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武王举鼎而死,后来的秦昭襄王是如何即位并奠定秦国统一基础的

秦武王举鼎而死,后来的秦昭襄王是如何即位并奠定秦国统一基础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497 更新时间:2024/2/19 11:03:28

不过按照辈分来说,是王位继承的重要人选。最终经过多方博弈,秦武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嬴稷成功即位,是为秦昭襄王,他的经历也十分坎坷,但最终带领秦国走向富强,险些提前完成统一大业。

[var1]

秦武王在位时期,秦国其实并不具备统一的基础,但是武王在位三年却被后世当作秦国崛起的关键时期,但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义渠国的问题尚在,秦武王便因炫耀武力而离世,秦国随即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在公子嬴稷即位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赵国武灵王的身影,而赵武灵王怎么也没想到的是,正是这位自己一手帮助上位的秦国国君,日后发动了长平之战,让赵国险些亡国。那么。公子嬴稷是如何从人质变成国君?又是如何让秦国富强起来的呢?

[var1]

两位候选人,权力争夺

秦武王因比武举鼎身亡后,秦国国君人选之争便拉开大幕。以惠文皇太后为首的嬴壮派,誓要立庶长子为国君,而已芈月为首的嬴芾派,更是拉拢秦国境内的楚国势力,联合魏冉,将嬴壮一党人全部诛杀,想要拥立嬴芾为皇帝,只是秦国的国政并不完全由秦国人自己掌控,当时的北方霸主赵武灵王斜插了一杠,直接影响了历史的进程。

[var1]

赵武灵王立君

当时的赵国正值鼎盛时期,喜欢插手别国内政,而他国也是敢怒而不敢言,秦武王身亡,秦国君位置空缺,他自然也想插上一手。此时秦国内部逐渐由芈月派占据上风,正当众人都认为嬴芾会成为秦国下一任国君之时,赵武灵王却将嬴稷从燕国接回,并扶持他登上了秦国国君的宝座。

赵国认为扶持新国君,必然日后对自己有利,想对秦国施以恩德,而当初扶持燕昭王即位后就尝到了甜头,所以不遗余力支持嬴稷继承了秦国,是为秦昭襄王,而芈月也只能默认这一结果。

[var1]

秦国腾飞,太后专政

因为不是自己心爱的儿子当上国君,所以芈月打心底里厌恶现在的秦昭襄王,借着手中的权力,她开始搞起垂帘听政,以皇帝年幼为名搞起了专政。她扶持出秦国四贵,主政期间,秦国国力有所上升,让秦国出现只知宣太后与四贵不知国君的情况,而秦昭襄王不是之后的胡亥,他对亲政的渴望日甚,加强皇权是他的终极目标。

[var1]

驱逐四贵

秦昭襄王表面上迎合宣太后的旨意,在暗地里开始拉拢效忠自己的人,在范雎等人的协助之下,宫廷内部掀起了血雨腥风,秦昭襄王成功将芈月与四贵党羽全部驱逐出关,夺回了亲政权。后来嬴稷举行了冠礼,开始亲自处理政事,并开创了秦国的辉煌伟业。

[var1]

灭周称帝

秦昭襄王亲政之后便开始了他的合纵联合之策,先是联合齐、魏、韩三国伐楚,后又联合楚国反扑上述三国,攫取了大片领地,秦国开始步步蚕食的策略,俱损其余四国,增强自身实力。他灭掉了东周,自称“西帝”,并暗通齐国,许诺给齐国国君“东帝”的称号,只是阴谋没有得逞,酿成了六国伐秦的紧急局面。

秦昭襄王赶紧取消帝号,改为称王,并攻占了魏国大片土地,策反其余四国共同伐齐,伐齐期间,齐国国力大降,失去了几十座城池。

此后秦国在统一的道路上都是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蚕食损耗其余国家的力量,壮大自己的势力,当年扶持他上位的赵国,也在长平之战中被重挫,失去了同秦国叫板的实力,沦为平庸,他的远交近攻、合纵联合之策,让秦国国力实现飞跃,为嬴政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var1]

总结:

秦武王死后,针对秦国国君人选的争斗愈演愈烈,以芈月为首的派系战胜了以惠文皇太后为首的庶长子派系。就在芈月以为嬴芾可以顺利即位时,赵武灵王插手秦国立君,扶持嬴稷从燕国回国即位。

秦昭襄王的前半段时间是在迫于宣太后把持朝政的压力下生活的,他韬光养晦,不断拉拢培植自己的势力,并最终驱逐芈月党羽及四贵势力,重掌朝政。

掌权后,开始了他合纵联合之策,不断削弱周围国家的实力,来增强自己的实力,远交近攻之策,让齐国陷入窘境,灭东周,称“西帝”,比始皇帝还要早上67年,可见秦昭襄王对秦国统一六国提供了坚实基础。

