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窝囊将军”秦宜禄,他的妻子到底被多少英雄争夺?

三国“窝囊将军”秦宜禄,他的妻子到底被多少英雄争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568 更新时间:2024/1/11 7:32:22

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轻则承受夺妻之辱,严重的甚至会因此送命。而在乱世,这种现象就会变得更加普遍。

秦宜禄,是三国时期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将领。根据史书记载,他原本只是一个洛阳的小兵,后因功升职为铚县县长。汉末大乱时,秦宜禄选择成为吕布的部将,并随他南征北战。

作为一个武艺平平、智谋普通的稗将,却娶了一位与他严重不相称的美妻——杜氏。两人还一同生了个儿子——秦朗

秦宜禄的上司吕布原本就是个色中饿鬼,部将们前脚出征,吕布后脚便撬了他们的老婆。而杜氏,是吕布最大的猎物。因此,吕布频繁派秦宜禄外出公干。等秦宜禄一走,吕布便爬上了杜氏的床。虽然秦宜禄内心十分痛苦,但为了保命,却权当没听见。

当时,吕布乃是刘备的客将,驻扎于小沛。或许在此期间,关羽偶尔看到了整天与吕布厮混的杜氏,从此记在了心里。

不久后,吕布突然背叛,将刘关张赶出了徐州。无奈之下,刘备只好投靠了曹操。公元198年,曹操与刘备合力进攻吕布,并将他牢牢地困在了下邳。攻城前,关羽突然找到曹操,并说:“我的老婆没有生儿子,城破后,我希望能得到秦宜禄的妻子。”(《华阳国志·卷六·刘先主志》:羽公:“妻无子,下城,乞纳宜禄妻。”)

对于关羽的请求,曹操表面倒是答应了。然而曹操是人尽皆知的“人妻控”,怎么可能放过这次渔色的机会?因此他决定留个心眼,看看这个杜氏到底长啥样。

经过数月的围城,下邳终于投降,吕布被他的部将们五花大绑,送到了曹操面前。而曹操则讥讽吕布:

“卿背妻,爱诸将妇,何以为厚?”

然而杀掉吕布后,曹操却命人将杜氏带到面前,想验一验成色。结果曹操发现,杜氏确实是绝色之女。于是曹操不顾关羽的愤怒,将杜氏纳为自己的夫人。曹操的背信行为,让关羽恼怒异常。在一场会猎中,如果不是刘备阻止,关羽差点就杀掉了曹操。或许正是因为杜氏的存在,才断绝了关羽效忠曹操的可能。

吕布灭亡后,秦宜禄也投降了曹操,而他的妻子早就成为主公之妇。个中滋味,或许只有苦主自己了解。经过一番心理建设,秦宜禄还是认了命,毕竟他的妻子已经被吕布霸占了一遍,再来一遍又如何呢?

为了性命和富贵,秦宜禄决定甘心为曹操卖命。公元200年,衣带诏事件爆发。刘备唯恐被波及,于是假借讨伐袁术,脱离了曹操阵营。而此时,秦宜禄正好在刘备的军中。于是张飞对秦宜禄说:

“人取汝妻,而为之长,乃蚩蚩若是邪!随我去乎?”

简单翻译来就是,人家抢了你妻子,你却为他卖命,别人都把你笑死了。你还是跟着我一起背叛吧!

起初,秦宜禄确实被张飞说动了。但走了几里,秦宜禄又反悔了。这样的窝囊废,怎么可能雄起的了呢?张飞见秦宜禄如此恨铁不成钢,于是摇摇头、叹了口气,随后用丈八蛇矛将秦宜禄捅了个透心凉。

秦宜禄为曹操而死,这可把曹操感动坏了。为了报答他,曹操决定好好地照顾秦宜禄的妻子和儿子。于是,曹操和杜氏一起生了生曹林、曹衮和金乡公主。至于杜氏和秦宜禄的儿子秦朗,曹操也把他当亲生儿子看待。每次开宴会,曹操都会带着秦朗,然后对宾客们炫耀道:

“像我这样对继子那么好的父亲,不多见啦!”

不知秦宜禄泉下有知,会不会感谢曹操的祖宗十八代呢?

曹操死后,秦朗受到干侄子曹叡的重用。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秦朗为人窝囊,贪生怕死。为了不触怒这个苛察的大侄子,秦朗既不进谏,也不为国家举荐哪怕是一个贤才。而曹叡也将干叔叔当成一个幸臣,整天喊他的小名“阿苏”,没有任何尊重可言。

不过秦朗也乐得其中,因为很多人知道他与皇帝的关系,于是争相去贿赂他。时间一长,秦朗便成了个大富翁。

然而曹叡死后,秦朗立即失势。在刘放孙资两位秘书的操作下,秦朗失去了一切官职,也不准出入宫禁。为此,秦朗还流下了眼泪。

不过幸运的是,秦朗却因免职而因祸得福,没有卷入曹魏后期的政治漩涡,保全了家族的性命。而热心政治、喜欢搞事,与自己同为曹操继子的何晏,则被夷灭三族。虽然秦氏父子没有什么节操,都很窝囊。但在乱世,这却是难以指责的。

