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是诸侯的总盟主,他为何只称西楚霸王,而不选择称帝?

项羽是诸侯的总盟主,他为何只称西楚霸王,而不选择称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918 更新时间:2024/2/10 6:44:59

项羽在进军途中,杀掉了怀王的将领,夺了军队的指挥权,之后破釜沉舟,用三万人打败秦朝几十万军队。巨鹿之战,项羽消灭了秦朝的两大主力军团—章邯军团和王离的长城军团。战争结束后,项羽召见各诸侯将领,他们进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不敢抬头仰视。项羽从此成为诸侯军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隶属于他。

公元前206年,项羽率诸侯联军四十万人,进入关中。而先入关的刘邦见项羽人多势众,不得不将关中拱手相让。项羽于是带兵西进,屠毁咸阳,杀死了秦朝已经投降的国王子婴,焚烧秦朝宫室,大火三个月不灭。

此时项羽已经成为天下诸侯的盟主,摆在他面前的有三条路。

第一当天子:选择周王朝的王业。

第二称帝:选择秦帝国的帝业。

第三称霸:选择春秋战国的霸业。

在这三种选择中,项羽最终选择了霸业,那么他为何选择霸业,而不去像秦始皇那样当皇帝呢?有四个原因。

第一:楚怀王的约定。项王进入咸阳之后,就派人向楚怀王报告请示,并且讲述自己的战功,他希望楚怀王改变当时的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可楚怀王却说:“按照约定办。”项羽十分恼火,于是就假意尊楚怀王为义帝,没有将刘邦封为关中王。项羽负约了,当时的人很注重人的品行,项羽作为负约的人,只能称霸。

第二:身份地位。自周朝建立到秦朝末年,几百年的贵族世袭制度已经深入人心了,哪怕有陈胜那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还是改变不了根深蒂固的贵族血统思想。项羽虽然是将门之后,但终究只是一名楚怀王的臣子,他只是楚将,最多称王。

第三:各路诸侯的实力。秦末以来,诸侯并起,项羽消灭秦军主力后,以天下共主的姿态进入咸阳城,项羽的这种地位完全是靠武力取得的,各路诸侯对项羽也仅仅是表面的臣服,是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并无绝对的忠诚。,如果项羽贸然称帝,全国实行郡县制,各路诸侯在灭秦都是做出贡献的,成功后没有任何封地,他们一定会起兵造反。

第四:逐步称帝。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有九郡,建都彭城。项羽的地盘几乎占了全国的四分之一,各路诸侯他的地盘最大。项羽可以慢慢地兼并小的诸侯国,扩展自己的实力,再等有一定实力的诸侯国犯错,到时起兵灭国,像秦始皇一样兼并天下。

其实刘邦在楚汉战争时期,他是逢国必灭,灭掉三秦,灭掉魏国、赵国、代国、齐国、楚国。整个天下的诸侯王都被灭掉了,他才得以称帝。但是称帝之后,刘邦也不得不分封功臣为王,这些诸侯王在灭项羽的过程中都立下汗马功劳,如果不分封为王,他们一定会合力造反,刘邦的皇帝也坐不稳的。刘邦最后慢慢蓄力,先是兼并实力较小的诸侯,而后彻底消灭异性诸侯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樊城指日可破,关羽接到了荆州的消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所谓关于大意失荆州,现在的解释一般都是《三国演义》的解释逻辑。大体上就是关羽北伐的时候,本来留下了兵力防备江东孙权偷袭,但在陆逊上任之后,写信给关羽,姿态很低,导致关羽对陆逊判断错误,放松了警惕,才被陆续设计偷渡长江,袭取荆州。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又演绎出了关羽骄傲自大的性格。客观来说,关羽性格骄傲,

  • 五虎上将中,作战最为勇猛的,不是关羽、赵云,而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要说五虎上将中,谁作战最为勇猛的话?许多人都会想到关羽,因为他战功太显赫了。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颜良文丑都死于其刀下,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但是实际上五虎上将中最能打仗的,而是最不起眼的黄忠。这或许是出乎大家的想象,因为黄忠在在五虎上将中年龄最大,存在感也很低。对于黄忠作战的凶猛

