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国之后,齐秦楚三强争霸,强大的楚国为何会第一个掉队?

魏国之后,齐秦楚三强争霸,强大的楚国为何会第一个掉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290 更新时间:2024/1/27 9:07:27

[var1]

楚国自楚悼王时期开始,经过楚肃王楚宣王、楚威王几代楚王几十年的励精图治,国力逐渐强盛,楚怀王继位之初楚国国力达到了顶峰,楚国地盘最大、兵力最多,襄陵之战楚国令尹昭阳大败魏军,威震齐、燕、赵、魏、秦、韩六国,战国形成了齐、楚、秦三强争霸的格局,而且齐楚两个大国还是盟国,公元前318年第一次合纵攻秦楚怀王出任合纵长,形势对楚国来说可谓是一片大好。

[var1]

可是其后楚怀王昏招百出,可谓是不作不死,他轻易相信了秦相张仪以600里商於之地换取楚国和齐国断交的空头许诺,主动和齐国断交,结果张仪耍赖说他只答应了6里地,楚怀王大怒之下发兵攻打秦国,引来了齐、秦、魏、韩四国伐楚的局面,楚国连续遭受重创,由此揭开了楚国衰败的序幕。

[var1]

公元前312年,秦、韩、魏联军和楚军大战于丹阳,樗里疾和魏章在正面和楚军交战,魏军和韩军从侧翼夹击楚军,楚军腹背受敌大败于联军之手被斩首八万,包括主将在内的七十余名将领被俘,楚怀王大怒之下倾举国之兵而来,双方交战于蓝田,这一次原本楚国的盟友齐国也反戈一击,楚国无力抗衡秦、韩、魏、齐四国联军再次大败;前311年秦楚再次大战于召陵,楚军再败。

[var1]

楚国两年之内连续遭遇三连败,兵力损失惨重,汉中、召陵、宛城等纷纷被秦魏韩夺取,尤其是汉中落入秦国之手对双方的影响极为深远:秦国打通了汉水流域与长江流域,楚国不仅失去了西面的门户,再也无法威胁到秦国的核心地区关中地区,而且失去了对秦作战的主动权,楚国逢秦必败就是始于丹阳之战丢失了汉中开始。

前301年,秦将芈戎、齐将匡章、魏将公孙喜、韩将暴鸢率四国联军再次伐楚,楚怀王派大将唐眛率军迎战,对峙六个多月后,双方大战于垂沙,楚军再次大败被斩首2万余人,主将唐眜被杀,楚国再次失去了南阳宛、叶以北的大片土地。

[var1]

楚国的衰败完全是楚怀王一手造成的,原本齐楚联盟,日子不好过的是秦国,楚怀王一把好牌在手,却因为贪心被孤立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以一国之力抗衡齐、秦、魏、韩四国,连续四次大败,国力再强也支撑不下去了,就这样楚国退出了强国的序列,从此再也未能重现辉煌。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比不上他,此人若不死,蜀国绝不会被魏国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确实是一个偏才,他就好像是汉初时期的萧何,安内能力绝对是一流的,但是攘外的能力却让人不敢恭维。事实上,在刘备的帐下,谋略方面高于诸葛亮的人不止一个,除了法正和庞统,徐庶和马良恐怕也不在诸葛亮之后。蜀国的最强王者三人组,就是诸葛亮、法正和庞统,诸葛亮负责稳定大后方,筹集粮草军饷,发展国内经济;庞

  • 魏国流失的九位顶级人才:一人奔楚,一人入齐,一人赴燕,六人入秦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var1]吴起奔楚魏文侯时期主要以平民为主的鬼谷学派在魏国占据了上风,其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乐羊、西门豹等人,魏文侯后期由孔子弟子子夏创立的以吸引贵族为主的西河学派兴起,魏武侯时期魏国朝堂逐渐被贵族占据,吴起成为魏国这种人才选拔机制的第一个牺牲品,吴起出走是魏国人才流失的开始,吴起弃魏奔楚对魏国

