让秦重新审视楚国,不得不对其慎重对待灭楚、灭其它国家的大计,最起码不可急于求成。

王翦率60万兵马攻楚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杀死楚军统帅项燕,攻占楚都寿春,俘虏了楚王负刍,平定了楚国长江流域,公元前222年,楚亡。

楚国若不是内政腐败、奸臣(费无极、靳尚、公子兰等)祸国、昏君误国一定会再延续数年。

五、第五个被灭的国家燕国

[var1]

荆轲剧照

当秦国大军压境时,燕君吓得喜胆战心惊。燕太子丹稍作反抗了一下,他破釜沉舟让荆轲刺秦王,可荆轲刺杀失手被嬴政的侍卫杀死。这给了赢政增兵伐燕的理由。公元前226年,秦军拿下燕都蓟,燕王喜与太子丹逃亡辽东郡。李信率军穷追猛打,逼太子丹逃至衍水。太子丹在深水中憋气躲过一劫,但后来他爹燕王喜为保燕国,派人砍了太子丹的头,献给秦求和,可这依然没有阻止秦灭燕的步伐。公元前222年,秦派王贲伐之,辽东破,燕王喜被俘,燕灭。

六、灭齐国,齐是最容易灭的国家

齐国亡国的时候,它还有雄兵数十万,没反抗就投降了。

从春秋到战国中期,齐也曾位于强国之列。但是,在燕任用乐毅为上将军联合赵、韩、魏、楚五国伐齐,被连下73城后,就一蹶不振了。当时齐国就剩莒和即墨这两座城了,惊慌失措的湣王逃入莒(jǔ),死在楚国的将领淖齿的刀下。齐湣王的侍臣王孙贾振臂一呼联合400名莒人群殴杀淖齿,为湣王报了仇,立湣王之子法章为齐襄王。田单辅佐齐襄王,离间乐毅,迫使乐毅跳槽到赵国,凭借莒、即墨二城用“火牛阵”收复70余城,齐复国,可这仅仅昙花一现。 田单功高震主,引来齐王猜忌,他被迫跳槽到赵国出将入相,从此齐更加摇摇欲坠,无力抗秦。

[var1]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令王贲伐齐。王贲给齐王建送去一封信,诈其曰:若投降就封你万户侯,齐王想都没想直接开门投降,齐亡。齐王建最终被扔到荒郊野外活活饿死。

在秦始皇灭其它五国的时候,齐国当吃瓜群众,长平之战时,赵向齐求救援军粮,齐王不顾唇亡齿寒之道直接拒绝,当其它诸侯国联合抗秦时,它躲起来观看。昏庸的齐王建在位44年竟不知防患于未然,任用贪财好利的奸人后胜为相,后声很容易就被秦用钱财收买,开开心心做了秦国多年的内应,齐不亡才怪。

山东六国在苏秦的努力下,抱团取暖的合纵,秦国一点办法都没有。可后来张仪的连横让东方六国争相讨好秦国,最终一个个被秦国灭掉。苏轼的父亲苏洵在其《六国论》中明确提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湖南省博晒东汉文物网友称做工精美远胜希腊,省博回复乃希腊传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镂空花金球作者兰台古代东西方交流虽然缓慢,但是并不是没有交流,而且通过丝绸之路,东西方在各个方面交流都很频繁。比如通过丝绸之路,中亚乃至西亚地区的葡萄,核桃和良马,地毯等传入内地,极大的丰富了当时汉朝民众的经济生活,而当时汉朝领先的铸铁,凿井,开渠等技术和丝织品也通过汉朝使者传到了西域乃至中亚地区,

  • 《大秦赋》:李斯的嚣张,韩王的怯懦,两个字道出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最新一集里面,观众们还看到了秦国朝臣们张狂的一面了,比如说陈驰在赵国策反顿弱,李斯在韩王面前的无限嚣张![var1]李斯很嚣张,见韩王不礼拜一般情况下,一国重臣是不会轻易出使敌国的,避免被敌国所害。但是秦国就是敢派李斯出使韩国,并且在韩国群臣面前尽显嚣张风范!李斯敢这样做也是有底气的,那就是他根本

