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樊城指日可破,关羽接到了荆州的消息

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樊城指日可破,关羽接到了荆州的消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877 更新时间:2024/2/10 6:45:15

所谓关于大意失荆州,现在的解释一般都是《三国演义》的解释逻辑。大体上就是关羽北伐的时候,本来留下了兵力防备江东孙权偷袭,但在陆逊上任之后,写信给关羽,姿态很低,导致关羽对陆逊判断错误,放松了警惕,才被陆续设计偷渡长江,袭取荆州。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又演绎出了关羽骄傲自大的性格。

客观来说,关羽性格骄傲,这个倒是没什么问题,确实是比较骄傲的。但从《三国志》的相关记载来看,他的骄傲主要是表现在面对一般的士大夫的时候,比较看不起他们,但对普通士兵,他是爱护有加的。

他看不起士大夫,其实也不难理解。他出身低微,以战功扬名立万,而当时的士大夫多数出自世家大族,本来和他也不是一路人,他看不看的起别人,别人都未必会把它放在眼里。与其低三下四的跟士大夫交往,还不如压根不理他们。在曹魏一方,这一点就十分明显。到曹丕时期之后,外出作战,总是有文官士大夫“护军”,位置在武将之上。

关羽北伐襄樊的背景是刘备已经夺取汉中,曹操全面退守的情况下,形势对刘备一方已经比较有利了。而且,襄樊原本就是荆州属地,只是在赤壁之战后,荆州被曹孙刘三方分别占领,曹操一方占据的就是襄樊地区。而这个地区是荆州与南阳地区的交通咽喉,谁占据襄樊,谁就能够在战略上占据主动。

关羽北伐初期,进展也是比较顺利的。因为襄阳在汉水南岸,而樊城在汉水北岸,两个城夹汉江而互为犄角。所以,关羽北伐之后,对襄阳只是围困,并没有全力进攻,而是把进攻的主要方向用在樊城。在战术上,这也很聪明,只要打下樊城,襄阳就会不战而降,而他如果只是围攻襄阳,曹魏可以通过樊城不断的支援襄阳。

因为襄樊地区在战略上的重要性,所以曹操一方也十分重视,在得到守将曹仁求救的信息后,就开始不断派兵增援。先是于禁庞德率七军三万多人增援,被关羽击败,于禁被俘、庞德被杀。这是关羽人生中的巅峰时刻,也是蜀汉的巅峰时刻。曹仁在樊城孤军死守,城中也是多次陷于危殆,差点就被关羽攻破。

于禁军被关羽击破之后,曹操继续派兵增援,先是命令徐晃率兵增援,后面在得到孙权偷偷送来的降表之后,又下令张辽准备率领淮南地区的部队继续增援。很显然,他对徐晃到襄樊之后击败关羽、解樊城之围也没什么把握。也是在这个时候,关羽还派人联络洛阳一带的盗贼,导致曹操一度想放弃许都,迁都洛阳,以壁关羽锋芒。

在徐晃军到达樊城的时候,关羽军经过几个月的苦战,也已经精疲力尽。这时候,关羽不仅粮草紧张,而且兵源也比较紧张了。但毕竟看上去樊城指日可下,他认为曹仁也已经坚持不了多久,所以想再坚持一下。于是才出现了“擅取湘关米”的事,同时又将原本沿江防御东吴的兵力抽掉了一部分到襄樊前线。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关羽抽调了一部分江防的部队到前线,才导致沿江防线出现了空隙,从而让东吴有了“吕子明白衣渡江”的机会,偷袭荆州。也就是孙吴一方从武昌一带出发,偷渡过江,先攻占公安,然后再进攻江陵,同时陆逊率兵沿江西进,攻占了宜都、秭归等地,切断了关羽向西撤退的退路,最终导致关羽兵败被俘。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说关羽有什么问题的话,最大的问题是他过于贪功,和骄傲不骄傲没什么关系。兵法以全军为上,而关羽在北伐的时候,首先要保证后方的安全,在襄樊前线则是能攻下就攻下,攻不下还可以退回去,下次再来。但在这种时候,关羽出现了原则性的错误,就是把前线的胜利放在了保证后方安全的前面,优先保证前线胜利,从后方抽调兵力增援前方,才给了东吴偷袭的机会。.