  • 张飞血拼吕布不败,为何联手马超,却被曹操堂弟打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三国志》中记载的一件事,却令人难以理解:在汉中之战的前奏战中,张飞联手马超,却被曹操一个能力普通的堂弟打败,难道张飞是水货?三国时代,曹操家族名将辈出,曹家与夏侯家的子弟被称为“诸曹诸夏”,为曹魏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就有很多是曹操堂弟,比如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纯等。论谋论勇,夏侯

  • 张郃接连兵败,曹洪要问罪张郃,逼急了,张郃会投降蜀汉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在汉中巴西郡之战中,张郃碰钉子了,先是输给了张飞,几乎全军覆没了,只带了十几个随从,狼狈到战马也丢了,步行逃回南郑。本文只讨论演义。曹洪一见张郃输得只剩下十几个人,大怒,当时就要杀掉张郃,幸亏当时的行军司马郭淮出面求情,郭淮说,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张郃虽然打了败仗,有罪,但看在他是魏王的爱将,

  • 刘表手下三大猛将,孙权刘备各得其一,曹操却得到最强的那个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史书记载,在荆州期间,刘表恩威并著,招诱有方,使得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又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从容自保;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相比中原战火连连,荆州却一片平和,当时许多士民逃离中原,选择前往荆州避难,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诸葛亮。和平需要军队维持,军队需要猛将支撑,

  • 魏延之死,为何是诸葛亮临终前的一道“选择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二人的关系可谓是从紧张开始,以紧张结束。长沙一战,魏延斩杀太守韩玄,救出黄忠,主动献城,这分明是有大功的表现,但诸葛亮却不问青红皂白,以“脑后有反骨”这种站不住脚的理由,要将其推出去斩了。招降纳叛,这本来就是战场上最为常见的取胜手段之一。而且,如果诸葛亮真的眼里揉不得杀之,那么

  • 汉武帝后代之一,竟助推曹魏代汉,还是司马懿掌权的大恩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此人叫刘放,汉武帝刘彻第三子燕剌王刘旦之代,一生经历非常的“传奇”。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渔阳王松割据本土,刘放就前去投奔他。204年,曹操平定冀州,击败强大的袁绍与袁术,一统北方大势已成,刘放就劝说王松早日投降,“速至者渐福,后服者先亡”,早点投降的总会得福,落后臣服的先就要灭亡,“将军您应该投身于

  • 汉初三杰中,萧何是开国第一功,为何刘邦却将他关进监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这三位功劳盖世的豪杰,在汉朝建立之后,刘邦对他们的处置方法却大不相同:韩信掌握兵权,又是军事奇才,刘邦一直对他非常警惕,从齐王到楚王到淮阴侯,直至最后杀之;张良天性淡泊,不久之后云游四海,对刘邦毫无威胁,因此刘邦一直不疑张良;萧何“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是一位治世能臣,萧何死去之

  • 兵马俑出土,但身上一神秘物质令人不解,工匠在欺骗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最典型的是彩绘脱落问题,早期挖掘的兵马俑,原本都是彩绘的兵马俑,但如今只能见到残留的彩绘痕迹,原因就在于:兵马俑制作中,先刷一层漆,然后在漆上彩绘,所以没有保护的贸然打开,漆很快就会脱落,自然就不见彩绘了。为此,专家吸取教训,在后来的兵马俑挖掘过程中,采取了“边发掘、边保护、边研究”的办法。2

  • 诸葛亮率军数万打不下千人驻守的陈仓,这是有希望却又无望的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要说一下,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和第二次北伐的时间间隔不长,也及时半年时间左右,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发动了第一次北伐,也就是后世认为最有机会的一次,曹魏陇右震动,但是街亭之败,让蜀汉此次北伐失利。按照道理来说,刚刚经历一次大规模北伐,蜀汉正是需要一点休养时间的,在诸葛亮决意北伐之时,蜀汉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