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庞涓在孙膑脸上刻字,挖掉其膝盖骨,孙膑报仇的时候有多狠

庞涓在孙膑脸上刻字,挖掉其膝盖骨,孙膑报仇的时候有多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398 更新时间:2024/2/19 3:28:33

本是同门生,相煎何太急。对于孙膑来说,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曾经的同门师兄弟庞涓,会对他下手且如此狠毒。刻字、断足、挖骨,这样的仇,他怎么不恨,怎能不报?庞涓对孙膑如此残忍,那么孙膑复仇的时候到底有多狠?

孙膑和庞涓二人,自年少时,就一同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二人师出同门,理论上讲,作为同门师兄弟,感情应当十分深厚。可现实是,庞涓因为孙膑比自己更有才能,而总是嫉妒孙膑,这也为俩人之后刀剑相向埋下了伏笔。

[var1]

两人学成之后,便离开鬼谷子,自寻出路。由于战国初期,七国相互合作又相互抗争,使得各国国王都热衷于招纳贤士,因此庞涓很快便受到魏国魏惠王邀请,担当了魏惠王的谋士。可孙膑运气不好,一直没能找到立足之处,一身才能无法施展。

庞涓见状,心生一计。他暗中派人将孙膑请到魏国,以招纳贤士之名义使其放松警惕,实则对其严加监控。对于庞涓而言,孙膑在才能上高过自己,如果让其才能发挥出来,便很容易受到重用,届时,自己地位恐怕会有动摇。所以,不如将孙膑彻底除去,以解心头大患。

[var1]

为此,庞涓捏造莫须有的罪名,将孙膑处以膑刑,即挖掉他的膝盖,使其无法走路,更是以孙膑是囚犯为由,在他脸上刺了字。庞涓以为,这样一来便能从内心上彻底瓦解孙膑,使其崩溃疯狂,然事与愿违,孙膑不仅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反而被仇恨点燃了求生的怒火。

在一次齐国使者出使魏国过程中,孙膑找到机会,说服使者带领自己前往齐国。后来在田忌赛马过程中,孙膑因提出下等马对阵上等马战略,而受到田忌重用,从那之后,他便寄居于田忌门下担任门客,并成功结识齐威王,受到齐威王重用。

[var1]

而他之所以费尽心机,想要得到重用,除了完成自己人生愿望之外,最大的动力来源便是复仇。

对于庞涓来说,他之所以费尽心思要除掉孙膑,是因为他性格缺陷,嫉妒之心占据主导地位。他想要获得认可,想要出人头地,孙膑这种绊脚石,显然不应该存在于世。因此,对于庞涓的复仇,杀掉他显然是下策,从能力上将其彻底战胜,让他面对失败,才能使他痛苦万分。

[var1]

公元三五四年,赵国进攻魏国的盟国卫国,于是魏国对赵国出兵,由于魏国实力强大,赵国自认不敌,便派遣使者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召集大臣商议过后,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田忌带领士兵救援赵国,另一路,由齐国军队围攻魏国的襄陵。

田忌带领士兵,想要直接与庞涓带领的主力交战,但遭到孙膑阻止,孙膑认为,魏国作战已久,主力军皆已调出,若是我们反其道而行,直接进攻其首都大梁,势必会引起魏国的惊慌,而魏国若不想灭国,只能撤军,而魏军一撤,赵国自然得救,此计不费一兵一卒便能达成目的。

[var1]

田忌认为孙膑此言很有道理,于是采纳孙膑意见,围魏救赵,果然庞涓如孙膑设想那样,被迫撤军,并于撤退过程中,陷入孙膑埋伏,庞涓被抓。庞涓与孙膑这一次交手,以庞涓失败为结束,然而孙膑并未有机会手刃仇人报仇。

魏惠王绝地反击,调用韩国军队击败齐宋卫三国联军,齐国被迫请求楚国大将景舍出面调停,最终齐国不得不将庞涓释放。这次交手虽然没能杀掉庞涓,但却从心理上,给了庞涓致命一击,为他第二次犯错萌生了萌芽。

[var1]

公元三四二年,魏国入侵韩国,韩国派遣使者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再次召集大臣询问是否当救。最终,齐威王认为,如果直接派兵,就等于替韩国遭受魏国打击,等于给韩国挡枪,因此,救必须救,但派兵应当延缓。

于是齐威王表面上答应韩国使者派兵,实则按兵不动。而韩国自认为有齐国援助,于是对魏国态度十分强硬,等到五连败之后,韩国这才明白过来,于是再度求助齐国相救。这次齐国没有拖延,立刻派兵,阵容比之前救赵国还要强大。

[var1]

孙膑再次建议,采用围魏救赵的办法。田忌率大军奇袭魏国首都大梁,庞涓得到消息只能再次撤兵返回,在庞涓撤军过程中,齐国军队向西撤军,在孙膑看来,围魏救赵战术,只要能将韩国救下来就行了,没必要与魏军正面对抗。

在齐军撤离过程中,孙膑突然心生一计,他认为,庞涓自视甚高,一定会轻视齐军,因此,此时正是引诱庞涓进入圈套的好机会。于是他下令,让士兵“增员减灶”,第一天齐军修整时修建十万个做饭的土灶,第二天将土灶个数减少到五万,第三天减为三万。

[var1]

没想到庞涓果然中计,庞涓在查看过程中,通过土灶个数推断,认为齐军胆小懦弱,士兵逃走了大半,于是他决定乘胜追击,只带领很少一部分骑兵追击齐军。等到行军至一处山谷,孙膑便让士兵将一棵大树树皮砍光,并在大树上刻下“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八个大字,然后派人在四面埋伏。