  • 长平之战中,赵国独霸一方的铁骑去哪儿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var1]长平之战中,骑兵几乎绝迹,这是因为长平的地形接近于山地,这里最不擅长骑兵的攻击战,而是擅长于步兵的攻坚战。所以在长平之战中,赵国根本就没有派出骑兵,骑兵依然在李牧的统领下,在北方防御匈奴。这才是赵国骑兵的主要作战目的。李牧率领的赵国起兵,让北方的匈奴10余年不敢妄动,这已经是胡服骑射的最

  • 赵国堪称不死小强:长平之战后,又干掉30万秦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长平之战后,燕国看到赵国蒙受了巨大损失,打算从北方南下,一举兼并赵国。此时的赵国几乎组建不出一支像样的军队,但依然把数倍于自己的燕军击败。[var1]赵国解决了落井下石的燕国,反过头来,还要继续面对虎视眈眈的秦国。长平之战后,秦昭襄王想要一鼓作气攻占邯郸,但没想到邯郸之战旷日持久,秦军30万人死在了

  • 魏国霸业衰退的始作俑者:一连犯下三大错误,一个比一个致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魏文侯之子魏武侯时期魏国军事上依然保持强势,不过他在将魏国霸业推向高峰的同时,却也埋下了魏惠王时期魏国衰弱的祸根,可以说魏武侯才是魏国霸业衰退的始作俑者:一连犯下三大错误,一个比一个致命,我们一一来看一下。[var1]第一个错误:吴起弃魏奔楚魏国称霸和军事上的节节胜利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吴起和他一手训

  • 秦灭亡五国齐国为什么坐视不理,难道齐国不知道唇亡齿寒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齐国最初为西周功臣姜太公的封国,一直是东方大国。春秋时期齐桓公通过“尊王攘夷”成为了第一位霸主。到了战国时期齐国也是战国七雄之一,并且很长一段时间也是霸主般的存在,齐威王,齐宣王,孙膑,田忌等明君能臣大家也都耳熟能详。那为什么到了战国晚期齐国就坐等秦国灭亡其他五国,难道聪明的齐国人不知道唇亡齿寒这么

  • 岭南春秋:先秦时期的岭南以南又叫交趾?先有番禺后有广州?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var1]特色的岭南建筑读一点岭南古史(一):先秦时期的岭南所谓“岭南”, 岭指五岭,岭南则指五岭之南的地区。虽然史书上对五岭的说法各有不同,但史学家们一致认为,岭南区域包括广西东部往南(包括越南部分)、广东大部分往南至南海省、还有云南东部及福建西南部分、甚至一度包括如今的越南部分土地。[var1

  • 天下第一剑客荆轲,面对近在咫尺的秦王嬴政,为何会行刺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嬴政和燕太子丹从小就认识,两个人还是好朋友,好朋友之间为何会翻脸?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你说翻了也就翻了,为何又要置对方于死地呢?[var1]燕国是姬姓王国,血统纯正,燕太子丹,是燕国的太子,原名为姬丹,但是燕国在整个七国之中,是实力最弱小的一个国家,所以姬丹从小就被送到赵国当质子,这时候他遇到了同样

  • 以春秋战国为百家争鸣式思想创新是民国伪史,礼崩乐坏才是真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不仅西方有伪史,中国也有。中国的民国时期,也编造了大量伪史,不妨称之为“民国伪史”。西方伪史是近现代的西方学者根据现代西方的错误历史认知所编造,民国伪史则是民国时期的中国学者(民国大师)根据民国时期的错误历史认知所编造,而且两者存在密切联系,因为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中最西化时期,主张彻底否定中国文

  • 一代忠臣同时也是一位爱国诗人的屈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屈原,名平,字原,出身于楚国贵族。公元前340年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提倡“美政”,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的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