但反过来说,无论把谁放在关羽当时的位置上,在击败于禁军之后,也很难有这个魄力放弃看上去马上就能到手的胜利,主动撤退回去,以保证自己的安全,除了诸葛亮。这也是诸葛亮之后多次北伐,每次只要后方有一点风吹草动,无论前方是否有机会取胜,他都会主动撤退的原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五虎上将中,作战最为勇猛的,不是关羽、赵云,而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要说五虎上将中,谁作战最为勇猛的话?许多人都会想到关羽,因为他战功太显赫了。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颜良文丑都死于其刀下,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但是实际上五虎上将中最能打仗的,而是最不起眼的黄忠。这或许是出乎大家的想象,因为黄忠在在五虎上将中年龄最大,存在感也很低。对于黄忠作战的凶猛

  • 张飞血拼吕布不败,为何联手马超,却被曹操堂弟打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三国志》中记载的一件事,却令人难以理解:在汉中之战的前奏战中,张飞联手马超,却被曹操一个能力普通的堂弟打败,难道张飞是水货?三国时代,曹操家族名将辈出,曹家与夏侯家的子弟被称为“诸曹诸夏”,为曹魏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就有很多是曹操堂弟,比如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纯等。论谋论勇,夏侯

  • 张郃接连兵败,曹洪要问罪张郃,逼急了,张郃会投降蜀汉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在汉中巴西郡之战中,张郃碰钉子了,先是输给了张飞,几乎全军覆没了,只带了十几个随从,狼狈到战马也丢了,步行逃回南郑。本文只讨论演义。曹洪一见张郃输得只剩下十几个人,大怒,当时就要杀掉张郃,幸亏当时的行军司马郭淮出面求情,郭淮说,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张郃虽然打了败仗,有罪,但看在他是魏王的爱将,

  • 刘表手下三大猛将,孙权刘备各得其一,曹操却得到最强的那个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史书记载,在荆州期间,刘表恩威并著,招诱有方,使得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又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从容自保;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相比中原战火连连,荆州却一片平和,当时许多士民逃离中原,选择前往荆州避难,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诸葛亮。和平需要军队维持,军队需要猛将支撑,

  • 魏延之死,为何是诸葛亮临终前的一道“选择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二人的关系可谓是从紧张开始,以紧张结束。长沙一战,魏延斩杀太守韩玄,救出黄忠,主动献城,这分明是有大功的表现,但诸葛亮却不问青红皂白,以“脑后有反骨”这种站不住脚的理由,要将其推出去斩了。招降纳叛,这本来就是战场上最为常见的取胜手段之一。而且,如果诸葛亮真的眼里揉不得杀之,那么

  • 汉武帝后代之一,竟助推曹魏代汉,还是司马懿掌权的大恩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此人叫刘放,汉武帝刘彻第三子燕剌王刘旦之代,一生经历非常的“传奇”。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渔阳王松割据本土,刘放就前去投奔他。204年,曹操平定冀州,击败强大的袁绍与袁术,一统北方大势已成,刘放就劝说王松早日投降,“速至者渐福,后服者先亡”,早点投降的总会得福,落后臣服的先就要灭亡,“将军您应该投身于

  • 汉初三杰中,萧何是开国第一功,为何刘邦却将他关进监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这三位功劳盖世的豪杰,在汉朝建立之后,刘邦对他们的处置方法却大不相同:韩信掌握兵权,又是军事奇才,刘邦一直对他非常警惕,从齐王到楚王到淮阴侯,直至最后杀之;张良天性淡泊,不久之后云游四海,对刘邦毫无威胁,因此刘邦一直不疑张良;萧何“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是一位治世能臣,萧何死去之

  • 兵马俑出土,但身上一神秘物质令人不解,工匠在欺骗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最典型的是彩绘脱落问题,早期挖掘的兵马俑,原本都是彩绘的兵马俑,但如今只能见到残留的彩绘痕迹,原因就在于:兵马俑制作中,先刷一层漆,然后在漆上彩绘,所以没有保护的贸然打开,漆很快就会脱落,自然就不见彩绘了。为此,专家吸取教训,在后来的兵马俑挖掘过程中,采取了“边发掘、边保护、边研究”的办法。2

  • 诸葛亮率军数万打不下千人驻守的陈仓,这是有希望却又无望的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要说一下,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和第二次北伐的时间间隔不长,也及时半年时间左右,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发动了第一次北伐,也就是后世认为最有机会的一次,曹魏陇右震动,但是街亭之败,让蜀汉此次北伐失利。按照道理来说,刚刚经历一次大规模北伐,蜀汉正是需要一点休养时间的,在诸葛亮决意北伐之时,蜀汉朝廷

  • 诸葛亮临终前:他若不死,蜀国必乱!结果此人一死,蜀国更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他就是马谡,到底他因为什么原因才让刘备对他如此忌惮呢?其实小编通过史书了解到大概就是两个原因,第一,虽然马谡是一个比较能说的军事家,因为马谡从小就读了很多的军书,知道的军事道理也是非常的多的,但是恰恰是这一点,让刘备对他很不满,因为在刘备看来,马谡只是一个会纸上谈兵的人而已其次,以魏延的统兵能力,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