等庞涓追击到此地,发现这样一颗奇特之树,出于好奇心上前查看。结果四周突然火光四起,万箭齐发,魏军大乱。庞涓自知大势已去,于是拔剑自刎于树下。自此,庞涓身死,孙膑大仇得报。

[var1]

整件事因庞涓性格缺陷而起,又以庞涓性格缺陷而终,庞涓与孙膑相比,不仅才能逊色,就连心性也差了不少。孙膑面对刮骨之刑,尚能隐忍求生,庞涓面对大势已去,却选择大叫“遂叫竖子成名”,随后拔剑自刎,两者相比,庞涓输得彻底。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干嘛?答案你可能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的功绩我毋庸置疑的,在此之前的周王朝虽说也是大统一,但是周王朝实行“分封制”,因此实际上还是裂土分疆,而秦朝实行“郡县制”,让权力归于中央,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var1]在这之后,秦始皇更是废除了六国文字,实行了“书同文,车同轨”,让整个国家开始朝着一个整体发展,文字、钱币、语言都消除了

  • 大秦帝国几十年的命运,竟然是由商人吕不韦一手策划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var1]看准商机,抓住机会俗话说商人无利不图,无论是眼前能看到的利益,还是未来期间内可能会产生的利益,商人统统都不会放过。而正是因为商人这种天生对金钱的敏感因素,让商人吕不韦发现了一个一本万利,而且有风险极小的买卖,什么买卖啊,那就是投资庄襄王。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眼光的投资,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 秦国灭亡的时候,到底有多惨烈?两千字看懂秦国的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不光秦始皇这一族,几乎被彻底斩尽杀绝。昔日宏伟的咸阳城,也被毁灭殆尽。原本秦国王宫里那些雄伟的建筑,直接被一把大火烧得干干净净。咸阳城内的百姓,更是遭了大难。就连整个关中地区,都几乎被洗劫一空。那么,为什么秦朝灭亡的时候,会如此的惨烈呢?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秦始皇刚刚去世的时候

  • 秦始皇曾放弃的领土,居民至今保留战国习俗,方言被美国带入太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他们曾引以为傲的文化也被冲击得面目全非,于是,三大文明古国纷纷落幕,除了文化断层之外,庞大的国家也被分裂成多个小国,他们各自为政,彼此掣肘,再也无法重现往日的荣光。而古老的中国则抗住了来自雅利安人的入侵,骁勇善战的雅利安人被商军队送入了殉葬坑,古老的中国文化扛住了来自于外部的压力。[var1]即便是

  • 秦国嬴姓家族,当时竟曾亲戚遍地!嬴姓诸国都有谁?命运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嬴姓起源和早期嬴姓诸国根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嬴姓起源于舜和禹时代的重臣伯益。这个伯益擅长调驯鸟兽,还曾经帮助大禹治水,所以被封在了嬴城这个地方,也就是今天山东省济南境内。所以后来伯益的后代就以“嬴”为姓了。而一些史料记载,大禹晚年还曾想禅位给伯益。但伯益却非常有自知之明,他坚决辞让,后来还躲到了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还挖了他的膝盖,孙膑是如何回击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孙膑能令田忌胜,诸人徐贺塞翁福。障泥在前解则行,杜蘅可采带宜速。莫疑檀溪坠三丈,终使青云成一蹴。吾家款段乃如狗,敢上夷涂陪骥騄。——《观诸公打马诗》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段混乱的时期,也是一段繁盛的时期,在这段时期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百家争鸣。而这些思想不断的争锋,也让很多人做出了选择,就比如秦国

  • 为什么孔子的后学,教出了法家的李斯、韩非?青出于蓝而变成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王和李斯孔子、孟子皆是大儒,但是随着时代的车轮进入战国后期,儒家似乎就没有再诞生名人,唯一的名人就是荀子。然而,荀子的思想用“离经叛道”来说也不为过,因为他的思想和传统儒学有很大出入。至其弟子韩非、李斯,二人算是彻底倒向了法家。于诸子百家学说之中,地处西陲的秦国举起了法家的大旗,真正走

  • 秦武王举鼎而死,后来的秦昭襄王是如何即位并奠定秦国统一基础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按照辈分来说,是王位继承的重要人选。最终经过多方博弈,秦武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嬴稷成功即位,是为秦昭襄王,他的经历也十分坎坷,但最终带领秦国走向富强,险些提前完成统一大业。[var1]秦武王在位时期,秦国其实并不具备统一的基础,但是武王在位三年却被后世当作秦国崛起的关键时期,但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义渠

  • 秦始皇统一六国:强大的国力,韬略与智慧的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即秦王政十七年至二十六年,秦国百万雄师相继兼并了韩、赵、燕、魏、楚、齐六国,完成了秦国几代人追求的统一大业梦想。[var1]一、灭韩,找准突破口秦国灭六国,采用的是远交近攻的战略,韩国和秦国接壤,成了秦国“近攻”的目标。韩国农业发达,弓弩技术非常出众,这些都给秦军以支持和

  • 秦始皇犯了什么错?秦国只维持了十几年就崩溃了?不考虑特殊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前两期,我们讲了秦国的制度。站在帝王权力的角度讲,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秦国的制度,就是:把老百姓生产出来的所有财富,都抓到帝王一个人的手里。#秦始皇#因为财富等于实力,所以在这个制度下,应该是帝王一个人拥有最强的实力。全国任何一个人都不能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