  • 诸葛亮:要是他还在,主公也不可能病死白帝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诸葛亮之于刘备、之于蜀汉政权,重要性还要在关羽张飞之上,毕竟能打虽然重要,但怎么打、打哪里这种战略性问题以及后勤工作问题才是一个集团发展最重要的东西。可哪怕是诸葛亮,也有无法左右刘备意见的时候,特别是刘备发兵东吴,诸葛亮、赵云多次劝谏都没有效果,导致刘备大败,蜀汉政权元气大伤,刘备自己也病死白帝

  • 赵国占据北方又有十万骑兵, 赵国为什么没有能统一全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比拟一下秦国和赵国的蜕变,秦国的蜕变被称为商鞅变法,从经济、习俗、军事等各方面都举行了周全蜕变。在革命往后,秦国发作出的勃勃生机,是东方六都城不具有风云人物的。反观赵国,赵国的蜕变被称为胡服骑射,蜕变的局限对照窄,仅限于军事畛域。赵国戎行的兵器建设非常好,马队的数目也是各国中至多的。驯服

  • 秦始皇给已婚女性一条特权,因太前卫被后世禁用,至今仍不敢启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文|史说百家编辑|史说百家前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在强调男女平等,这一理念也被加入到基本的教育中。但在旧封建社会,我国女性的地位一直很低,不管是思想上,还是法律上,都对女性有很大的限制。特别是明清时期,女性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跌落到了谷底。不过细数明清以前,还是有许多王朝比较

  • 庞涓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何陷害孙膑?又是如何陷害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庞涓和孙膑是什么关系,刘兰芳评书孙膑与庞涓,孙膑庞涓斗智批注

    万般无奈,吴王夫差派伯喜否备足厚礼向越王求和。不久,吴国被越国所灭,夫差自杀。越王勾践灭了吴国以后,接着率军渡过黄河,在徐州会合齐、晋、鲁、宋等国诸侯,被诸侯们推为盟主,成了春秋末期最后一个霸主。[var1]春秋时著名军事家孙武死后100多年,至战国中期又出现了一位卓越的军事家孙膑。他出生于齐国,是

  • 三国少年英雄马超,究竟为何以忧惧终其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马超个人简介,三国里的马超深度解析,马超一秒三枪口诀顺序

    但很少有人的一生能从来都顺风顺水,马超人生的转折点就出现在建安十七年。这一年,他刚刚在与魏国的潼关争斗中落败,苦苦坚持与曹操方面的势力对峙着,五月传来噩耗,曹操杀了他的父亲和两个弟弟,并夷灭三族。第二年的九月,因为自己部下的叛变,他又失去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建安十九年的春天,马超终于支持不住,投奔了

  • 韩非在名作《五蠹》中,指出猛将必发于卒伍,从哪些人物能看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非个人简历,韩非与嬴政谈论君王之道,韩非主张什么

    [var1]他的堂兄弟李蔡和他一起入伍,一起升为将军,最后还从武官转为文官,位至丞相。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连年混战中成名的一些名将,大多是行伍出身。比如也号为“飞将”的名将吕布,以“骁武”投军,以后以“便弓马,膂力过人”著称,最后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曹操手下著名的勇将典韦,投军之初,是张邈手下的旗手

  • 吕布的八健将,都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吕布八大健将结局,吕布怎么一开大就死了,吕布之死完整版

    这八健将都是怎么死的呢?八健将之首,张辽,众所周知,吕布兵败之后,被曹操生擒,张辽也被生擒,曹操在刘备的见一下,杀了吕布,但是,却因关羽求情,放了张辽,张辽随即归降了曹操,成为曹操五子良将,功勋卓著。张辽在正史中是病死的,在演义中,是被东吴大将丁奉一箭射中腰部,回去后不久就死了。臧霸,曾与曹操大将乐

  • 只知蜀国五虎上将,怎能不晓魏国“五子良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五虎上将中由于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使得大家对三国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及时没读过三国的朋友也知晓“五虎上将”。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上表奏告献帝,归还左将军和宜城亭侯印绶,又在沔阳(今陕西勉县东)设立坛场,集合群臣将士,拜受玺绶、王冠,即王位,以其子刘禅为太子,又大封群臣,以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