但从结果来看,秦宜禄就是三国头号窝囊将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四大精锐骑兵,个个让人闻风丧胆,胡人只能俯首称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并州铁骑:吕布无双 并州,位于中国的北部边境,与南匈奴人、鲜卑人毗邻。为了防备胡人的抄略,几乎所有的并州男人都能横刀跃马、举弓搭箭,为保护家园而战。而吕布,正是这样的并州男儿。吕布不仅个人勇猛无双,同时也特别擅长带领、训练骑兵。吕布在丁原手下时,就时常与匈奴人作战。最终他吸收了游牧民族作战的精华,

  • 曹操为何视弱小的刘备为一生之敌?只因刘备抓住他的一条软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曹操和刘备仿佛根本在一条水平线上。无论是家世、才学还是军事水平,曹操和刘备都不在一条水平线上。曹操是正国级官员之后,而刘备却是个织席贩履的屌丝,冒名的刘姓宗室;从文学上来说,曹操是建安七子之一,有多篇诗作流传于后世,而刘备基本不怎么读书;从军事才能来说,两人就更没法比了,曹操是

  • 史说三国:三一三 敛兵聚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连年战争,蜀军折损不少,本就有限的兵力更加捉襟见肘。在民困兵疲,举国不愿言及战争的情况下,姜维不得不暂时放下克复中原的梦想,不再轻言北伐,转而加强汉中的防御。蜀昭烈帝刘备在世时,委任魏延镇守汉中。魏延的御敌之策采取的是“错守诸围”,即派兵防守各围城池,重兵把守,如有敌人来攻,则实施抵御,不让敌军进来

  • 刘邦为了解决人口繁衍问题,制定了一个政策,让现代男人羡慕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为了躲避沉重的苛捐杂税和劳役,很多男性都选择了自残,这让当时社会的可用劳力更加稀少,再加上当时秦末农民起义的风起云涌,很多男性战死沙场,大片的田地荒芜,很多女人既要带孩子又要耕种土地,甚至当时还有很多女性嫁不出去,产生了社会恐慌。这种恶劣的社会环境给西汉王朝初期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隐患。西汉王朝建立后

  • 中国古代十大谋士,张良上榜,诸葛亮仅排第5,第1位是百家宗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荀彧,曹魏第一谋士,也是曹操统一北方的头号功臣。刘备无诸葛,无以白手起家;曹操无荀彧,亦不复为北方之雄。个人认为,荀彧的谋略和才华并不比诸葛亮差多少,只是曹操麾下一流谋士很多,不像蜀汉全靠诸葛亮一个人撑着。荀彧出身名门,少年时便被人赞为“有王佐之才”,他开始追随的是“四世三公”的袁绍。不久后他便看出

  • 刘备和宋江的差距,从兄弟死后的表现就能看出,二人不是一个级别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遇到关羽张飞,一顿哭,感慨生不逢时,抱着两个刚认的兄弟,直接就要拜把子,直接就要同年同月同日死,大红脸一听,大刀地上一插,一声哥哥叫的,刘备鼻涕眼泪一通,张飞也是在一旁只喊哥哥,三个人相见恨晚,抱在一起,一顿乱哭,刘备哭的是有人辅佐匡扶汉室了,关羽哭的是一身武艺有了用武之地,虽然不知道张飞在哭什

  • 曹操一看此人相貌说:一定要将他杀掉,结果,多年后此人势不可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中国人并不推崇玄学,但事实上大部分平民对于玄学深信不疑,甚至,一些从小就被儒家思想教育的儒生也对玄学有一种狂热的爱好。“算命”大概是从晋代以后慢慢走红的,到了唐代更是出现了很多相学大师。哪怕在写实的史书之中,这些相学大师依旧充满了神秘色彩。由于我们和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所以,我们并不知道这些

  • 史说三国:三一四 密谋司马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魏帝曹髦说:“龙代表了君主之德。它上不在天,下不在田,而多次屈居圩井中,这不是好的兆头。”于是作《潜龙诗》,大意为:我是一条龙,本应身在大海,如今却身困井中,受到泥鳅欺负,以此自我讽喻,表达对司马昭专权的不满。司马昭看到该诗后,不由心生厌恶,嫉恨曹髦。蜀后主刘禅封其子刘谌为北地王,刘询为新兴王,刘虔

  • 司马懿死前留下一计,千百年无人能解,最终却被一老农识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三国时期周瑜就是争一口气,死后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嘶吼。中国历史上的许多人物不仅要生的光荣,还要死的体面。司马懿就是这样,死前还给自己留了一计,不过千百年后还是被识破了!三国时期,天下大乱,群雄争霸,魏蜀吴三国各自鼎立一方。结束这一乱世局面的,正是威名赫赫的军事谋略家司马

  • 诸葛亮生前犯下的四大错误,导致蜀国在三国中最先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一,蜀国人才断层诸葛亮,事无巨细,必躬亲之,没有放权培养人才。刘备在世的时候,蜀国的人才可谓是明星阵容,武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文有诸葛亮庞统法正黄权。但刘备一死,老将相继凋零,蜀国可用到人才真的屈指可数。最后留给一个政治能力薄弱的姜维。再加上后主刘禅昏庸无道,没有人才强国的战略思想,导致蜀国的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