而这一切,全部都来源于一场意外,可能远在燕国为质的嬴稷,怎么也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会成为秦国国君,并开拓如此疆域吧。

谢谢您阅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统一六国:强大的国力,韬略与智慧的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即秦王政十七年至二十六年,秦国百万雄师相继兼并了韩、赵、燕、魏、楚、齐六国,完成了秦国几代人追求的统一大业梦想。[var1]一、灭韩,找准突破口秦国灭六国,采用的是远交近攻的战略,韩国和秦国接壤,成了秦国“近攻”的目标。韩国农业发达,弓弩技术非常出众,这些都给秦军以支持和

  • 秦始皇犯了什么错?秦国只维持了十几年就崩溃了?不考虑特殊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前两期,我们讲了秦国的制度。站在帝王权力的角度讲,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秦国的制度,就是:把老百姓生产出来的所有财富,都抓到帝王一个人的手里。#秦始皇#因为财富等于实力,所以在这个制度下,应该是帝王一个人拥有最强的实力。全国任何一个人都不能挑战

  • 秦始皇的老祖宗是如何建立秦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这么往前一追溯,就要从嬴政建立大秦帝国的公元前221年往前“快进“517年,一下子就到了平王东迁了。看到这您内心是不是有些“诧异”了,有些恍惚了,这么多年呢?是呀,秦国嬴政之前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var1]平王东迁作为历史的一部分,对历史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秦国的祖先其实在西周时代就一直在现今

  • 秦灭强国赵国用了30万大军,为何灭楚时,王翦却认为要60万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灭六国的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外交和军事策略,对于对东方六国各个击破,不断扩大自己的版图。当初秦国用了三十万大军灭了当时的强国赵国,接下来的目标是实力衰弱明显的楚国,这里大将军王翦却认为要60万军队才能灭楚,这是为什么呢?始皇帝的心腹王翦出生在关中,是秦朝军功贵族的一份子,年少时就随侍嬴政

  • 秦国变法:令秦国走向强大的神奇魔术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问我秦灭东方六国,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我认为是秦国变法,这个西北边陲之国,曾经被天下诸侯所不齿,更是被魏国占据了河西之地,在与魏武卒的战斗中,差点被灭国。但就是这样一个国家,遇到了两个神奇的魔术师:秦孝公嬴渠梁和商鞅,这两个人可以说是完美搭档,他们所主导的变法,令秦国变得越来越强大,从人见人欺的

  • 秦国的军功爵制源自赵国,源自另外一个叫“鞅”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主笔:大器晚橙公元前5世纪有太多可聊的事了,所以我分成两章来写。上一章说完了希波战争,本章我们把视角拉回到中原,坐标晋国,时间往回拨一个世纪,从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说起,即“赵氏孤儿”。公元前601年,晋国的正卿,顶梁柱赵盾去世,其子赵朔承袭,之后赵朔作为晋国的下军将率兵救援郑国,与楚庄王大战,史

  • 秦王夫妇真如《山河月明》中那么恩爱吗?死于宫斗的秦王一家三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var1]历史剧不是披着历史皮的古装偶像剧,应当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即剧情发展必须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要与历史相合,不可随意虚构,同时为增强观赏性,可以在无关紧要的细节上予以一定的虚构。服装道具上,《山河月明》还原得真心不错,可剧情上,阿越只能表示吐槽无力。《山河月明》以明朝

  • 秦国的西方崛起,说明了什么?一切不切实际的“鸡汤”是不是该省省啦?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此背景下,原本坐落西部边陲、不被中原诸侯国正眼瞧见的秦国奋力崛起,成为了最有实力统一中原的强国。公元前221年,年仅38岁的秦始皇歼灭了代表着战国时期最后一抹余晖——齐国,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至此自周朝而来分崩离析800多年的中华大地重归于一统,正式开启了封建王朝在中华大地上的漫长延

  • 秦国历代君主姓名谥号统治时长(共38位,含秦朝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1、秦非子受西周孝王封于秦地(今甘肃省清水县东北),始建秦国。2、秦侯(在位9年)3、秦公伯(在位2年)4、秦仲(在位3年)被周宣王封为大夫,攻打西戎,兵败而死。5、秦庄公 嬴也(在位44年)[var1]6、秦襄公 嬴开(在位12年)护送周平王东迁,位列诸侯。7、秦文公(在位50年)打败西戎,扩地至

  • 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是如何处置六国国君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对战国七雄的排名顺序为“齐楚燕韩赵魏秦”,便是按照国力强弱来排的,而谁也没想到,六国竟被排名最后的秦国所灭,实现了全国的大一统。这一切——都得归功于秦始皇嬴政,而六国国君的下场也不尽相同。[var1]秦始皇的坎坷经历秦始皇嬴姓名政,母亲本就是赵国人,父亲则是沦落到赵国当人质,所以他出生于赵国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